自编STEAM课程《做梯子》案例分析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分析
  STEAM实践拓展课程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知识,是一个完整的整合课程,使学生在整合课程学习中得到多种能力的锻炼。
  梯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工具,这个看似简单的工具蕴含着哪些科学道理?如何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梯子制作的活动,这不仅涉及科学知识,还包含了工程、技术、数学的运用。因此在“做梯子”的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能掌握技能,把教学成果最大化,是我们教学设计的目的。
  STEAM教学可以很好地整合这些活动,把对材料、形状选择,结构确定,用材尺寸测量及截取,计算、打孔,粘膠,承重检测等活动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从三部分去完成的:设计—制作—改进。
  第一部分“设计”: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把具体形象的梯子用抽象思维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需求有清晰的定位以及明确的计算,使他们的设计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又经济合理。
  第二部分“制作”: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草图,经过讨论改进后,开展动手制作。这就要求学生在实施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并能针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改进。此环节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部分“改进”:要求学生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吸取他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行二次创作设计。二次创作既避免了产品功能的单一性,又能确保了作品的完整性、功能性,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学片段
  片段一:创作设计
  师: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提出的要求,结合我们作品最后呈现的检测要求,请画一画自己的设计草图。
  (学生设计草图。)
  师:接下来请各组派人交流汇报你们的作品。在汇报时要告诉大家设计依据,作品特点,如何选材及理由。
  设计意图:采用这种问法,可以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会全面思考,而不去胡乱猜测。要引导学生带着目的进行思考设计,并依据教材的知识点进行设计。
  生:我们的作品是根据三角形稳定性原理来做的。在做的时候,我们把它整体设计成三角形,双梯的两边还加上横档,根据人的高度来调整横档间距。
  生:我觉得还要考虑到梯子脚是否容易打滑?是否需要装防滑垫子?
  生:我们小组还有补充,我们考虑到在强度足够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其他塑料来做。
  生:还要考虑梯子是否轻便,以便于收纳,我觉得根据六年级材料单元的知识,做成空心管的可能会更轻便。
  生:我觉得还要计算成本。有的地方用木头,有的地方用塑料。
  师:大家听了别人的介绍,有新的想法吗?请在3分钟内再次改进一下。改好后,组长进行分工并开始制作。
  (学生分工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查看分工的合理性。)
  设计意图:通过别人的介绍,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吸取别人的经验。我们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把学生分出个1、2、3来,而是为了让他们学会综合考虑。让学生进行二次修改,目的就是为了让方案更加完善,使他们在设计过程当中想得更全面、更仔细。
  片段二:制作、测试梯子
  师: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设计图纸进行选材和制作。
  (学生开始分组制作,有的人在打孔,有的人可以截取横档,有人按住粘了胶的木棒时,喷胶的同学可以继续粘其他地方,还有的人可以写产品使用说明书。制作任务快结束时,组长可以分配其他同学完成导学单。)
  师:请大家在查看同伴制作时注意安全,特别是胶枪,有一定的危险性。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因为学生经历了前面的设计,讲评改进之后,他们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跃跃欲试。由于在制作环节中,不可控的因素比较多,学生可能会多次失败,所以在这个环节中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做,自己去发现问题,在做的过程中改进。
  师:请完成的同学,根据要求自己进行测试。要求一边测试,一边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学生合作的意义,分工的重要性了。完成得快的小组往往分工很合理,有人打胶枪,有人画图纸,有人记录,甚至有人在写产品使用说明书,更有人进行汇报演讲练习,所以一件完美产品的呈现肯定和背后有一个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团队是分不开的。只有高效的团结协作才是取胜的法宝,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只教给学生纯粹的知识,育人也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片段三:汇报交流
  师:各小组把你们的优点组织一下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当评委进行投票。
  生:我们把梯子做成上小下大的三角形,做成双梯;双梯之间加绳子,使整个梯子呈现立体三角形;把横档间距变得小点;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梯子的柱子用空心的抗弯曲材料。这样梯子会更加牢固。
  生:为了使梯子更加安全,我们把梯子的脚截成斜面,增加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在梯子的主材上加拉手或者安全绳扣;增加梯子底部的重量;底部加上绝缘材料,防止触电。
  生:除了确保梯子的安全性能外,我们用水彩笔美化柱子,在横档表面刻花纹,这样既美观又防滑。
  生:我们根据形状与结构单元所学习的内容,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决定用同样有抗弯曲能力的吸管代替实心木棒,使成本降低;将木棒进行裁剪使用,以节约成本。
  设计意图:学生从梯子的牢固性、安全性、选材、外观、成本等方面进行汇报,其实就是综合了梯子作为商业产品在整个设计、加工、销售环节的思考。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的缺乏、社会经验的不完整,所以往往考虑得不够全面,但是经过这样的交流汇报,他们今后遇到其他问题时就会综合思考。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本节课选用“梯子”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平时梯子的用途,发现梯子的设计原理,从而设计新的“梯子”并接受检验。
  1.材料选择
  梯子主要是由柱子和横档组成。给学生提供空心的粗吸管、实心的小木棒,让他们思考如何通过改变材料的形状,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在不降低抗弯曲能力又能节约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材料选择。这个选择也是通过学生先设计,然后在交流中不断进行改进实现的。
  2.结构设计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就已经知道三角形是所有结构当中最稳定、最坚固、抗弯曲能力最强的。而且现实生活中,很多建筑都设计成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整体三角形。在明确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看梯子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找到书本知识点在实物中的着落点,这对于他们的设计是有帮助的。引发学生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将梯子设计成三角形,如果是双梯,还要考虑单面梯子也要做成三角形。
  3.精确计算
  梯子上的横档起到连接和固定的作用,需要多少根,这是和柱子的长度有关的。在制作前需要根据人体高度和跨度进行测量,确定点位后打孔装横档。同时,还要考虑三角形“上小下大”的特点,横档越到上面越短,通过测量截取适合的长度来制作横档。因为要节约生产成本,所以要尽量利用余下的材料,这也是和精确计算分不开的。
  通过制作梯子的活动,学生经历材料选择、合理设计、精确计算、完美施工的过程,这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4.合理创新
  梯子除了要稳定、牢固和安全外,在后续改进设计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梯子实现更多的功能,避免设计成千篇一律的样子。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模拟生活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活”。例如:过小河用上梯子,就可以成为桥;加上轮子和收缩可以成为运输小车;把梯子放进车里就需要做成伸缩的;电力工人修电线时使用就要利用绝缘材料设计,起到防触电的作用等。
  浙江省安吉县第三小学
  (313300)
其他文献
北京地铁17号线东大桥车站为暗挖换乘站,结构复杂,周围管线密集,施工难度大,风险高,该车站主要采用“PBA”洞桩法施工。简单介绍了洞桩法施工的工艺特点、步序和采用此工法在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沟沟坎坎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索,小沟小坎要让学生自主迈过,山涧缓坡要让学生尝试迈过,深沟高坎教师要铺路架桥,引导学生迈过。  关键词:语文教学;铺路架桥;自主学习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沟沟坎坎,教师不要急于把学生背过去,而要充分激发学生“爬坡过坎”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克服困难
目的 提高对鼻咽癌复发的认识。回顾50例鼻咽癌复发的CT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把鼻咽癌复发的CTY发为病灶区域的变化、病灶密度的变化以及颅神经受损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并把病灶
摘 要:当学生讨厌学习的时候,学习就是一种很辛苦的事,然而,当你对学习有兴趣时,就会发现学习是一件快乐、轻松的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自己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掘,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舞台上的“主角”。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探索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教学过程中,总有这样一个感觉,就是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比较乏味、单调,活动性、操作性不强,学生学得很累,教师教得也不轻松。这就要
临海城市对海域浅滩的治理及利用越来越广泛,海域治理施工条件复杂,软基处理困难,涨潮退潮对施工影响较大。结合某发电厂水域边坡施工的情况对海域围堤护脚水下砼施工特点及
在尖晶石材料中分别加入3%、5%和10%的MoSi2细粉,分别在1000℃、1200℃、1500℃下烧成,研究了MoSi2对尖晶石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合镁砂细粉的尖晶石试样中,
陶行知先生是十分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提出的许多教育观点都十分先进,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相符,比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其中,"教学做合一"强调的是要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