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有效促进师生发展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d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和谐的数学课堂就是在课堂中让师生心灵融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主动投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发展方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优化发展。为此,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努力构建和谐课堂,使课堂教学的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让师生共同获得有效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谐课堂;师生发展;教学策略
  和谐,一个独具时代意义的字眼,与全新的改革浪潮一道荡涤着人们的思想。它给我们的课堂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注入了更新鲜的养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该怎样做呢?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 教师要善于放下“架子”与学生沟通
  一直以来,学生觉得教师就是权威,有问题不敢向老师请教,有事情不敢跟老师说。这个时候老师要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比如下课了,老师不要急着回办公室,应该留在教室里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有些学生胆子小,不敢说,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的方式与老师进行沟通,老师也可以在改作业的时候用激励性的评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教师要掌握控制自己的情绪方法
  任何时候,教师都不能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碰到偶发事件,也不要动怒,要在短时间内恰如其分地应变处理。比如一次数学课,笔者刚走进教室门口,一个学生就跑上来告状:“老师,某某拿了我的U型磁铁。”笔者不动声色地说:“我相信这位同学只是好奇,拿去玩一会儿,下课后会主动把U型磁铁放回它主人那里去的。”之后,告状的那位同学冷静下来了,其他同学也平静下来了。如果笔者去调查是谁拿了U型磁铁这事的话,就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效果不一定比刚才的好。
  3. 教师要善于表扬和鼓励学生
  “多一把尺子”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课堂上,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可以用激励性语言“你真棒!”、“你真勇敢!”等表扬学生,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向学生传递自己对他们的信任与赞扬。比如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亲切的抚摸等,都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让学生感到亲切,是良师益友,从而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数学课。
  二、创设和谐的情境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并依托情境,对学生在情境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思维、体验数学价值至关重要。
  例如在教《认识倍》时,出示几种水果的对比图,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圈一圈。
  师提问:这4组圈的一样吗?通过刚才的圈你发现了什么?
  结合刚好圈完的第一幅图说一说:苹果有( )个,梨有( )个( ),(我们就说)梨的个数是苹果的( )倍。
  师:你能按刚刚的例子说说第3幅图吗?苹果有( )个,草莓有( )个( ),我们就说,( )的个数是( )的( )倍。
  追问:要是再来1个3,就是几个3了?(5个3,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5倍)8个3呢?10个3呢?100个3呢?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围绕几个几,谁是谁的几倍展开讨论,在学生的心灵中产生一种强烈要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
  三、整合有效的教学内容
  1. 适当整合一些游戏教学内容
  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将数学内容适当开发,创造出有趣的“数学游戏”,来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20以内加减法》时,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口算,大多数学生会觉得乏味、无精打采,因此,教師可以设计玩扑克牌游戏,规则如下:每位学生准备1-10的10张扑克牌,同桌合作,一生先打乱10张牌的顺序再发牌,另一生直接说得数。比如第一张牌是4,第二张牌是5,那就是4 5=9,再发牌是8,那就是9 8=17,依次类推,最后结果是55。减法反之,首先心中有55,发第一张牌是7,那就是55-7=48,再发牌是3,那就是48-3=45,依次类推。这样学生就会在游戏中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一点也不觉得乏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 适当整合一些实验教学内容
  数学是工具学科,往往跟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因此,要在数学教学中适当整合一些实验来教学,培养学生的常规思维,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圆柱体积》后,笔者让学生求土豆的体积,土豆是不规则物体,无法直接求出它的体积。笔者就用实验引入,拿出长方体玻璃缸,让学生往里面灌入一定高度的水,再让学生拿出一把尺子量出玻璃缸的长、宽和水深。然后往水中放入一个土豆,量出现在的水深。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玻璃缸的长乘宽再乘两次水深的差,就是土豆的体积。这一实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进一步探索打下了情感基础。
  3. 适当整合一些生活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的启蒙教学。除了要落实双基教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面积》时可以这样设计:课件出示老师家后院的一块长方形空地,“这是老师家后院的长方形空地,老师想给空地的四周围上篱笆,给空地的地面铺上草坪,你能动手画一画吗?”孩子们拿出练习纸开始涂涂画画。学生通过画一画感悟篱笆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通过涂一涂感悟到草坪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教师这时候揭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面积。”接下来,学生通过大量的“摸一摸”认识到物体的表面和图形的大小就是面积,这样面积和周长就会被学生在画、涂、摸等活动中区别开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主动、轻松、快乐地学习的,而且学习效率很高。
  四、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
  1.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置于恰当的位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教师自己也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表的意见,让学生做到想说、敢说。如教学《年月日》时,课前笔者让学生回家收集近几年的年历表,观察每张年历表,思考:31天的有哪几个月?30天的有哪几个月?2月份有几天?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发现规律。这就让学生亲身参与了探究学习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
  2.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学生默不作声地听,这种方式造成了学生不敢发问、不敢发言。其实,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以及操作能力的不同,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操作,发表他们的不同见解。
  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循循善诱,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点燃学生发现的火花,激发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解决表面积的变化问题可以这样设计:
  拿出一些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让学生先把这些小正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再完成表格,然后回答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很快发现“拼成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与“拼的次数”及“正方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教师接着问:“如果用6个、10个、100个拼是什么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律算出结果。在这样一个情感与智慧交织的世界里,师生共同享受学习活动的快乐,使课堂更加和谐、有效。
其他文献
【摘 要】许多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头痛医头”或者“家长式”的管理作风,使班级管理散、乱,效率不高。因此,需要建立自主性的班级管理,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自主性的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根据《小学生守则》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制订并遵守“班级守则”,从而让学生自主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班级制度;自主管理;班级守则  现代班级管理注重发挥学
【摘 要】课后作业练习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不仅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还必须贯彻于作业训练等各项课外学习活动中。目前,课后作业简单重复、机械训练,缺乏针对性、探究性。而且因为作业量过大使学生没有时间深入思考,往往是马虎应付;老师没有时间研究性地批阅,往往是简单查看对错。这些状况不仅使课后训练难以到位,严重影响了教学
摘要:现阶段,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诸多人选择涌入城市务工,在此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诸多留守儿童被留在家中和祖父母一起生活,他们的生活、教育和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文章主要对小学班主任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留守儿童  最近几年,社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留守儿童问题日益显著,社会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通常而言,农村留守
【摘 要】“互联网 ”儿童文学分级阅读促使儿童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也对教师阅读指导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探寻有效的阅读指导策略势在必行。文章指出,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共享、专题探究和家校云互联等阅读指导策略,最终让孩子们爱读书、会读书、乐读书。  【关键词】互联网 ;儿童文学;分级阅读;指导策略  “互联网 ”的到来,对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对儿童分级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必须顺应这一
【摘 要】“研学后教”是一种教学理念,拓展理解为“先研后教、研学促教”,旨在激励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对教学因素进行充分研究(先研后教),并对学情进行透彻分析研究,促进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笔者结合科组和自身教学实践和探索,构建了一种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五步程式”。具体操作是第一步激活旧知,第二步自主探究,第三步交流分享,第四步巩固积累,第五步拓展延伸。“五步程式”旨在最大限度地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书包”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电子书包”与美术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多元信息与美术的“人文”的碰撞。笔者从“巧用电子书包激发学习兴趣”“妙用电子书包组织合作交流”“善用电子书包促进课堂评价”“利用电子书包优化资源储备”四个方面简单介绍了“电子书包”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以期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电子书包;美术教学;资源整合  在美术教学中把静止的、呆板的文字和
【摘 要】研学问题是基于我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中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所在。研学问题的设计必须“依纲靠本”,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和《学业评价标准》中的水平要求和评价标准,结合课本单元导读确立的单元训练重点分层次而确立。小学低年级写人记叙文文质兼美、文章脉络清晰,语言表达简短有趣,呈现给学生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画家和牧童》研学问题设计的切入点应该通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管理好一个班级,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还关系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外在形象。独生子女的娇惯,青春期的叛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给班级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传统的“保姆”式与“警察”式管理,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由“被管”到“不用管”,由“被迫”过渡到“自发”“自愿”
【摘 要】阅读理解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障碍,笔者认为是朗读不到位所导致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何在“研学后教”语文课堂中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朗读的总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都应该有计划、有层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摘 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基本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教师要通过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认识情境教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高教师情境创设能力,研究情境的创设方法和原则,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