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学报提高学术质量的思考与实践——以西安工程大学期刊为例

来源 :编辑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_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非一流普通高校的期刊学术质量低、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以西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2刊为例,论述如何以质量为中心,对内挖掘学术资源,激活存量,对外加强学术交流,做大增量,从而全面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2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均得到显著提升,期刊不仅服务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得到校外科研人员的认可.西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的探索与实践之路能为普通高校学报的办刊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编委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把关人,对于提高期刊质量和扩大期刊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调动编委工作积极性,激发主动性,本文以《应用生态学报》为例,阐述如何优化科技期刊编委会结构,根据编委特点进行分类,充分发挥不同类型编委的作用,并对编委会进行制度化建设和充分的服务保障,以期显著提高期刊组稿能力,提升审稿质量,加快审稿速度,大幅增加高质量论文的数量,进而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综合影响力.
期刊影响因子(IF)是与期刊相关的一个评价指标,但是与期刊发表的论文没有关系.用这一指标来评价个体科研人员的论文价值是有缺陷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本期刊上发表的大多数论文实际上很少被引用;只有少数论文被频繁引用而提升了 IF.rn1990年代中期以来,文献计量学家们一直呼吁警惕使用IF评价个体科研人员的荒谬性,但这并没有阻止决策者以及许多被认为理性的科学家组成的评委会对影响因子(IF)的不当使用.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员和研究机构,甚至建立了直接以期刊IF为基础的经济激励措施.如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一
期刊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在不借用外在校对软件的情况下校对参考文献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降低编辑的工作效率.腾云协同采编系统参考文献审校工具虽然能够通过比对数据库中参考文献的信息,提示编校时肉眼难以发现的隐性错误,节省编辑校对的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参考文献审校工具在给编辑带来便捷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实际工作中应用参考文献审校工具的优点、不足及提高参考文献审校质量进行了探讨,供编辑同行参考,以期提高参考文献的编校质量.
本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撤稿声明进行逐条字段标记,以撤稿原因为主轴,对撤稿时序、撤稿驱动主体等进行交叉统计分析,并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的撤稿声明收录和原文处理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国内期刊撤稿特征表现为学术不端撤稿占比最大,学术不端撤稿隐性集中爆发风险大,作者驱动撤稿最多,数据库撤稿处理不规范.在此基础上为期刊、数据库的相关建设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期刊的撤稿声明要明确撤稿原因,对作者自行撤稿行为应高度关注并加强监管,还需规范撤稿调查处理流程且做到科学有据;国内数据库要加强撤稿的规范化建设
为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入选期刊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本文以入选期刊为样本,研究“卓越计划”对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学科方向的布局特点、高校对“卓越计划”的学科支持,分析“卓越计划”入选期刊的学科分布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投入之间的匹配度.研究发现,两者匹配度较高,“卓越计划”的优先建设领域大多也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投入较高的学科.高校对“卓越计划”的学科支持作用不可或缺,一流学科建设必将助推“卓越计划”实现预定目标.
为了解当前听障大学生的图书馆阅读情况,对国内5所高校的225名听障大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听障大学生对阅读目的持积极认知但进馆频次低,较少利用图书馆资源,多数归因于外在环境和支持不足.提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建议:明确主体组建听障生阅读推广机构,完善融合支持阅读环境,加强宣传推介激发听障生阅读内生力,开展阅读帮扶以提高其阅读效能感等,实现图书馆资源利用和服务效率的最大化.
先回顾一下涉及多位数字书写规则的标准:rnGB/T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数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撇.”rnGB/T 1.1 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任何数,均应从小数点符号起,向左或向右每三位数字为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的间隙,但表示年号的四位数除外.示例:23 456 2 3452.345 2.345 6 2.345 67 2008(年号).”GB/T
期刊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科技工作者应用知识服务的现状,以及对于知识服务的需求与意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工作者.本文通过“问卷星”向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其应用知识服务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将期刊官网、全文/摘要数据库、微信公众号、在线教育类平台等认作知识服务产品,这充分说明目前国内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层次绝大多数仍处在信息化服务这一阶段,尚未提供“高阶”的知识服务产品.未来,线上知识服务产品还将趋于专业和细分,并需要解决内容的获取及转化的效率问题.而对于我国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科技期刊的订阅渠道为“被动传播”,导致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弱.基于微信公众号运维的具体实践,本文分享3点经验:首先,利用微信公众号与微信社群协同技术推动期刊的“主动传播”,以扩大对期刊品牌的宣传;其次,策划视频直播活动,打造科研垂直领域的“四者”(编者、读者、作者、审者)微信社群,4群联动实现精准阅读、拓展稿源;最后,利用微信生态的传播策略提升期刊活跃度、公众认知度及学术影响力.
针对我国临床医学类期刊实现真正意义上“专家办刊”的现实困难,探讨通过成立学术工作坊实现临床医学类期刊与临床科室合作办刊的模式及效果.模式包括:重点学术工作坊策划、组织重点刊;共同举办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及技术扶持;学术工作坊负责扩大杂志的征订及广告业务,并享有稿件“快速通道”等权利.通过合作办刊取得了以下效果:提高了期刊的学术质量;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基层骨科进行学术扶持、技术支援,承担了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提升了学术工作坊在当地乃至全国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