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aq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情境的创设是指执教者创立和设置一些与文本知识有关的具体场合或意境。创设情境的手段是不拘一格的。它可以利用讲故事、说新闻、听音乐、观图象引入情境,也可以利用这些手段来陪衬对比,自然进入情境。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在目前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意义的重大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变枯燥的单纯理解为融会贯通,学生在愉快和谐气氛的课堂上得到意会,得到美的享受。因为它是用设置好的“它山之石”来攻文本之“玉”。是以相同或相似的彼情境来领悟文本中的情境,学生也就会轻松地获得真正的理解。所以情境教学确实是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好手段。
  但目前有些地方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认为只要是情境,就什么都好。课前来一大段与文本无关的造作演戏,花费了时间、精力,而对学生的理解作用甚小。甚至一连创设几个雷同的与文本毫无相关情境,变成了“情境堆切”。更有甚者,设置一些有悖于常理、有悖于文本内容的场景,对学生的理解不但无丝毫作用,反而有害学生的正常理解。因此,设置教学情境时,尤其要注意准确、精当。
  现代新课程理念认为,优质的知识呈现情境既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情境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合作欲望,想合作,要合作。同时,我认为,语文教学不论如何改革,如何创新,语文的本质属性和教学中所表现的丰富的情感内涵是不会改变的,而正是这两点,决定了不论时代怎样发展,语文教学都应当做到一往“情”深。即教师要披文入情,运用课文中生动美好的形象,以炽热的情感,晓畅的教育语言,把作者寄寓于文中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传送到学生的心田之中,使其和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三方情感——教师情、作者情、学生情的和谐统一,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那么,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如何创设情境,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一往“情”深呢?
  1.结合文本环境,巧设导语,牵动学生情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时空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比如在講授《祝福》时,我用这样的言语导入:“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一位四十上下的女人蹒跚地走过来,她,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左手提着一个竹筐,内装一只破碗;右手拄着一支下端开裂的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寥寥数语,如投石击水,从情感上一下子牵引住了学生,从而激起他们感悟课文的兴趣。
  2.利用现代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情感涌动
  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感觉到: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非常亢奋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现代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为情感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自然是水到渠成。如我在教学《海滨仲夏夜》这一课时,由于我们地处四川盆地,学生很少有人见过大海,理解文中描述的情景很困难。我就依课文内容制作了课件,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声”“色”感受到了课文所述内容,让学生轻而易举地体会到了作者赞美海滨仲夏夜景色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感情。
  3.结合文章旨意,创设冲突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
  认知冲突的产生,能够迅速激活学生思维,进行积极思考。在教学中把对立的观点意见提出来争论,让学生在冲突中产生积极的思维,并提供表达感受的机会,进而受到人格的熏陶。在《最后一课》的教学结尾时,我对学生们说道:“有人认为小弗郎士的可贵在于命运大转折的时刻,终于明白了学习是与侵略者作斗争的武器。而有的人却认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等到做了亡国奴这一天,才明白这些道理有什么用啊!”学生听了都深有感触,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爱国”这一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4.表情朗读,创设语言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而朗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实践证明,教师生动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从听觉上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听中悟情,听中入情,听中动情,听中生情,达到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的效果。如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时,当我以悲痛、低沉、哀惋、缓慢的语调读完全文,自己已是声音哽咽,热泪盈眶,学生也不禁情动于衷,泪眼模糊。此时,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完全共鸣了,大堰河那勤劳乐观、善良无私的形象已深深铭刻在学生的心中,获得了“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
  5.启迪联想,触摸作者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来丰富补充作品的形象,真正把作者的情思化为学生可触摸到的真情实感,例如在讲《荷花淀》时,当学生读懂了主人公——水生嫂的高尚人格之后,我适时发问:在历史和现实中,你还能举出具有水生嫂一样高尚品格的人吗?一句话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或凝目沉思,或低声交流,很快便举出了大量人物,有的甚至说自己的母亲就有类似之处;由此,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进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而且也使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思维活动中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中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方向,以及 “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重点阐述在网络实训课堂中如何运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达到企业的用工标准。  【关键词】做学教一体化 技能型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 实训设备 项目  1.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中等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它的使命是为产业培养人才,以推进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随着经济的
期刊
【摘要】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贴近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适当提高课本中实验的操作要求、思考实验异常现象、对实验探究进行改进等提出了有效方法。  【关键词】认知水平 问题情境 提高操作 异常现象 实验改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阵地和基本途径。为了更好推进我县新课程改革,周至县教育局行政推进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作者通过跟踪周至县七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改革,深入各校,听课、评课、教学反思、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教师指导等多种方式去调查研究,对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方式的转换、学习方式的转换、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的选取、教师的教学反思等方面
期刊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体态语,使英语教学效果更好呢?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英语提倡的是任务型教学法,更加强调“双主”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场戏的话,作为教学的主导者的教师,便是这场戏的导演。在课堂上如能恰当地应用体态语,如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身体距离等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表情运用的艺
期刊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 、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1.良好的听的习惯  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 ”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沉闷、低效现象,提出了四条优化策略: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环境,创造和谐空间;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关键词】语文 课堂 优化策略  1.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  现代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交往、互动,实施对话,这是值得教师反思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直把着讲,学生在教师管理下一直听,那么学
期刊
读《教学大道》,对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指出的“小学语文应是儿童的语文。” “莫让‘高雅’扼杀了童趣。”“保护儿童的想象力。”“让我们的语文知识显得更可爱些。”等这些观点很有共鸣。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在“泛人文”的误导下,追求“高雅”远离了童心和童趣;小学语文教学中追求所谓的“深度”;儿童精神日趋边缘化;儿童文化没有被关注。这些都是当前不可忽视的倾向。语文教学追求多样化的风格和流派,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远离了
期刊
生物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 是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发挥生物习题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谈几点教学体会:  1.精选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
期刊
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课所具有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转化功能无论我们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但是重视语、数、外、理、化教育,轻视思想政治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相当一些学校领导和师生中还没有根本解决。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课程。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1. 重视思想政治课价值  尽
期刊
【摘要】对于语文课学生一般不太感兴趣,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造成此种局面和教师的教法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教学并不是往瓶子里灌水,灌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语文课堂就会生动起来。学生应该是生动语文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那么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