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來探討澳門AI教育發展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I(人工智能)發展已成為全球發展的重要課題,而發展離不開人才,為此,全球各地近年掀起一股重視科技資訊發展,培養人工智能人才的浪潮。而據資料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AI(人工智能)人才有80萬,印度有15萬,英國有14萬,而中國有5萬,以上數據,可窥知為何國家如此急起直追培養科技人才的原因了。在澳門,特區政府正在努力打造澳門為智慧城市,如何培養和吸引科技人才,以助澳門迎接人工智能世界的挑戰,已成為澳門能否通向智慧城市之路的關鍵,如何培養科技人才,早已是我們不得不去關注的一大議題。
   本期時事辯論欄目在如今全球關注AI(人工智能)的背景之下,聚焦本澳的AI(人工智慧)教育的發展的議題,為此,特別邀請了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黃健武廳長、澳門科技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曾祥財副教授、澳門電腦學會陳永健理事長,以及澳門培正中學創新科技科劉冠華主任作為本期訪談嘉賓,共同探討未來本澳的AI(人工智慧)教育的發展方向,並圍繞以下問題展開: AI(人工智能)教育已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您認為澳門需要怎樣的AI教育?針對全民的培養AI興趣教育?還是針對學(生)界的專業技術教育?澳門推動AI教育的條件是否成熟? AI教育對傳統教育模式帶來哪些衝擊?背後有哪些因素和挑戰存在?教青局推動STEM課程是否足夠?打造智慧城市,AI科技人才是關鍵,您認為澳門AI人才市埸怎樣?解決AI人才需求有哪些途徑?要發展AI教育就離不開社會氛圍的推動,目前澳門AI 教育、教育AI化的氛圍如何?當中有否可以分享的成功個案? 是否贊成AI 教育低龄化?針對內地已掀起自幼兒開始AI 教育熱潮,您是持支持鼓勵還是反對的取態?澳門是否應該傚仿?未來本澳發展AI 教育有哪些期望和建議? 政府和社會各界可以發揮哪些推動作用?
其他文献
在日本大阪市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14次峰會已經結束,但是圍繞主辦方在G20峰會上投入的資金卻成為網路熱點,網路上出現了一個說法:“日本開G20很節儉,只花了4128萬日元,折合澳門幣約304萬元。”持這種聲音的人認為其依據在於這一屆G20峰會辦得實在夠“節儉”,會場侷促,全球20個重要經濟體的國家元首擁擠在逼仄的會議室裡,坐在從當地小學借來的會議桌前,儼然只是普通一場小型企業碰頭會,
期刊
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首次發行人民幣國債並於政府總部舉行慶祝儀式,行政長官、國家財政部副部長、中聯辦副主任、外交公署副特派員、經濟財政司司長以及相關銀行代表出席了慶祝儀式。澳門首次發行人民幣債券表明了中央政府對澳門金融產業的支持,有助於澳門金融產業的扶持發展,並且有利於進一步打造澳門的“中葡金融平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號召,對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
期刊
由體育局及澳門田徑總會主辦,銀河娛樂集團冠名贊助的“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2019銀河娛樂澳門國際馬拉松”12月1日於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場舉行,賽事吸引52個國家地區共12,000名運動員角逐,由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等主持起步禮。矚目的馬拉松男、女子全場組別最終分別由埃塞俄比亞的阿比比與肯尼亞的謝妮育奪冠。而陳楷元與許朗則贏得馬拉松澳門運動員男、女子組的桂冠。   踏入第38屆的澳門
期刊
7月28日是周末假期,各家主流媒體罕有地統一刊登一則政府發言人辦公室聲明︰就今(27)日有報章關於行政長官崔世安卸任後去向的報導,政府發言人辦公室特此聲明,不存在相關報導所指安排。筆者追看日前報章,始知原來和一則:“特首崔世安卸任後,將接管600億基金王國,擔任澳門投資發展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的報導有關。同一時間,本地各網絡就此新聞議論紛紛,質疑批評聲不絶,有網媒更爆料,與早前崔特首河北公
期刊
曾幾何時,孩童們跟隨祖母到街市購買鮮肉的光景,是三地居民的回憶;曾經,慣見雞販用“口吹尾”的方法挑選活家禽,是殘留在上世紀的生活片段。但在本世紀,澳門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恐襲”,讓我們的集體回憶都冲刷得銷聲匿跡。   恐怖襲擊的手法素來層出不窮:有的使用自殺式炸彈襲擊;而有的則把人質縛起斬首示眾,還要上載到YouTube或雲端之中,任人觀看。不過,在各國地區遭受恐襲困擾的同時,在人口極為稠密的港澳
期刊
環境保護局上月前公佈《澳門環境狀況報告二零一八》,本澳各空氣監測站錄得空氣質量屬“良好”和“普通”天數佔該站監測總天數超過九成二,與二零一七年相若。   澳門空氣污染主要分為本地和外來污染,本地主要來自車輛尾氣及電廠發電,外來污染則主要受常季風影響,秋冬季的外來污染一般較為嚴重,原因是本澳春、夏季主要吹偏南風,會將南海海上無污染的空氣吹到本澳,故本澳春、夏季的空氣質量一般較佳,能見度亦較高。  澳
期刊
澳門回歸以來,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各方發展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不僅經濟,而且在民生、醫療、教育等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進步。這是澳門回歸20年來,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在中央政府和內地大力支持下,在歷屆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帶領下,澳門社會各界人士充分發揮當家作主的熱情和聰明才智,齊心協力、團結奮鬥,取得的豐碩成果。  回歸20年,歷屆政府施政理念的變化  
期刊
7月25日上午,應澳門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賀一誠先生邀請,澳門月刊社長王定昌、總編輯王春芳等一行抵賀一誠競選辦公室,受到賀一誠與競選辦負責人的熱情接待,雙方進行了親切的交流。   賀一誠首先歡迎澳門月刊到訪,他提到澳門月刊紮根澳門社會數十年,秉持講真話的原則,堅持立場,密切貼近澳門社會,引導正確的輿論方向,辦出了自己的特色,在澳門各政府機構、各社團,以及市民中都有比較廣泛、深厚的讀者基礎。
期刊
中、西醫新視觀:  互為配合,各盡所長   中醫藥在澳門已歷百餘年,並且深入民心。以前,澳門醫療條件尚且不完善,中醫為保障底層社會華人的健康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由於家庭的淵源,尤記得小時候在自家鋪頭門口幫祖父揀藥熬藥,為街坊分派涼茶防暑。但是由於歷史原因,澳門醫藥發展一直比較偏向西醫的,尤其在社會動盪的年代,居民生活條件差,各類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而感染的傳染病比較多發,在這樣的社會
期刊
8月是本澳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的日子。作為今屆選舉唯一入閘的候選人,他提出的“協同奮進、變革創新”理念,承諾深入傾聴澳門社會各階層各界別的聲音訴求,無疑是貼近了當下的社會發展形勢需求的,因而得到本澳社會各界普遍的認同。很多有識之士都看到本澳回歸20年來,一路走過,表面風光,但其實繁華背後,不論民生經濟還是法制基建都存在不少或大或小的問題,有的甚至堪稱社會惡果令本澳全社會集體買單,因為這類的惡果太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