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活”在学生心头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贯彻新课改理念的大形势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得到空前的体现。然而在令人欣喜的同时,很多教师心存困惑:是不是什么问题都要变成探究性的?一节课没有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不行?不用电脑制作课件就难以上好课吗?鉴于此,我认为贯彻新课改理念,关键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用心去体验语文,灵活运用语文,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使语文教学成为全人教育与和谐教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全人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新课标对学科课程的分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提出了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那种“热热闹闹走过场,高高兴兴搞形式”的教学方式已烟消云散,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教师要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朴实些,让学生学得扎实些,使学生学有所得,真正在听说读写方面有所提高,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使语文教学成为围绕三维目标的互动教育
  学生是一个个灵活的个体,教师要讲究灵活的教法。所谓“活”,就是要讲求教学的艺术性、生动性、互动性。教师目中有“人”,教学深得人心,润物无声,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具体展现。教师的“教”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学”需要教师科学地引导,顺学而导。我们常见的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前预习,课上讨论,课后作业。这是一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的程式化、方式刻板的教学模式。表面上课堂热热闹闹,但这些都是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进行,学生缺乏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这种学习方式很难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相反会泯灭学生的灵性。但是,新的语文教学中的“活”,并不是让各种非语文活动占据课堂,占用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时间;也不是把从网上收集到的知识,未经筛选地用多媒体一股脑儿地在课堂上堆砌;更不是以“合作学习”为名,远离文本,让学生不着边际地议论纷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氛围,强化“导学”功能,诱发学生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和积极的自我探索,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师生如何有机地互动,围绕三维目标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怎样从学生质疑的众多问题中提炼出重点问题,包括理解内容的、体会感情的、揣摩写法的,并且自然地把它们融入到教学中,逐一得到圆满解决。切记用统一答案去套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
  因此,新课改中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在不断拓展中打开思维的新视野,开掘学习语文的丰厚资源。教师要不断调整预制方案,调控教学节奏,因势利导,灵活机制地变化。该自学时自学,该合作时合作,该讲解时讲解,使教学开合有度,收放自如,动静有节,快慢有致,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使语文教学成为适应学生心理活动的求新教育
  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教学改革,都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既不能否定传统,又不能固守传统,拒绝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必须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创新的天赋。
  求新,首先是理念新。其核心是先进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修养。
  其次是课程内容新。语文教学要体现人类进步、科学发展、现代意识,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他们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教师还要有课程资源意识,合理利用学校、当地、现实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再次是教学方式新。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有赖于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与赏识。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都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在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中激发兴趣,引发情感,体验情境;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感悟语言,在揣摩、探究中学语言、用语言,自己思考,自己投身于各项语文实践活动中去。
  语文教学面临世纪挑战,语文教师面临观念更新、角色转换。这都会触动语文教师更深沉地思考。如何贯彻新理念,实施新课改,让学生活学活用语文知识,真正让语文“活”在学生心中,这有待于我们教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在积极探寻中寻找路径,来完善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书面表达是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运用的一种能力,它是高考英语试卷中难度最大部分。从近几年江苏高考英语试题来看,英语写作都是半开放式的作文,并且开放度也逐步提高,总分25分,但平均得分只有十三四分。高考英语阅卷专家组成员汪少华直言: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对半开放性作文的适应性有待加强。由此可见,在目前的高中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广大英语教师和学生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一系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学最重要方面之一的阅读教学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阅读能力已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那么,怎样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把阅读行为转化为自我内驱力,就能体验到阅读的乐趣,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
写作文如做人。我在教学生作文时曾经引用已故的文学大师季羡林季老的一句话:“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古语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也体现作文与做人的同义关系。新概念作文的倡导者提倡:“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去关注、感受和体验生活。”表面说是生活与作文的同义关系,本质上仍然是在阐释作文与做人的统一。实质上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以作文促做人”。作文是学生人格的物化形态,有什么样的人品
课改浪潮滚滚袭来,教学研讨蔚然成风。本人抱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心态,到我县实验二中学习了一堂课,毋庸置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请允许本人针对这堂课发表拙见。  总体来说,这次课堂教学实施比较成功,达到了公开教学应有的效果。从询问职业开始,然后通过幻灯片展示各种职业类型,一直到谈论理想,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连贯自然。遵循了面向全体学生、倡导体验参与、开发课程资源等课标理念,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交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情境教学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的主要优点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感悟语文,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遗憾的是,虽然情境教学已经践行了多年,但仍然有部分教师对如何进行情境教学一知半解。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践行情境教学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境引情,情境交融。具体论述如下。  一、音乐抒情  很多教师都认为语文和音乐是两门截
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一个亮点,可是对经济欠发达的偏僻地区来说,学校和社会所能提供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像我们这样以农村经济为主的偏僻地区也有优势,我们小地方的语文教师同样可以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本地的校内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大语文天地中翱翔。  一、活用文本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空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犯了“欲速则不达”的错误,对课堂教学重视得过了头,而对课外阅读则不够重视。“功夫在诗外”,其实,课外阅读,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且必要的途径。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着重大影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呢?  一、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生是不是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环境
新课标高考语言运用题更突出与生活贴近的特点,让考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新题型,新亮点不断吸引着广大师生。其中就有公益广告词的拟写。我们知道好的公益广告应力求真,巧,美。可是考生要想在考场的短时间内写出文质兼美的好广告又谈何容易?  有的考生面对试题不知写什么,找不到写作内容;还有的考生有话可说却不知以什么形式传达,不知用什么方式写。要探求解决方法,那就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高考广告题考查中的精彩答
李白的诗《蜀道难》中有这样一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苏教版必修四课下注释是这样的:黄鹤即黄鹄,善飞的大鸟。我对此注释不敢苟同。我认为此处的“黄鹤”是作者有意选择的一个物象,黄鹤就是传说中仙人驾鹤上天中的黄鹤,李白不仅借此来表明蜀道的高峻,还有另外的用意。下面就从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观点。  一、李白的诗中有涉及“黄鹄”一词的诗句:“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临近中考,不少同学对语文复习感到有些迷茫:有的心浮气躁,兴趣不高;有的苦苦寻觅,不得要领;有的孜孜以求,收效甚微;还有的自以为是,放松要求……那么,如何在考前科学备考,提高复习效率呢?    一、依托课标,吃透考纲,把握方向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材的版本也呈现多样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怎么变化,它都是依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这就是说,不论是在平时教学中,还是后期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