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的体育教学在难度方面明显比初中生更大,而高中学生由于面临高考的压力,受到文化课学习时间上的挤压,更难保证体育学习效率。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以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方式保证学生的体育练习效果,而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采用优化的教学措施加以保障。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措施;高效教学
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的课程受到文化课的挤压,同时也由于教师本身的应试教育思想,导致体育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单一化严重,很多体育项目的学习均以“示范——练习”模式形成,学生个性化学习被约束,运动意识受到影响。要实现优化课堂措施,提高体育教學效率的目标,体育教师必须创新体育教学思维,改进策略。
1 尊重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体育课的主人
当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都将重点放在具体运动项目的讲解与示范上,形式化、流程化严重,学生被动观摩、无意识模仿学习,逐渐失去运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丧失了自身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就无法发挥主体思维活动与自主性。在新课程标准中有相关规定,高中体育课堂上,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要充分带动学生的情感与需求,尊重其主体地位,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过去传统的灌输性、示范性教学形式,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需求为主,挖掘学生运动学习潜质,让学生真正在体育学习中享受运动的乐趣。比如在进行有关篮球运动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改变过去一开始就讲解篮球基本动作的教学方式,上课时先组织学生进行与传球有关的游戏,并让学生在体验前思考如何实现快速而准确的传球与接球,随后要求学生在游戏的传接中亲身体验并进行实践思考,这个过程能够保证一定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更轻松更全面的掌握篮球的传接球技能,同时也真正将课堂学习的体验性融入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得到调动,并且在实践中感受运动与体育竞技项目的参与乐趣,为后续的体育高效教学打下基础。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形式,确保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学生进入高中发展阶段后,无论从学习能力、智力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体育课程的同一个运动项目中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依旧采用过去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不但会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导致一个课堂的学生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同时还会导致某些项目的练习中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搭档完成运动任务,一定程度上消磨学习兴趣。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必须明确,任何活动在开展以前都应思考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素,将其纳入到后续活动的开展与应用当中,并紧密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完成体育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准确分层以后,注重提高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与配合度。
例如在练习快速折返跑的运动时,由于这项运动涉及到速度、耐力甚至跑姿方面的知识点与技巧,那么教师应根据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如确定A、B、C级别层次,划分到A层次的学生这些指标的成绩都较好,B层次的学生则是其中一项成绩不好,而C层次学生则需要采用与前两组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训练。通常情况下,在教师讲授完基本的规则以及注意事项后,A层次学生就可以自主研究并进行试跑训练,B层次学生则需要慢慢带入状态,并在自身的弱项方面向其他学生或教师求教,如跑姿不对的,待教师一对一讲解以后进行试跑,C层学生则需要一级一级地学习,跟在A层学生身后带跑。在不同的进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便可以以自己最适合最高效的方式展开训练。
3 以游戏推动教学进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投身体育锻炼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做到尽量投其所好,从学生的专长与爱好着手,积极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锻炼意识。传统的形式化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融入趣味性强的游戏,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推动教学发展,才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如上述的篮球教学中,学生课前的活动可以采用击鼓传球的方式开展,而分层活动中的折返跑训练,教师也可以积极引入一个名叫“警察与小偷”的游戏推动教学,从学生的起跑反应指标开始投入训练,中途以接力、追逐等各种形式展开游戏,让学生在折返跑過程中感受“后有追兵”的竞争氛围,同时又受制于摸线的折返跑规则,这有助于学生在强化竞争性的同时,更有动力地实现折返跑的训练目标,并在相关规则的制约下深刻地了解当前各种体育竞技的约束性,通过不断训练来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与好胜心,同时在完全掌握折返跑技巧的同时不断提高反应、耐力等,并在坚持运动的前提下逐渐树立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可谓是一举多得。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积极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单一化流程化的教学形式,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指示为指导,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策略,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中心,挖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采用创新教学策略,通过游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形式,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创新多样化教学手段,逐渐优化体育教学方式,让高中体育课堂充满活力,最终实现体育高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熙樵.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J].山海经,2016(08).
[2]于金国.高中体育实施“趣透”教学的途径与策略[J].高考(综合版),2015(11).
[3]赵俊兰.浅析高中体育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2015(02).
[4]余发亮.对目前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几点思考[J].山西青年,2015(19).
[5]吴祖海.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4(08).
[6]唐咸平.新形势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6(08).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措施;高效教学
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的课程受到文化课的挤压,同时也由于教师本身的应试教育思想,导致体育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单一化严重,很多体育项目的学习均以“示范——练习”模式形成,学生个性化学习被约束,运动意识受到影响。要实现优化课堂措施,提高体育教學效率的目标,体育教师必须创新体育教学思维,改进策略。
1 尊重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体育课的主人
当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都将重点放在具体运动项目的讲解与示范上,形式化、流程化严重,学生被动观摩、无意识模仿学习,逐渐失去运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丧失了自身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就无法发挥主体思维活动与自主性。在新课程标准中有相关规定,高中体育课堂上,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要充分带动学生的情感与需求,尊重其主体地位,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过去传统的灌输性、示范性教学形式,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需求为主,挖掘学生运动学习潜质,让学生真正在体育学习中享受运动的乐趣。比如在进行有关篮球运动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改变过去一开始就讲解篮球基本动作的教学方式,上课时先组织学生进行与传球有关的游戏,并让学生在体验前思考如何实现快速而准确的传球与接球,随后要求学生在游戏的传接中亲身体验并进行实践思考,这个过程能够保证一定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更轻松更全面的掌握篮球的传接球技能,同时也真正将课堂学习的体验性融入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得到调动,并且在实践中感受运动与体育竞技项目的参与乐趣,为后续的体育高效教学打下基础。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形式,确保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学生进入高中发展阶段后,无论从学习能力、智力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体育课程的同一个运动项目中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依旧采用过去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不但会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导致一个课堂的学生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同时还会导致某些项目的练习中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搭档完成运动任务,一定程度上消磨学习兴趣。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必须明确,任何活动在开展以前都应思考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素,将其纳入到后续活动的开展与应用当中,并紧密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完成体育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准确分层以后,注重提高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与配合度。
例如在练习快速折返跑的运动时,由于这项运动涉及到速度、耐力甚至跑姿方面的知识点与技巧,那么教师应根据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如确定A、B、C级别层次,划分到A层次的学生这些指标的成绩都较好,B层次的学生则是其中一项成绩不好,而C层次学生则需要采用与前两组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训练。通常情况下,在教师讲授完基本的规则以及注意事项后,A层次学生就可以自主研究并进行试跑训练,B层次学生则需要慢慢带入状态,并在自身的弱项方面向其他学生或教师求教,如跑姿不对的,待教师一对一讲解以后进行试跑,C层学生则需要一级一级地学习,跟在A层学生身后带跑。在不同的进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便可以以自己最适合最高效的方式展开训练。
3 以游戏推动教学进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投身体育锻炼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做到尽量投其所好,从学生的专长与爱好着手,积极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锻炼意识。传统的形式化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融入趣味性强的游戏,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推动教学发展,才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如上述的篮球教学中,学生课前的活动可以采用击鼓传球的方式开展,而分层活动中的折返跑训练,教师也可以积极引入一个名叫“警察与小偷”的游戏推动教学,从学生的起跑反应指标开始投入训练,中途以接力、追逐等各种形式展开游戏,让学生在折返跑過程中感受“后有追兵”的竞争氛围,同时又受制于摸线的折返跑规则,这有助于学生在强化竞争性的同时,更有动力地实现折返跑的训练目标,并在相关规则的制约下深刻地了解当前各种体育竞技的约束性,通过不断训练来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与好胜心,同时在完全掌握折返跑技巧的同时不断提高反应、耐力等,并在坚持运动的前提下逐渐树立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可谓是一举多得。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积极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单一化流程化的教学形式,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指示为指导,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策略,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中心,挖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采用创新教学策略,通过游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形式,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创新多样化教学手段,逐渐优化体育教学方式,让高中体育课堂充满活力,最终实现体育高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熙樵.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J].山海经,2016(08).
[2]于金国.高中体育实施“趣透”教学的途径与策略[J].高考(综合版),2015(11).
[3]赵俊兰.浅析高中体育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2015(02).
[4]余发亮.对目前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几点思考[J].山西青年,2015(19).
[5]吴祖海.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4(08).
[6]唐咸平.新形势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