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当社工机构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时,机构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同样也是如影随形。譬如,由于服务对象对社工的认知度有限,对于社工要么不信任,要么过度依赖;由于社工自身专业水平的疏浅,令服务质量大打折扣;由于诸多原因的交织缠绕,社工人才的频繁流失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尚无科学统一的行业标准,社工服务的执行和考评体系亟待健全完善……
近日,记者带着上述问题走进深圳坪山新区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称“坪山大同”)。通过采访他们在机构运行发展中的创新和实践,深感专业化、职业化和标准化建设不失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良方,专业化、职业化和标准化建设的“三重奏”或可成为大同机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主旋律!
专业化:打造社区及外来工服务领域的品牌机构
5月5日下午,深圳坪山新区万晖五金生活区。“坪山新区来深建设者子女及家庭服务项目揭牌仪式”暨五·四青年节“活力青春,舞动坪山”文艺活动在这里激情上演。除了享受2个多小时的视听盛宴外,真正令在场600多人兴奋的是坪山新区“来深建设者子女及家庭服务项目”的正式启动。
据悉,该项目是深圳市迄今唯一针对坪山新区来深建设者子女及家庭的专项社工服务项目,由坪山新区社会建设局出资向坪山大同购买。活动仪式上,坪山大同总干事尹丹介绍,五湖四海的工友来到坪山,在生活上、工作上、情感上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寻找工作、子女教育、夫妻关系、工友沟通、安全卫生等诸多方面,以前大家遇到这些问题不知道向谁倾诉,找谁帮忙,而这个项目的启动,就是为了打造一个项目、学校、医院、企业等多方合作的平台,以来深建设者子女及家庭为对象,运用专业的社工手法为他们提供安全、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为了发挥并体现社工机构的专业性,项目实施前,坪山大同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调研工作和需求评估。他们了解到,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来深建设者占全市人口的大多数,坪山新区在深圳更是具备很强的代表性。新区总人口约60万,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约56.4万(占总人口的94﹪)。这其中,相对于常住人口的子女,外来工子女由于环境的改变、家庭经济的状况、所受教育资源的欠缺等因素,其身心特点更有独特之处。
“目前,坪山新区在公立学校都有社工的购买服务,有相当一部分私立学校尚无社工入驻,而恰恰是这些关注度偏少的地方呈现的问题更为严峻。”坪山大同法人代表、常务理事马瑞民说,该项目就是为了关注研究这些学生的安全与心理健康,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干预、疏导教育,能使他们的身心快乐的成长。
“坪山新区来深建设者子女及家庭服务项目”只是坪山大同众多项目中的一个。成立于2010年5月的坪山大同是坪山新区首家民办非企业,属公益性非营利社会组织。机构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专业、优质的服务理念,以向服务对象提供以需求为本的、多元的、专业的、优质的专业服务为宗旨。
据了解,坪山大同督导体系完善,有丰富的新加坡、香港、内地督导资源。机构与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家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由不同高校推荐的优秀的社工学生,不仅充实了机构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加之强大的兄弟机构资源共享平台,都为坪山大同的社工服务提供了专业支持。
为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工的认识、接纳、理解和支持,机构在加强自身专业培训的同时,还运用多种途径宣传社工知识和服务项目,逐步建立自己的专业角色和专业工作方法,让居民明白社工是专业人士,而非保姆和义工。
培育优秀的社工专业人才队伍,用优质的专业服务促进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人的能力建设,让每一位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人过上有尊严、有信仰、有乐趣的美满生活,将机构打造为全国性的社区服务领域及外来务工人员服务领域的专业品牌机构,是坪山大同明确的品牌服务方向,也是机构的使命所系。
职业化:社会工作是一项可以长期从事的事业
服务的专业化,是社工与义工的重要区别之一,但任何专业的服务最终都要人来实施,值得注意的是,社工的频频流失带来的不稳定,依旧是当下社工机构的一大隐痛。
随着全国社工事业的快速发展,社工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愈演愈烈。有媒体报道,深圳市社工协会将社工的高流失率归因为薪酬福利待遇不高,很多社工过于浮躁,不愿意从事这样的职业。采访中,尹丹介绍,大多数社工都来自于外省,孤身一人来到深圳从事社工,由于社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并不很高,经济压力大也是一个原因。但她同时还了解到,对于大专院校或者不是很好的本科院校社工专业毕业出来的学生而言,现有的工资他们还是可以接受的,觉得从事的工作和自己对这份职业的期望和理念还有差距,是导致社工流失的另一不可忽略的原因。
比如,一个有6个工作人员的社区服务中心,除去两名行政人员,4名一线社工涉及的服务有:老年人、青少年、儿童、家庭、妇女、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还有义工队员、社会组织孵化等等,一个个案如果要做的扎实有效,至少需要半年以上,而除了个案,一个社工头上还有小组、社区活动、工作坊、小组等等指标,加之员工自己的继续教育、各种培训、会议,还需要自己去链接资源,和工作站建立沟通……如此一来,每个社工发现,自己真正做服务的时间并不太多。
服务时间长、见效慢是社工必经的过程和阶段,如果要求社工的服务在短时间显现成效,无形中会增加社工机构和社工的压力,这也让很多社工产生了价值矛盾,认为所从事的服务并非真正的社工服务。“我们是社工,可是我们真正做服务的时间却被大量事务性的琐事所占据,这是很多社工流失的原因之一。”谈及社工的跳槽、流失和转行,尹丹补充,少数机构不太注重对社工的关怀,由于工资和福利无法确保,让很多社工离开这个行业。另外,有些社工机构会用高薪挖人,也让社工因此变得浮躁而迷失了方向。 但她也坚信,大多数社工还是认可这一行业的价值观的。“希望各社工机构主要负责人能够关注到社工的需求和社工的困难,在尽可能提升社工福利待遇的同时,为社工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让他们能够安心和快乐地从事社工服务工作,而不是心寒地离去。”尹丹说。
诚如尹丹所言,坪山大同一直都在努力为社工创造良好条件。比如坚持举行团队拓展、K歌大赛、运动会、员工生日会等团队建设活动,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工生活,舒缓工作压力,同时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对机构的归属感。此外,机构还积极鼓励优秀的一线社工参与项目研发、支持社工在工作之余报考研究生、专业职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还运用多种方式为社工写作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据了解,机构2012年6月以前,也面临专业人才不断流失的危机,通过加强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将机构的个人成长与机构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完善机构的管理制度等,稳定了机构的专业人才队伍。2012年6月至今,除4名员工因个人原因主动辞职之外,机构未发生过一例员工因对机构不满的原因离职。目前,机构在一线工作的20名社工,大多持续工作超过了一年之久,有的甚至是从机构创建至今一直在机构工作。
虽然薪水也不是不重要,但坪山大同更主张留人先留心,机构会用行业前景,未来发展和实实在在的人性化服务吸引社工安心工作。“仅有专业化还不够,还要提倡职业化,要通过多种方式让社工把这项工作不是当成一个过渡,而是视为一项长期的事业。”对此,坪山大同法人代表、常务理事马瑞民可谓一语中的。
标准化:率先在社工机构创建服务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
标准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能够调整和规范人们在生产、服务、贸易、消费和创造等活动中的行为和利益关系。提到标准和标准化的对象,最早我们会想到工业产品,事实上,标准化对象已从工业、农业发展到服务业,现在又扩展到社会领域,包括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
“如果标准拿住了,就拿住了整个产业和行业。质量的前提就是标准,标准一确立,质量就有秤了,就好衡量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早在担任副总理时,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标准与质量的关系。
社会工作要不要质量,当然需要而且必须。就社工机构的服务而言,无疑也需要一个标准。值得思考的是,由于历史不长,这个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同样存在不适应和跟不上等问题,虽然这也是发展中的问题,但必须引起重视并着手解决。采访中,坪山大同法人代表、常务理事马瑞民对社工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感同身受。他说,现在机构服务的执行和考量标准还有待健全,为避免机构的无序发展,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坪山大同愿意为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做些努力,说这话时,马瑞民信心十足。
马瑞民的想法已在实践中。为保证机构服务质量,他们现已率先在机构内部建立了经国际认证机构认证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的创建不仅提高了机构的内部管理效率,同时也规范了服务流程、提升了机构服务质量的优质率。
以坪山大同的实践为契机,记者寻思,为打造服务品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由相关部门和行业团体在业界广泛开展“社会工作标准化建设年”活动应该很有必要,而回到坪山大同的探索和实践,如果说专业化是社工服务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职业化是服务得以实施的有效保障,那么标准化则是服务得以持久提升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坪山大同的创办人与理事长刘静林教授为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社会工作学科带头人,法人代表、常务理事马瑞民为资深的企业成功人士,总干事尹丹为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这种由高校、企业和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所组建的负责人团队在深圳市的众多机构当中并不多见。从机构的运营来看,这种组合不仅可以将多方资源整合在一起,提升管理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对于机构专业化、职业化和标准化建设的共振齐飞更是如虎添翼。
采访后记
坪山大同在专业化、职业化和标准化的建设中所作的创新实践是值得借鉴的,如果这样的“三化”建设能够取得实效,由高校、企业和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所形成的“高管组合”无疑起到重要作用。不过,记者感触最深的却是,他们对这个行业、这份职业所持的积极向上的快乐心态和责任担当。
而今,为了机构的发展,在企业干过多年的老马又开足了马力。谈及为何转行社工行业,年届不惑的马瑞民深有感触,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相比经商赚钱,做公益更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他说,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对于机构的未来却豪情满怀,而每次提到当地政府给予机构的大力支持,他更是感谢万分。他说,和之前自己办企业不一样,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每一分钱他都要用好,公益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会运用企业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机构的实际,探索出适合机构发展的管理方法,让管理产生生产力。
采访中,深知一线社工不易的总干事尹丹坦陈,自己在具体的实操工作中,会尽量站在社工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多给他们一些支持,真正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让团队凝聚在一起,同心协力,勇往直前。
目前,除深圳之外,广州、汶川、中山、惠州、肇庆、佛山都有大同机构,谈及大同未来,机构理事长刘静林充满信心,她表示,当前社会工作躬逢盛世,大同机构会苦练内功,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有感于此,在参加坪山大同三周年庆的活动中,当主持人让在场每个人写下自己对机构的祝愿时,记者写下这样四个字——天下大同!愿坪山大同探索出社工机构稳健发展的新路子,让我们倾听,天下大同专业化、职业化和标准化建设的“三重奏”演奏出社会建设的精彩乐章!
近日,记者带着上述问题走进深圳坪山新区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称“坪山大同”)。通过采访他们在机构运行发展中的创新和实践,深感专业化、职业化和标准化建设不失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良方,专业化、职业化和标准化建设的“三重奏”或可成为大同机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主旋律!
专业化:打造社区及外来工服务领域的品牌机构
5月5日下午,深圳坪山新区万晖五金生活区。“坪山新区来深建设者子女及家庭服务项目揭牌仪式”暨五·四青年节“活力青春,舞动坪山”文艺活动在这里激情上演。除了享受2个多小时的视听盛宴外,真正令在场600多人兴奋的是坪山新区“来深建设者子女及家庭服务项目”的正式启动。
据悉,该项目是深圳市迄今唯一针对坪山新区来深建设者子女及家庭的专项社工服务项目,由坪山新区社会建设局出资向坪山大同购买。活动仪式上,坪山大同总干事尹丹介绍,五湖四海的工友来到坪山,在生活上、工作上、情感上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寻找工作、子女教育、夫妻关系、工友沟通、安全卫生等诸多方面,以前大家遇到这些问题不知道向谁倾诉,找谁帮忙,而这个项目的启动,就是为了打造一个项目、学校、医院、企业等多方合作的平台,以来深建设者子女及家庭为对象,运用专业的社工手法为他们提供安全、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为了发挥并体现社工机构的专业性,项目实施前,坪山大同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调研工作和需求评估。他们了解到,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来深建设者占全市人口的大多数,坪山新区在深圳更是具备很强的代表性。新区总人口约60万,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约56.4万(占总人口的94﹪)。这其中,相对于常住人口的子女,外来工子女由于环境的改变、家庭经济的状况、所受教育资源的欠缺等因素,其身心特点更有独特之处。
“目前,坪山新区在公立学校都有社工的购买服务,有相当一部分私立学校尚无社工入驻,而恰恰是这些关注度偏少的地方呈现的问题更为严峻。”坪山大同法人代表、常务理事马瑞民说,该项目就是为了关注研究这些学生的安全与心理健康,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干预、疏导教育,能使他们的身心快乐的成长。
“坪山新区来深建设者子女及家庭服务项目”只是坪山大同众多项目中的一个。成立于2010年5月的坪山大同是坪山新区首家民办非企业,属公益性非营利社会组织。机构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专业、优质的服务理念,以向服务对象提供以需求为本的、多元的、专业的、优质的专业服务为宗旨。
据了解,坪山大同督导体系完善,有丰富的新加坡、香港、内地督导资源。机构与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家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由不同高校推荐的优秀的社工学生,不仅充实了机构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加之强大的兄弟机构资源共享平台,都为坪山大同的社工服务提供了专业支持。
为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工的认识、接纳、理解和支持,机构在加强自身专业培训的同时,还运用多种途径宣传社工知识和服务项目,逐步建立自己的专业角色和专业工作方法,让居民明白社工是专业人士,而非保姆和义工。
培育优秀的社工专业人才队伍,用优质的专业服务促进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人的能力建设,让每一位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人过上有尊严、有信仰、有乐趣的美满生活,将机构打造为全国性的社区服务领域及外来务工人员服务领域的专业品牌机构,是坪山大同明确的品牌服务方向,也是机构的使命所系。
职业化:社会工作是一项可以长期从事的事业
服务的专业化,是社工与义工的重要区别之一,但任何专业的服务最终都要人来实施,值得注意的是,社工的频频流失带来的不稳定,依旧是当下社工机构的一大隐痛。
随着全国社工事业的快速发展,社工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愈演愈烈。有媒体报道,深圳市社工协会将社工的高流失率归因为薪酬福利待遇不高,很多社工过于浮躁,不愿意从事这样的职业。采访中,尹丹介绍,大多数社工都来自于外省,孤身一人来到深圳从事社工,由于社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并不很高,经济压力大也是一个原因。但她同时还了解到,对于大专院校或者不是很好的本科院校社工专业毕业出来的学生而言,现有的工资他们还是可以接受的,觉得从事的工作和自己对这份职业的期望和理念还有差距,是导致社工流失的另一不可忽略的原因。
比如,一个有6个工作人员的社区服务中心,除去两名行政人员,4名一线社工涉及的服务有:老年人、青少年、儿童、家庭、妇女、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还有义工队员、社会组织孵化等等,一个个案如果要做的扎实有效,至少需要半年以上,而除了个案,一个社工头上还有小组、社区活动、工作坊、小组等等指标,加之员工自己的继续教育、各种培训、会议,还需要自己去链接资源,和工作站建立沟通……如此一来,每个社工发现,自己真正做服务的时间并不太多。
服务时间长、见效慢是社工必经的过程和阶段,如果要求社工的服务在短时间显现成效,无形中会增加社工机构和社工的压力,这也让很多社工产生了价值矛盾,认为所从事的服务并非真正的社工服务。“我们是社工,可是我们真正做服务的时间却被大量事务性的琐事所占据,这是很多社工流失的原因之一。”谈及社工的跳槽、流失和转行,尹丹补充,少数机构不太注重对社工的关怀,由于工资和福利无法确保,让很多社工离开这个行业。另外,有些社工机构会用高薪挖人,也让社工因此变得浮躁而迷失了方向。 但她也坚信,大多数社工还是认可这一行业的价值观的。“希望各社工机构主要负责人能够关注到社工的需求和社工的困难,在尽可能提升社工福利待遇的同时,为社工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让他们能够安心和快乐地从事社工服务工作,而不是心寒地离去。”尹丹说。
诚如尹丹所言,坪山大同一直都在努力为社工创造良好条件。比如坚持举行团队拓展、K歌大赛、运动会、员工生日会等团队建设活动,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工生活,舒缓工作压力,同时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对机构的归属感。此外,机构还积极鼓励优秀的一线社工参与项目研发、支持社工在工作之余报考研究生、专业职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还运用多种方式为社工写作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据了解,机构2012年6月以前,也面临专业人才不断流失的危机,通过加强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将机构的个人成长与机构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完善机构的管理制度等,稳定了机构的专业人才队伍。2012年6月至今,除4名员工因个人原因主动辞职之外,机构未发生过一例员工因对机构不满的原因离职。目前,机构在一线工作的20名社工,大多持续工作超过了一年之久,有的甚至是从机构创建至今一直在机构工作。
虽然薪水也不是不重要,但坪山大同更主张留人先留心,机构会用行业前景,未来发展和实实在在的人性化服务吸引社工安心工作。“仅有专业化还不够,还要提倡职业化,要通过多种方式让社工把这项工作不是当成一个过渡,而是视为一项长期的事业。”对此,坪山大同法人代表、常务理事马瑞民可谓一语中的。
标准化:率先在社工机构创建服务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
标准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能够调整和规范人们在生产、服务、贸易、消费和创造等活动中的行为和利益关系。提到标准和标准化的对象,最早我们会想到工业产品,事实上,标准化对象已从工业、农业发展到服务业,现在又扩展到社会领域,包括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
“如果标准拿住了,就拿住了整个产业和行业。质量的前提就是标准,标准一确立,质量就有秤了,就好衡量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早在担任副总理时,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标准与质量的关系。
社会工作要不要质量,当然需要而且必须。就社工机构的服务而言,无疑也需要一个标准。值得思考的是,由于历史不长,这个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同样存在不适应和跟不上等问题,虽然这也是发展中的问题,但必须引起重视并着手解决。采访中,坪山大同法人代表、常务理事马瑞民对社工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感同身受。他说,现在机构服务的执行和考量标准还有待健全,为避免机构的无序发展,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坪山大同愿意为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做些努力,说这话时,马瑞民信心十足。
马瑞民的想法已在实践中。为保证机构服务质量,他们现已率先在机构内部建立了经国际认证机构认证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的创建不仅提高了机构的内部管理效率,同时也规范了服务流程、提升了机构服务质量的优质率。
以坪山大同的实践为契机,记者寻思,为打造服务品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由相关部门和行业团体在业界广泛开展“社会工作标准化建设年”活动应该很有必要,而回到坪山大同的探索和实践,如果说专业化是社工服务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职业化是服务得以实施的有效保障,那么标准化则是服务得以持久提升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坪山大同的创办人与理事长刘静林教授为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社会工作学科带头人,法人代表、常务理事马瑞民为资深的企业成功人士,总干事尹丹为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这种由高校、企业和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所组建的负责人团队在深圳市的众多机构当中并不多见。从机构的运营来看,这种组合不仅可以将多方资源整合在一起,提升管理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对于机构专业化、职业化和标准化建设的共振齐飞更是如虎添翼。
采访后记
坪山大同在专业化、职业化和标准化的建设中所作的创新实践是值得借鉴的,如果这样的“三化”建设能够取得实效,由高校、企业和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所形成的“高管组合”无疑起到重要作用。不过,记者感触最深的却是,他们对这个行业、这份职业所持的积极向上的快乐心态和责任担当。
而今,为了机构的发展,在企业干过多年的老马又开足了马力。谈及为何转行社工行业,年届不惑的马瑞民深有感触,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相比经商赚钱,做公益更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他说,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对于机构的未来却豪情满怀,而每次提到当地政府给予机构的大力支持,他更是感谢万分。他说,和之前自己办企业不一样,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每一分钱他都要用好,公益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会运用企业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机构的实际,探索出适合机构发展的管理方法,让管理产生生产力。
采访中,深知一线社工不易的总干事尹丹坦陈,自己在具体的实操工作中,会尽量站在社工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多给他们一些支持,真正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让团队凝聚在一起,同心协力,勇往直前。
目前,除深圳之外,广州、汶川、中山、惠州、肇庆、佛山都有大同机构,谈及大同未来,机构理事长刘静林充满信心,她表示,当前社会工作躬逢盛世,大同机构会苦练内功,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有感于此,在参加坪山大同三周年庆的活动中,当主持人让在场每个人写下自己对机构的祝愿时,记者写下这样四个字——天下大同!愿坪山大同探索出社工机构稳健发展的新路子,让我们倾听,天下大同专业化、职业化和标准化建设的“三重奏”演奏出社会建设的精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