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香里话秋收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tu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谚云:“种田无定例,全靠着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以“年”为周期的自然变化规律,对于高度依赖自然条件的农业生产来说,它构成了中国人千百年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遵循。围绕着二十四个时间节点,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在年复一年的农事生产实践中,逐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农业民俗。它们既是有关生产过程、经验和规律的总结,也是指导生产实践的“工具”和“手段”。人们常说,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对于农人而言,“秋”最重要的象征性意象就是“收获”,它不仅关系到大半年的劳动能否得到应有的“回报”,也关系到人们能否顺遂地度过下一个冬藏的阶段。而立秋作为秋季的首个节气,是农民翘望丰收的始点,所以农民对这个节气尤为重视。也正因如此,我国各地流传着许多有关立秋的农谚,特别是在农业技术条件相对有限的古代社会,这些农民的“知识结晶”对于预测气象变化走势、预估粮食丰歉、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农业生活事项等,在一定程度上均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传统农业社会,农民非常关注立秋的时辰。无论南方北方,很多地方都流传着“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一类的农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早上立秋的话,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概率会比较凉爽;但如果是下午,甚或是傍晚或晚上才立秋的话,那么以后的天气多半是酷热高温。在有关立秋时辰的说法上,人们多认为立秋时间越早越好,这不仅会影响秋后的凉热走向,还与农业收成息息相关。例如,湖北孝感就有“睁眼秋,收又收;闭眼秋,丢又丢”的农谚,认为立秋宜白日,忌夜间。另外,很多南方地区还有“六月秋”和“七月秋”的划分,流传着“六月立秋要到秋,七月立秋不到秋”的谚语,说的是立秋如果在农历六月,那么收早稻的时间会比较晚,七月反之。有些地区的人们俗信,六月立秋值月晦,將影响收成,比如,贵州安顺就有“六月秋,减半收;七月秋,般般收”的农谚。农历六月和七月立秋,相差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对于收成的多寡有很明显的不同。
  立秋前后,很多农作物正处在生长旺盛的时期,对水分需求较大,多怕“秋干”。辽宁等地就有“田怕秋干人怕穷”的谚语,即立秋之时田禾忌天旱。旧时,人们俗信立秋日的晴雨状况,将会影响其后的雨水多寡和天气凉热,但各地的说法却不尽相同。例如,辽宁、河北承德等地的民众认为立秋日宜晴,“立秋日雨,则秋月雨少,谓之秋吊;立秋日不雨,则雨反多,谓之秋傻”(见《承德府志》)。秋吊是秋旱的意思,而秋傻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说的是秋雨一直下个不停,好像傻了一样。浙江、湖南等部分南方地区则流传着“雨打秋头,无草饲牛”的农谚,湖南永州民众将立秋日落雨称作“漏秋”,因正值禾熟之际,认为降雨过多将影响收获,有“粘禾不吃立秋水”(见《永州府志》)的说法。
  但从全国的范围来说,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地每天天气情况都会不同,因此很多农谚只能作为局域性使用,绝大多数地区的俗信更倾向于“立秋宜雨”。例如,河北沧州地区多以为,“立秋日晴,主万物少得成熟”(见《河间府志》)。在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等广大南方地区普遍流传着“立秋无雨最堪愁,万物从来只半收”一类的农谚。广东云浮的农人则认为立秋落夜雨最佳,“立秋日有雨,主年丰,夜雨尤宜”(见《罗定县志》)。贵州等地还有“倒秋”和“不倒秋”之说,“立秋日有雨,谓之倒秋,倒秋则年丰;无雨谓之不倒秋,收成多歉”(见《安顺府志》),指出立秋日有雨的“倒秋”为丰年之兆。而且,遵义等地还流传着“立秋不雨,二十四个秋老虎”的民谚,即立秋无雨,秋季多高温暴晒。与很多地区对于“立秋宜雨”的态度略有不同,广东深圳的说法则是“立秋小雨吉,大雨伤禾”(见《新安县志》),可谓对立秋落雨之大小适宜,充满了期许。
  立秋宜晴,抑或是宜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说法。但立秋日忌雷、忌虹,却是普遍流传在南方诸省且相当一致的农业禁忌民俗。农人俗信,立秋日鸣雷主年歉,很多地区的农谚对此均有描述,例如“秋孛鹿、损万斛”(上海、江苏),“一雷收万顷”(安徽合肥),“雷打秋,对半收”(福建三明)等。广东、海南部分地区以立秋日为界限,认为节前雷主丰、节后雷主歉,“立秋日,雷鸣节前忌、节后宜,谚曰‘雷跨秋有作无收,秋跨雷禾米成堆’”(见《琼山县志》),湖南常德亦有“秋霹雳损晚谷,秋后雷多晩稻少收”(见《石门县志》)的俗谚,福建平南更是有“立秋须雨雷莫发,不然虫鼠满田匝”(见《顺昌县志》)的说法,各地均以秋后多雷为不利农收之兆。除忌讳闻雷外,江浙一带还普遍流传着立秋日及其后虹见不利的俗信,“立秋后忌虹见,农收减分数,俗谓虹见为天收”(见《江阴县志》),将秋后见虹视作“天收”,认为即便是年景好的年头,也会有所损益。
  在立秋农业民俗禁忌中,除忌雷、忌虹外,很多地区也忌刮北风。乡土社会流传着许多占风谚,诸如“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到底”(江西萍乡,湖北宜昌、荆州等),指出立秋后刮北风,主秋季干旱,为荒歉之应。河北衡水有“立秋刮东北风,六十天来霜”(见《景县志》)的说法,谓立秋日刮东北风,六十日后即可见霜。旧时,东南沿海地区多以出海捕鱼为业,故对海风尤为关注。例如,上海、浙江便有立秋后观海云预测风潮的传统,“立秋后,海上见云陡起,来似僧趺形,主风潮”(见《定海县志》)。同时,当地亦有谚云“海和尚响叮当”。温州渔民将立秋后的四十五日视作“风节”结束的日子,故有“立秋四十五,老船驶出浦”的民谚,意为此时海上风浪已小,适合出海捕鱼了。此外,台州还有立秋观雾以占验旱涝的风俗,“立秋发雾,晴到白露”(见《光绪黄岩县志》),认为立秋如逢雾天,农业生产需提前做好抗旱准备。
  从节气的角度来说,立秋是秋季的开始,但距离真正的“秋收”尚有一段时间,例如河北、北京就流传着“立秋十八日寸草结子”的农谚,指立秋十八日,禾稼才会成熟,如果彼时还没有结子的话,那么基本就秋收无望了。可以说,前文述及的占天象、测丰歉等农业民俗传统,均是在为最终的“秋收”做“预案”。除必要的田间管理外,北方立秋的主要农事劳作是摘棉心和种秋菜。河北、山东等地的农民多在立秋时给棉花去心,比如衡水就有“棉花立了秋,大小把头揪”的农谚。时至立秋,植棉无论大小高低都要去心,意在促进旁枝生长,否则可能会导致结子比较少。辽宁还有“种秋菜”之说,包括莱菔、菘芥、香菜等多种园蔬。总的来说,与大多数节气相比,立秋的田间劳作并不是很繁忙,故而民间才有立秋“挂锄”的传统。
  不过,在立秋“挂锄”之余,田间之外的农活还是比较多样和忙碌的。例如在辽宁、吉林、宁夏等广袤的北方地区,最常见的农活就是刈蓝、制靛、沤麻、晒菌蕈、晒烟等。旧时,山东、吉林多在立秋时“治粪”,比如“立秋——运泥、堆集,以廐粪压顶,俗曰造土粪”(见《辑安县志》)。同时,要为牲畜准备草料,吉林通化《辉南县志》载:“立秋,耕耘渐隙,刈蒿、垫廐、备酿、肥料,曰割垫脚。”白城《镇东县志》载:“立秋,挂锄、刈羊草。”江西赣州则有在立秋后收红米糯酿酒的习俗,“红米糯,谷长、皮薄,立秋后收,酿酒味佳”(见《兴国县志》)。而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人们,此时已经在做御冬的计划了,立秋之后榛树下多生榛蘑,“农妇争采之,以为旨蓄,而备御冬”(见《兴京县志》)。可见,勤劳的中国农民一刻也闲不下来,在思虑秋收年景的同时,更是在为着更长远的未来生活做着充足的准备。
其他文献
日前,財政部、商务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支持邮政、快递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发展农村物流共同配送。随着农村物流网络加速布局,更多农村居民将享受到“快递进村”带来的便利。  这正是:收寄在门口,货物畅其流。   村村通快递,产销运无忧。  图/勾 犇 文/卜 拉
期刊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召開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现场会。会上提出,因地制宜拓展“三清一改”(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粪污和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推动长效化机制建设,协同推进产业发展、文明乡风建设等重点任务落实。  这正是:实现村庄清洁,美化人居环境。   培养良好习惯,助力乡村振兴。  图/曹希阳 文/徐 之
期刊
7月1日起,由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同步实施。赤水河是众多珍稀特有鱼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三省共同立法,对推进协同治理、依法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地方流域跨区域联合保护提供了经验借鉴。  这正是:破解流域管理难,三省协同不落单。   统筹全局強联动,创新立法护河川。  图/曹 一 文/燕 陆
期刊
7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打乱了河南人民的生活。郑州、安阳、新乡等城市遭受重创,而乡村农业更是受灾严重。农业是立国之基,河南又是农业大省,如何尽量弥补洪涝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成为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对此,河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农担公司或公司)迅速作出反应。  7月22日,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河南省财
期刊
7月17日至21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暴雨侵袭,对郑州、新乡、周口、鹤壁、焦作等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对贾鲁河、卫河泄洪区和部分低洼地块影响严重。积水地块农作物存在减产甚至绝收的危险。  7月24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河南省雨情汛情和抢险救灾进展情况,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俊忠就公众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王俊忠介绍,截至7月23日,河南全省农
期刊
豫风楚韵,吃遍商城。  大别山革命老区河南省商城县历史悠久,生态良好。特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文化底蕴,朴实的风土人情,造就了许多独具商城特色的地方产品,农特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宣传、开发力度不够,许多地方特色产品“养在深山人未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品牌优势,品牌的开发与保护潜力巨大。  为此,商城县委、县政府组织专业人员积极开展全县地理标志资源普查,通过查阅地方志、《商城年鉴》、调查走访等
期刊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就《意见》相关情况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问:《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是基于什么考虑?  答: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当前,全国小农户数量约占各类农业经营户总数的98%,经营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近七成。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的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农业发
期刊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大多数人知道南泥湾,是从这首陕北民歌开始的。那是在1943年,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前往南泥湾慰问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之前,构思创作了名为《挑花篮》的秧歌舞,伴着一首插曲在台上表演。著名词作家贺敬之为这首插曲创作了歌词,就有了后来广为传诵的《南泥湾》。  今天,让我们的思绪乘着歌曲的翅膀回到那艰苦岁月,重温当年轰
期刊
昔日荒山石山,如今绿水青山。沿着美丽乡村建设之路,河南省宜阳县锦屏镇周村姗姗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昔日这个破旧的小山村,如今已蝶变成了宜人宜居、富饶怡人的美丽乡村,周村的发展变化令人赞叹。  荒沟变广场  2018年以前,在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西边,有一条长达500米的荒沟。那时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尚不到位,村民们为了图方便,会把生活垃圾一股脑儿地扔到沟里,里面常年充斥着臭味,引来蝇虫飞舞。2
期刊
据《商城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河南省商城县出了89位进士,充分展现了商城儿女奋勇争先的优良传统。时至今日,全县上下广泛开展“争先进位谋出彩”主题教育,这与历史一脉相承。  河南省商城高中教师杨建平就是一位用了27年时间,一直在“争先进位谋出彩”的人。擦亮商城县教育名片、为商城争光、为河南添彩,是他不变的追求!  小试牛刀露锋芒  杨建平的教育事迹,要从1994年的秋天说起。大学毕业的他,义无反顾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