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贴近”原则,上好思想品德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ha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下,贴近学生,打造“生命”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贴近生活,打造“活力”课堂,让课堂“动”起来;贴近实际,打造“时效”课堂,让课堂“满”起来,是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三贴近”课堂教学
  
  课堂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这是人们的共识。可以说“有效性”是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其内涵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我认为只有坚持“三贴近”原则,才能高效地全面地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意义和价值,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创设“生命”课堂、“活力”课堂、“时效”课堂。
  一、贴近学生,打造“生命”课堂
  创设“生命”课堂就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以课堂为阵地,学生为主体,开展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让课堂“活”起来要做到以下三点。
  1.把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
  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在新教材教学实践中,要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把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搬到课堂上来,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特长,使得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同时掌握新的知识,从而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2.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还要多给学生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同一观点或同一件事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师生交流、生生合作、学习探究,解决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课堂氛围中焕发起生命的活力。
  3.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认知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活动的机会,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既要使那些学优生脱颖而出,又要使学困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二、贴近生活,打造“活力”课堂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建立体、生动、互动的课堂环境,着眼于实现有效的教学,追求学生教师的健康发展。让课堂“动”起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教学要真正走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将学生社会生活实际中的知识、经验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用耳闻目染的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经验,启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教师创设的语境中,在合作探究、学习互动中去判断、选择,提升价值标准,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感悟教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引发问题的基础,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生活中进行教育”,脱离生活的问题是无源之水,没有生活的思想品德课将会失去应有的活力。
  3.抓住学生关心的热点设计课堂练习。
  教师要注意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根据学生关注的国家大事、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素材设计课堂练习,这样既能体现练习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又能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思想品德课堂就在身边,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增强课堂活力。
  三、贴近实际,打造“时效”课堂
  思想品德课程性质就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实际,追求教育的时效性。让课堂“满”起来要做到:
  1.目标明确,富有思想性。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一大特性,也是课程的灵魂,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这些任务和目标无一不与课程的思想性相联系。抓住了教学的思想性,就抓住了思想品德课的方向和特征。我们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要求,教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维护公平正义,树立责任意识,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思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方法得当,富有智慧性。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些生活现象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交流;给学生一些有典型性、启发性的案例、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创设一些价值冲突情境,让学生自主去比较选择;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实践、锻炼;创造较大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挥、放飞智慧。这样的课堂有思维的碰撞、有思想的交锋、有情感的传递、有心灵的感应,定能增强其品德课教学的时效性。
  3.走近学生,富有针对性。
  走近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恶、所感、所为。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话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明确的语言表达观点和行为规范,提升观点和行为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性活动,从而达到“知行统一”。不仅要走近学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还要挖掘和利用学生身边的各种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突出品德课教学育人的时效性。
  “三贴近”符合思想品德课的性质、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体现了德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 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素养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语言的丰富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语言丰富性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丰富自身的课堂语言,并且引导和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语言。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需要出发,围绕教材内容有意
目的:揭示西黄丸对恶性肿瘤QOL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探索西黄丸抑瘤机理。方法:(1)荷瘤动物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的研究:KM小鼠50只,以体重分层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小鼠,分模型组、西黄丸低剂量组(相当于人每日用量3倍)、西黄丸中剂量组(相当于每日人用量9倍)、西黄丸高剂量组(相当于人每日用量18倍)、西药阳性药物对照组。根据相关文献方法[1J分别将液氮冻存的小鼠肝癌H22细胞进行复苏,经体外培养及增
学位
课前预习是学习活动的一个起始环节,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主体性,调动积极性,减轻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预习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应重视这一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做好指导工作。  一、预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所谓“预”就是“事先”“预备”;“习”,是“学习”“练习”之意。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的自学。预习可以使学生有准备地听教师讲课。这样,
目的:中药药浴联合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对银屑病,目的在探讨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对银屑病的有效率及血清中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收集180名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组(对照组)90例,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组(治疗组)90例。治疗后两组银屑病患者面积和严
2006年10月,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南宁这个充满着“东盟元素”、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美丽城市隆重举行,中国和东盟10国的领导人在这里共同回顾携手走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
期刊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文章分析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提出
摘要: 在体育教学中,众多的相关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总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体育教学兴趣培养情绪控制    目前体育教学的重大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而培养这一习惯的初期首先是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培养这一过程,那么学生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只能是一句空谈。  一、兴趣的培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摘要: 网络探究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组内学生要进行分工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科学家、侦探或记者,以促进学习者的探究活动。网络探究活动的有效策略就是设置一个中心“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建立知识基础,支持问题解决,检验和完善问题解决。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成果。网络主题探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虚拟空间,应当指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提炼主题,进行基于真实生活的探究,解决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