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活动蕴含着创新,幼儿正是想象力丰富的年龄,在这个阶段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更好的基础。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是关乎国家和名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如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充分的利用物质的环境以及精神的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美术教育 幼儿 创新 培养
幼儿的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操作教育、创造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儿童美术活动注重的不是结果,不是对社会的价值,更多的是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美术活动是引导幼儿形成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针对幼儿的美术教育是一种需要他们手、脑、眼并用,充分将自己的想象及对外界认识信息转化成自己心理意向,然后通过一定的美术媒介表达出来的活动。
现代心理学研究显示,幼儿通常是凭借事物的声音、形状、颜色以及動作来思维,对感受到的事物充满好奇心。美术活动恰恰迎合了幼儿好奇心,具有丰富的色彩、形状等的特点,可以让幼儿更充分的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在这个认识与求知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 兴趣的培养与利用
无论什么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兴趣是学习所有知识的起点。如何培养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除了先天因素外,更多的是后天的培养与关注。父母应该更多的带孩子去观察、欣赏自然景物,教师在布置教学环境时,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欣赏水平。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自主的发散的思维,着重从幼儿的兴趣方面去选题,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营造鼓励幼儿创造意识的氛围,降低幼儿焦虑的程度,对幼儿有兴趣的内容及事物进行更深入的指导,使幼儿自主的思索、想象,形成自己的认知,并且表达出来。
二、 鼓励幼儿自信心,正确对待幼儿的创新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同时,对一些陌生的事物也会有着恐惧。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可以更深入的挖掘幼儿的潜力,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能力以及认知的限制,幼儿掌握不了过深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作品的要求不用达到惟妙惟肖,而只求其意,不求其形。如若对技能要求太高,会让幼儿失去创造的信心,抑制了幼儿表达的愿望,挫伤其积极性。教师应将发展幼儿的智力放在传授知识技能的首位,更多的给予表扬和讲评,及时的肯定幼儿的创作成果。
比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我教幼儿画大山,我看到我们班的王晟艨小朋友在画好的大山下面用黑色的画笔画了一团黑漆漆的东西,我就指着那团黑漆漆的东西问他:你画的这是什么?只见他自信满满的千诉我:"老师,我画的是五指山,那下面压着的就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孩子的回答让我震惊。在生活中,幼儿的种种创新常常与错误、顽皮、缺陷、任性等联系在一起,常常用逾越常规,不守规矩,提怪问题等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各种问题,正确对待他们的观点,鼓励创新。
三、利用艺术品,丰富审美经验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机会接触各种有情感色彩的美术作品,可以是雕塑,也可以是名画、建筑等各种工艺品的图片。教师可以用图书、画册、儿童美术作品、实物、图片等各种制作材料来装饰教室。当幼儿的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表象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习构思的方法。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来构思,鼓励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视觉"效果图",等幼儿学会了构思的方法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幼儿独立的进行美术创作。幼儿的美术作品是他们与美术材料、工具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应注重启发、诱导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各自的潜能,不能过分强调最终完成的美术作品。只要是幼儿表现去兴趣,就让他们在作品中表现,不能限制幼儿"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互相评价彼此作品,鼓励他们找出别人作品中有创造性的表现,进而激励幼儿互相学习,争取更具创造性的表现。比如有一次在大班孩子绘画滑稽小人中,大多数孩子都是通过将某个部位画得特别夸张达到滑稽的效果,我在观察孩子们的作品时,发现我班的向义军的作品与众不同,他是将小人的身体画成一个扭曲的螺旋型,原来他是由生活中弹簧的形状想到的。我立即把他的作品举起来请同学们欣赏,孩子们一下明白了原来通过变异的手法也能达到滑稽的效果。经过这一小插曲,孩子们交出了许多我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
四、 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制作,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儿童丰富的经验来自对丰富材料的操作。丰富多彩的物质材料能够激发儿童创造的欲望,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平淡无奇的事物、废旧的材料,我们可以开展美术与环保融为一体的变废为宝的创新活动。在幼儿想象力和创新制作中,饮料瓶变成了青花瓷、烂盘子变成了面具、瓜子壳成粘贴画,它们都成为了一件件艺术品。所以教师可以在生活中多引导并组织幼儿收集材料,同时培养他们捕捉美感受美的能力。
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我们民族教育和民族发展的核心。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可以利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了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幼教工作者,努力要让孩子有一方自己的天地,在没有忧虑、没有压力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感受并表达事物的奇妙,触发思维的灵感,这样才能切身的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增强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的能力。将我们创造性的教用来唤起幼儿创造性的学,将我们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来锻炼幼儿创造性的思维,点燃孩子创造的火花,是他们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才能有更多创造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0.
[2]李华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J].海峡儿童,2008.
[3]夏洁.与幼儿一起创设公共环境[J].幼儿教育,2009(03).
[4]侯小燕.美术教育活动环境创设例说[J].幼儿教育,2009(03).
[5]李慰宜.创新是主旋律--谈幼儿美术创造性活动的设计思路.
[6]刘宝根.正确理解儿童的创造性――基于创造性的参照体系等.
关键词:美术教育 幼儿 创新 培养
幼儿的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操作教育、创造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儿童美术活动注重的不是结果,不是对社会的价值,更多的是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美术活动是引导幼儿形成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针对幼儿的美术教育是一种需要他们手、脑、眼并用,充分将自己的想象及对外界认识信息转化成自己心理意向,然后通过一定的美术媒介表达出来的活动。
现代心理学研究显示,幼儿通常是凭借事物的声音、形状、颜色以及動作来思维,对感受到的事物充满好奇心。美术活动恰恰迎合了幼儿好奇心,具有丰富的色彩、形状等的特点,可以让幼儿更充分的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在这个认识与求知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 兴趣的培养与利用
无论什么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兴趣是学习所有知识的起点。如何培养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除了先天因素外,更多的是后天的培养与关注。父母应该更多的带孩子去观察、欣赏自然景物,教师在布置教学环境时,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欣赏水平。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自主的发散的思维,着重从幼儿的兴趣方面去选题,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营造鼓励幼儿创造意识的氛围,降低幼儿焦虑的程度,对幼儿有兴趣的内容及事物进行更深入的指导,使幼儿自主的思索、想象,形成自己的认知,并且表达出来。
二、 鼓励幼儿自信心,正确对待幼儿的创新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同时,对一些陌生的事物也会有着恐惧。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可以更深入的挖掘幼儿的潜力,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能力以及认知的限制,幼儿掌握不了过深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作品的要求不用达到惟妙惟肖,而只求其意,不求其形。如若对技能要求太高,会让幼儿失去创造的信心,抑制了幼儿表达的愿望,挫伤其积极性。教师应将发展幼儿的智力放在传授知识技能的首位,更多的给予表扬和讲评,及时的肯定幼儿的创作成果。
比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我教幼儿画大山,我看到我们班的王晟艨小朋友在画好的大山下面用黑色的画笔画了一团黑漆漆的东西,我就指着那团黑漆漆的东西问他:你画的这是什么?只见他自信满满的千诉我:"老师,我画的是五指山,那下面压着的就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孩子的回答让我震惊。在生活中,幼儿的种种创新常常与错误、顽皮、缺陷、任性等联系在一起,常常用逾越常规,不守规矩,提怪问题等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各种问题,正确对待他们的观点,鼓励创新。
三、利用艺术品,丰富审美经验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机会接触各种有情感色彩的美术作品,可以是雕塑,也可以是名画、建筑等各种工艺品的图片。教师可以用图书、画册、儿童美术作品、实物、图片等各种制作材料来装饰教室。当幼儿的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表象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习构思的方法。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来构思,鼓励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视觉"效果图",等幼儿学会了构思的方法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幼儿独立的进行美术创作。幼儿的美术作品是他们与美术材料、工具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应注重启发、诱导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各自的潜能,不能过分强调最终完成的美术作品。只要是幼儿表现去兴趣,就让他们在作品中表现,不能限制幼儿"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互相评价彼此作品,鼓励他们找出别人作品中有创造性的表现,进而激励幼儿互相学习,争取更具创造性的表现。比如有一次在大班孩子绘画滑稽小人中,大多数孩子都是通过将某个部位画得特别夸张达到滑稽的效果,我在观察孩子们的作品时,发现我班的向义军的作品与众不同,他是将小人的身体画成一个扭曲的螺旋型,原来他是由生活中弹簧的形状想到的。我立即把他的作品举起来请同学们欣赏,孩子们一下明白了原来通过变异的手法也能达到滑稽的效果。经过这一小插曲,孩子们交出了许多我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
四、 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制作,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儿童丰富的经验来自对丰富材料的操作。丰富多彩的物质材料能够激发儿童创造的欲望,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平淡无奇的事物、废旧的材料,我们可以开展美术与环保融为一体的变废为宝的创新活动。在幼儿想象力和创新制作中,饮料瓶变成了青花瓷、烂盘子变成了面具、瓜子壳成粘贴画,它们都成为了一件件艺术品。所以教师可以在生活中多引导并组织幼儿收集材料,同时培养他们捕捉美感受美的能力。
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我们民族教育和民族发展的核心。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可以利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了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幼教工作者,努力要让孩子有一方自己的天地,在没有忧虑、没有压力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感受并表达事物的奇妙,触发思维的灵感,这样才能切身的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增强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的能力。将我们创造性的教用来唤起幼儿创造性的学,将我们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来锻炼幼儿创造性的思维,点燃孩子创造的火花,是他们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才能有更多创造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0.
[2]李华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J].海峡儿童,2008.
[3]夏洁.与幼儿一起创设公共环境[J].幼儿教育,2009(03).
[4]侯小燕.美术教育活动环境创设例说[J].幼儿教育,2009(03).
[5]李慰宜.创新是主旋律--谈幼儿美术创造性活动的设计思路.
[6]刘宝根.正确理解儿童的创造性――基于创造性的参照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