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专业服务能力、服务平台承载能力、农科教统筹模式服务能力和研发能力四个维度的实证分析,对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和安徽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农业现代化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在得出基本结论基础上,提出相应改进策略。
[关键词]涉农高职院校;农业现代化;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53 — 04
2013年底至2014年初,笔者所在课题组走访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就涉农专业建设、农科教统筹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科研等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能力研讨会,在对比江苏和安徽两省两所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自优劣之处基础上,通过梳理两者在环境影响、制度设计、政府角色定位和实践举措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原因,试图探索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和改进策略。
一、引言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前身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3月通过更名,隶属于江苏省农林厅,是一所以培养畜牧兽医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也是2010年确定的首批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学院以农牧专业为主,经过多年探索发展,形成一系列专业建设、服务“三农”发展的模式和做法,在全国涉农高职院校中享有极高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3年6月,由安庆市农业学校、安庆市师范学校和安庆市财贸学校等四校合并组成,2010年被确立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单位。学院开设有植物保护、园林技术等五个涉农专业,初步形成农林类专业建设群,其立足于区域发展,根植于农业大市发展需要,通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等方式,创新手段,推进服务农业现代化进程,绩效突出。
二、四个维度的实证分析与比较分析
本课题组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研究所紧密合作,取得第一手详实资料,同时,对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教务处、实训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教学科研单位,统计与核对有关数据。所有数据来源,源自三个渠道:公开性和经常性登记数据、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和进行调查统计的数据。
(一)专业服务能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开设了52个专业(方向),涵盖了农牧产业链相关产业,约三分之一的专业为全国高职院校中最早举办,四分之一专业(方向)为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有。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有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兽药生产与营销、食品营养与检测4个专业,另有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是非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该院紧扣江苏生态健康养殖标准要求,优化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类专业;紧扣人畜共患病的防控需求,优化发展动物防疫与检疫类专业;紧扣泰州医药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需求,优化发展动物医药类专业;紧扣食品质量与安全标准要求,优化发展食品营养与检测类专业;紧扣宠物饲养的公共卫生要求,优化发展宠物饲养安全与卫生类专业。根据江苏省农业委员会2012年涉农专业建设情况督查报告显示,该院涉农专业比例达到67.3%,布局趋向优化。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在原安庆市农业学校基础上组建学院园林园艺系,开设有植物保护、园林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园林建筑、都市园艺、食品加工技术六个涉农专业,另外,其他系部部分专业如经济贸易系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专业也涉及到农产品营销,但不能划定到涉农专业范畴。其中,植物保护是安徽省高职院校中唯一涉农省级特色专业,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和服务能力较强,2013年,园林技术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隶属于江苏省农林厅,专业布局与全省农业产业尤其是农牧产业发展要求匹配度较高,专业设置基本合理;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安庆市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对接安庆农业大市市情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设涉农专业,主要服务领域分布在种植业和园林园艺领域,服务领域相对逼仄。
(二)服务平台承载能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依托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的15个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对接农牧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和对口中高职院校,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2011年6月,在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联合行业部门、泰州市政府、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涉农企业、行业协会等其他利益相关方共138家单位及个人组建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见图1)。〔1〕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庆市发改委、安庆市教育局、安庆市属高校等部门合作,通过对安庆市职业教育供需关系的大规模调研,剖析地区职业教育供需关系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并结合江苏、浙江等地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资源有效整合的有效做法,于2013年12月底,由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等组成的安庆职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试图通过职业教育联盟整合安庆市职业教育资源,推进安庆市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见图2)。〔2〕在此联盟框架体系下,成立现代农业类专业群建设协作组,该协作组旨在通过政策上的引导、技术上的支持、信息上的交流和项目上的服务,提升安庆农业类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依托省教育厅“高职农林类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创新实验区”和“园林植物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与省内外20多家涉农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化依托基地建设。
(三)农科教统筹模式服务能力
基于高职院校尤其是涉农高职院校对接城镇化、一线涉农企业和农业经济的天然优势,整合农业、科技和教育多种资源,发挥各种利益攸关方主体作用,农科教统筹是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上述两校也不例外。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比较典型的农科教统筹有“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和“品种+技术+基地”套餐式服务模式。学院在原有的对接滨海县“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基础上,2011年新增姜堰市作为对接县,进一步推进“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实施。3年来,为滨海县制订了猪、鹅、水产和草鸡等4个产业规划,建立苏姜猪扩繁场2个,对接养殖企业(户)26个,建成5个特色显明的“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和2个养殖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125户,科技示范带动户621户,3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250万元。为姜堰制订畜牧水产发展规划,对接养殖企业(户)35家,建立生猪、家禽、水产养殖示范基地2个,建成5个特色显明的“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培育科技示范户75户,科技示范带动户536户,2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300万元。实施“品种+技术+基地”套餐式服务模式。学院培育了苏姜猪、黑羽番鸭、“苏牧1号”白鹅、“苏邮2号”麻鸭配套系等畜禽新品种(系),配套相关饲养技术,教师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广,带着技术服务,使科技成果直接面对养殖户(企业),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发展,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探索基地、合作组织、规模养殖户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将畜禽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安全用药、产品加工等技术组装集成,形成“品种+技术+基地”立体推动的套餐式服务模式,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了农业科技贡献率。3年来,推广“苏姜猪”种猪总数达5860头、商品猪销售27.15万头,“苏牧1号”白鹅68.22万只,带动农户1018户,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5639.38万元,成果技术转移收入1529.69万元。〔3〕另外,通过“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契合点——工学研融合,将科研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4〕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农技推广结合的新模式。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私人定制”模式,贴近农业合作社实际需求,展开面对面技术服务。过去,安庆职院主要通过科技下乡、项目定点等形式向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但服务范围有限,服务的实效因服务覆盖面不大而难以尽如人意。在对安庆望江、岳西、潜山等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调查中发现以种植业大户、渔业大户等为代表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非常迫切,学院顺势而为,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优质的合作平台,为安庆“三农”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点单式”服务。《中国教育报》在实地调查后认为该院农科教统筹模式“紧密契合区域发展,在服务区域产业建设、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服务教师职业发展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学院事业健康、快速、创新发展。”〔5〕
(四)研发能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全省创建全国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依托优质科研平台和较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加强与其他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近五年先后承担部、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300多项,累计科研项目经费超过1亿元。” 〔6〕应该说,其研发能力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截止到2014年4月底,共争取世界银行“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提升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高教学会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研究项目、安庆市科技局、发改委、商务局委托项目等100项项目,据教务处和财务处初步统计,既有科研项目经费和学院配套经费共计977.3万元。其中,涉农专业科研课题经费数额达三分之一以上。单纯从数量指标看,位居安徽省领先位置,个别领域项目在全国也处于领先状态。
三、结论与改进策略
在对比江苏和安徽两所涉农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平台搭建、服务模式和研发能力基础上,本课题组试图作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涉农高职院校服务能力之间形成互相倒逼的互动关系,涉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集群要高度契合,方能夯实服务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作为综合类农业高职院校,其开设涉农专业比例达到67.3%,基本覆盖到农牧产业结构各个基本面,每年为农牧产业转型升级输送3000多名技术技能型人才。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群是重点建设的七大专业群之一,涉农专业面不广。在既有的涉农专业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师资力量、选择路径和办学成本等系列制约影响,建议可以围绕安庆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和大别山片区现代农业发展市场需求,增设茶艺、农产品营销等二至三个涉农专业。
政府支持力度是实现涉农院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政府通过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和人才支持等方面的举措可以在短期内产生对涉农高职院校的集聚效应,形成强大的办学驱动力,江苏省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农委关于校企合作的意见、泰州市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不论是在政策力度,还是资金数额,或者提供条件的优惠度方面,都给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创设了极佳的环境。安庆市政府在高校债务化解方面为地方高职院校提供了发展机遇,主导成立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也搭建了能承载校企合作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平台,还需要在项目资金配套支持、人才引进渠道拓展、校企合作鼓励政策等方面出台新的举措。
农科教统筹、产学研合作同步推进中需要处理好政策性研究与技术性研究的关系。江苏农牧科技职院瞄准农牧产业的技术研发力量非常雄厚,成果也很丰富,对接一线农业生产力衔接度非常高;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世界银行、教育部人文社科和中国高教学会等高级别研究项目,致力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性研究,在农民职业教育、农民工培训模式、农科教统筹模式、农业企业现代化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但农业技术研发类项目偏少,这是职业院校实践性的定位略有偏差,需要在科研政策、科研环境和人才积累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
〔参 考 文 献〕
〔1〕〔3〕董海燕.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农科教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3
〔2〕储诚炜,吴一鸣,谭维奇.职业教育联盟框架构建和运行机制实践探索与研究——以安庆市职业教育联盟为例〔J〕.职教论坛,2014,(12):21-24.
〔4〕吉文林,杭瑞友,葛竹兴.“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研究,2014,(07):50-52.
〔5〕王寿斌.扎根区域沃土才能长成参天大树〔N〕.中国教育报,2013-04-16(5).
〔6〕苏农牧.举世瞩“牧”如你所“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办学成果掠影〔J〕.江苏高教,2014,(03):156.
〔责任编辑:侯庆海〕
[收稿日期]2015 — 01 — 08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科教统筹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研究——以陕、皖、苏三省为例》(课题编号:13YJC880008,主持人:储诚炜)。
[作者简介]储诚炜(1981—),男,安徽安庆人,高职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民职业教育,土地制度历史,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和农村社会发展研究。
[关键词]涉农高职院校;农业现代化;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53 — 04
2013年底至2014年初,笔者所在课题组走访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就涉农专业建设、农科教统筹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科研等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能力研讨会,在对比江苏和安徽两省两所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自优劣之处基础上,通过梳理两者在环境影响、制度设计、政府角色定位和实践举措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原因,试图探索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和改进策略。
一、引言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前身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3月通过更名,隶属于江苏省农林厅,是一所以培养畜牧兽医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也是2010年确定的首批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学院以农牧专业为主,经过多年探索发展,形成一系列专业建设、服务“三农”发展的模式和做法,在全国涉农高职院校中享有极高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3年6月,由安庆市农业学校、安庆市师范学校和安庆市财贸学校等四校合并组成,2010年被确立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单位。学院开设有植物保护、园林技术等五个涉农专业,初步形成农林类专业建设群,其立足于区域发展,根植于农业大市发展需要,通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等方式,创新手段,推进服务农业现代化进程,绩效突出。
二、四个维度的实证分析与比较分析
本课题组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研究所紧密合作,取得第一手详实资料,同时,对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教务处、实训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教学科研单位,统计与核对有关数据。所有数据来源,源自三个渠道:公开性和经常性登记数据、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和进行调查统计的数据。
(一)专业服务能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开设了52个专业(方向),涵盖了农牧产业链相关产业,约三分之一的专业为全国高职院校中最早举办,四分之一专业(方向)为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有。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有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兽药生产与营销、食品营养与检测4个专业,另有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是非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该院紧扣江苏生态健康养殖标准要求,优化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类专业;紧扣人畜共患病的防控需求,优化发展动物防疫与检疫类专业;紧扣泰州医药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需求,优化发展动物医药类专业;紧扣食品质量与安全标准要求,优化发展食品营养与检测类专业;紧扣宠物饲养的公共卫生要求,优化发展宠物饲养安全与卫生类专业。根据江苏省农业委员会2012年涉农专业建设情况督查报告显示,该院涉农专业比例达到67.3%,布局趋向优化。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在原安庆市农业学校基础上组建学院园林园艺系,开设有植物保护、园林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园林建筑、都市园艺、食品加工技术六个涉农专业,另外,其他系部部分专业如经济贸易系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专业也涉及到农产品营销,但不能划定到涉农专业范畴。其中,植物保护是安徽省高职院校中唯一涉农省级特色专业,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和服务能力较强,2013年,园林技术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隶属于江苏省农林厅,专业布局与全省农业产业尤其是农牧产业发展要求匹配度较高,专业设置基本合理;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安庆市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对接安庆农业大市市情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设涉农专业,主要服务领域分布在种植业和园林园艺领域,服务领域相对逼仄。
(二)服务平台承载能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依托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的15个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对接农牧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和对口中高职院校,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2011年6月,在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联合行业部门、泰州市政府、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涉农企业、行业协会等其他利益相关方共138家单位及个人组建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见图1)。〔1〕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庆市发改委、安庆市教育局、安庆市属高校等部门合作,通过对安庆市职业教育供需关系的大规模调研,剖析地区职业教育供需关系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并结合江苏、浙江等地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资源有效整合的有效做法,于2013年12月底,由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等组成的安庆职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试图通过职业教育联盟整合安庆市职业教育资源,推进安庆市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见图2)。〔2〕在此联盟框架体系下,成立现代农业类专业群建设协作组,该协作组旨在通过政策上的引导、技术上的支持、信息上的交流和项目上的服务,提升安庆农业类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依托省教育厅“高职农林类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创新实验区”和“园林植物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与省内外20多家涉农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化依托基地建设。
(三)农科教统筹模式服务能力
基于高职院校尤其是涉农高职院校对接城镇化、一线涉农企业和农业经济的天然优势,整合农业、科技和教育多种资源,发挥各种利益攸关方主体作用,农科教统筹是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上述两校也不例外。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比较典型的农科教统筹有“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和“品种+技术+基地”套餐式服务模式。学院在原有的对接滨海县“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基础上,2011年新增姜堰市作为对接县,进一步推进“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实施。3年来,为滨海县制订了猪、鹅、水产和草鸡等4个产业规划,建立苏姜猪扩繁场2个,对接养殖企业(户)26个,建成5个特色显明的“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和2个养殖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125户,科技示范带动户621户,3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250万元。为姜堰制订畜牧水产发展规划,对接养殖企业(户)35家,建立生猪、家禽、水产养殖示范基地2个,建成5个特色显明的“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培育科技示范户75户,科技示范带动户536户,2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300万元。实施“品种+技术+基地”套餐式服务模式。学院培育了苏姜猪、黑羽番鸭、“苏牧1号”白鹅、“苏邮2号”麻鸭配套系等畜禽新品种(系),配套相关饲养技术,教师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广,带着技术服务,使科技成果直接面对养殖户(企业),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发展,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探索基地、合作组织、规模养殖户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将畜禽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安全用药、产品加工等技术组装集成,形成“品种+技术+基地”立体推动的套餐式服务模式,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了农业科技贡献率。3年来,推广“苏姜猪”种猪总数达5860头、商品猪销售27.15万头,“苏牧1号”白鹅68.22万只,带动农户1018户,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5639.38万元,成果技术转移收入1529.69万元。〔3〕另外,通过“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契合点——工学研融合,将科研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4〕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农技推广结合的新模式。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私人定制”模式,贴近农业合作社实际需求,展开面对面技术服务。过去,安庆职院主要通过科技下乡、项目定点等形式向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但服务范围有限,服务的实效因服务覆盖面不大而难以尽如人意。在对安庆望江、岳西、潜山等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调查中发现以种植业大户、渔业大户等为代表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非常迫切,学院顺势而为,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优质的合作平台,为安庆“三农”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点单式”服务。《中国教育报》在实地调查后认为该院农科教统筹模式“紧密契合区域发展,在服务区域产业建设、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服务教师职业发展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学院事业健康、快速、创新发展。”〔5〕
(四)研发能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全省创建全国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依托优质科研平台和较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加强与其他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近五年先后承担部、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300多项,累计科研项目经费超过1亿元。” 〔6〕应该说,其研发能力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截止到2014年4月底,共争取世界银行“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提升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高教学会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研究项目、安庆市科技局、发改委、商务局委托项目等100项项目,据教务处和财务处初步统计,既有科研项目经费和学院配套经费共计977.3万元。其中,涉农专业科研课题经费数额达三分之一以上。单纯从数量指标看,位居安徽省领先位置,个别领域项目在全国也处于领先状态。
三、结论与改进策略
在对比江苏和安徽两所涉农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平台搭建、服务模式和研发能力基础上,本课题组试图作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涉农高职院校服务能力之间形成互相倒逼的互动关系,涉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集群要高度契合,方能夯实服务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作为综合类农业高职院校,其开设涉农专业比例达到67.3%,基本覆盖到农牧产业结构各个基本面,每年为农牧产业转型升级输送3000多名技术技能型人才。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群是重点建设的七大专业群之一,涉农专业面不广。在既有的涉农专业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师资力量、选择路径和办学成本等系列制约影响,建议可以围绕安庆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和大别山片区现代农业发展市场需求,增设茶艺、农产品营销等二至三个涉农专业。
政府支持力度是实现涉农院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政府通过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和人才支持等方面的举措可以在短期内产生对涉农高职院校的集聚效应,形成强大的办学驱动力,江苏省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农委关于校企合作的意见、泰州市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不论是在政策力度,还是资金数额,或者提供条件的优惠度方面,都给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创设了极佳的环境。安庆市政府在高校债务化解方面为地方高职院校提供了发展机遇,主导成立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也搭建了能承载校企合作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平台,还需要在项目资金配套支持、人才引进渠道拓展、校企合作鼓励政策等方面出台新的举措。
农科教统筹、产学研合作同步推进中需要处理好政策性研究与技术性研究的关系。江苏农牧科技职院瞄准农牧产业的技术研发力量非常雄厚,成果也很丰富,对接一线农业生产力衔接度非常高;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世界银行、教育部人文社科和中国高教学会等高级别研究项目,致力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性研究,在农民职业教育、农民工培训模式、农科教统筹模式、农业企业现代化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但农业技术研发类项目偏少,这是职业院校实践性的定位略有偏差,需要在科研政策、科研环境和人才积累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
〔参 考 文 献〕
〔1〕〔3〕董海燕.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农科教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3
〔2〕储诚炜,吴一鸣,谭维奇.职业教育联盟框架构建和运行机制实践探索与研究——以安庆市职业教育联盟为例〔J〕.职教论坛,2014,(12):21-24.
〔4〕吉文林,杭瑞友,葛竹兴.“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研究,2014,(07):50-52.
〔5〕王寿斌.扎根区域沃土才能长成参天大树〔N〕.中国教育报,2013-04-16(5).
〔6〕苏农牧.举世瞩“牧”如你所“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办学成果掠影〔J〕.江苏高教,2014,(03):156.
〔责任编辑:侯庆海〕
[收稿日期]2015 — 01 — 08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科教统筹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研究——以陕、皖、苏三省为例》(课题编号:13YJC880008,主持人:储诚炜)。
[作者简介]储诚炜(1981—),男,安徽安庆人,高职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民职业教育,土地制度历史,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和农村社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