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海洋脂质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

来源 :水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3种不同海洋脂质——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葡聚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C57BL/6小鼠为UC模型,以小鼠的体质量减少量、疾病活动指数、结肠表观、结肠长度、结肠的重量与长度比、苏木精-伊红染色结肠组织切片的显微观察及组织学损伤评分为指标评价3种海洋脂质对UC小鼠的干预效果,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3种海洋脂质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海洋脂质均可以有效抑制UC小鼠体质量的下降、疾病活动指数的升高、结肠长度的缩短及组织损伤评分的升高,其中DPA在抑制体质量下降、疾病活动指数升高以及组织损伤评分升高方面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二者.16S rDNA高通量测序的结果显示,3种海洋脂质可以有效抑制UC小鼠肠道内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肠球菌属、埃希菌属/志贺氏菌属、乳球菌属、普雷沃菌属和毛螺旋菌属丰度的增加,阿克曼氏菌属、理研菌属、双歧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丁酸杆菌属、真杆菌属和颤螺旋菌属丰度的降低,其中DPA对阿克曼氏菌属、理研菌属、丁酸杆菌属和埃希菌属/志贺氏菌属具有更加显著的调控作用.本研究表明,EPA、DPA和DHA这3种海洋脂质可以显著缓解UC小鼠的病症,并且可以显著改变UC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说明这3种海洋脂质对UC的管控作用或与其对肠道特定微生物的调控作用相关.本研究为海洋脂质,尤其是DPA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膳食管控慢性疾病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为考察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PDSP)对中华管鞭虾虾糜凝胶性能的改善效果,在虾糜中分别添加1%、3%、5%、7%和9%的HPDSP,以凝胶强度、质地剖面分析、持水性、凝胶微观结构等为指标,并
以金线鱼鱼糜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木薯淀粉能使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得到改善,持水性和弹性得以提升,实验从表观黏度和流变特性(输送难易程度)、打印效果(外观形貌、定型性)、
发酵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食物保存方法.在酶和微生物代谢活动的作用下,发酵不仅赋予水产品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而且能增加水产品的营养价值.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基因组
锌是水产养殖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维持着水产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和营养代谢等功能.为了深入解析锌调控水产动物营养物质代谢的机制,本文综述了水产动物饲料锌需求量及其影响
随着人口增长,陆地资源日益紧张,海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要地,水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我国粮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因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紫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红藻,我国的紫菜产量高而产值较低.紫菜多糖是紫菜的主要组成部分,紫菜多糖及其降解产物被证实具有多种生理调节功能,是实现紫菜高值化开发及利用的重要
中国渔业历经数十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为渔业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渔业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
2018年6月(夏)和9月(秋),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水域的14个站位点的表层,运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口径1.3 m,网目0.5 mm)水平船拖10 min采集仔稚鱼,实时采集水柱环境参数包括温度(SST)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死亡的致病机理,实验采用TCBS培养基从濒死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分离到浅绿色、直径3~7 mm的发荧光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杆菌;经API 20E鉴定,分离株PvL-1与坎
为探究膳食补充EPA-PLs或DHA-PLs结合蓝光照射对小鼠毛发再生的影响,实验以膳食补充结合蓝光照射方法,以人工脱毛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毛发再生模型.雄性昆明小鼠背部脱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