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牙湖的清风又一次呼唤。
我在柴达木等你,在青海油田等你。
走过安西、玉门,敦煌就在眼前。
离开苍凉雄浑的嘉峪关,一路向西,戈壁荒沙寸草不生。惟有飘在蓝天的云朵,将我慢慢引向一片又一片青翠的绿洲。
……
敦 煌
重镇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留下了魏晋以来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留下了人们无尽的思念。过去,走出嘉峪关,眼泪流不断。走出敦煌,便真正进入了人人畏惧的大荒漠,辽远、苍茫,无依无靠。
但此刻,我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面对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付锁堂,与他倾心交谈时,他充满自信的目光中流露出的,并不是戈壁黄沙、大漠孤烟印在身上的萧瑟与冷酷,而是崛起的中国西部——浩瀚的柴达木盆地——赐予人类的无限恩泽,是中国油田开发事业向前蓬勃迈进的光辉远景,是奋战在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石油人不屈不挠的豪迈气魄!
总经理付锁堂,1962年出生,在石油战线上工作了近30年。少小离家,从告别甘肃天水老家的那一天起,他就再没离开过他所熟悉和心爱的地质专业,再没离开过他为之奋斗终生的石油开发研究工作。更重要的是,从中专毕业,到大学,到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再到现任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总地质师,付锁堂从未被任何更热门的专业诱惑,始终在深造、实践、探索地质学科的过程中,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的岗位上,钻研石油天然气的分布与勘探工作。他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2007年,付锁堂服从组织安排,从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现场,来到自然条件十分艰苦的柴达木盆地。几年来,他主持的油气勘探工作,在他攻坚克难,勤奋学习,勇挑重担,知难而进的精神下,在他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的举措下,昆北、英东、东坪等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出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举打破了柴达木盆地30年来勘探过于沉闷封闭的局面,在高原油气地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为青海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之前,我的头脑里盘旋着许多未知的疑惑。对我来说,不管是青海油田公司的管理、开采石油等具体工作,还是有关石油的诸多专业问题,都是一头雾水。而且,我更想了解青海石油人在柴达木盆地的工作、生活情况,想知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青海石油人,那这位肩负重任,率领青海油田人实现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目标的领导者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作為一家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炼油、销售、管道运营,包括井下作业、建筑安装、油田建设、机械制造修理、运输等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油田公司,探明石油天然气储量的勘探工作占据着首要位置。一谈到油田的勘探开发业务,付总的眉头舒展开来,用生动的比喻和浅显易懂的道理,不仅帮助我解开了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对柴达木盆地基本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找到石油天然气的专业问题,还让我对青海油田公司实现千万吨油气产量的目标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由于一直从事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工作,付总的专业知识储备扎实,说起地壳里面的事情,如同聊自己家人一般熟络自如。原来,深藏在地下的石油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像小河四处流淌,石油渗透在岩层里,最浅处几百米,最深处可达五六千米,要想知道油气分布的位置,需要在专业研究者考察论证后,采用重力、电力、磁力等物理勘探技术,用人工地震、钻井、试油等方法探明地下情况,确定目标,搞清楚油层,探明储量。接下来才可以进入开发部署阶段,进行测定井距、布置管线、安装抽油机等一系列大量的地面建设。
“中国石油的起步阶段异常艰难。”付总遥望着窗外绿树成荫的厂区,略显沉重地说,“那时候,我们国家的石油勘探技术落后,勘探工作非常困难,只能通过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只能用双脚、肉眼和简单的仪器设备丈量有可能发现石油的每一个沟沟坎坎,而且柴达木油田工作区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平均海拔在2700~3000米,气候干燥、高寒缺氧,是中国境内工作条件最为艰苦的油田。可尽管这样,作为建国后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青海油田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硬是打开了勘探、开发、建设的一片新天地,在三项工程、二次创业中奠定了基础,加快了发展,使青海油田成为甘青藏三省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石油被称为现代工业的“黑色血液”,是世界诸国争夺不断的重要资源。西方发达国家过去一百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为了攫取和控制世界石油储备而不断挑起战争的历史。凡是有石油的地区和国家,就一定会有你死我活的战争。直到今天,这场战争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中国对石油的认识源于两千年前,但最早的开采则始于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清末时期,有过出洋留学经历,时任陕西矿务局委员,主张实业救国的新一代政治家、企业家洪寅在陕西延长发现了石油。但是,当地买办却与德国领事及德商“世昌洋行”私签合同,密谋掠夺延长石油的开采权。在关键时刻,陕西巡抚曹鸿勋冒着生命危险向朝廷陈述了列强在中国开采石油,旨在夺我中华之命脉的道理。在全国人民“护路、保矿、爱国”的声势和陕西人民的抗议声中,清政府将开采权收为国有,抵制了帝国主义掠夺延长石油的阴谋。光绪三十年(1904年),陕西巡抚曹鸿勋奏准朝廷,慈禧太后亲自拨银81000两,开办延长油厂,次年创建延长石油官矿局,并派军队分段修筑西安至延长道路。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式开钻,终于在延长县城西门外打出了中国陆地上第一口油井,初日产量1.5吨,史称“老一井”。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重要工业支柱。而位于柴达木盆地,世界上海拔最高油田之一的青海油田,在经过50多年的勘探开发后,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为中国石油的开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4年,青海油田的第一支勘探队进入到荒无人烟的柴达木盆地,开启了最早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1958年,青海冷湖和四川南充、桂花等地几乎在同一时间,相继开发出了建国后最早的一批油田,使我们国家初步形成了由青海、玉门、新疆、四川四个石油天然气基地组成的大规模油田开发产业。 柴达木盆地,面积25万平方千米,沉积岩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盆地内矿藏资源丰富,油气资源量为46.5亿吨,其中石油资源量为21.5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5000亿方,是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要地区。
目前,青海油田在柴达木开发的主力油田有尕斯库勒、跃进二号、花土沟等油田,主力气田有澀北一号、涩北二号、台南等气田,已建成原油年生产能力225万吨、天然气年生产能力76亿方的油气基地。建成花——格输油管道,涩——宁——兰线、涩——格线、涩——格复线、仙——敦线、仙——花线五条输气管道,年输气能力73亿立方米。建成了年原油加工能力100万吨和年产40万吨甲醇的格尔木炼油厂,建成了装机容量10.55万千瓦的电厂,发电3.2亿千瓦时。共有井下施工作业队伍40支,年施工作业能力4000井次。
2014年6月底,青海油田再一次发现地面构造140多个,找到不同圈闭、多种储集类型油气田22个,其中油田16个,气田6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870万吨,以资源量21.5亿吨计,探明率26.45%;探明天然气3845亿方,以资源量2.5万亿立方米计,探明率15.38%。石油、天然气储量的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惊人的成绩,令世界瞩目,这是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石油人辛勤付出的结果。如今,随着油田持续快速的发展,我们国家现在掌握的勘探、开发技术已经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步,已经完全能够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判断和掌握油气的目标和储量。所以,有了这样坚实的基础,实现千万吨油气产量的宏图大略怎么能不在青海油田人不懈的努力和先进科技力量的支撑下实现呢!
我们的谈话变得极为轻松活跃,我深深地体会到付总此刻那如同窗外正午烈日般明艳的心情。“犹如医生看病,以前通过望、闻、问、切观察病人病情的方法,早已被透视、B超等通过先进仪器观察内脏的方式代替,地底下是否有油气,储量多少,也可以通过物理、光学、电子手段分析、辨别。”我说。
付总笑了,他说:“你这个比喻不错嘛!看样子你是真听懂了。那么,我理解,突破千万吨级高原油气产量目标的实现,是多年来青海石油人艰苦努力、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精神的再一次体现,是我们国家、我们青海油田开发事业科技进步,事业有成的充分体现!”
说到这里,付总的眼睛闪烁出坚毅、乐观的光芒。他动情地说:“实现千万吨油气产量的目标,不仅对中国能源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青海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头作用。不仅因为青海省百分之二十的GDP来自青海油田,每年青海油田要向青海上交利税340个亿,占青海利税的1/7,更重要的是,这一重大工程的实现,包含着青海几代油田人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大西北对中国石油开发事业的重大贡献。”
“如今,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储量,青海油田人掌握的先进技术,使我们拥有了驾驭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能力,具备了强有力的基础条件和发展力量。其中勘探中运用的地震仪技术、数字测井、海洋测井等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各种技术设备的制造能力与国际水平相差无几,青海油田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说到这里,付总兴奋地站了起来。
“科技进步了,设备先进了,但是,柴达木盆地高海拔,重缺氧的自然环境无法改变,油田生产建设中,工区边远、条件艰苦的状况依然存在,我们青海油田人的工作强度和需要克服的困难,仍然无法避免啊。”我不无忧虑地望着付总。
付总沉静了片刻,抬起头来:“是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个企业之所以逐渐强大,没有被各种艰难险阻压垮,屹立在中国西部沙漠之上的重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开始,当青海石油人走向这片洪荒、寂寞、没有人烟的大漠盆地,走向这片令人畏惧,连野生动物也不敢轻易冒犯的大地时,深藏于每一位青海油田人内心之中,那无私忘我的力量一直鞭策、鼓励着油田人。这就是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石油而战的奉献精神。一句话,柴达木石油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柴达木盆地不可能成为油气生产的沃土;没有这种精神,青海油田的开发事业不可能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没有这种精神,也就没有勇气和胆量,敢在四年内完成油气产量超过千万吨的跨越式发展。
此时此刻,我对青海油田人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探求愿望。我深信,在我的目光投向深邃的柴达木盆地,在我的心走向青海油田人的那一刻,我定会对这种精神实质的内涵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付总和蔼地笑着对我说:“你还有什么需要我回答的问题吗?”
我定定地望着他,面对这位在我心中性格逐渐分明,形象愈加饱满生动的领导者,我不知道还能再说什么。“我只想走进你的内心,因为你的心中,装着中国石油建设千秋万代的豪情,你的心中,还有我想探知的作为石油人的许多酸甜苦辣。”我想了半天,情不自禁地说道。
听到这话,付总笑了笑,指着挂在对面墙上似书画长卷般的石油勘探部署图,对我说:“我的内心就是它,它就是多年来终日萦绕在我心头,陪伴着我度过许许多多不眠之夜,让我为之倾注一生心血,让我沉醉、让我奋进,同时又让我深感艰辛、痛苦、喜悦的内心。”
我走过去,激动地捧起长卷,抚摸着我看不懂、摸不透,心电图般高低起伏、参差回落的图案,一种被电波击中的感觉流遍了全身。
虽然,我不知这幅图的专业意义,但让我感叹的是,我们中国的油田开发,终于达到可以用电波、地震仪这样高科技手段来探明油气储量的高度了。那沉淀在我们心中的艰苦岁月,那历经风雨蹉跎、披星戴月的艰难开创,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留下的,则是值得永远传承和珍存的柴达木精神放射出的永恒光华,这种光华必将会一直照耀着青海油田人前进的步伐。
作为一位农民的后代,付总深知生活的不易。中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长庆油田,从钻井工作开始,到地质技术员,到专门从事技术攻关的研究员,再到勘探事业部,担任长庆研究院院长一职。这一干就是26年,这26年里他从没离开过岗位,也从未舍弃过地质研究这一行。也许是在农村长大,深知生活的寒苦,也许是出生在六十年代,把不怕吃苦、埋头工作看作平常的事,或者是因为不服输、不示弱、干什么事情都要干好的顽强性格,豁达从容的做人姿态,让他从一个低学历的中专生成长为一位技术熟练、素质过硬、有理想、有抱负的新型领导。 不仅如此,在长庆油田工作的26年间,他专心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国外先进的勘探技术,并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手段。经他亲自勘探、探明储量的油井,成功率极高,不计其数。来到青海油田后,由他亲自在昆北油田地区开发的“切六井”,至今还以每天产油16吨的高产量,伫立在茫茫戈壁。
他动情地说:“那一天,我正在北京汇报工作,晚上吃饭时,油田打来电话,‘切六井’打出了油。我心里万分激动,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悄悄跑到卫生间,流下了眼泪。”
由于工作繁忙,付总原打算只给我一小时的采访时间,但现在早已超过了。同付总一样,我的心情也难以平静,我为我们青海油田所取得的成绩骄傲,为青海油田能有这样一位品格优秀、综合素质全面的领导者感到由衷的自豪。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一个男人的博大胸襟,一个领导者的创造能力,在这样一位勤学认真、久经考验、尽职尽责的实干家面前尽显光泽。付总说,他最大的幸福就是打出一口新井,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这口油井能喷出油气。
敦煌的黄昏,在晚霞辉映中灿烂迷人,我的心因这番交谈变得更加有力。
沉积在柴达木盆地的宝藏有待继续开发,开采油气的先进技术日新月异,青海石油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发扬。有德才兼备、胸怀壮志的带头人,有青海石油人的努力奋斗,青海油田的前景,不可估量。
明天,我将翻越当金山,踏上漫漫长路,走向盆地,走向奋战在井区第一线的青海石油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工作,他们在重点工程开发创造中,经历的一切,是天上的星,雨后的虹,光彩照人。
激动不安中,我度过了此行的第一个不眠之夜。
翻越当金山
离开敦煌,清晨的阳光强烈。敦煌的夏天,少雨、干燥,越往前走,绿树愈渐稀少。这是预料中的事,但仍有一种莫名的惆怅萦绕心头。途经县城阿克塞,路边尚有绿茵环绕,此后便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丘。从小生活在西部高原的我,对荒凉的沙漠已经没有太多的抱怨,更何况沙漠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体现。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沙漠里依然有生命存在,即使处于高山寒冷地带的柴达木盆地,照样生活着盘羊、岩羊、狐狸、骆驼、蜥蜴等野生动物,它们为了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下生活,会利用自身具备的所有能力,不断适应沙漠。
我们常常感叹恶劣环境下的生命,其实,它们的生存充满智慧,充满力量,从不会因艰难就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信心。
窗外的景色越来越单调,蓝天下的公路一直伸向远方。青海油田公司面对一个巨大无比的格局:25万平方千米的柴达木盆地,21.5亿吨的石油资源量、2.5万亿方的天然气、10亿吨以上的致密油、非常规天然气8万亿方。如何实现千万吨油气产量的宏伟目标,决定成败的关键,除了为勘探开发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的先进科学技术外,最重要的还是人,是执着坚强、战斗在柴达木盆地的石油人,以及石油人身上令人奋进的柴达木精神。
第一次来敦煌,在机械厂见到了厂长王增斋。王厂长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1984年分配到花土沟从事井下作业,现任机械厂厂长,参与了油田开发建设中所有重点项目的建设。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1986年成立三项建设油田指挥部的情景,记得勘探局正式成为青海石油管理局,建成花——格输油管道,让勘探成果变为产能的重大项目的过程;也记得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完成花土沟-格尔木输油管道、格尔木百万吨炼油厂、尕斯油田100万产能建设三项重点工程建设时,那难忘而深刻的经历。如今,在油田下决心实现攻克千万吨大关,实现青海油田第三次重大跨越的关键时刻,他一如既往,满怀激情,率领团队为青海油田公司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目标而努力拼搏着。
青海油田公司的机械厂,与青海油田一同成长,是一个为油田生产建设提供机械加工、成套设备制造和工程安装服务的二级单位,主要承担油田钻、采、炼、水电、地面建设等配套加工和常用工机具的加工制造等工作。
2010年6月,油田公司提出产量过千万吨的宏伟目标,机械厂以饱满的热情、负责的态度,承担了油田开采前期的地面建设工作。和以往相比,机械厂更加重视和推广应用一体化集成、模块化组装等先进生产技术。根据集团公司“全面推动地面建设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四项具体要求,完成了一系列安全、可靠、實用的一体化集成装置,自主研发了注水撬、天然气试采撬、求产计量撬等标准化产品,在简化地面工艺设施、降低建设投资、减少占地面积、缩短施工周期、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使机械厂在参与重点工程的建设中不仅按时完成了任务,还积累了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
机械厂担负的加工制造和油田地面工程建设工作,危险性强,强度大,所以安全生产、强化职工的责任意识是第一位。在管理中,王厂长并不强调高压式的管理,而是注重人性化管理,尊重全厂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归属感和光荣感,尊重和理解每一位职工的生活、情感,有意识地让职工在工作中锻炼,在工作中成长。
由于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王厂长在机械厂任职期间,和厂里的职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厂里各项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他说,这么多年来,厂里让他感动的事迹和人物有很多,大家都很辛苦,特别尽职尽责,这是青海石油人的精神传统。厂里有优秀的女焊工,有吃苦耐劳的一线工人,他们在含氧量只有内地的70%、环境极其恶劣的盆地,一干就是大半年。一年中没有多少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有的人回到家后,自己的孩子居然叫自己叔叔,认都不认识。
女职工宋玉娥是其中的代表,她从事电焊工作整整24年,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机械厂工程建设事业。2010年后,由于机械厂推行工厂化预制,她和她的姐妹们终于不用再到野外现场焊接管线,可以留在敦煌厂区工作,从事撬装设备的加工制造。尽管在三伏天,宋玉娥仍然要穿着厚重的工衣,在温度高达48℃的容器内施焊,但是相比野外洗澡难、吃饭难、风沙多等困难,这里还是好多了。我在机械厂见到了宋玉娥和她的姐妹们需要钻进去才能焊接的容器,无法想象当温度达到48℃时,她们在里面的感受,但是,我知道对于女人来说,这已经远远超越了她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只是无缘与她相见,面对面地交谈。 2011年11月,机械厂承担了涩-格双线旧管回收工程。这是在国内没有相关施工经验的工程,目的是节约油田生产成本,使油田物资发挥最大作用。
打捞工作正值寒冷的冬季,气温骤降,下着冰雹,在地面上站着都能把人冻死。有些管线在水下四五米深的地方,有些管线被埋在泥沼段里,不仅难度大,还缺乏水下施工的经验。但是为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为了让油田的材料能够物尽其用,这项任务必须完成。当时,王厂长担任项目经理,前往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充分识别冬季施工以及溶洞施工的常规风险、动态隐形风险,调查研究大型机具能否进入、饱和盐水的冰点等现场施工条件,对水淹段、泥沼段、旱地段等不同地段的施工方案进行实地验证、优化。
柴达木的冬天异常严寒,气温零下三十几度,衣服沾上水后,冻得像个盔甲。在场的机械厂所有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冒着刺骨寒风,硬是克服了冬季施工带来的重重困难,甚至连元旦、春节都坚守在施工现场,严把打捞上来的管线质量,认真做好管段清理、打坡口、补口等工序。一共打捞上来3862根直径为559毫米的合格管材,4027根直径为377毫米的合格管材,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基础上,还加快了回收进度,达到了工程的预期目标,在春季洪汛到来之前顺利完成了涩-格双线所有旧管的打捞、拉运工作。
2012年3月20日,在涩-格双线旧管回收工程施工现场,最后10车整齐完好的合格管材被吊装、拉运至指定地点;3月25日,所有管子坡口全部打完,机械厂承担的涩-格双线旧管回收工程全面完工。
由这个工程的施工想到自己的职工不顾个人安危,在野外一线苦战的日日夜夜,王厂长难过得说不下去了。
也就是在那一天,我知道了机械厂有个踏踏实实工作,提起来谁都喜欢的年轻人——陈洪鑫。
最美青工陈洪鑫
陈洪鑫今年29岁,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毕业,2008年参加工作。虽然工作时间不长,却已经参与了青海油田台南气田36亿方、涩北气田32亿方和盐湖气田8.5亿方试采等多项重点产能的建设工程。在实践中率先提出了标准化井口施工方法、集气站施工优化方案,设计了大批量阀门试压装置,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工效。
2013年1月,机械厂重点工程项目经理公开竞聘,陈洪鑫成了南八仙气田2.5亿方天然气产能建设地面配套工程的项目经理。
南八仙气田所在的地方,陈洪鑫即将奔赴的施工现场,正是表面荒芜,内含宝藏的柴达木盆地北缘。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型高原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海拔近4000米,干旱为主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使柴达木盆地终年干旱,降水量稀少,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而且气温变化剧烈,绝对年温差可达60℃以上,日温差也常在30℃左右。即使夏季,夜间气温也可降至0℃以下。柴达木盆地终年有风,风力强盛,一年中8级以上的大风可达25到75天,西部甚至可出现40米每秒的强风,风力蚀积严重。
二月份的南八仙,寒风刺骨、冰雪漫天,就在这样的日子里,陈洪鑫奔赴生产建设一线,开始了他担任项目经理之后,工程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
千余平方千米的南八仙不仅荒凉,少有人迹,由于地势奇特,呈现出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同时,这里也是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地貌之一。因为奇特的地形,有风时,南八仙这个地方会发出诡秘的声音,再加上当地岩石富含铁质,地磁强大,常常使罗盘失灵,导致人无法辨别方向,所以又被世人称作“魔鬼城”。
1955年,八名女地质队员第一次来到这片亘古荒凉、风蚀残丘的土地上寻找石油。返回途中,黄沙铺天盖地笼罩了荒漠。迷宫般的魔鬼城,让她们迷了路,仅有的地标也被掩埋。第三天,当队员们找到她们时,八位女地质队员已经永远长眠在这里。
为纪念这八位光荣的女地质队员,这里被称作“南八仙”。
陈洪鑫的老家在东北辽宁,东北的冬天很冷。可是,像南八仙这样干燥、缺氧、多风、寒冷的恶劣环境,也叫他望而生畏。
前期项目的筹备工作是在没有任何生活条件的情况下展开的。陈洪鑫和工友们睡着地窝子,吃着方便面,嘴里含着沙子,被褥上铺着的还是沙子。
刚当上项目经理的陈洪鑫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他不顾严寒,在寒风凛冽的施工现场日夜奔波。
研究施工图纸、查找资料,揣摩施工组的设计方案、进度計划,精心安排施工工序、进度控制、协调关系等具体事项,陈洪鑫必须要做到位。此外,他每天都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工程所需的材料计划,做到材料准备工作数据准确,使施工材料及时进场,确保每一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同时,陈洪鑫清醒地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项目开工前,他把安全施工保证措施写进施工方案,制订《项目安全策划》,采取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安全投入。在地质条件差、气候复杂的环境中,首先要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隐患,力保现场安全生产。
为保证工程质量,陈洪鑫一次又一次地就工程质量技术问题征求设计和建设单位意见。他坚持技术创新,持续工艺改进,明确质量关键控制点,制订质量保证措施。他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明确质量目标,要求在现场施工的每一个人都要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在施工中,大到钢材构件,小到螺丝配件,都要严格地按标准化工地建设的需求规范、检验,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因为他深知,每一项重点工程建设的展开,都意味着向青海油田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宏伟目标迈进,每一步都寄托着青海油田人多年的梦想。
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陈洪鑫以身作则,和项目部全体人员一起白天夜里轮流干,晴天雨天一样干。施工遇到难题时,他坚持十几个小时在现场跟踪,确定施工方案,解决实际问题,为工程的整体控制掌舵保航。
每个清晨,他都是第一个到达工程现场。
检查前一天的工作,安排当天工作、施工计划,然后落实站内动土、动火、高空作业、临时用电等安全监管是否到位。紧接着给现场施工人员做好安全和技术交底工作。从现场回来后,陈洪鑫又马上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开碰头会。共同研究、优化、调整工作计划,检查资料员、质检员、安全员的资料是否与施工同步,审查图纸是否与现场有冲突,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第二天的工作,一直忙到深夜,才最后一个回到简陋的生活营地。最忙的时候,他的手机通话一天内达156次。 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担任项目经理后,陈洪鑫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天睡觉前,都要排查一遍当天在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什么地方存在疏漏,有什么问题有可能影响第二天的正常施工、投运,在对施工材料、设备吊装方案、吹扫试压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逐一梳理过后才安心睡觉。多年来,陈洪鑫参与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大多处于没有成熟生活基地的南八仙、涩北这些荒无人烟,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但是在野外工作的五年中,他一直坚持这种工作习惯,从未间断。
南八仙气田2.5亿方天然气产能建设的初期阶段持续了整整5个月,陈洪鑫的脑子里除了各种数据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他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顾。2013年9月,工程投产的时候,陈洪鑫瘦了十几斤。
受陈洪鑫的感染,南八仙施工一线的所有人员,都和陈洪鑫一样秉承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怀着攻坚克难的决心,在经历了寒来暑往、风吹日晒、奋力拼搏的日子后,终于把南八仙2.5亿方天然气建设的地面配套工程,建设成了一流的工程项目,为油气上产服务,为千万吨油气田建设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机械厂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
陈洪鑫的刻苦勤奋、爱岗敬业,陈洪鑫的任劳任怨、踏实肯干,陈洪鑫的工作实绩,机械厂的干部职工都看在眼里,同时也得到了青海油田公司领导的肯定。几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资料员、技术员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2013年9月23日,陈洪鑫被共青团中央评为青海省的“最美青工”。
回忆中,车已驶出当金山,雨一会大,一会小。青海油田公司宣传部陪我上盆地的小李说,好奇怪,这条路上很少下雨,可是,今年的雨多,就连敦煌也要比往年湿润。这让我又想起昨天在敦煌见到的、恰好轮休的陈洪鑫。这次来敦煌,我是第二次见到他,第一次和他见面是去年的夏天。
那天晚上,下着大雨,我跑了两家宾馆才找到他。他和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屋里等着我。年轻人个个长得英气勃勃,他们不言不语,微笑着看我。有一位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跑出去拿来一瓶矿泉水放在桌子上,接着还是一声不响地看着我。我问他们,谁是陈洪鑫呢?大家就把头扭向一个年轻人。
陈洪鑫个头不高,眉目周正,腼腆而羞涩。他请我坐下,自己却和其他几个人一起站着。这让我有些难为情,有些不知所措。面对这几位憨厚而质朴的青年,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仓促中,我说,这一次我只是来看看你们,认识一下陈洪鑫,以后我们熟悉了再聊。你们说,哪有一见到陌生人就往外掏心窝子话的。大家听我这么一说,都仿佛如释重负,轻松地笑了。但是我心里很清楚,我的采访是失败的。如果没有长时间的了解和接触,我永远也无法从他本人这里了解到,他如此拼命工作的理由,不怕苦、不怕累的原因。因为从这位不善言辞的青年,从他的同伴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远离喧嚣浮躁的群体,一种与生俱来的美德,一种放在内心里,最能持久的品质,同时,也看到了这个群体带给我们国家的希望。
临走时,我给他留下了一本我的散文集,内容大多有关青海,想让他在野外工地枯燥寂寞的晚上,能有一个打发时间的东西。而他和他的同伴们给我留下的则是一个永远的记忆,一份美好的念想。那是一种印在他们身上,不同于社会其他行业的,青海油田人独具魅力的记忆:朴实、真切、干干净净。
雨停了。车外,当金山上流着小河,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黄颜色的虎耳草,红颜色的马先蒿,正无忧无虑地怒放。
在一篇油田公司职工写的文字中,终于觅到了陈洪鑫说过的一句话,拼命工作是自己的职责,最亏欠的是爱人,最大的愿望是工作一天后能和家人吃一顿晚饭。
还听说,公司马上要分给他一套房子,他要当爸爸了……
第二次来敦煌见到他,他只说了一句话:今年下了好几场雨,敦煌快变成小江南了。
可我知道,雨很小,像毛毛细雨,不可能让敦煌变成小江南。但这个青年的心底,是多么美好,多么善良。
他很简单,很容易满足。他的话让我心疼。
离开敦煌时,我一直在想,在希望。
油田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但愿,他们能幸福一辈子、快乐一辈子,他们应该得到。我真心的为他们祝福。
没有花的花土沟
大面积的阴影迅速移动。雨中,七月的草木、远山、野花不动声色,伟岸的当金山将城市的嘈杂、舒适挡在身后。
走出山口,有两条路,一条通向格尔木,一条通向花土沟,清晰可辨,青海油田人一年四季奔波在这两条路上。
对青海油田的职工来说,高海拔、风沙、寂寞之苦尚能忍耐,两口子见不着,孩子没人照顾的问题最大。为了照顾孩子,油田的双职工得错开轮休时间,换着照顾孩子,结果一年半载夫妻见不了面。这就使我眼前的当金山,这座绵长而深邃的山脉出口,成了一对对小夫妻遥遥相望的地方。
去油田工地的车和去生活基地敦煌的车,相遇在此,小两口可以趴在车窗上看对方一眼。不管是风中、雨中还是雪中,这一眼不过是一闪而过的事,可这瞬间的对视,常常让年轻的妻子泪流满面,让高大粗壮的丈夫黯然神伤。有时,两辆车擦肩而过,遥遥相对,连停下来打个招呼的机会都没有,只恨当金山无情,挡住了视线。每当那个时刻,车里每个人的心都沉甸甸的,谁也不敢开口,如果有一个人哭出聲,全车的人就会忍不住,一路哭到敦煌。
也有受不了这种折磨的,很快就分了手。
越过当金山,很快到了冷湖。冷湖是青海油田开发最早的一个油田,我很想去作业区看看。
1958年,地中4井日喷原油800吨的惊人消息,让青海油田发现了冷湖油田,建成了30万吨产能的产油基地,也使青海油田成为全国四大油田之一,为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国防建设提供了亟需的石油资源。当时,中国只有甘肃玉门、陕西延长几个小油田,年产量12万吨,远远不够如朝阳般正喷薄而出的新中国的需要,而冷湖油田的开发则给了中国人巨大的希望。
可是,天又下起了雨,我们吃过中饭就离开了。李启香说,如今的冷湖,除了星星点点的几个钻井,只有让人铭记的四号公墓,那是400多位石油先烈长眠的地方。 小雨一直在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公路两边的戈壁滩在茫茫细雨中萧瑟寂寥,有些地方偶尔会出现几丛红柳和骆驼刺,仔细看时,近处波光灵动,那是戈壁滩地下水形成的小湖泊。戈壁滩的水有多么金贵,植物就有多金贵。但眼前更多的是沙丘,还有缺少植被的大山连绵不绝,那就是阿尔金山。
傍晚,终于见到了几排红色的井架,这让我有些激动。这些井架,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汲取着地下几千米深处的石油,创造着价值。同时,也构建了人性中的善与爱、悲与情。
从车窗望去,尕斯库勒湖影影绰绰,一座座井架仿佛矗立在银色天垂的巨人,在一呼一吸、仰天长叹之间伸展着健壮的肢体。这里是建于2003年的青海油田花土沟联合站,是一座油、气、水处理站。它的任务是对花土沟、狮子沟、七个泉等油田采集的原油进行油、气、水分离,并将处理过的合格原油外输至管道首站,将天然气回输供联合站加热炉使用,最后还要把分离出来的污水送至注水站。花土沟联合站原属采油一厂,2008年初连同花土沟油田一起划分到采油三厂管理,在建成千万吨油气产量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让我浮想联翩的联合站匆匆而过,不一会就到了花土沟。
花土沟,没有花,原来也没有人,只有一条靠雪水融化的小河穿过,只有茫茫戈壁与无边无际的大漠黄沙。花土沟在柴达木西端,油砂山脚下,地质构造层截面五颜六色。第一批闯进这里的勘探队员,便给这个连芨芨草也不能长的地方取了一个诱人的名字。
从此,青海石油人住在了这里。从此,花土沟成了一个小镇。小镇西北高东南低,山峦叠嶂的阿尔金山雄峙其北,白雪皑皑的祁曼塔格山高耸于西南,形成山盆相间的地形格局。盆地海拔在2689至3800米之间,大多为荒漠戈壁、流动沙丘。
为了石油人的期望与梦想,来自天南地北的一代又一代人,集聚在这里,奉献着青春和智慧,用生命把戈壁黄沙的花土沟变成了一个有厂房、烟囱、街道、市场、酒吧,有生气,有灵魂,有人情味的集勘探开发、原油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石油基地。
李启香的爱人也在花土沟工作。晚上,他爱人叫了两位负责井下业务的朋友和我们一起吃晚饭。其中一位叫陶春,是修井队的指导员。陶春性格直爽,谈吐幽默。25年前,他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就没离开过花土沟,同时,也没离开过这个井下修井大队。他是他们那批参加工作的人中第一个当班长的,从学徒到场地工、井口工、柴油机司机、大班、副队长、队长,一直到现在的大队指导员。
看样子要在花土沟干到退休了。
陶春开朗地大笑。刚上班的时候,他有一个理想,当一名采油工,可直到现在愣是没当上。
为什么愿意当采油工呢?我好奇地问。
采油工快乐啊,还轻松。
陶春说,油田公司都知道:狼不吃的是采油工,累不死的是修井工,打不死的是钻井工。
为什么打不死啊?
钻井工力气最大。
狼又为什么不吃采油工呢?
大家都笑了起来,似乎没人打算告诉我这个秘密。
陶春是四川人,父亲是青海油田的第一批职工,母亲没有正式工作,随父亲来到花土沟。那时候,这里的环境真艰苦啊,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只有高高矗立的井架和挖在地底下的地窨子,石油人就住在里面。当时,父亲的工资只有102元,负担不了一家六口人的生活。母亲就在油田干临时工,在山上挖石头、修路、烧窑,比男人干的活还苦还累,挣了钱还要往四川老家寄钱。可再困难,每年春节一家六口都要回四川老家过年,看望老人。
陶春清楚地记得,过去回老家,早晨6点从花土沟出发,晚上7点到冷湖,第二天下午5点左右到敦煌,住一晚上后再坐火车到甘肃柳园,然后才能转到去四川的火车,一路奔波劳累不说,时间都耗在路上了,哪像现在这么方便。
“比起我们的父辈,我们的条件好多了,基地什么都有,油田的领导又很关心我们,还专门给我们设置了440(事事灵)电话,家里有什么困难,油田公司都会组织管理人员去解决。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既然干了石油这一行,就得干好了,就不能给自己的父辈脸上抹黑。当然,除了自己的父亲还得对得起自己的师父。刚上班时,师父对待我像亲儿子一样,虽然严厉,有时候还要挨揍,可那是真对我好啊,学了一身本事不说,还培养了我认真负责的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真诚待人的做人原则。遇到停电、下雨或者特殊情况,不用领导安排,自己先放心不下,主动跑到作业区检查工作。”
说实在的,现在和以前比真是好多了。陶春的家现在已经搬到了条件更好的敦煌基地,妻子也是青海油田的职工,前几年辞了工作,专门在家照顾孩子,陶春轮休时可以回家。但是,这几年,为实现油田千万吨的宏伟目标,任务重,活急,有一阵子没回去了。
我问他,想不想家呀?
他大大咧咧地一乐,想什么想,老夫老妻了,早习惯了。不像小李,人家小两口正是恩恩爱爱的时候呢。
李启香的爱人红着脸说,我们算什么,花土沟有一句话,“远学邓志刚,深院宅男;近学郭学良,视频聊天”。意思是,邓志刚只要轮休回到家里,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在家伺候孩子媳妇,谁叫都不出去玩;而郭学良和媳妇视频的时间,让很多年轻人惊讶,少说也得三四个小时。
哪来那么多话呀,我们说多了还吵架!陶春一副不以为然,假装轻松的样子。其实,我知道,更多的时候,青海油田人过的是 “与风沙为伍,与石油做伴”、“离天三尺三,望断南飞雁”的漫长日子。
晚上,听李启香的朋友说,有夜间巡井的工作。我听后精神大振,睡意全无。嚷着叫她联系,要和巡井的班组一道去作业区,体验一下石油人的夜間工作。结果,因为下雨,井区停工,暂停巡井,我的愿望没能实现。好在陶春和他的朋友又带我去了井下作业大队,让我看到了在陶指导员的指导下井然有序的工作。看了他们在处理漏油、井喷时,壮观、惊人的录像,算是没有浪费时间。不过,我让陶春在我回到西宁后把他们大队的资料,还有最近几年为实现千万吨目标所做的努力和具体工作的成绩传给我,他却一直没有兑现,可能是工作太忙,也可能是不愿意过多表现自己。这好像是青海油田人共同的特点,我从心底钦佩他们。不论是井上还是井下,石油人都在为自己的承诺,为自己的一份责任尽职尽责。他们最懂得实现千万吨的目标对青海油田意味着什么,也深知他们为此努力的意义。他们与外界交流不多,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人接触甚少。他们的思想相对单纯,举止言谈实实在在,当代人习惯性的虚伪、客套似乎被这茫茫的风沙阻断,石油人的心灵像青海油田上空的天,湛蓝无比。 英雄岭
穿上石油工人的工作制服,蹬上棉皮鞋,再戴上安全帽,俨然一位生气勃勃的女石油工。多年前去山东东营,在白花花的棉花地头,红灿灿的柳林旁见过一大片整齐的井架。可柴达木盆地英雄岭上的井架却在山上,随地势的增高依次出现。
作业区副经理王可朝热情地接待了我,并让我坐上了他亲自驾驶的皮卡车。我兴奋地坐在他身边,一个劲儿地问这问那,王可朝始终耐心地向我解释。皮卡车有些破旧,在山上却灵活耐用,实用性很强。前方终于出现了一座高大的井架,颜色红黄相间,非常醒目地屹立在一个高坡上。井架周围有护栏,不能太往前靠。一位20岁刚过的年轻人独自在井边守着,年轻人是刚分来的大学生,稚嫩的脸上有一双细长聪慧的眼睛。他的父母都是青海油田的职工,还没等他毕业呢,就替他做了主,到油田工作。我觉得这个年轻人年纪也太小了,还应该在母亲身边撒娇吧,结果却来到英雄岭上当起了石油人,而且头一年不许回家,要在作业区忍受寂寞。这让我这个过分疼爱孩子的母亲,有些受不了,有些心酸,替他的父母操心。于是搂着他,留了影。可这有什么用,反倒让年轻人难过、想家。
王可朝告诉我,2010年开发的英东油田,是青海油田继昆北之后发现的第二个亿吨级油田。这个油田的发现使青海油田的油气储量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更重要的是英东油田、昆北油田的开发为青海油田建成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保障。
长得高高大大的王可朝1981年出生,山东菏泽人。2005年从中国华东石油大学工程管理系毕业,主动来到青海油田工作。选择来青海油田的初衷,是因为青海油田的工作区虽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却有轮休制度。这一点很吸引王可朝,他觉得可以用一个月的轮休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是,事情并非如他想的那么简单。毕业后的王可朝,先被分配到采油一厂,在采油队实习了半年后当了技术员。2011年底被抽调到英东油田的重点工程开发建设中。一开始,英东油田托管在一厂,后来逐渐壮大,成为独立的单位。刚到这片作业区时,近4000米海拔的英雄岭真让人恐惧,走路快一点都得喘粗气。可是在山上勘探、放线的人还得满山跑。为了保障一线的安全生产,不管是厂长还是总工程师都必须住在现场。马书记53岁了,睡眠质量不好,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却依然坚守在现场。孙工在重点工程项目上马时,体重180斤,连续工作18个月后,变成了130多斤。工程最紧张的时候,每个人要干完一天一夜后才能休息半天。一个班组7个采油工,如果采油工有事,班长就得顶上去。连续几年,很多职工包括负责人都是在山上过的春节。
王可朝渴望的按照正常作业制度轮休的愿望,成了奢望。
我问王可朝,后悔不后悔?
王可朝说,没什么后悔的,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油田公司的领导在尽最大的力量,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而且,在重点工程的建设中,我们这些年轻人边干边学,得到了锻炼,成长迅速。可也有人,一到这里就被柴达木严酷的环境吓跑了。
英东油田在终年风沙肆虐的英雄岭上。柴达木,寸草不生,人迹罕至,这原本是一个既无人又无名的生命禁区。不知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说过,谁能翻过这座岭谁就是英雄。从此,这座岭有了自己的名字——英雄岭。
英雄岭位于柴达木西南的狮子沟-英东构造带西段,地面以风蚀山地为主,地表海拔近4000米。英东一号构造带属于英雄嶺南缘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东段,受构造样式的影响,出现浅、中、深三套构造层。浅层构造为油砂山断层上盘冲起构造,构造主要发育于上第三系,断层发育,构造破碎,细节复杂;中层构造为受油砂山断层牵引在其下盘发育的上第三系构造,这两套构造均为英东一号地区现今发现的主要含油气构造。油砂山断层上盘浅层构造形态总体为油砂山构造向东的延伸部分,受应力差异的影响,在局部形成背斜、断背斜及断鼻等构造圈闭。柴达木盆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复杂的含油气盆地。几十年的勘探实践证明,英东油田有广阔的勘探潜力,同时也伴随着复杂的地质难点。但是,按照多年实践探索的经验,青海油田在英东采用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也就是边勘探、边开发、边试采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两年后便探明三级储量5000万吨,建设产能20万吨。
王可朝的皮卡车使着劲往山上爬,山上出现了一排排红色的井架。英东现场在高海拔的山上,徒步不但费劲,还需要用去大量时间,效率太低。所以英东油田的管理者每天去现场工作时,都得自己驾驶皮卡车。于是,满山跑的皮卡车成了英东油田生产现场的一道风景。
王可朝告诉我,比起其他作业区,英东原油生产和现场管理的难度很大。从2013年第四季度开始,英东采油作业区尝试着将油水井按平台承包到班组和人头,以“大包干”的形式对每口油水井的安全环保、设备管理、资料录取、油井维护、现场管理、油井产量、班组建设等实施属地管理。这样,大家的责任心就更强了。但是,英东油田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开发初期,有很多人,在海拔4000米的英雄岭上,一待就是几个月。没有路,自己用推土机铲出一条山路;没有人给做饭送饭,就自带干粮和水;每天在岭上放线、巡线、打井……足迹踏遍了英雄岭的每个角落。野外作业睡帐篷,白天热得让人晕眩,夜晚冷得无法入眠。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多变,沙尘、狂风、暴雪屡见不鲜,强烈的暴风雨雪可以使气温从10℃一下降到零下20℃,刹那间就能把人推向死亡的边缘。
然而,英东油田是青海油田建设千万吨油田重要的上产区块,是“中石油六大提速提效区块”之一。超亿吨级的勘探成果,成为中国石油近10年来发现的物性较好、丰度较高、单井日产较高的区块。
对于青海油田的石油人来说,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都得干下去。况且坚守,从来就是石油人对恶劣环境的不屈服,是当代石油工人继承老一代石油人传统,对自己职业责任的忠诚。无论是让人惊惧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狮子岭,或者是荒凉沉寂,风沙弥漫的柴达木,都不能阻挡石油人的脚步。
说起英东油田的开发,又想起在敦煌见到的青海油田公司总地质师、总经理付锁堂。2007年,付锁堂服从组织安排,从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现场,来到自然条件十分艰苦的柴达木盆地。在主持油气勘探工作中,在自己刻苦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思维,解放思想,组织石油地质和工程专家进行探讨,集思广益,认真分析前人工作的得与失,变不利为有利,从普遍中找特殊。通过不断研究,付锁堂的集体在柴达木盆地腹部积极探索出一片在富烃凹陷内,以晚期构造为代表的中浅层油砂山——大乌斯构造带油气藏勘探领域。他组织专家在地震老资料的基础上优选钻探目标,2010年优选出的英东一号构造钻探砂37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使柴达木油气勘探又一次获得重大突破,打破了柴达木盆地30年来勘探沉闷的局面。 为尽快实现油田开发,他组织地质、采油、物探人员和国外技术服务公司等专家学者进行多次研讨,形成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遥感、物探、测井、计算机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油藏描述评价技术,有效地刻画了英东油田的细节,为该区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勘探成果被评为中石油“2011年度石油勘探重大发现一等奖”。
在北京勘探工作年会议上,付总说:英东的成功,是我们解放思想,重新认识地下,积极推广先进实用的勘探技术,加强管理、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统一协调,加快勘探节奏,提高勘探效率的结果。
2011年,英东一号提交了油气控制地质储量1.2亿吨,通过进一步山地地震攻关落实圈闭,在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发现了一批新的勘探目标,可达到2~3亿吨的油气储量规模,形成百万吨油气生产能力,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发现。
英东油田的诞生,极大地促进了青海省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青海地方经济建设。同时,青海石油人齐心合力挑战英雄岭的气概,解决了多年来的勘探难题。
这是石油人挑战高原复杂山地勘探禁区的重大突破!
王可朝没有太多的时间陪我说话,他要开着皮卡车,漫山遍野地跑。有一个油井在漏电,电光四射,异常耀眼。他一个急刹车,急急忙忙地冲下陡峭的大土坎,查看详情,接着打电话、急救。和我同来的李启香也一骨碌跳下土坎,冲了下去。
还好,卡子上值班的巢成志师傅接待了我。巢师傅50出头,是老石油人,开发英东油田时,报名来这里驻守英东油田的大门,每天要负责管理的事繁杂不说,来回车辆,车辆调度,监督安全、巡井、装抽油机、环境检查这些事情,没有哪一项可以片刻离开人。晚上12点睡觉,一大早五六点钟起床,长时间的高海拔工作,巢师傅落了一身病,和同龄人比起来,看上去更加疲惫、苍老。
“一辈子就这么过来了。”巢师傅笑了笑,“吃过的苦说也说不完,但是也值,中国油田的发展,离不了我们青海石油人的努力。”
送我出门后,我发现在值班室后面,有一小片平整过的地,开着红色的花朵。巢师傅走过去,笑眯眯地说:“明年,我准备再多种一点,让来到英雄岭的人,一眼就能看到花。”
花朵点点滴滴,不甚丰饶,但我知道,这是巢师傅精心培育的花,倾注了他的幽思与情怀。我摘下了一根草茎,放到嘴里细细地咀嚼,有山野的味儿,也清香,也苦涩,仿佛悬挂在戈壁,一直牵引着我,不断地回想,回想它在荒漠里盛开的模样。
昆仑山下的英雄
2007年,青海油田在昆仑山北坡,即昆北区块的“切六井”喜获高产油流,标志着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的正式诞生。
随之,厂区建设、场站建设、产能建设纷纷上马,快速建成。昆北,这片几代柴达木石油人奉献了智慧和汗水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昆北油田在连绵不断的昆仑山下,海拔3100米,昼夜温差大,夏季夜间温度在零度以下,冬季夜里温度更是零下三四十度,呼吸一口空气肺都冰得疼,吐一口唾沫落地就成冰。
挑起建设和開发昆北油田这副千钧重担的是青海油田采油二厂,而二厂“跃进二号”采油作业区的采油班长是富有经验的李亚夫。
1996年,不满20岁的李亚夫从青海石油技校采油专业毕业,到采油二厂成为一名采油工人。因为技能过硬,半年后便担任了采油二厂“跃进二号”采油作业区的采油班长。也就是说,他工作16个年头,几乎当了16年班长,所以,人们都叫他“老班长”。
2010年10月,李亚夫从跃进二号油田转战到昆北油田。由于昆北油田属于新开发的油田,人员少,任务重,运用的都是新的采油工艺,前期投产困难重重。李亚夫这个老采油班长也必须从学习、熟悉新工艺入手,从零开始,从细处着眼,超常规作业。
昆北油田是一个给青海油田发展带来希望的油田,李亚夫带领班员一头扎进井场,没日没夜地奋发大干,有时甚至通宵连轴转。
昆北第一采油作业区有油井105口,李亚夫班管控其中46口油井。由于原油黏度较高,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管线冰冻堵塞、井口刺漏等情况。管线冰冻堵塞后,必须立即用洗井车将热水强力注入管线,融化冰冻的原油,使管线通畅,不然管线会冻裂,将严重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于是,“顶管”抢险成了家常便饭。2010年冬天,有时一夜要顶5次管线,每顶通一次管线需要两三个小时,每个月都在一百多次,劳动强度非常大。
李亚夫班管理的46口油井分布在5平方千米的井场区,开着皮卡车巡视一遍就要两三个小时。好在李亚夫对每口油井的技术参数、运行状况和潜在的隐患都了如指掌,对重点管控的油井能够做到重点监控。
有一年的除夕夜里,天气滴水成冰,大家都盼着油井能够保持正常运行,班员们能在基地吃顿团圆饺子,看看春晚节目。但事与愿违,当天的除夕夜成了他们的抢险夜。一口油井堵管了,李亚夫和班员火速赶到现场,按照惯例进行快速抢险作业。
两个小时后完成“顶管”,正准备回撤基地。这时,又接到报告,另外一口油井需要抢险。那一夜,他们连续抢险了三口油井。等披着一身风寒回到作业区基地时,春晚节目已经和观众“再见”了。
因为特殊的地域环境,青海油田对野外一线工人实行双月轮班制度,即在野外上两个月班,就可以回敦煌基地休整两个月时间。李亚夫班组加两个班长在内共有10人,轮休倒班就只有5个人。求产初期,这样的轮休政策是很难兑现的。李亚夫曾连续干过七八个月,其他班员也不能正常轮休,基本上都是四五个月才能休息一次。
在野外工作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如果连续在野外待上三个月,人的情感和理智就会达到忍耐的极限。可是,面对一片荒芜的茫茫沙滩,李亚夫和他的班组成员,都是自觉延迟轮休时间,保产上产,没有丝毫怨言。
有一年3月,因为老电网发生故障,作业区全部断电,紧急动员抢险,给所有管网内注入盐水,置换掉原油,不然原油冻结,所有井场管网都将会冻裂、报废,作业区油井将全部瘫痪。为此,他们挑灯夜战,拼命大干,五天五夜没有合眼,人的体能达到了极限,有个班员居然站着靠在油罐上就睡着了…… 年轻的施军正穿着红色的工衣,在采油二厂的门前等我们。坐到车上后,我们一起向井区奔去。因为是阴天,远处的昆仑山隐在淡淡的雾中。施军正是四川人,长得很秀气,他说,别看这荒凉,野生动物还不少呢,有黄羊,有兔子,有时候还能看见一大群野驴。更何况,轰鸣的钻机就在眼前,银色的集油罐群闪着亮光,采油树在忙碌,油流在地下的管网里奔腾。
我被施军正的情绪感染,兴奋起来。我们停在一架红色的抽油机前,原来这就是为昆北油田立下战功,让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付锁堂付出心血,流下过泪水的“切六井”采油作业区。
认识到昆北具备源外地区油气成藏条件,打破了传统勘探禁区的青海油田,把烃源岩作为一个宏观的成藏条件进行综合性研究,重视对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研究,加深了对地层岩性油气藏的认识,促使局部发现成为规模,突破了柴达木盆地多年的传统思想束缚。
在这个过程中,青海油田开启了一扇思想的天窗,重新认识了柴达木盆地资源潜力,重新认识了勘探领域、勘探区带、地震资料,重新分析了有利油气聚集区。不但从思想上取得解放,在战略部署上取得主动,而且坚定了勘探信心,激发了勘探热情,勘探突破接踵而来,先后厘定出了昆北断阶带、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马北隆起区为近期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特别是,昆北油田的发现一举扭转了青海油田石油勘探长期低迷、无规模储量发现的被动局面。
昆北断阶带整装优质储量的发现,是青海油田近30年来最大的发现,其储量规模达亿吨级,在青海油田的油气发现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建成的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是每个青海石油人的愿望,也是所有石油勘探人员执着追求的结果。为了这份责任和追求,青海油田的员工经历了拼搏,接受了挑战。
中午时分,巡井的皮卡车开进作业区的院子里,跳下几位满身风尘的工人,他们摘下手套,扑打掉身上的风沙,有说有笑地向食堂走去。其中一位个子不高、身材敦实、低声细语、沉稳平静的年轻人就是李亚夫。
李亚夫的血脉里流淌着老一辈石油人的血。在担任班长的日子里,他以身作则,不仅管好了班组,发挥了班组的战斗力、创造力,让班组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潜力,李亚夫还带领班组成员凝心聚力,全力打造出了青海油田的“明星班组”。
他和同班的另一个班长何湘一起精心提炼总结了一套适合采油班组管理需要的班组管理方法,给“李亚夫班”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对“五型”班组创建以来关于学习、安全、清洁、节约、和谐等五个方面各要素的综合和提炼,提出了“六清工作法”。
所谓“六清工作法”的具体内容就是:工作目标要清楚、工作思路要清晰、安全管理要清醒、工作方法要清简、工作环境要清新、做事为人要清白。
同时,李亚夫班组,依靠有效的科学技术,利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获得了最好的效果、最高的效率。他们配合其他班组共同完成生产原油16.6万吨、注水40万吨的全年生产任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李亚夫针对油井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大胆改革,其中“防砂式油嘴设计及应用”项目获得青海油田合理化建议二等奖,节约了检泵费用60万元,每年增产原油180多吨,和班员们一起自行设计加工电热带温度控制装置、采油井井口求产装置、蒸汽清洗装置,解决了生产中的大问题。
李亚夫带领的班组成员,个个热爱班组,把班里当作自己的家。厂里要将班组里一位女员工调进机关工作,那位女员工却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她说在这个班组里感觉很温暖,不想离开。去年刚从北京石油大学分到李亚夫班组的大学生小孙说,虽然这里是戈壁沙漠,自然条件恶劣得让生命敬畏,但是,我喜欢李亚夫班组,在这里我不仅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也将会是我展示大学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最好舞台。
李亚夫的妻子何燕妮,跟李亚夫一样在昆北作业区工作,7岁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现在上小学了。可是夫妻两人平时各忙各的,顾不上孩子。偶尔,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李亚夫和妻子,能在沙滩上散散步,说说工作上的事,说说远在千里之外让他们日夜思念的孩子……
继昆北、英东石油勘探取得重大成果后,青海油田通过分析柴达木天然气的富集规律和有利目标,经区带优选,再一次将目标锁定在阿尔金山前东坪地区,明确了东坪古隆起具有源外岩性油藏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2011年以东坪构造为切入点,部署钻探的“东坪1井”压裂试油获得高产天然气流,日产气11.3万方,打破了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勘探二十多年的沉寂局面,拉开了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又一轮序幕。
半个多世纪前,一群拓荒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浩瀚沙海柴达木盆地,靠人拉肩扛,住地窝子,喝凉水,建起了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油田。
50多年后,青海石油人繼续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攻坚克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建成了高原千万吨级大型油气田,为国防安全和地区经济建设做出了更大贡献。
甘森站
离开花土沟,回到格尔木,一路上,有雨有风有太阳,最后一站是甘森站。
甘森是蒙古语,苦水的意思。甘森站是继花土沟、大乌丝输油站后的第三个输油站,要把经花土沟联合站处理后的油,输往格尔木炼油厂。甘森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四周荒芜寂寥,冬天冻死人,夏天的蚊子能咬死人。
站上基本是年轻人,工作任务繁重。为了顺利安全地把石油输往炼油厂,需要24小时值班,通过远程观测参数。每过一个小时沿线巡查一次,解决漏油、偷油事故,每两个小时要向上级部门汇报一次,保障输油管道正常运行。巡线时,一走就是100多公里,有时开着皮卡车,有时得徒步。输油管道埋在地下,每个职工都得具备根据地貌判断地下管道是否发生异常的本事。
甘森站附近有一条叫“娜林格勒”的河,娜林格勒河经过的地方依旧是空旷的荒野、冷漠的远山、干燥的盐碱地。分配到站上的一位年轻女职工告诉我,刚来的时候,心里苦闷,想家想父母,站长李超就带着她去逛夜市。沿着站前的这条路走了很久,还是这条路。到了一个三岔路口,站长停下,指着像是在半空中掉下来的一线亮光,这就是我们的夜市,心烦了,你可以到这儿来逛逛。年轻的姑娘睁大眼睛仔细一看,闪烁灯光的地方只是荒野戈壁中一个很小很小的加油站。
姑娘无言,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从此以后,三岔路口的加油站,成了这个姑娘晚饭后经常去散步的夜市,在心灵与天地广阔的空间里,消除寂寞、化解忧愁。
甘森站有漂亮的活动室,干净整洁,也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但难以忍受的寂寞和长达45天与家人的离别很难熬。
宣传栏上贴着站上每一位职工的全家福,照片下是妻子、孩子、丈夫写给职工的一段段话:
“你要好好工作,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我们支持你,你要加油哦……”
在苍凉冷酷的大漠上,每一句话都那么动人,那么温馨,那么甜蜜。是亲人的爱,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才让青海石油人能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安心工作。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力量,比爱更强大呢?
责任编辑 鹿 政
我在柴达木等你,在青海油田等你。
走过安西、玉门,敦煌就在眼前。
离开苍凉雄浑的嘉峪关,一路向西,戈壁荒沙寸草不生。惟有飘在蓝天的云朵,将我慢慢引向一片又一片青翠的绿洲。
……
敦 煌
重镇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留下了魏晋以来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留下了人们无尽的思念。过去,走出嘉峪关,眼泪流不断。走出敦煌,便真正进入了人人畏惧的大荒漠,辽远、苍茫,无依无靠。
但此刻,我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面对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付锁堂,与他倾心交谈时,他充满自信的目光中流露出的,并不是戈壁黄沙、大漠孤烟印在身上的萧瑟与冷酷,而是崛起的中国西部——浩瀚的柴达木盆地——赐予人类的无限恩泽,是中国油田开发事业向前蓬勃迈进的光辉远景,是奋战在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石油人不屈不挠的豪迈气魄!
总经理付锁堂,1962年出生,在石油战线上工作了近30年。少小离家,从告别甘肃天水老家的那一天起,他就再没离开过他所熟悉和心爱的地质专业,再没离开过他为之奋斗终生的石油开发研究工作。更重要的是,从中专毕业,到大学,到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再到现任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总地质师,付锁堂从未被任何更热门的专业诱惑,始终在深造、实践、探索地质学科的过程中,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的岗位上,钻研石油天然气的分布与勘探工作。他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2007年,付锁堂服从组织安排,从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现场,来到自然条件十分艰苦的柴达木盆地。几年来,他主持的油气勘探工作,在他攻坚克难,勤奋学习,勇挑重担,知难而进的精神下,在他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的举措下,昆北、英东、东坪等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出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举打破了柴达木盆地30年来勘探过于沉闷封闭的局面,在高原油气地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为青海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之前,我的头脑里盘旋着许多未知的疑惑。对我来说,不管是青海油田公司的管理、开采石油等具体工作,还是有关石油的诸多专业问题,都是一头雾水。而且,我更想了解青海石油人在柴达木盆地的工作、生活情况,想知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青海石油人,那这位肩负重任,率领青海油田人实现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目标的领导者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作為一家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炼油、销售、管道运营,包括井下作业、建筑安装、油田建设、机械制造修理、运输等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油田公司,探明石油天然气储量的勘探工作占据着首要位置。一谈到油田的勘探开发业务,付总的眉头舒展开来,用生动的比喻和浅显易懂的道理,不仅帮助我解开了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对柴达木盆地基本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找到石油天然气的专业问题,还让我对青海油田公司实现千万吨油气产量的目标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由于一直从事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工作,付总的专业知识储备扎实,说起地壳里面的事情,如同聊自己家人一般熟络自如。原来,深藏在地下的石油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像小河四处流淌,石油渗透在岩层里,最浅处几百米,最深处可达五六千米,要想知道油气分布的位置,需要在专业研究者考察论证后,采用重力、电力、磁力等物理勘探技术,用人工地震、钻井、试油等方法探明地下情况,确定目标,搞清楚油层,探明储量。接下来才可以进入开发部署阶段,进行测定井距、布置管线、安装抽油机等一系列大量的地面建设。
“中国石油的起步阶段异常艰难。”付总遥望着窗外绿树成荫的厂区,略显沉重地说,“那时候,我们国家的石油勘探技术落后,勘探工作非常困难,只能通过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只能用双脚、肉眼和简单的仪器设备丈量有可能发现石油的每一个沟沟坎坎,而且柴达木油田工作区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平均海拔在2700~3000米,气候干燥、高寒缺氧,是中国境内工作条件最为艰苦的油田。可尽管这样,作为建国后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青海油田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硬是打开了勘探、开发、建设的一片新天地,在三项工程、二次创业中奠定了基础,加快了发展,使青海油田成为甘青藏三省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石油被称为现代工业的“黑色血液”,是世界诸国争夺不断的重要资源。西方发达国家过去一百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为了攫取和控制世界石油储备而不断挑起战争的历史。凡是有石油的地区和国家,就一定会有你死我活的战争。直到今天,这场战争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中国对石油的认识源于两千年前,但最早的开采则始于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清末时期,有过出洋留学经历,时任陕西矿务局委员,主张实业救国的新一代政治家、企业家洪寅在陕西延长发现了石油。但是,当地买办却与德国领事及德商“世昌洋行”私签合同,密谋掠夺延长石油的开采权。在关键时刻,陕西巡抚曹鸿勋冒着生命危险向朝廷陈述了列强在中国开采石油,旨在夺我中华之命脉的道理。在全国人民“护路、保矿、爱国”的声势和陕西人民的抗议声中,清政府将开采权收为国有,抵制了帝国主义掠夺延长石油的阴谋。光绪三十年(1904年),陕西巡抚曹鸿勋奏准朝廷,慈禧太后亲自拨银81000两,开办延长油厂,次年创建延长石油官矿局,并派军队分段修筑西安至延长道路。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式开钻,终于在延长县城西门外打出了中国陆地上第一口油井,初日产量1.5吨,史称“老一井”。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重要工业支柱。而位于柴达木盆地,世界上海拔最高油田之一的青海油田,在经过50多年的勘探开发后,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为中国石油的开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4年,青海油田的第一支勘探队进入到荒无人烟的柴达木盆地,开启了最早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1958年,青海冷湖和四川南充、桂花等地几乎在同一时间,相继开发出了建国后最早的一批油田,使我们国家初步形成了由青海、玉门、新疆、四川四个石油天然气基地组成的大规模油田开发产业。 柴达木盆地,面积25万平方千米,沉积岩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盆地内矿藏资源丰富,油气资源量为46.5亿吨,其中石油资源量为21.5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5000亿方,是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要地区。
目前,青海油田在柴达木开发的主力油田有尕斯库勒、跃进二号、花土沟等油田,主力气田有澀北一号、涩北二号、台南等气田,已建成原油年生产能力225万吨、天然气年生产能力76亿方的油气基地。建成花——格输油管道,涩——宁——兰线、涩——格线、涩——格复线、仙——敦线、仙——花线五条输气管道,年输气能力73亿立方米。建成了年原油加工能力100万吨和年产40万吨甲醇的格尔木炼油厂,建成了装机容量10.55万千瓦的电厂,发电3.2亿千瓦时。共有井下施工作业队伍40支,年施工作业能力4000井次。
2014年6月底,青海油田再一次发现地面构造140多个,找到不同圈闭、多种储集类型油气田22个,其中油田16个,气田6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870万吨,以资源量21.5亿吨计,探明率26.45%;探明天然气3845亿方,以资源量2.5万亿立方米计,探明率15.38%。石油、天然气储量的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惊人的成绩,令世界瞩目,这是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石油人辛勤付出的结果。如今,随着油田持续快速的发展,我们国家现在掌握的勘探、开发技术已经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步,已经完全能够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判断和掌握油气的目标和储量。所以,有了这样坚实的基础,实现千万吨油气产量的宏图大略怎么能不在青海油田人不懈的努力和先进科技力量的支撑下实现呢!
我们的谈话变得极为轻松活跃,我深深地体会到付总此刻那如同窗外正午烈日般明艳的心情。“犹如医生看病,以前通过望、闻、问、切观察病人病情的方法,早已被透视、B超等通过先进仪器观察内脏的方式代替,地底下是否有油气,储量多少,也可以通过物理、光学、电子手段分析、辨别。”我说。
付总笑了,他说:“你这个比喻不错嘛!看样子你是真听懂了。那么,我理解,突破千万吨级高原油气产量目标的实现,是多年来青海石油人艰苦努力、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精神的再一次体现,是我们国家、我们青海油田开发事业科技进步,事业有成的充分体现!”
说到这里,付总的眼睛闪烁出坚毅、乐观的光芒。他动情地说:“实现千万吨油气产量的目标,不仅对中国能源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青海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头作用。不仅因为青海省百分之二十的GDP来自青海油田,每年青海油田要向青海上交利税340个亿,占青海利税的1/7,更重要的是,这一重大工程的实现,包含着青海几代油田人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大西北对中国石油开发事业的重大贡献。”
“如今,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储量,青海油田人掌握的先进技术,使我们拥有了驾驭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能力,具备了强有力的基础条件和发展力量。其中勘探中运用的地震仪技术、数字测井、海洋测井等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各种技术设备的制造能力与国际水平相差无几,青海油田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说到这里,付总兴奋地站了起来。
“科技进步了,设备先进了,但是,柴达木盆地高海拔,重缺氧的自然环境无法改变,油田生产建设中,工区边远、条件艰苦的状况依然存在,我们青海油田人的工作强度和需要克服的困难,仍然无法避免啊。”我不无忧虑地望着付总。
付总沉静了片刻,抬起头来:“是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个企业之所以逐渐强大,没有被各种艰难险阻压垮,屹立在中国西部沙漠之上的重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开始,当青海石油人走向这片洪荒、寂寞、没有人烟的大漠盆地,走向这片令人畏惧,连野生动物也不敢轻易冒犯的大地时,深藏于每一位青海油田人内心之中,那无私忘我的力量一直鞭策、鼓励着油田人。这就是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石油而战的奉献精神。一句话,柴达木石油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柴达木盆地不可能成为油气生产的沃土;没有这种精神,青海油田的开发事业不可能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没有这种精神,也就没有勇气和胆量,敢在四年内完成油气产量超过千万吨的跨越式发展。
此时此刻,我对青海油田人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探求愿望。我深信,在我的目光投向深邃的柴达木盆地,在我的心走向青海油田人的那一刻,我定会对这种精神实质的内涵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付总和蔼地笑着对我说:“你还有什么需要我回答的问题吗?”
我定定地望着他,面对这位在我心中性格逐渐分明,形象愈加饱满生动的领导者,我不知道还能再说什么。“我只想走进你的内心,因为你的心中,装着中国石油建设千秋万代的豪情,你的心中,还有我想探知的作为石油人的许多酸甜苦辣。”我想了半天,情不自禁地说道。
听到这话,付总笑了笑,指着挂在对面墙上似书画长卷般的石油勘探部署图,对我说:“我的内心就是它,它就是多年来终日萦绕在我心头,陪伴着我度过许许多多不眠之夜,让我为之倾注一生心血,让我沉醉、让我奋进,同时又让我深感艰辛、痛苦、喜悦的内心。”
我走过去,激动地捧起长卷,抚摸着我看不懂、摸不透,心电图般高低起伏、参差回落的图案,一种被电波击中的感觉流遍了全身。
虽然,我不知这幅图的专业意义,但让我感叹的是,我们中国的油田开发,终于达到可以用电波、地震仪这样高科技手段来探明油气储量的高度了。那沉淀在我们心中的艰苦岁月,那历经风雨蹉跎、披星戴月的艰难开创,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留下的,则是值得永远传承和珍存的柴达木精神放射出的永恒光华,这种光华必将会一直照耀着青海油田人前进的步伐。
作为一位农民的后代,付总深知生活的不易。中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长庆油田,从钻井工作开始,到地质技术员,到专门从事技术攻关的研究员,再到勘探事业部,担任长庆研究院院长一职。这一干就是26年,这26年里他从没离开过岗位,也从未舍弃过地质研究这一行。也许是在农村长大,深知生活的寒苦,也许是出生在六十年代,把不怕吃苦、埋头工作看作平常的事,或者是因为不服输、不示弱、干什么事情都要干好的顽强性格,豁达从容的做人姿态,让他从一个低学历的中专生成长为一位技术熟练、素质过硬、有理想、有抱负的新型领导。 不仅如此,在长庆油田工作的26年间,他专心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国外先进的勘探技术,并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手段。经他亲自勘探、探明储量的油井,成功率极高,不计其数。来到青海油田后,由他亲自在昆北油田地区开发的“切六井”,至今还以每天产油16吨的高产量,伫立在茫茫戈壁。
他动情地说:“那一天,我正在北京汇报工作,晚上吃饭时,油田打来电话,‘切六井’打出了油。我心里万分激动,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悄悄跑到卫生间,流下了眼泪。”
由于工作繁忙,付总原打算只给我一小时的采访时间,但现在早已超过了。同付总一样,我的心情也难以平静,我为我们青海油田所取得的成绩骄傲,为青海油田能有这样一位品格优秀、综合素质全面的领导者感到由衷的自豪。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一个男人的博大胸襟,一个领导者的创造能力,在这样一位勤学认真、久经考验、尽职尽责的实干家面前尽显光泽。付总说,他最大的幸福就是打出一口新井,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这口油井能喷出油气。
敦煌的黄昏,在晚霞辉映中灿烂迷人,我的心因这番交谈变得更加有力。
沉积在柴达木盆地的宝藏有待继续开发,开采油气的先进技术日新月异,青海石油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发扬。有德才兼备、胸怀壮志的带头人,有青海石油人的努力奋斗,青海油田的前景,不可估量。
明天,我将翻越当金山,踏上漫漫长路,走向盆地,走向奋战在井区第一线的青海石油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工作,他们在重点工程开发创造中,经历的一切,是天上的星,雨后的虹,光彩照人。
激动不安中,我度过了此行的第一个不眠之夜。
翻越当金山
离开敦煌,清晨的阳光强烈。敦煌的夏天,少雨、干燥,越往前走,绿树愈渐稀少。这是预料中的事,但仍有一种莫名的惆怅萦绕心头。途经县城阿克塞,路边尚有绿茵环绕,此后便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丘。从小生活在西部高原的我,对荒凉的沙漠已经没有太多的抱怨,更何况沙漠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体现。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沙漠里依然有生命存在,即使处于高山寒冷地带的柴达木盆地,照样生活着盘羊、岩羊、狐狸、骆驼、蜥蜴等野生动物,它们为了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下生活,会利用自身具备的所有能力,不断适应沙漠。
我们常常感叹恶劣环境下的生命,其实,它们的生存充满智慧,充满力量,从不会因艰难就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信心。
窗外的景色越来越单调,蓝天下的公路一直伸向远方。青海油田公司面对一个巨大无比的格局:25万平方千米的柴达木盆地,21.5亿吨的石油资源量、2.5万亿方的天然气、10亿吨以上的致密油、非常规天然气8万亿方。如何实现千万吨油气产量的宏伟目标,决定成败的关键,除了为勘探开发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的先进科学技术外,最重要的还是人,是执着坚强、战斗在柴达木盆地的石油人,以及石油人身上令人奋进的柴达木精神。
第一次来敦煌,在机械厂见到了厂长王增斋。王厂长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1984年分配到花土沟从事井下作业,现任机械厂厂长,参与了油田开发建设中所有重点项目的建设。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1986年成立三项建设油田指挥部的情景,记得勘探局正式成为青海石油管理局,建成花——格输油管道,让勘探成果变为产能的重大项目的过程;也记得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完成花土沟-格尔木输油管道、格尔木百万吨炼油厂、尕斯油田100万产能建设三项重点工程建设时,那难忘而深刻的经历。如今,在油田下决心实现攻克千万吨大关,实现青海油田第三次重大跨越的关键时刻,他一如既往,满怀激情,率领团队为青海油田公司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目标而努力拼搏着。
青海油田公司的机械厂,与青海油田一同成长,是一个为油田生产建设提供机械加工、成套设备制造和工程安装服务的二级单位,主要承担油田钻、采、炼、水电、地面建设等配套加工和常用工机具的加工制造等工作。
2010年6月,油田公司提出产量过千万吨的宏伟目标,机械厂以饱满的热情、负责的态度,承担了油田开采前期的地面建设工作。和以往相比,机械厂更加重视和推广应用一体化集成、模块化组装等先进生产技术。根据集团公司“全面推动地面建设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四项具体要求,完成了一系列安全、可靠、實用的一体化集成装置,自主研发了注水撬、天然气试采撬、求产计量撬等标准化产品,在简化地面工艺设施、降低建设投资、减少占地面积、缩短施工周期、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使机械厂在参与重点工程的建设中不仅按时完成了任务,还积累了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
机械厂担负的加工制造和油田地面工程建设工作,危险性强,强度大,所以安全生产、强化职工的责任意识是第一位。在管理中,王厂长并不强调高压式的管理,而是注重人性化管理,尊重全厂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归属感和光荣感,尊重和理解每一位职工的生活、情感,有意识地让职工在工作中锻炼,在工作中成长。
由于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王厂长在机械厂任职期间,和厂里的职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厂里各项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他说,这么多年来,厂里让他感动的事迹和人物有很多,大家都很辛苦,特别尽职尽责,这是青海石油人的精神传统。厂里有优秀的女焊工,有吃苦耐劳的一线工人,他们在含氧量只有内地的70%、环境极其恶劣的盆地,一干就是大半年。一年中没有多少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有的人回到家后,自己的孩子居然叫自己叔叔,认都不认识。
女职工宋玉娥是其中的代表,她从事电焊工作整整24年,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机械厂工程建设事业。2010年后,由于机械厂推行工厂化预制,她和她的姐妹们终于不用再到野外现场焊接管线,可以留在敦煌厂区工作,从事撬装设备的加工制造。尽管在三伏天,宋玉娥仍然要穿着厚重的工衣,在温度高达48℃的容器内施焊,但是相比野外洗澡难、吃饭难、风沙多等困难,这里还是好多了。我在机械厂见到了宋玉娥和她的姐妹们需要钻进去才能焊接的容器,无法想象当温度达到48℃时,她们在里面的感受,但是,我知道对于女人来说,这已经远远超越了她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只是无缘与她相见,面对面地交谈。 2011年11月,机械厂承担了涩-格双线旧管回收工程。这是在国内没有相关施工经验的工程,目的是节约油田生产成本,使油田物资发挥最大作用。
打捞工作正值寒冷的冬季,气温骤降,下着冰雹,在地面上站着都能把人冻死。有些管线在水下四五米深的地方,有些管线被埋在泥沼段里,不仅难度大,还缺乏水下施工的经验。但是为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为了让油田的材料能够物尽其用,这项任务必须完成。当时,王厂长担任项目经理,前往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充分识别冬季施工以及溶洞施工的常规风险、动态隐形风险,调查研究大型机具能否进入、饱和盐水的冰点等现场施工条件,对水淹段、泥沼段、旱地段等不同地段的施工方案进行实地验证、优化。
柴达木的冬天异常严寒,气温零下三十几度,衣服沾上水后,冻得像个盔甲。在场的机械厂所有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冒着刺骨寒风,硬是克服了冬季施工带来的重重困难,甚至连元旦、春节都坚守在施工现场,严把打捞上来的管线质量,认真做好管段清理、打坡口、补口等工序。一共打捞上来3862根直径为559毫米的合格管材,4027根直径为377毫米的合格管材,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基础上,还加快了回收进度,达到了工程的预期目标,在春季洪汛到来之前顺利完成了涩-格双线所有旧管的打捞、拉运工作。
2012年3月20日,在涩-格双线旧管回收工程施工现场,最后10车整齐完好的合格管材被吊装、拉运至指定地点;3月25日,所有管子坡口全部打完,机械厂承担的涩-格双线旧管回收工程全面完工。
由这个工程的施工想到自己的职工不顾个人安危,在野外一线苦战的日日夜夜,王厂长难过得说不下去了。
也就是在那一天,我知道了机械厂有个踏踏实实工作,提起来谁都喜欢的年轻人——陈洪鑫。
最美青工陈洪鑫
陈洪鑫今年29岁,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毕业,2008年参加工作。虽然工作时间不长,却已经参与了青海油田台南气田36亿方、涩北气田32亿方和盐湖气田8.5亿方试采等多项重点产能的建设工程。在实践中率先提出了标准化井口施工方法、集气站施工优化方案,设计了大批量阀门试压装置,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工效。
2013年1月,机械厂重点工程项目经理公开竞聘,陈洪鑫成了南八仙气田2.5亿方天然气产能建设地面配套工程的项目经理。
南八仙气田所在的地方,陈洪鑫即将奔赴的施工现场,正是表面荒芜,内含宝藏的柴达木盆地北缘。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型高原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海拔近4000米,干旱为主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使柴达木盆地终年干旱,降水量稀少,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而且气温变化剧烈,绝对年温差可达60℃以上,日温差也常在30℃左右。即使夏季,夜间气温也可降至0℃以下。柴达木盆地终年有风,风力强盛,一年中8级以上的大风可达25到75天,西部甚至可出现40米每秒的强风,风力蚀积严重。
二月份的南八仙,寒风刺骨、冰雪漫天,就在这样的日子里,陈洪鑫奔赴生产建设一线,开始了他担任项目经理之后,工程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
千余平方千米的南八仙不仅荒凉,少有人迹,由于地势奇特,呈现出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同时,这里也是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地貌之一。因为奇特的地形,有风时,南八仙这个地方会发出诡秘的声音,再加上当地岩石富含铁质,地磁强大,常常使罗盘失灵,导致人无法辨别方向,所以又被世人称作“魔鬼城”。
1955年,八名女地质队员第一次来到这片亘古荒凉、风蚀残丘的土地上寻找石油。返回途中,黄沙铺天盖地笼罩了荒漠。迷宫般的魔鬼城,让她们迷了路,仅有的地标也被掩埋。第三天,当队员们找到她们时,八位女地质队员已经永远长眠在这里。
为纪念这八位光荣的女地质队员,这里被称作“南八仙”。
陈洪鑫的老家在东北辽宁,东北的冬天很冷。可是,像南八仙这样干燥、缺氧、多风、寒冷的恶劣环境,也叫他望而生畏。
前期项目的筹备工作是在没有任何生活条件的情况下展开的。陈洪鑫和工友们睡着地窝子,吃着方便面,嘴里含着沙子,被褥上铺着的还是沙子。
刚当上项目经理的陈洪鑫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他不顾严寒,在寒风凛冽的施工现场日夜奔波。
研究施工图纸、查找资料,揣摩施工组的设计方案、进度計划,精心安排施工工序、进度控制、协调关系等具体事项,陈洪鑫必须要做到位。此外,他每天都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工程所需的材料计划,做到材料准备工作数据准确,使施工材料及时进场,确保每一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同时,陈洪鑫清醒地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项目开工前,他把安全施工保证措施写进施工方案,制订《项目安全策划》,采取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安全投入。在地质条件差、气候复杂的环境中,首先要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隐患,力保现场安全生产。
为保证工程质量,陈洪鑫一次又一次地就工程质量技术问题征求设计和建设单位意见。他坚持技术创新,持续工艺改进,明确质量关键控制点,制订质量保证措施。他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明确质量目标,要求在现场施工的每一个人都要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在施工中,大到钢材构件,小到螺丝配件,都要严格地按标准化工地建设的需求规范、检验,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因为他深知,每一项重点工程建设的展开,都意味着向青海油田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宏伟目标迈进,每一步都寄托着青海油田人多年的梦想。
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陈洪鑫以身作则,和项目部全体人员一起白天夜里轮流干,晴天雨天一样干。施工遇到难题时,他坚持十几个小时在现场跟踪,确定施工方案,解决实际问题,为工程的整体控制掌舵保航。
每个清晨,他都是第一个到达工程现场。
检查前一天的工作,安排当天工作、施工计划,然后落实站内动土、动火、高空作业、临时用电等安全监管是否到位。紧接着给现场施工人员做好安全和技术交底工作。从现场回来后,陈洪鑫又马上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开碰头会。共同研究、优化、调整工作计划,检查资料员、质检员、安全员的资料是否与施工同步,审查图纸是否与现场有冲突,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第二天的工作,一直忙到深夜,才最后一个回到简陋的生活营地。最忙的时候,他的手机通话一天内达156次。 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担任项目经理后,陈洪鑫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天睡觉前,都要排查一遍当天在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什么地方存在疏漏,有什么问题有可能影响第二天的正常施工、投运,在对施工材料、设备吊装方案、吹扫试压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逐一梳理过后才安心睡觉。多年来,陈洪鑫参与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大多处于没有成熟生活基地的南八仙、涩北这些荒无人烟,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但是在野外工作的五年中,他一直坚持这种工作习惯,从未间断。
南八仙气田2.5亿方天然气产能建设的初期阶段持续了整整5个月,陈洪鑫的脑子里除了各种数据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他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顾。2013年9月,工程投产的时候,陈洪鑫瘦了十几斤。
受陈洪鑫的感染,南八仙施工一线的所有人员,都和陈洪鑫一样秉承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怀着攻坚克难的决心,在经历了寒来暑往、风吹日晒、奋力拼搏的日子后,终于把南八仙2.5亿方天然气建设的地面配套工程,建设成了一流的工程项目,为油气上产服务,为千万吨油气田建设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机械厂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
陈洪鑫的刻苦勤奋、爱岗敬业,陈洪鑫的任劳任怨、踏实肯干,陈洪鑫的工作实绩,机械厂的干部职工都看在眼里,同时也得到了青海油田公司领导的肯定。几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资料员、技术员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2013年9月23日,陈洪鑫被共青团中央评为青海省的“最美青工”。
回忆中,车已驶出当金山,雨一会大,一会小。青海油田公司宣传部陪我上盆地的小李说,好奇怪,这条路上很少下雨,可是,今年的雨多,就连敦煌也要比往年湿润。这让我又想起昨天在敦煌见到的、恰好轮休的陈洪鑫。这次来敦煌,我是第二次见到他,第一次和他见面是去年的夏天。
那天晚上,下着大雨,我跑了两家宾馆才找到他。他和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屋里等着我。年轻人个个长得英气勃勃,他们不言不语,微笑着看我。有一位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跑出去拿来一瓶矿泉水放在桌子上,接着还是一声不响地看着我。我问他们,谁是陈洪鑫呢?大家就把头扭向一个年轻人。
陈洪鑫个头不高,眉目周正,腼腆而羞涩。他请我坐下,自己却和其他几个人一起站着。这让我有些难为情,有些不知所措。面对这几位憨厚而质朴的青年,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仓促中,我说,这一次我只是来看看你们,认识一下陈洪鑫,以后我们熟悉了再聊。你们说,哪有一见到陌生人就往外掏心窝子话的。大家听我这么一说,都仿佛如释重负,轻松地笑了。但是我心里很清楚,我的采访是失败的。如果没有长时间的了解和接触,我永远也无法从他本人这里了解到,他如此拼命工作的理由,不怕苦、不怕累的原因。因为从这位不善言辞的青年,从他的同伴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远离喧嚣浮躁的群体,一种与生俱来的美德,一种放在内心里,最能持久的品质,同时,也看到了这个群体带给我们国家的希望。
临走时,我给他留下了一本我的散文集,内容大多有关青海,想让他在野外工地枯燥寂寞的晚上,能有一个打发时间的东西。而他和他的同伴们给我留下的则是一个永远的记忆,一份美好的念想。那是一种印在他们身上,不同于社会其他行业的,青海油田人独具魅力的记忆:朴实、真切、干干净净。
雨停了。车外,当金山上流着小河,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黄颜色的虎耳草,红颜色的马先蒿,正无忧无虑地怒放。
在一篇油田公司职工写的文字中,终于觅到了陈洪鑫说过的一句话,拼命工作是自己的职责,最亏欠的是爱人,最大的愿望是工作一天后能和家人吃一顿晚饭。
还听说,公司马上要分给他一套房子,他要当爸爸了……
第二次来敦煌见到他,他只说了一句话:今年下了好几场雨,敦煌快变成小江南了。
可我知道,雨很小,像毛毛细雨,不可能让敦煌变成小江南。但这个青年的心底,是多么美好,多么善良。
他很简单,很容易满足。他的话让我心疼。
离开敦煌时,我一直在想,在希望。
油田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但愿,他们能幸福一辈子、快乐一辈子,他们应该得到。我真心的为他们祝福。
没有花的花土沟
大面积的阴影迅速移动。雨中,七月的草木、远山、野花不动声色,伟岸的当金山将城市的嘈杂、舒适挡在身后。
走出山口,有两条路,一条通向格尔木,一条通向花土沟,清晰可辨,青海油田人一年四季奔波在这两条路上。
对青海油田的职工来说,高海拔、风沙、寂寞之苦尚能忍耐,两口子见不着,孩子没人照顾的问题最大。为了照顾孩子,油田的双职工得错开轮休时间,换着照顾孩子,结果一年半载夫妻见不了面。这就使我眼前的当金山,这座绵长而深邃的山脉出口,成了一对对小夫妻遥遥相望的地方。
去油田工地的车和去生活基地敦煌的车,相遇在此,小两口可以趴在车窗上看对方一眼。不管是风中、雨中还是雪中,这一眼不过是一闪而过的事,可这瞬间的对视,常常让年轻的妻子泪流满面,让高大粗壮的丈夫黯然神伤。有时,两辆车擦肩而过,遥遥相对,连停下来打个招呼的机会都没有,只恨当金山无情,挡住了视线。每当那个时刻,车里每个人的心都沉甸甸的,谁也不敢开口,如果有一个人哭出聲,全车的人就会忍不住,一路哭到敦煌。
也有受不了这种折磨的,很快就分了手。
越过当金山,很快到了冷湖。冷湖是青海油田开发最早的一个油田,我很想去作业区看看。
1958年,地中4井日喷原油800吨的惊人消息,让青海油田发现了冷湖油田,建成了30万吨产能的产油基地,也使青海油田成为全国四大油田之一,为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国防建设提供了亟需的石油资源。当时,中国只有甘肃玉门、陕西延长几个小油田,年产量12万吨,远远不够如朝阳般正喷薄而出的新中国的需要,而冷湖油田的开发则给了中国人巨大的希望。
可是,天又下起了雨,我们吃过中饭就离开了。李启香说,如今的冷湖,除了星星点点的几个钻井,只有让人铭记的四号公墓,那是400多位石油先烈长眠的地方。 小雨一直在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公路两边的戈壁滩在茫茫细雨中萧瑟寂寥,有些地方偶尔会出现几丛红柳和骆驼刺,仔细看时,近处波光灵动,那是戈壁滩地下水形成的小湖泊。戈壁滩的水有多么金贵,植物就有多金贵。但眼前更多的是沙丘,还有缺少植被的大山连绵不绝,那就是阿尔金山。
傍晚,终于见到了几排红色的井架,这让我有些激动。这些井架,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汲取着地下几千米深处的石油,创造着价值。同时,也构建了人性中的善与爱、悲与情。
从车窗望去,尕斯库勒湖影影绰绰,一座座井架仿佛矗立在银色天垂的巨人,在一呼一吸、仰天长叹之间伸展着健壮的肢体。这里是建于2003年的青海油田花土沟联合站,是一座油、气、水处理站。它的任务是对花土沟、狮子沟、七个泉等油田采集的原油进行油、气、水分离,并将处理过的合格原油外输至管道首站,将天然气回输供联合站加热炉使用,最后还要把分离出来的污水送至注水站。花土沟联合站原属采油一厂,2008年初连同花土沟油田一起划分到采油三厂管理,在建成千万吨油气产量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让我浮想联翩的联合站匆匆而过,不一会就到了花土沟。
花土沟,没有花,原来也没有人,只有一条靠雪水融化的小河穿过,只有茫茫戈壁与无边无际的大漠黄沙。花土沟在柴达木西端,油砂山脚下,地质构造层截面五颜六色。第一批闯进这里的勘探队员,便给这个连芨芨草也不能长的地方取了一个诱人的名字。
从此,青海石油人住在了这里。从此,花土沟成了一个小镇。小镇西北高东南低,山峦叠嶂的阿尔金山雄峙其北,白雪皑皑的祁曼塔格山高耸于西南,形成山盆相间的地形格局。盆地海拔在2689至3800米之间,大多为荒漠戈壁、流动沙丘。
为了石油人的期望与梦想,来自天南地北的一代又一代人,集聚在这里,奉献着青春和智慧,用生命把戈壁黄沙的花土沟变成了一个有厂房、烟囱、街道、市场、酒吧,有生气,有灵魂,有人情味的集勘探开发、原油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石油基地。
李启香的爱人也在花土沟工作。晚上,他爱人叫了两位负责井下业务的朋友和我们一起吃晚饭。其中一位叫陶春,是修井队的指导员。陶春性格直爽,谈吐幽默。25年前,他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就没离开过花土沟,同时,也没离开过这个井下修井大队。他是他们那批参加工作的人中第一个当班长的,从学徒到场地工、井口工、柴油机司机、大班、副队长、队长,一直到现在的大队指导员。
看样子要在花土沟干到退休了。
陶春开朗地大笑。刚上班的时候,他有一个理想,当一名采油工,可直到现在愣是没当上。
为什么愿意当采油工呢?我好奇地问。
采油工快乐啊,还轻松。
陶春说,油田公司都知道:狼不吃的是采油工,累不死的是修井工,打不死的是钻井工。
为什么打不死啊?
钻井工力气最大。
狼又为什么不吃采油工呢?
大家都笑了起来,似乎没人打算告诉我这个秘密。
陶春是四川人,父亲是青海油田的第一批职工,母亲没有正式工作,随父亲来到花土沟。那时候,这里的环境真艰苦啊,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只有高高矗立的井架和挖在地底下的地窨子,石油人就住在里面。当时,父亲的工资只有102元,负担不了一家六口人的生活。母亲就在油田干临时工,在山上挖石头、修路、烧窑,比男人干的活还苦还累,挣了钱还要往四川老家寄钱。可再困难,每年春节一家六口都要回四川老家过年,看望老人。
陶春清楚地记得,过去回老家,早晨6点从花土沟出发,晚上7点到冷湖,第二天下午5点左右到敦煌,住一晚上后再坐火车到甘肃柳园,然后才能转到去四川的火车,一路奔波劳累不说,时间都耗在路上了,哪像现在这么方便。
“比起我们的父辈,我们的条件好多了,基地什么都有,油田的领导又很关心我们,还专门给我们设置了440(事事灵)电话,家里有什么困难,油田公司都会组织管理人员去解决。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既然干了石油这一行,就得干好了,就不能给自己的父辈脸上抹黑。当然,除了自己的父亲还得对得起自己的师父。刚上班时,师父对待我像亲儿子一样,虽然严厉,有时候还要挨揍,可那是真对我好啊,学了一身本事不说,还培养了我认真负责的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真诚待人的做人原则。遇到停电、下雨或者特殊情况,不用领导安排,自己先放心不下,主动跑到作业区检查工作。”
说实在的,现在和以前比真是好多了。陶春的家现在已经搬到了条件更好的敦煌基地,妻子也是青海油田的职工,前几年辞了工作,专门在家照顾孩子,陶春轮休时可以回家。但是,这几年,为实现油田千万吨的宏伟目标,任务重,活急,有一阵子没回去了。
我问他,想不想家呀?
他大大咧咧地一乐,想什么想,老夫老妻了,早习惯了。不像小李,人家小两口正是恩恩爱爱的时候呢。
李启香的爱人红着脸说,我们算什么,花土沟有一句话,“远学邓志刚,深院宅男;近学郭学良,视频聊天”。意思是,邓志刚只要轮休回到家里,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在家伺候孩子媳妇,谁叫都不出去玩;而郭学良和媳妇视频的时间,让很多年轻人惊讶,少说也得三四个小时。
哪来那么多话呀,我们说多了还吵架!陶春一副不以为然,假装轻松的样子。其实,我知道,更多的时候,青海油田人过的是 “与风沙为伍,与石油做伴”、“离天三尺三,望断南飞雁”的漫长日子。
晚上,听李启香的朋友说,有夜间巡井的工作。我听后精神大振,睡意全无。嚷着叫她联系,要和巡井的班组一道去作业区,体验一下石油人的夜間工作。结果,因为下雨,井区停工,暂停巡井,我的愿望没能实现。好在陶春和他的朋友又带我去了井下作业大队,让我看到了在陶指导员的指导下井然有序的工作。看了他们在处理漏油、井喷时,壮观、惊人的录像,算是没有浪费时间。不过,我让陶春在我回到西宁后把他们大队的资料,还有最近几年为实现千万吨目标所做的努力和具体工作的成绩传给我,他却一直没有兑现,可能是工作太忙,也可能是不愿意过多表现自己。这好像是青海油田人共同的特点,我从心底钦佩他们。不论是井上还是井下,石油人都在为自己的承诺,为自己的一份责任尽职尽责。他们最懂得实现千万吨的目标对青海油田意味着什么,也深知他们为此努力的意义。他们与外界交流不多,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人接触甚少。他们的思想相对单纯,举止言谈实实在在,当代人习惯性的虚伪、客套似乎被这茫茫的风沙阻断,石油人的心灵像青海油田上空的天,湛蓝无比。 英雄岭
穿上石油工人的工作制服,蹬上棉皮鞋,再戴上安全帽,俨然一位生气勃勃的女石油工。多年前去山东东营,在白花花的棉花地头,红灿灿的柳林旁见过一大片整齐的井架。可柴达木盆地英雄岭上的井架却在山上,随地势的增高依次出现。
作业区副经理王可朝热情地接待了我,并让我坐上了他亲自驾驶的皮卡车。我兴奋地坐在他身边,一个劲儿地问这问那,王可朝始终耐心地向我解释。皮卡车有些破旧,在山上却灵活耐用,实用性很强。前方终于出现了一座高大的井架,颜色红黄相间,非常醒目地屹立在一个高坡上。井架周围有护栏,不能太往前靠。一位20岁刚过的年轻人独自在井边守着,年轻人是刚分来的大学生,稚嫩的脸上有一双细长聪慧的眼睛。他的父母都是青海油田的职工,还没等他毕业呢,就替他做了主,到油田工作。我觉得这个年轻人年纪也太小了,还应该在母亲身边撒娇吧,结果却来到英雄岭上当起了石油人,而且头一年不许回家,要在作业区忍受寂寞。这让我这个过分疼爱孩子的母亲,有些受不了,有些心酸,替他的父母操心。于是搂着他,留了影。可这有什么用,反倒让年轻人难过、想家。
王可朝告诉我,2010年开发的英东油田,是青海油田继昆北之后发现的第二个亿吨级油田。这个油田的发现使青海油田的油气储量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更重要的是英东油田、昆北油田的开发为青海油田建成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保障。
长得高高大大的王可朝1981年出生,山东菏泽人。2005年从中国华东石油大学工程管理系毕业,主动来到青海油田工作。选择来青海油田的初衷,是因为青海油田的工作区虽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却有轮休制度。这一点很吸引王可朝,他觉得可以用一个月的轮休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是,事情并非如他想的那么简单。毕业后的王可朝,先被分配到采油一厂,在采油队实习了半年后当了技术员。2011年底被抽调到英东油田的重点工程开发建设中。一开始,英东油田托管在一厂,后来逐渐壮大,成为独立的单位。刚到这片作业区时,近4000米海拔的英雄岭真让人恐惧,走路快一点都得喘粗气。可是在山上勘探、放线的人还得满山跑。为了保障一线的安全生产,不管是厂长还是总工程师都必须住在现场。马书记53岁了,睡眠质量不好,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却依然坚守在现场。孙工在重点工程项目上马时,体重180斤,连续工作18个月后,变成了130多斤。工程最紧张的时候,每个人要干完一天一夜后才能休息半天。一个班组7个采油工,如果采油工有事,班长就得顶上去。连续几年,很多职工包括负责人都是在山上过的春节。
王可朝渴望的按照正常作业制度轮休的愿望,成了奢望。
我问王可朝,后悔不后悔?
王可朝说,没什么后悔的,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油田公司的领导在尽最大的力量,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而且,在重点工程的建设中,我们这些年轻人边干边学,得到了锻炼,成长迅速。可也有人,一到这里就被柴达木严酷的环境吓跑了。
英东油田在终年风沙肆虐的英雄岭上。柴达木,寸草不生,人迹罕至,这原本是一个既无人又无名的生命禁区。不知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说过,谁能翻过这座岭谁就是英雄。从此,这座岭有了自己的名字——英雄岭。
英雄岭位于柴达木西南的狮子沟-英东构造带西段,地面以风蚀山地为主,地表海拔近4000米。英东一号构造带属于英雄嶺南缘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东段,受构造样式的影响,出现浅、中、深三套构造层。浅层构造为油砂山断层上盘冲起构造,构造主要发育于上第三系,断层发育,构造破碎,细节复杂;中层构造为受油砂山断层牵引在其下盘发育的上第三系构造,这两套构造均为英东一号地区现今发现的主要含油气构造。油砂山断层上盘浅层构造形态总体为油砂山构造向东的延伸部分,受应力差异的影响,在局部形成背斜、断背斜及断鼻等构造圈闭。柴达木盆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复杂的含油气盆地。几十年的勘探实践证明,英东油田有广阔的勘探潜力,同时也伴随着复杂的地质难点。但是,按照多年实践探索的经验,青海油田在英东采用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也就是边勘探、边开发、边试采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两年后便探明三级储量5000万吨,建设产能20万吨。
王可朝的皮卡车使着劲往山上爬,山上出现了一排排红色的井架。英东现场在高海拔的山上,徒步不但费劲,还需要用去大量时间,效率太低。所以英东油田的管理者每天去现场工作时,都得自己驾驶皮卡车。于是,满山跑的皮卡车成了英东油田生产现场的一道风景。
王可朝告诉我,比起其他作业区,英东原油生产和现场管理的难度很大。从2013年第四季度开始,英东采油作业区尝试着将油水井按平台承包到班组和人头,以“大包干”的形式对每口油水井的安全环保、设备管理、资料录取、油井维护、现场管理、油井产量、班组建设等实施属地管理。这样,大家的责任心就更强了。但是,英东油田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开发初期,有很多人,在海拔4000米的英雄岭上,一待就是几个月。没有路,自己用推土机铲出一条山路;没有人给做饭送饭,就自带干粮和水;每天在岭上放线、巡线、打井……足迹踏遍了英雄岭的每个角落。野外作业睡帐篷,白天热得让人晕眩,夜晚冷得无法入眠。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多变,沙尘、狂风、暴雪屡见不鲜,强烈的暴风雨雪可以使气温从10℃一下降到零下20℃,刹那间就能把人推向死亡的边缘。
然而,英东油田是青海油田建设千万吨油田重要的上产区块,是“中石油六大提速提效区块”之一。超亿吨级的勘探成果,成为中国石油近10年来发现的物性较好、丰度较高、单井日产较高的区块。
对于青海油田的石油人来说,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都得干下去。况且坚守,从来就是石油人对恶劣环境的不屈服,是当代石油工人继承老一代石油人传统,对自己职业责任的忠诚。无论是让人惊惧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狮子岭,或者是荒凉沉寂,风沙弥漫的柴达木,都不能阻挡石油人的脚步。
说起英东油田的开发,又想起在敦煌见到的青海油田公司总地质师、总经理付锁堂。2007年,付锁堂服从组织安排,从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现场,来到自然条件十分艰苦的柴达木盆地。在主持油气勘探工作中,在自己刻苦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思维,解放思想,组织石油地质和工程专家进行探讨,集思广益,认真分析前人工作的得与失,变不利为有利,从普遍中找特殊。通过不断研究,付锁堂的集体在柴达木盆地腹部积极探索出一片在富烃凹陷内,以晚期构造为代表的中浅层油砂山——大乌斯构造带油气藏勘探领域。他组织专家在地震老资料的基础上优选钻探目标,2010年优选出的英东一号构造钻探砂37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使柴达木油气勘探又一次获得重大突破,打破了柴达木盆地30年来勘探沉闷的局面。 为尽快实现油田开发,他组织地质、采油、物探人员和国外技术服务公司等专家学者进行多次研讨,形成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遥感、物探、测井、计算机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油藏描述评价技术,有效地刻画了英东油田的细节,为该区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勘探成果被评为中石油“2011年度石油勘探重大发现一等奖”。
在北京勘探工作年会议上,付总说:英东的成功,是我们解放思想,重新认识地下,积极推广先进实用的勘探技术,加强管理、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统一协调,加快勘探节奏,提高勘探效率的结果。
2011年,英东一号提交了油气控制地质储量1.2亿吨,通过进一步山地地震攻关落实圈闭,在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发现了一批新的勘探目标,可达到2~3亿吨的油气储量规模,形成百万吨油气生产能力,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发现。
英东油田的诞生,极大地促进了青海省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青海地方经济建设。同时,青海石油人齐心合力挑战英雄岭的气概,解决了多年来的勘探难题。
这是石油人挑战高原复杂山地勘探禁区的重大突破!
王可朝没有太多的时间陪我说话,他要开着皮卡车,漫山遍野地跑。有一个油井在漏电,电光四射,异常耀眼。他一个急刹车,急急忙忙地冲下陡峭的大土坎,查看详情,接着打电话、急救。和我同来的李启香也一骨碌跳下土坎,冲了下去。
还好,卡子上值班的巢成志师傅接待了我。巢师傅50出头,是老石油人,开发英东油田时,报名来这里驻守英东油田的大门,每天要负责管理的事繁杂不说,来回车辆,车辆调度,监督安全、巡井、装抽油机、环境检查这些事情,没有哪一项可以片刻离开人。晚上12点睡觉,一大早五六点钟起床,长时间的高海拔工作,巢师傅落了一身病,和同龄人比起来,看上去更加疲惫、苍老。
“一辈子就这么过来了。”巢师傅笑了笑,“吃过的苦说也说不完,但是也值,中国油田的发展,离不了我们青海石油人的努力。”
送我出门后,我发现在值班室后面,有一小片平整过的地,开着红色的花朵。巢师傅走过去,笑眯眯地说:“明年,我准备再多种一点,让来到英雄岭的人,一眼就能看到花。”
花朵点点滴滴,不甚丰饶,但我知道,这是巢师傅精心培育的花,倾注了他的幽思与情怀。我摘下了一根草茎,放到嘴里细细地咀嚼,有山野的味儿,也清香,也苦涩,仿佛悬挂在戈壁,一直牵引着我,不断地回想,回想它在荒漠里盛开的模样。
昆仑山下的英雄
2007年,青海油田在昆仑山北坡,即昆北区块的“切六井”喜获高产油流,标志着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的正式诞生。
随之,厂区建设、场站建设、产能建设纷纷上马,快速建成。昆北,这片几代柴达木石油人奉献了智慧和汗水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昆北油田在连绵不断的昆仑山下,海拔3100米,昼夜温差大,夏季夜间温度在零度以下,冬季夜里温度更是零下三四十度,呼吸一口空气肺都冰得疼,吐一口唾沫落地就成冰。
挑起建设和開发昆北油田这副千钧重担的是青海油田采油二厂,而二厂“跃进二号”采油作业区的采油班长是富有经验的李亚夫。
1996年,不满20岁的李亚夫从青海石油技校采油专业毕业,到采油二厂成为一名采油工人。因为技能过硬,半年后便担任了采油二厂“跃进二号”采油作业区的采油班长。也就是说,他工作16个年头,几乎当了16年班长,所以,人们都叫他“老班长”。
2010年10月,李亚夫从跃进二号油田转战到昆北油田。由于昆北油田属于新开发的油田,人员少,任务重,运用的都是新的采油工艺,前期投产困难重重。李亚夫这个老采油班长也必须从学习、熟悉新工艺入手,从零开始,从细处着眼,超常规作业。
昆北油田是一个给青海油田发展带来希望的油田,李亚夫带领班员一头扎进井场,没日没夜地奋发大干,有时甚至通宵连轴转。
昆北第一采油作业区有油井105口,李亚夫班管控其中46口油井。由于原油黏度较高,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管线冰冻堵塞、井口刺漏等情况。管线冰冻堵塞后,必须立即用洗井车将热水强力注入管线,融化冰冻的原油,使管线通畅,不然管线会冻裂,将严重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于是,“顶管”抢险成了家常便饭。2010年冬天,有时一夜要顶5次管线,每顶通一次管线需要两三个小时,每个月都在一百多次,劳动强度非常大。
李亚夫班管理的46口油井分布在5平方千米的井场区,开着皮卡车巡视一遍就要两三个小时。好在李亚夫对每口油井的技术参数、运行状况和潜在的隐患都了如指掌,对重点管控的油井能够做到重点监控。
有一年的除夕夜里,天气滴水成冰,大家都盼着油井能够保持正常运行,班员们能在基地吃顿团圆饺子,看看春晚节目。但事与愿违,当天的除夕夜成了他们的抢险夜。一口油井堵管了,李亚夫和班员火速赶到现场,按照惯例进行快速抢险作业。
两个小时后完成“顶管”,正准备回撤基地。这时,又接到报告,另外一口油井需要抢险。那一夜,他们连续抢险了三口油井。等披着一身风寒回到作业区基地时,春晚节目已经和观众“再见”了。
因为特殊的地域环境,青海油田对野外一线工人实行双月轮班制度,即在野外上两个月班,就可以回敦煌基地休整两个月时间。李亚夫班组加两个班长在内共有10人,轮休倒班就只有5个人。求产初期,这样的轮休政策是很难兑现的。李亚夫曾连续干过七八个月,其他班员也不能正常轮休,基本上都是四五个月才能休息一次。
在野外工作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如果连续在野外待上三个月,人的情感和理智就会达到忍耐的极限。可是,面对一片荒芜的茫茫沙滩,李亚夫和他的班组成员,都是自觉延迟轮休时间,保产上产,没有丝毫怨言。
有一年3月,因为老电网发生故障,作业区全部断电,紧急动员抢险,给所有管网内注入盐水,置换掉原油,不然原油冻结,所有井场管网都将会冻裂、报废,作业区油井将全部瘫痪。为此,他们挑灯夜战,拼命大干,五天五夜没有合眼,人的体能达到了极限,有个班员居然站着靠在油罐上就睡着了…… 年轻的施军正穿着红色的工衣,在采油二厂的门前等我们。坐到车上后,我们一起向井区奔去。因为是阴天,远处的昆仑山隐在淡淡的雾中。施军正是四川人,长得很秀气,他说,别看这荒凉,野生动物还不少呢,有黄羊,有兔子,有时候还能看见一大群野驴。更何况,轰鸣的钻机就在眼前,银色的集油罐群闪着亮光,采油树在忙碌,油流在地下的管网里奔腾。
我被施军正的情绪感染,兴奋起来。我们停在一架红色的抽油机前,原来这就是为昆北油田立下战功,让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付锁堂付出心血,流下过泪水的“切六井”采油作业区。
认识到昆北具备源外地区油气成藏条件,打破了传统勘探禁区的青海油田,把烃源岩作为一个宏观的成藏条件进行综合性研究,重视对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研究,加深了对地层岩性油气藏的认识,促使局部发现成为规模,突破了柴达木盆地多年的传统思想束缚。
在这个过程中,青海油田开启了一扇思想的天窗,重新认识了柴达木盆地资源潜力,重新认识了勘探领域、勘探区带、地震资料,重新分析了有利油气聚集区。不但从思想上取得解放,在战略部署上取得主动,而且坚定了勘探信心,激发了勘探热情,勘探突破接踵而来,先后厘定出了昆北断阶带、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马北隆起区为近期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特别是,昆北油田的发现一举扭转了青海油田石油勘探长期低迷、无规模储量发现的被动局面。
昆北断阶带整装优质储量的发现,是青海油田近30年来最大的发现,其储量规模达亿吨级,在青海油田的油气发现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建成的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是每个青海石油人的愿望,也是所有石油勘探人员执着追求的结果。为了这份责任和追求,青海油田的员工经历了拼搏,接受了挑战。
中午时分,巡井的皮卡车开进作业区的院子里,跳下几位满身风尘的工人,他们摘下手套,扑打掉身上的风沙,有说有笑地向食堂走去。其中一位个子不高、身材敦实、低声细语、沉稳平静的年轻人就是李亚夫。
李亚夫的血脉里流淌着老一辈石油人的血。在担任班长的日子里,他以身作则,不仅管好了班组,发挥了班组的战斗力、创造力,让班组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潜力,李亚夫还带领班组成员凝心聚力,全力打造出了青海油田的“明星班组”。
他和同班的另一个班长何湘一起精心提炼总结了一套适合采油班组管理需要的班组管理方法,给“李亚夫班”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对“五型”班组创建以来关于学习、安全、清洁、节约、和谐等五个方面各要素的综合和提炼,提出了“六清工作法”。
所谓“六清工作法”的具体内容就是:工作目标要清楚、工作思路要清晰、安全管理要清醒、工作方法要清简、工作环境要清新、做事为人要清白。
同时,李亚夫班组,依靠有效的科学技术,利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获得了最好的效果、最高的效率。他们配合其他班组共同完成生产原油16.6万吨、注水40万吨的全年生产任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李亚夫针对油井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大胆改革,其中“防砂式油嘴设计及应用”项目获得青海油田合理化建议二等奖,节约了检泵费用60万元,每年增产原油180多吨,和班员们一起自行设计加工电热带温度控制装置、采油井井口求产装置、蒸汽清洗装置,解决了生产中的大问题。
李亚夫带领的班组成员,个个热爱班组,把班里当作自己的家。厂里要将班组里一位女员工调进机关工作,那位女员工却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她说在这个班组里感觉很温暖,不想离开。去年刚从北京石油大学分到李亚夫班组的大学生小孙说,虽然这里是戈壁沙漠,自然条件恶劣得让生命敬畏,但是,我喜欢李亚夫班组,在这里我不仅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也将会是我展示大学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最好舞台。
李亚夫的妻子何燕妮,跟李亚夫一样在昆北作业区工作,7岁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现在上小学了。可是夫妻两人平时各忙各的,顾不上孩子。偶尔,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李亚夫和妻子,能在沙滩上散散步,说说工作上的事,说说远在千里之外让他们日夜思念的孩子……
继昆北、英东石油勘探取得重大成果后,青海油田通过分析柴达木天然气的富集规律和有利目标,经区带优选,再一次将目标锁定在阿尔金山前东坪地区,明确了东坪古隆起具有源外岩性油藏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2011年以东坪构造为切入点,部署钻探的“东坪1井”压裂试油获得高产天然气流,日产气11.3万方,打破了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勘探二十多年的沉寂局面,拉开了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又一轮序幕。
半个多世纪前,一群拓荒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浩瀚沙海柴达木盆地,靠人拉肩扛,住地窝子,喝凉水,建起了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油田。
50多年后,青海石油人繼续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攻坚克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建成了高原千万吨级大型油气田,为国防安全和地区经济建设做出了更大贡献。
甘森站
离开花土沟,回到格尔木,一路上,有雨有风有太阳,最后一站是甘森站。
甘森是蒙古语,苦水的意思。甘森站是继花土沟、大乌丝输油站后的第三个输油站,要把经花土沟联合站处理后的油,输往格尔木炼油厂。甘森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四周荒芜寂寥,冬天冻死人,夏天的蚊子能咬死人。
站上基本是年轻人,工作任务繁重。为了顺利安全地把石油输往炼油厂,需要24小时值班,通过远程观测参数。每过一个小时沿线巡查一次,解决漏油、偷油事故,每两个小时要向上级部门汇报一次,保障输油管道正常运行。巡线时,一走就是100多公里,有时开着皮卡车,有时得徒步。输油管道埋在地下,每个职工都得具备根据地貌判断地下管道是否发生异常的本事。
甘森站附近有一条叫“娜林格勒”的河,娜林格勒河经过的地方依旧是空旷的荒野、冷漠的远山、干燥的盐碱地。分配到站上的一位年轻女职工告诉我,刚来的时候,心里苦闷,想家想父母,站长李超就带着她去逛夜市。沿着站前的这条路走了很久,还是这条路。到了一个三岔路口,站长停下,指着像是在半空中掉下来的一线亮光,这就是我们的夜市,心烦了,你可以到这儿来逛逛。年轻的姑娘睁大眼睛仔细一看,闪烁灯光的地方只是荒野戈壁中一个很小很小的加油站。
姑娘无言,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从此以后,三岔路口的加油站,成了这个姑娘晚饭后经常去散步的夜市,在心灵与天地广阔的空间里,消除寂寞、化解忧愁。
甘森站有漂亮的活动室,干净整洁,也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但难以忍受的寂寞和长达45天与家人的离别很难熬。
宣传栏上贴着站上每一位职工的全家福,照片下是妻子、孩子、丈夫写给职工的一段段话:
“你要好好工作,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我们支持你,你要加油哦……”
在苍凉冷酷的大漠上,每一句话都那么动人,那么温馨,那么甜蜜。是亲人的爱,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才让青海石油人能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安心工作。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力量,比爱更强大呢?
责任编辑 鹿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