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温莎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good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莎城堡、古格王朝遗址,都是古代的军事要塞。当年征服者的成功,往往由杀戮和血腥铸就;而英雄们辉煌的累累功勋,也记载着荣和辱。
  春去冬来,一代又一代,这些贵族,这些帝王,他们和她们今天仍执着地捍卫着王室的血脉,追求着一种生命的形式美。贵族传统,无论是绅士风度还是骑士风度在现代的欧洲,作为一种行为气质而泛化存在,已深深地渗透在骨子里,表现在他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
  
  微笑无质,却增固了温莎城堡的气质,微笑希声,却带来了泰晤士河畔的欢语,它提升了人类生存的素质,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1)
  
  听说,温莎城堡聚集了全英国最珍贵的珍宝和遗产。
  听说,温莎小镇留下了最绅士的欧洲文化。
  今天我们很幸运,由旅行社的段老板亲自开车带队前往温莎城堡。段导年近50岁,听他自我介绍,到英国已十几年,同样的景点,通过他有声有色的介绍,和他那幽默和豁达的微笑,我们的心情和感觉竟自然地愉悦起来,并开始喜欢这个地方。这个始于11世纪的温莎城堡,也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最喜欢的地方,她从小在此长大。城堡在伦敦近郊,仅30多里路。汽车沿着泰晤士河畔开往城堡,在近温莎小镇时,路边有很多美丽的乡间别墅,段导告诉我们:“这里可是皇家的贵族领地,这些别墅是英国价格最高的。”
  早就听说,这里的尊贵氛围连伦敦都无法比拟,这里的渊源与皇室向来解不开,也道不明,这里更有许多贵族和绅士壮丽凄美、惊心动魄的故事。
  温莎城堡到了,远远望去,它俨然一派江山永固的要塞气势,花岗石的建筑群,高高地矗立在泰晤士河畔30米高的丘岗顶上,四周相当开阔,可以俯瞰泰晤士峡谷。“温莎”的原意为“蜿蜒的河岸”。威廉一世统治时期,命令在此建造了一座木头要塞,以便监控和防止敌人从西边进攻伦敦。后经几次重建,特别是建筑师怀特维尔在1820年将城堡改建后,将它从防卫的工事,变为贵族王公居住的豪宅,外观更雄伟地表现了英国君主统治的伟大和强盛,体现了传统中世纪堡垒的宏伟和豪华。
  英国历史上屡遭外来侵犯占领,这些城堡的墙和坚固的塔楼,无疑是主要的防御手段。然而今天其强大骄傲和自信的外表,被春天明媚的花草点缀围聚时,这个外表强硬的汉子,竟柔和起来,它脱去了往日蛮横的霸气,显得和谐平静。
  在今天的世界上,无论是还保留帝王传统的日本,还是民主主义的美国,或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帝王或总统敢将还在居住的私宅,向全世界游客敞开的。作为帝王,能将自己祖传的私宅和珍藏向公众开放,这是何等的气度!更是彰显了一种无形的亲和力。
  它矜持地屹立着,露出绅士的微笑。
  温莎城堡占地5万多平方米,其一层层拔地而起的台阶、塔楼、钟楼和其中一个巨大的四角塔楼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帝国印象。它的整体分高、中、低3个区块。中区是一座被玫瑰花园围绕的高大白色石头圆塔,这是温莎城堡的标志性建筑。如果女王在温莎,塔顶的方楼上就会飘扬着王旗。
  低区有两座主要建筑,一是阿尔伯特纪念堂,是维多利亚女王为纪念她心爱的丈夫阿尔伯特而建,教堂内部装饰极为富丽堂皇。另是圣乔治教堂,它是英国最漂亮的哥特式建筑之一,爱德华四世于1474年修建。 这座小教堂内的祭坛上方悬挂着英国最高骑士勋章——英国嘉德旗帜勋章,旁边放着一张举行加冕礼的橡树宝座,在圣乔治教堂安放着英国10位国王的遗体和保存着各种各样的圣物。
  高区是温莎堡的最精华部分。中间是一片大草坪,三面围绕着一座座雄伟的建筑。北面的一排有会客厅、交易厅、宴会厅和圣乔治厅等大厅相互连接。每间大厅都有丰富的艺术收藏,包括绘画、瓷器、工艺品、盔甲和武器等。英国是世界上博物馆及收藏最多的国家之一,当年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称霸全球,更给他们提供了收罗珍品文物的机会,这些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搜刮掠夺的珍宝都运回英国,藏在各地的博物馆,包括温莎城堡。未来前,导游就告诉我们:“最珍贵的文物要到温莎城堡去看,当年有不少宝贝都聚集在那里呢。”
  俗话说,没有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成就这些贵族需要物质基础,这些贵族先辈的原始资本积累也脱不了是靠战争掠夺起家。内心有些别扭,特别是在曾经是战争军事要塞的温莎,特别是祖国遭受过这个帝国殖民的中国人,特别是谈说到掠夺来的珍宝。
  
  (2)
  
  帝国的背后,往往是战争、掠夺和血腥。英雄们辉煌的累累功勋,往往也同时记载着荣和辱。
  荣誉的背后,是腥风血雨的哭泣。
  高区的圣乔治大厅是英国的勋章基地,从1349年颁发之日起的所有嘉德勋章获得者的勋章全都悬挂在这里。它的墙壁四周和屋顶上都挂满了勋章,它们记录了在战役中和英国的建国中,那些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英雄们的功勋。这些生前顶天立地的人,和他们曾经惊天动地的名字,今天虽然仿佛有些委屈,摩肩接踵地拥挤在这间厅房里。而值得欣慰和重要的是,今天的英国没有将他们遗忘,除了这些勋章,这里还留下了记录他们辉煌生平的文字及影视资料。并且直到今天,每年一到最隆重的祈祷仪式,获得嘉德勋章的英雄们都会聚集在圣乔治小教堂。他们身穿暗蓝色天鹅绒无袖上衣,头戴插了白羽毛的头盔,举行有英国女王和王室成员参加的隆重游行活动。
  那天,临离开圣乔治大厅,进来一群身着讲究的人,他们礼貌微笑地与迎面的游人点头打着招呼,并紧紧地拥聚着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妇人,见他们来到那11幅(有真人大小)由著名艺术家画的英国各年代国王的肖像画前,很认真地细看着。这个月底是威廉王子大婚,他们一定是前来祝贺的皇家后人,瞻仰着温莎堡内他们祖先的丰功伟绩的。此时,他们的内心一定很是自豪。而这也是这些画面上的已逝先人,生前努力的唯一期望吧。
  这次很荣幸,在温莎城堡的切斯特塔楼和与塔楼相连的图书馆,我看到了那里珍藏的宝贝——国王查里一世题词的莎士比亚作品原作,以及马丁路德的圣经。图书馆中属于无价之宝的还有戈尔贝恩、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的真迹和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著名解剖图纸。这些巨人们真是非常的了不起,虽然人身已去,却能留给后代如此美的内心欢愉和遐想。
  离这些大厅不远是埃德温柳特恩的作品——著名的玩偶之屋,这栋房子于1424年被赠予了王后玛丽。其中有40个小小的房间,冷热水输水管道,15个浴室,配备了电梯和照明设备。
  遐想人生也如那些微笑的玩偶,满足而认真地守护着自己的小家,一定很幸福。然而为何又会有霸权的欲望?又会有战争和杀戮?
  这些要塞与城堡,英雄与巨人,贵族与帝王,给今天留下了什么呢?
  那些文明、那些礼节、那些哭泣,那些累累功勋,今天亦能告诉我们什么?
  
  (3)
  
  温莎小镇,紧挨着温莎城堡。
  它由皇室贵族们的居所、赫赫有名的伊顿公学、贵族小学及几条古老的街道等组成,这里,尊贵的氛围无形地浸润在这些风格古典的小楼,这里,绅士幽默的言谈淡淡的飘荡在春天的花丛中。
  当年,英王爱德华八世因为爱情而抛弃皇冠,甘愿屈于温莎公爵一职,与爱妻一起住在这里,这使万丈光芒的小镇中,又添了几许罗曼蒂克的温暖情怀。走在温莎镇上,迎面虽不一定是威严的女王、潇洒的威廉王子,但华丽车站旁的购物中心、泰晤士河畔的下午茶座、背后映衬着伟岸而坚固的城堡,仍会让人恍若皇室的贵客,欣喜地享受这一切雅致的招待。
  那是一座门面窄小,仅有五六米宽、三层高古色古香的小楼,现在由一个中国人在经营饭店。我们到时已中午,安排在那里吃饭。段导告诉我们,这幢楼房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1680年)国王查理二世专门为他的情妇所盖的房屋,楼房的内部有条地道直通温莎城堡。在这幢小楼里,那位平民女子为查理二世生了二位王子,其中一位被封为公爵。为此,同时期国王查理二世还将温莎城堡内部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城堡的外部轮廓和基本建筑物经过当时的一系列维修后,至今依然完好无损。
  这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饭馆,背后有这么个鲜为人知的皇室故事,我们顿时兴趣盎然,自然地希望知道多一些,提问也多了起来。
  “这房子现在是你的吗?”“签订了20年租约。”小饭店的中国老板态度很谦恭,但不太爱说话,我们问一句,他礼貌地答半句。问他是哪里人,只说是中国人,但却一直默默地候在我们的饭桌旁,安静地微笑着。他和段导年龄相仿,两人大概在英国居住时间都很长,举手投足之间都有点淡定的英国绅士风度。偶而听他浅浅地和段导聊两句。“您请了六位导游?已是不小规模了喔!”“现在中国游客,你这里也多些了吧!”顾不得他的矜持,我总想引他多聊些这屋的历史,他回答说:“这几天温莎城堡很热闹,还有些人来看这套房子,应该是皇家的贵族亲戚吧。”
  这个月底的皇室婚礼,英国准备的很隆重。刚才我们在城堡也看到了一些举止彬彬有礼的皇家后代,应该是前来参加大婚典礼的。“这房子300多年了,也是好几代了吧”,老板又若有所思地接着说。“地道还在吗?我们能去看看吗?”“哦,地下通道的门内,现在是我们饭馆的储藏室,通往皇宫的地道口早已被堵住了。”老板歉意地回答着。
  这么浪漫的历史,引起我的好奇,拿着相机,在老板的首肯下,特意参观了饭店别的地方。来到布置的很温馨的二楼餐厅,墙面上挂着国王查理二世的画像,下面是一个15世纪很简约的壁炉,而对面墙面上的另一个壁炉就豪华多了,仿佛是后期制造的。饭店二楼拐角的女洗手间很有情调,粉色的马赛克墙,粉色的洗手盆,灰蓝色的抽水马桶,非常精致温馨,地面上紫灰色的马赛克,这应该有几百年了,已被磨得看不清那是一小块一小块拼接的痕迹。那里连纸巾也是粉红色的,看来现代中国的老板娘也是位很有素质和情调的女人。
  紧挨着一墙之隔的那栋楼房里,听说当年莎士比亚居住过,我们站在楼下往上望去,紧闭的门窗,充满了神秘感。门前,跨过用石块铺成地面街道的空地上,有一棵枝干长很粗的樱花树,血红粉白的花蕾正热闹地盛开着。那樱花衬映着眼前这幢的小屋,衬映着背后沧桑的城堡,衬映着蔚蓝色的天空……突然,我仿佛聆听到了日本著名歌手冈信康那圆熟的歌声,透着一丝苍凉:
  如冬季来临,一张幕落下;
  如梦境过去,一代人迟暮。
  春去冬来,一代又一代人,这些贵族们执着地捍卫着王室的血缘,追求一种生命的形式美,无论他们是绅士风度还是骑士风度,今天的贵族的传统在欧洲,作为一种行为气质而泛化存在着,深深地渗透在他们的骨子里,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悠远的天空中,那时而悲怆,时而火热的歌声,带着段导那幽默的微笑、饭店老板平静的微笑,带着伊丽莎白二世雍容豁达的笑容,戴安娜王妃的长子威廉与未婚妻幸福的微笑,轻轻掠过。
  微笑无质,却增固了温莎城堡的气质,微笑希声,却带来了泰晤士河畔的欢语。微笑,虽然无法留下哪些鲜活的生命,却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我曾分别问过段导和另一位1979年出生的导游,你们不想回中国吗?这里这么辛苦,家人、父母和朋友都在国内。而二人却是一样的回答:“当然这里好啦,这里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这里大家相互尊重。”
  远离亲人和故土,换来苦涩的自由和尊重,享受这生命的形式美,他们认为还是值得的。
  是微笑的温莎,在吸引他们吗?
  是绅士风度,在今天的传承吗?
其他文献
新田村位于南雄东北31公里的乌迳镇。村中有一条乌迳古道,是仅次于梅关古道、贯通南北、连接江南而达闽西、水陆联运的交通要道。史料载,乌迳路的开辟,早于梅关古道,曾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古道之一。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余岭后,来往于岭南与中原的客商多经梅关古道,但通过乌迳官道的人车仍十分繁忙。直到清末,乌迳古道仍在使用。可惜的是,在千百年的漫长历史里,乌迳古道渐渐湮没于历史的烟云
期刊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是俄国19世纪末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1871年他的毕业作品《眶鲁女儿的复活》获得学院的大金质奖,得到公费往罗马留学的机会,但列宾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巴黎。1876年回国后,坚持在乡村和民间写生,并且和革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保持密切的往来。他的《宣传者的被捕》、《拒绝仟悔》、《意外归来》都是以革命者的斗争生活为题材的优秀作品。而对俄罗斯历史事件的关注更引起他对历史画创作的强烈欲望,
期刊
定格自然的美丽,外化人物的内心。俄罗斯油画和素描艺术秉承欧洲传统,又自成一派——其独特的歌唱性色彩、深邃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充满人物精神情愫画风在世界艺术史上享有盛誉。    1923年出生于哈巴罗夫斯克。  1945年,参加了著名的苏维埃战争题材画家费林兹教授组织的大型全景画《斯大林格勒英勇保卫战》的创作。  1949年,考入于列宾美术学院约干松工作室。后又成为亚米格拉西莫夫工作室研究生。三年后获“
期刊
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托卡列夫(1918-1988)  俄罗斯人民艺术家、俄罗斯著名油画大师,被称为“小列宾”。  1918年出生于罗斯托夫州沙赫特市。  1939-1948年,洛夫托夫州艺术专业学校,以优异成绩毕业。  1941年应召入伍,参加二战。  1942年到1945年被囚禁在挪威。1945年被释放。  1946年起,继续在罗斯托夫美术学校学习,194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1948-195
期刊
俄罗斯的文学、音乐、电影和美术在我国有广泛的影响,有很大的受众群。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是,美术作品不仅被中国观众欣赏,而且还为一些人收藏。这些收藏家是在中俄文化交流60-80年代停顿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到俄国收藏艺术品的。 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不久,就曾有艺术机构专程赴北京与我商谈,邀我协助他们到俄国收藏绘画事宜,也因此让我与俄罗斯油画再添上了新的情缘,并对之有了更深的感受。  当时,苏联突然解
期刊
《焦点》:尊敬的Quang Ho先生,感谢您接受中国《焦点》杂志社的访谈。听说您自幼便很有绘画天赋,如今更是一位知名的画家,请问您的艺术创作是基于什么样的独特思想理念呢?  Quang Ho:在我动笔作画之前,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对描述的物体的结构和视觉概念有清晰的了解。艺术家们常常谈论物体的大轮廓,但很少去关注景物轮廓必须匹配的整体背景,而这个整体效果才是八种视觉技巧的潜入点。所以如果景物的轮廓没有
期刊
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彼缅诺夫 (1920-2008),俄国功勋艺术家、俄罗斯人民艺术家、俄罗斯美术家协会成员、艺术科学院院士、艺术理论学副博士、列宾美术学院油画和构图教研室教授。  1920年,出生于切列波韦茨的工人阶级家庭。  1936年中学毕业后,他迁往列宁格勒,在那里他开始了他机械印刷厂的职业生涯。同时在文化宫基洛夫艺术工作室学习,拜师于杰出的艺术大师布德罗斯基和卡别伊靳。  1940年,还是
期刊
公元600年前后  荒漠中的一座座古城,那些神话般辉煌的往昔,已变得十分遥远。西北风情,不在城市,不在高楼,而在旷野穷乡,在古老而残破的废墟中。只有在那里,才没有世俗的繁华和光怪陆离的色彩,才聆听到遥远的足音,像流水拍打一般哗哗流过的时光,开启我们尘封的记忆。  祁连山劈入蓝天的雪峰,注视着多少睡去了的古城?    在河西走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繁华的城镇,与内地没有什么两样。  “凉州儿女满高楼,
期刊
雨季的布达拉宫,在浓雾渐消的清晨,从远处看,犹如一座从海底崛起的水晶宫。金顶、鳌首、宫窗;一层、两层、三层,它变幻着色彩,迷离炫目; 终于,13层宫楼全都崛升起来,这神秘的宫殿仿佛在海面又在半空,在水里又在雾中……  布达拉宫是藏王松赞干布辉煌一生对爱的唯美绽放!是他精心营造的爱巢,每个砖头都写满了对大唐文成公主的至爱倍宠。走进布达拉宫方知藏王的用心良苦,99间宫殿,间间应证海枯石烂,五层,层层涔
期刊
俄罗斯,在“80后”一代人的字典里,也许只是一个地理名词;然而,之于他们的父辈来说,俄罗斯却是一个特殊的情感符号,抑或是一份难解的情结。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文学,俄罗斯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滋养着中国的心灵土壤,并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中枢里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半个多世纪以来,俄罗斯油画对中国油画产生了深远而厚重的影响,两国艺术家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激发着人们追溯这半个多世纪历程的冲动。如果说“俄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