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繁殖及造林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a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泡桐作为我国特有的树种,其品种较多、适生能力强,种植范围广,用途较多,是城市绿化、营建防护林、景区植树和林粮间作的重要树种。该文首先对泡桐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介绍,然后从适宜繁殖品种的选择、繁殖区域的整理、繁殖方式、繁殖期管理等方面对泡桐的繁殖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从种植土壤的选择、移植栽种、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泡桐造林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促进泡桐繁殖以及植树造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泡桐;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90-02
  泡桐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属于常绿落叶乔木,可生长在较为瘠薄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栽培历史悠久,在气候较为温和的地方均有种植。同时,泡桐的用途较为广泛,其树干粗大、纹理通直、材质轻软,可用于多种板材制作的原材料;其木材本身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绝缘、共振性能,是优良的弦乐器用材。因此,泡桐成为我国城市绿化、营建防护林、景区植树和林粮间作的重要树种之一。
  1 生物学特性
  泡桐树体高大通直、树冠呈伞形或圆锥形,树皮随着树龄的增加逐渐粗糙且出现纵裂;树枝对生无顶芽,除老枝外一般均被毛,叶对生,大而有长柄,花成聚伞状;蒴果呈卵圆形、长圆形,果皮为木质化;种子个头较小,有膜质翅和少量胚乳。泡桐生长速度较快,一般7~8a即可生长成才,易繁殖、喜光抗干热、耐酸防腐、耐干旱湿热、能抵御霜雪和风沙,适生能力较强。枝叶密且大,具有较好的隔光避阴效果。
  2 繁殖技术
  2.1 适宜繁殖品种的选择 泡桐的品种有10多种,如白花泡桐、楸叶泡桐、兰考泡桐、台湾泡桐、南方泡桐、鄂川泡桐、川泡桐、毛泡桐、山明泡桐等,它们都有其本身树种适宜生长的环境,因此,在准备为泡桐繁殖前,应根据种植的区域不同,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除了选择合适的品种外,还要对种苗的品质进行选择,应考虑生长期长、生长量大且迅速、树干通直高大,而且适应能力好、抵御病虫害能力强、经济效益高、收益快、优良无性系繁育的品种进行栽培繁殖。
  2.2 繁殖区域的整理 由于泡桐属于向阳性植物,适生性较好,但为了保证苗木生长旺盛,以选择背风向阳的沙壤土或壤土为主的圃地最佳。在培育之前应先对苗圃进行翻土和整理,施足基肥。同时,由于泡桐本身的生物特性导致其一部分病虫害会通过土地进行传播,因此苗床不宜连作。如果需要重茬时应彻底清理圃地,并且将原有土中残留的苗根、枝叶挑拣出来并烧毁,同时还要喷洒消毒药水,避免初期传染。土壤整理好后要做好苗床,垄高一般在15~20cm即可,植株行距保持在1m×1m较为适宜。
  2.3 繁殖方式 泡桐繁殖较为容易,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种方式进行。有性繁殖即实生繁殖、种子繁殖,无性繁殖可采用分根、分蘖和嫁接等多种方式。由于无性繁殖可以较好地保持母本中的优良特性,因此在繁殖过程中一般采用该方式,其中以分根法使用最多。分根育苗的方法既简单又快捷,而且出苗率高,成本低,因而使用较为广泛,但是其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土质良好、无病虫害、干燥无积水、肥力充足等条件。种根选择以1~2年生,直径在2~3cm,无病虫害和损伤的较为适宜。采集种根后,先按照10~12cm的规格将其剪成根条,在剪切过程中确保切口平滑无损伤,并使一头剪成斜口,然后根据直径粗细分成组,以方便分类管理。种根在修剪完毕后,需要在太阳下晾晒,将根条中过多的水分晒出,以切口不粘土为宜,避免出现发霉、烂根现象。储藏时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排水较好的地方,可挖沟填沙,并放入草木以促进种根通风,但要注意坑的深度,一般在50cm较为适宜,避免坑过浅导致种根受冻。每逢阴雨天气要进行检查,可翻坑晾晒或浸泡高锰酸钾进行处理,防止霉烂。埋根育苗的时间一般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密度为80cm×80cm,栽1 000枝/667m2,同时根据苗高来确定,苗木越高,密度越小。埋根时应先用过磷酸钙醮根,然后将斜口插入穴内2~3cm,将土壤压实使其充分结合。要按照苗木分组的规格进行分组育苗,以方便管理。虽然无性繁殖有较多优点,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泡桐根的萌生能力逐渐减弱,出苗率也逐渐降低,并出现一代弱于一代的现象,因此在泡桐繁殖方式方面也要非常注意。
  2.4 繁殖期管理 幼苗在栽种30d左右即可萌芽,在出苗期应特别注意苗圃中的排水情况,避免因积水导致苗木根部沤烂。为避免在生长初期遇到温度骤变等不适宜植株生长的天气,可在苗圃中覆盖地膜,在防止地面板结同时还能增加地温。对于每个种根条萌发的萌芽,还应该及时去萌,每枝只保留1~2个即可,以确保主枝干生长。苗木一般生长到2~5个月时,就进入了生长初期,此时植株的地上部分生长较为缓慢,而地下根茎可以迅速生长,此时最适宜进行定苗、培土、除草等工作。为了避免其他草木与植株争抢肥水、阳光和空间,应定期进行清除工作。在苗木长至10~20cm时即可定苗,一般每穴保留1株健壮的苗木为宜。为了壮根育苗还应及时追肥,可施加0.2%的尿素水溶液,每月3次或定期喷洒施加施硫酸铵。植株生长至6~9个月时则进入速生期,此时地上部分也开始迅速生长,为了能够充足供给营养应特别注意肥料的补充,可每个月追施1次速效肥,每次施硫酸铵60~100kg/667m2即可。培土高度可提高到5~10cm。苗木在生长期萌发出的腋芽应及时抹掉,以促进苗干生长,速生期腋芽生长,可每5d抹1次。植株生长至10个月以后,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生长速度都逐渐减慢,特别是在温度较低、气候较为寒冷的时节,植株生长基本停止。为了促进其苗木木质化,此阶段应少浇水、少施肥,确保休眠期越冬安全。幼苗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金龟子、小地老虎等。金龟子的幼虫为蛴螬,在春季一始便爬出土表层咬食苗木,可在苗圃中放鸡鸭等进行捕食或喷洒20%桐子饼液防治亦可。小地老虎也主要侵蚀幼苗的根部,可与金龟子一起防治。   3 造林技术
  3.1 种植土壤的选择 泡桐虽然适应能力强,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土壤中均可种植,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是其属于阳性树种,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和阳光有一定的要求。为了促进泡桐更好的生长,一般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通风透气性好、土壤肥力较好、排水效果较好,土壤的pH值在6.0~7.5的沙壤土或砂砾土,避免在潮湿、积水、黏重、地下水位低于2m的区域种植。
  3.2 移植栽种 泡桐种苗出圃一般在秋季的10月或翌年的2~3月左右,由于泡桐的根系分为2层,在出圃时应特别注意双层根的挖出,根幅范围保持在50cm为宜。造林应根据需要造林区域的地势地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特别是在坡度较大的梯田,更需要提前进行测量。在移栽之前需要对造林的土壤进行适当的修整和改造,以便植株可以更好地生长生存,从而促进造林效果。可事先挖好坑穴,并将穴中施足基肥,造林密度一般控制在5m×5m,平均栽种25~30株/667m2较为适宜,如果属于混种林或是林粮合种林可适当调整密度。
  3.3 科学管理 泡桐对营养元素需求较多,特别是对镁、钙等元素有选择吸收的倾向,因此要定期对氮肥、镁肥、钙肥、磷肥等进行增施。部分林区为了有效地提高泡桐主干的高度,可进行人工接干,一般采用剪梢接干法、钩梢接干、目伤接干和平头接干等方式。这些方式对1~2年生的苗木培养高大通直的主干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抹芽也是必要的管理工作,可有效地保证主干芽的生长,抹芽时间一般在春季,2~3次即可。为了控制竞争枝的生长,可以采用压重法进行调整。
  3.4 病虫害防治 虽然泡桐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但是为了减少林区损失,还应对其进行防范。泡桐常见病害有炭疽病、黑痘病、丛枝病等。其中主要受侵病害为炭疽病,发生在叶片、叶柄和嫩梢等部位,在发病初期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失绿的病斑,随着病情的不断严重开始扩散,叶片呈黄绿色,病斑直径越来越大,如遇到阴雨天气,此病情会迅速扩散并加重,出现粉红色或黑色的斑点,到后期病叶掉落。此病大多发生在越冬初期一直持续到第2年夏季结束,7~8月气候高温多雨、透风透光较差,导致此时期成为发病盛期,可喷洒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进行防治,每15d喷洒1次,持续即可控制。黑痘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小枝等部位,初期表现为出现黑痘,随着病害严重黑痘颜色逐渐加深且面积不断扩大并破裂,可通过品种的选择和育苗时的检疫加以减轻,也可喷洒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对于发病的泡桐苗木,每15d交替喷施50%退菌特800倍液或70%托布津1 000倍液1次,连喷1~2个月可进行治疗。常见的虫害有蚜虫、金龟子、地老虎、泡桐网蝽、泡桐叶甲、蒲瑞大袋蛾等。泡桐网蝽主要危害叶片,可用40%乐果800~1 000倍液喷杀;泡桐叶甲可用敌百虫粉剂喷杀。除此之外还有天蛾类等虫害,可以采用生物特性进行趋光诱杀,还可采用人工捕杀方法。还可利用天敌如黑卵蜂、马蜂、广腹螳螂、长脚胡蜂、黄胡蜂和大灰喜鹊等进行灭虫。对于以上病虫害的发生,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壤潮湿、排水不畅,因此控制林区土壤湿度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范秀娟.泡桐的繁殖及造林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10(12):75-78.
  [2]谭明高.皖南丘陵冈地泡桐造林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11(7):74-76.
  [3]顾胜全.华东泡桐的特征特性及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3):217-218.
  [4]高一龙.泡桐新品种9501的特征特性及埋根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218-219.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COMOS项目,目前使用的OA基础网络现状并不是基于域环境部署,每台客户机的登陆用户均为Administrator,没有采用用户身份识别机制。并且COMOS系
摘 要: 针对农林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的现状,分析科研融入植物生理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适合农林院校学生的科研型教学的措施,为提高植物生理学的教学水平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科学研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3-0147-3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sent teach
草坪作为园林绿化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生态效益,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同与肯定,已成为了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该文主要对草坪的建植与管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为建植
摘 要:该文从产量效益、气候条件、茬口衔接、环境保护、后茬影响等方面分析安徽沿江地区“压麦扩油”布局有较大的优势。同时提出开展油菜机械化生产、高效种植模式、油菜产业化等重点工作,促进油菜生产发展,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关键词:沿江地区;秋播;油菜;优势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10-02  在部分农产品销售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况下,
摘 要: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目的是激励大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载体。创新思维是创业者的核心驱动力,创新创业教学的内在身需要创新型的全面教育,而非单单以创业项目为教育重点。该文主要研究大学生参与发明国家专利的创新技术实现方式,从而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参与专利的成果转化等创业途径。  关键词:专利;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图
摘 要:该文以60株不同倾斜角度的马尾松为试材,对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这些树木中选择典型的2株马尾松对其生长应变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马尾松的生长量相应减小;(2)马尾松直立幼苗的应变为压应变,在倾斜幼苗下表面的应变为拉应变,应变值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达到一定值时趋于稳定;(3)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倾斜角度下马尾松的生长特性和生长应变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关键词:
摘 要:该文首先研究了4个水稻品种的Cd吸收积累状况,并对水稻的Cd积累类型作出区分,之后对水稻体内各抗氧化酶与水稻Cd吸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GR活性与茎叶Cd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且GR在低积累型水稻体内的活性显著高于高积累型(P<0.05),APX的研究结果则和GR相反。这表明,GR活性的提高对减少Cd吸收也起到积极的作用,APX则起到消极作用。  关键词:水稻;镉
该研究通过对落叶松人工林皆伐区与对照区土壤动物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比较皆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共获得土壤动物4 740头,4纲15目32个类群,通过分析皆伐与未皆伐林分土壤动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蜱螨目、弹尾纲为皆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共占物种总数的88.36%,且皆伐区土壤动物群落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
摘 要:该研究以鲍鱼脏器为原料,通过冷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探讨了缓冲液种类、缓冲液pH、料液比、浸提时间对鲍鱼脏器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鲍鱼脏器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确定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缓冲液pH对提取具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而浸提时间、缓冲液种类对提取的影响不显著。通过比较超声波辅助提取
随着列车车载系统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应用其中,而列车车载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对列车车载的网络保护机制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究有着十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