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型课程,化万物以育人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是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申报立项的2018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重大研究项目)。自2018年10月物型课程项目启动以来,物型课程项目组对物型课程的理论体系、实施特点、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
  在理论体系方面,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马斌认为,物型课程重在人物合一,通过课程情景的设计,最终达到以物化人、以人化物的效果,可以包括地表文化、空间文化、学科文化、格物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孙其华博士认为,物型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式,呈现了三个思想进阶,即,建筑学是物型课程的前提理论,是物型课程中“型”之基础;教育学是物型课程的主要支撑,关涉内涵、框架和评价等;文化学是物型课程的精神内核,决定课程境界,彰显一校一特色。在物型课程的实施特点方面,他们认为,虽然物型课程取材于万物,但绝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性教学,只有先设计一个物型理念,依次创设物型环境,开发和组织课程,才能更好地促进意义建构,即设计理念——创建环境——开发课程——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在评价的过程和方法方面,物型课程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形成性评价,主张通过日常教学中的反馈来改进教学活动。在方法上既注重搜集质性的证据,也强调量化数据的支撑,根据不同目的和内容确定不同的方法。
  物型课程反对脱离学生兴趣和生活实际的纯粹概念化的学习,主张“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注意探索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课程样式,以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结果的新型实践范式。目前,江苏省各地的项目实验校已摸索出:聚焦教育空间诗学与儿童全面发展,聚焦未来学校生活与儿童学习方式变革,聚焦情景场域创设与儿童学习意义建构,聚焦场馆环境建设与育人模式创新,聚焦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方式轉型等多种物型课程实践新范式。本组文章是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重大研究项目)“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的研究成果,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助益。
其他文献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听徐斌老师的课,就有这样的意蕴。生活中的徐斌,朴实得像一个农夫,他的课也像他的人一样,朴实无华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斌就像一位有智慧的农夫,在无痕教育的田野里辛勤劳作,为我们开辟了一块教学的新天地。  【片段一】寻找适宜的“土壤”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道理。其实,比较两个数量除了我们已经学过的求相差多少,还有另一种方法——求倍
期刊
语文主题学习通常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多篇课文、多个视角、多重层次的教学。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语文课堂变得快乐、轻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学习目标的制订  学习目标因教学内容而异,统编版教材还特别注重因单元而异,但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要紧扣课标,而且要语言精练、简洁,让学生能快速地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学习目标时可以参
期刊
语文特级教师张祖庆曾说:“教师成长,最终靠的是自己的底蕴,底蕴是怎么来的?是书堆起来的。”最近的一次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经历,让笔者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一、缘起: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  不久前,笔者准备上一节整本书阅读教学展示课,选择了比较简短的《老人与海》。在授课前,笔者设计了一个阅读活动,安排了两个任务,让学生二选一完成:1.模仿人物传记,为《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迪亚哥作传;2.设想“感动
期刊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07页例1,第108页“做一做”、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形与数的关系,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  2.学生通过数与形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获得乐趣
期刊
“好教师成就好学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好教师是宽泛的概念,因为在学校教师团队中,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器、术、道”这样三个不同层面的教师。如何引领处于不同层面的教师,一起保持向上生长的态势呢?归根到底,好教师成长是需要学校这块专业成长“沃土”的。以下笔者从教师行动研究路径的厘清、行动研究载体的洞察与行动研究方式的创新三个方面来谈谈学校如何优化研修过程、凝聚团队力量、提升个体行动研究能力。  一、行动
期刊
高小娣,高级教师,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教师博览》签约作者。先后在全国及省、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在《江西教育》等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文章40多篇,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获评部级“优课”。先后应邀到河南、浙江、甘肃等地上示范课或做讲座。  导 读:  数学是一门“结构的科学”。整体性、结构性是数学学科的本质特性。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去结构化”现象,
期刊
统编教材中新增了大量古诗词,编者将其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如何有效进行古诗词教学,使学生合理地吸收其营养价值呢?笔者以为,除了解大意、体会情感、感悟意境等基本的教学目标之外,教师还应关注发掘古诗词的意象元素,充分吸收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初步培养学生想象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之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从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嵌入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中。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期刊
“1+X”名家名作悦读,立足于课本的“1”,注重课外思维发展的“X”,力求做到课内外相辅相“+”,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梯度推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本文以《枫桥夜泊》教学为例,聚焦名家名作,立好“1”,选准“X”,致力于“1+X”悦读背景下走进名家名作的阅读探索与实践。  一、师生对话谈枫桥  师:我们常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确乎,因为一个人,我,还有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人都爱上了一座
期刊
斯科特·派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我在备考心理咨询师学习期间,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他在心理学研究上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有幸拜读了他的代表作《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在字里行间我又认识了坦诚的斯科特,他敢说大家不敢说的话,把大家隐晦的内心感受付诸通俗的语言,给我不少的提醒和启示。“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这句话久久在我耳畔萦绕。成长之旅应该等同于人生之旅,心智的成熟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在英语课堂中电化教学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当之无愧地唱起了新课改的“重头戏”。它巧妙应用幻灯、投影、录像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直观化,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