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谢阁兰的《古今碑录》:一部汉法双语的“现代诗”集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ha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克多·谢阁兰受法国现代派艺术家的“现代意识”影响,提出“多样美学”理论。《古今碑录》是谢阁兰的代表性诗集。谢阁兰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创造性地植入“碑”这种中国古代文体,在诗集的布局谋篇上参考明堂的巡狩仪式,引入中国古代方位概念,把诗集分成《南面之碑》《北面之碑》《东面之碑》《西面之碑》《曲直之碑》和《中之碑》六大碑部,分别寓意“自我”“朋友”“女性”“敌人”“自然”和“多样的我”六个主题。从诗歌创作形式看,汉语碑文反宾为主,成为每首诗歌的点题之笔,而法语诗歌反而成为碑文的注解。汉语碑文和法语诗歌之间相互诠释,碑部的诗歌围绕主题书写,各碑部之间的诗歌因“他异性”而存在逻辑关联。这部用汉法双语书写的“碑体诗”诗集完美地诠释了谢阁兰的“多样美学”理论。
其他文献
历史本是一个整体,每一时段都有其不可或缺之地位,但人们总是对历史上比较特殊的阶段给予更多的关注.若说中国历史上的时段,或者王朝,最受关注且众说纷纭的莫过于宋代了.关于其历史地位,宋朝当朝人郑樵(1104—1162)就曾云:"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最早指出宋代处于中国历史新时代之地位.
期刊
经典解释学是近20年来中国哲学增长较快的知识领域,它源于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反思而开辟的新园地.以"经典与解释"为方向,意味着文本的经典化、解释在经典塑造中的作用、解释的创造性等以解释为焦点的问题,都纳入讨论的视野.然而,除中国哲学之外,历史学、思想史、文学史甚至经典文献学均分享共同的经典文本,因此,它成了一个边界不清晰,或者积极一点说,跨学科的问题.这组论文在选题上的多样性,与此相关.
期刊
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的空间载体.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对外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后,快速的工业化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推进期.
期刊
期刊
费希特尝试通过智性直观来研究先天之物,他的智性直观和康德的分析判断相类似,是一种研究先天之物的分析式方法.而胡塞尔的范畴直观则更接近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是研究先天之物的感性—综合式路径.费希特单纯通过分析概念间的思想关联来研究了先天之物,但并未顾及感性经验、空间和时间的作用.胡塞尔则认为,没有感性经验作为基础,也就无法考察先天的本质,感性经验始终是研究先天之物的先决条件.这两种探讨先天之物的方式有着各自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对自我的认知和意识活动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本论文旨在探讨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政党认识,具体而言,通过分析“爱国公党”的成立过程和其党名中所包含的意义,来说明明治维新时期注重公议舆论的思想,给日本之后的政党认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由于幕府统治时期严禁结党营私,即便到了明治初期,“党派”一词仍带有浓重的负面色彩,世人也对党派持有强烈的不信任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爱国公党将结党这一行为,与明治维新时期广为渗透的公议舆论思想相关联,强调其自身的公共性和爱国主义的性格,来打消世人的疑念。然而在西方政党政治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政党具有“部分性”,起着调整各
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的重要大港,以往见于阿拉伯、波斯史料记载较多的是广府(Hānfū,即广州)和泉州(Zayton)。耙梳稀见阿拉伯、波斯语史料,参照历史航海地图、世界地图中的表记,揭示Sundur Fūlāt/海南在中古时期东西方海交史上的作用和历史地位,具有开掘史源的意义。因为有关史料记载上的语言错讹、叙述上的泛泛而谈,使得比勘、确定碍难定论,但就有关航线的起讫点、航线大势推论,Sundur Fūlāt的相对位置可以合理地落入海南的范围之内。
粟特语布古特碑自1970年代由俄国学者克利亚什托尔内、李夫什茨整理公布以来,久已广为人知,许多研究早期内亚史、第一突厥汗国史的学者利用他们的释读作为史料。因为他们的释读在语言学、文献学上尚多有需要校正改进之处,亟需提供一个新的释读。现根据拓片和最新制作的3D照片,提出一个新的录文和现代语译,其中最主要的发现是以往释读中的Mahan特勤并不见于铭文,这个误读曾导致人们相信他就是布古特碑的碑主。实际情形是:碑文的核心内容讲述了他钵以及他的儿子菴罗两代人的可汗地位的合法性、菴罗与沙钵略合力经营的治丧过程、菴罗在
“安菲特利特号”是历史上开启中法贸易的首艘法国商船。在“安菲特利特号”首航之前,葡萄牙人早已将中国商品进口到欧洲,引发“中国器物热”。18世纪初“安菲特利特号”首航返欧,带回瓷器、漆器和餐具等各种商品。中国商品首次在法国拍卖,推高法国社会的“中国器物热”风潮,也成就以“定制品”为特征的各式“中国风”。与此同时,“中国器物热”的发酵催生仿制品行业。在1730—1740年代摄政时期,仿制品泛滥,“中国器物热”逐渐退潮,定制品被分解成小配件,镶嵌在洛可可家具上,“中国风”融入洛可可审美风格之中。
中国对于欧洲来说曾是一块神奇的、充满谜团的东方土地。随着传教士东去和西欧制图学的发展,17—18世纪西欧知识界对中国的地理历史和人文科学知识的认识逐渐提升,发生转折性变化。基歇尔的《中国图说》将中国纳入西方知识体系,耶稣会士的亲儒著述对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产生了影响。尽管耶稣会内部对中华文明的解读迥异,耶稣会的精神冒险还是为东西方文明的对话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