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一家受2008年金融风暴冲击的生物医药公司,选择了在中国继续它的事业。历经波折,赶上了中国生物医药潮的兴起。长达5年时间里,它依靠国家政策及地方园区对于新药产业的扶持,静默生长。
2015年8月8日,亚盛医药宣布获得9600万元A轮融资。这家新药公司专注于靶向肿瘤治疗小分子药物研发,旨在让病人吃上更好、更便宜的抗癌药。
“我们是被金融风暴的大浪拍回来的。”亚盛医药联合创始人郭明习惯这样调侃自己。
2003年,杨大俊与王少萌及Marc Lippman在美国创建了新药研发公司亚生药业(Ascenta Therapeutics),之后曾就职于辉瑞公司的科学家郭明加入。在杨大俊眼中,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成功创业,5年时间里获得5家著名风投近1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受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公司没能再发展。但第一次创业,已经有两个项目推进至临床,开展了超过700多例病人的临床研究,同时一个项目在临床前以3.98亿美元成功转让给赛诺菲。
2009年,杨大俊、王少萌及郭明等三人将重心转向中国。2005年时,亚生医药曾在中国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当美国公司不再能够支持上海业务时,上海公司已有20多名员工。杨、王、郭等三人接手了中国公司,各出一百万元现金,创建了亚盛医药。
现在,杨大俊认为当时过于乐观,只觉得有团队,项目有前景,在中国就可以继续创业,而没有意识到后来在资本上遇到的两大问题:一是受2008年金融风暴影响,美国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变冷。2009年和2010年的美国JP摩根医疗大会上,风投们聊的不是投了多少家公司,而是关了多少家公司。二是中国融资环境同样也不顺畅。“2009年时的中国很少有风投真正投资生物医药产业,这个局面直到2012年前后才开始有明显转变。”
资金链一度断裂。最困难的时候,三位创始人没有领工资,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员工只领一半工资。直到2010年2月,亚盛获得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2000万元战略投资,才缓解困境。“这是雪中送炭的一笔钱。”杨大俊说。
沈阳三生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首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上市之后在积极拓展产品线。此前,杨大俊与三生总裁娄竞之间也曾有交往,业务的匹配加上互相信任,促成了这次合作。三生不只给亚盛带来了钱,其上市公司的影响力对于亚盛在国内外申请资金以及寻求合作也起到了无形的帮助。
同年,亚盛开辟了新基地,转战到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这是一个国家级的生物医药园区,正在渴望具有国际创新水准的技术及团队的到来。在这里,亚盛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很大支持。当地政府建设投资了很多公共服务平台,并将这些平台委托给亚盛维护和运营,为亚盛节约了很多建设资金。
之后五年,除来自于三生的天使投资及当地政府支持外,亚盛还申请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及相关人才计划的支持。在项目等待期,亚盛也通过提供科研服务来获取一部分收入。“五年不融资走过来,也不容易,这是中国特殊环境下的成功案例。” 杨大俊说。
自去年夏天起,亚盛医药开始筹备这一轮的融资。
历经五年的静默成长,亚盛首先完善了产品链。“生物医药是个高风险行业,单一产品的公司风险更高,创始人需要完善及平衡产品链。”杨大俊说。目前亚盛医药的研发管线包括一个同时在中国和美国进行二期临床试验的Bcl-2靶向药物;一个同时在中国和澳大利亚都已展开一期临床试验的针对新靶点IAP家族蛋白的靶向药物;一个等待国家新药审评中心(CDE)批准的靶向药物,以及两个预计今年将提交中国和美国临床申请的高度有效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亚盛正在开发和等待申报的项目均是创新靶点,填补国内空白的原创1.1类新药。
其次,在能力建设上,除GLP毒理外,与小分子药物开发相关的能力,亚盛已全部拥有。在上游专利及技术的获取上,则通过与另一联合创始人王少萌所在的实验室合作。王就职于密歇根大学,是Warner-Lambert/Parke-Davis荣誉冠名终身教授,因对癌症相关靶点的肿瘤抑制剂的研究而闻名,带领着一支拥有三个实验室、40多人的团队,有数十项发明与专利。
杨大俊与王少萌相识于密歇根,已经有二十年的交往与合作。王、杨、郭三人的合作也已经超过十年。“对团队的认可,也是我们成功融资的原因之一。”杨大俊说。
亚盛药业从事的是小分子抗癌药物的研发,而从年初起,免疫治疗受到热捧,一些投资人表示对小分子抗癌药已不感兴趣。对此,杨大俊表示,免疫治疗虽然很热,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未来联合治疗会是趋势。亚盛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项目也比较成熟,公司风险已经比较小,故而没有受到市场风潮的影响。
亚盛医药此次融资由元禾原点和元明资本领投,倚锋创投、元生创投和磐谷创投等基金跟投。
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田源说:“我们非常看好亚盛医药出色的管理团队、在全球领先的竞争力和其在产品管线上雄厚的积累。”元明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中美跨境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在北京和纽约设有办公室。
田源另一个更为人知的身份是中国国际期货公司董事长,中国第一位期货博士。田的朋友称田近年的兴趣转移到生物医药行业。这几年生物医药投资开始变热,多只专业基金兴起,吸引了很多外来者的关注。
亚盛医药计划用此轮融资重点开发已进入临床阶段的项目,升级和扩大公司现有的CMC设施和生产基础设施等工作也在计划中。
去年夏天启动融资计划时,亚盛的目标一度是纳斯达克。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亚盛将目的地变成了新三板。“新三板给未盈利新药研发企业开了绿灯,带来了机会。”
“以前中国没机会,现在有机会了,当然首选在中国。”杨大俊说。
“五年不融资走过来,也不容易,这是中国特殊环境下的成功案例。”
2015年8月8日,亚盛医药宣布获得9600万元A轮融资。这家新药公司专注于靶向肿瘤治疗小分子药物研发,旨在让病人吃上更好、更便宜的抗癌药。
五年未融资的医药公司
“我们是被金融风暴的大浪拍回来的。”亚盛医药联合创始人郭明习惯这样调侃自己。
2003年,杨大俊与王少萌及Marc Lippman在美国创建了新药研发公司亚生药业(Ascenta Therapeutics),之后曾就职于辉瑞公司的科学家郭明加入。在杨大俊眼中,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成功创业,5年时间里获得5家著名风投近1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受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公司没能再发展。但第一次创业,已经有两个项目推进至临床,开展了超过700多例病人的临床研究,同时一个项目在临床前以3.98亿美元成功转让给赛诺菲。
2009年,杨大俊、王少萌及郭明等三人将重心转向中国。2005年时,亚生医药曾在中国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当美国公司不再能够支持上海业务时,上海公司已有20多名员工。杨、王、郭等三人接手了中国公司,各出一百万元现金,创建了亚盛医药。
现在,杨大俊认为当时过于乐观,只觉得有团队,项目有前景,在中国就可以继续创业,而没有意识到后来在资本上遇到的两大问题:一是受2008年金融风暴影响,美国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变冷。2009年和2010年的美国JP摩根医疗大会上,风投们聊的不是投了多少家公司,而是关了多少家公司。二是中国融资环境同样也不顺畅。“2009年时的中国很少有风投真正投资生物医药产业,这个局面直到2012年前后才开始有明显转变。”
资金链一度断裂。最困难的时候,三位创始人没有领工资,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员工只领一半工资。直到2010年2月,亚盛获得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2000万元战略投资,才缓解困境。“这是雪中送炭的一笔钱。”杨大俊说。
沈阳三生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首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上市之后在积极拓展产品线。此前,杨大俊与三生总裁娄竞之间也曾有交往,业务的匹配加上互相信任,促成了这次合作。三生不只给亚盛带来了钱,其上市公司的影响力对于亚盛在国内外申请资金以及寻求合作也起到了无形的帮助。
同年,亚盛开辟了新基地,转战到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这是一个国家级的生物医药园区,正在渴望具有国际创新水准的技术及团队的到来。在这里,亚盛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很大支持。当地政府建设投资了很多公共服务平台,并将这些平台委托给亚盛维护和运营,为亚盛节约了很多建设资金。
之后五年,除来自于三生的天使投资及当地政府支持外,亚盛还申请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及相关人才计划的支持。在项目等待期,亚盛也通过提供科研服务来获取一部分收入。“五年不融资走过来,也不容易,这是中国特殊环境下的成功案例。” 杨大俊说。
9600万元
自去年夏天起,亚盛医药开始筹备这一轮的融资。
历经五年的静默成长,亚盛首先完善了产品链。“生物医药是个高风险行业,单一产品的公司风险更高,创始人需要完善及平衡产品链。”杨大俊说。目前亚盛医药的研发管线包括一个同时在中国和美国进行二期临床试验的Bcl-2靶向药物;一个同时在中国和澳大利亚都已展开一期临床试验的针对新靶点IAP家族蛋白的靶向药物;一个等待国家新药审评中心(CDE)批准的靶向药物,以及两个预计今年将提交中国和美国临床申请的高度有效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亚盛正在开发和等待申报的项目均是创新靶点,填补国内空白的原创1.1类新药。
其次,在能力建设上,除GLP毒理外,与小分子药物开发相关的能力,亚盛已全部拥有。在上游专利及技术的获取上,则通过与另一联合创始人王少萌所在的实验室合作。王就职于密歇根大学,是Warner-Lambert/Parke-Davis荣誉冠名终身教授,因对癌症相关靶点的肿瘤抑制剂的研究而闻名,带领着一支拥有三个实验室、40多人的团队,有数十项发明与专利。
杨大俊与王少萌相识于密歇根,已经有二十年的交往与合作。王、杨、郭三人的合作也已经超过十年。“对团队的认可,也是我们成功融资的原因之一。”杨大俊说。
亚盛药业从事的是小分子抗癌药物的研发,而从年初起,免疫治疗受到热捧,一些投资人表示对小分子抗癌药已不感兴趣。对此,杨大俊表示,免疫治疗虽然很热,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未来联合治疗会是趋势。亚盛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项目也比较成熟,公司风险已经比较小,故而没有受到市场风潮的影响。
亚盛医药此次融资由元禾原点和元明资本领投,倚锋创投、元生创投和磐谷创投等基金跟投。
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田源说:“我们非常看好亚盛医药出色的管理团队、在全球领先的竞争力和其在产品管线上雄厚的积累。”元明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中美跨境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在北京和纽约设有办公室。
田源另一个更为人知的身份是中国国际期货公司董事长,中国第一位期货博士。田的朋友称田近年的兴趣转移到生物医药行业。这几年生物医药投资开始变热,多只专业基金兴起,吸引了很多外来者的关注。
亚盛医药计划用此轮融资重点开发已进入临床阶段的项目,升级和扩大公司现有的CMC设施和生产基础设施等工作也在计划中。
去年夏天启动融资计划时,亚盛的目标一度是纳斯达克。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亚盛将目的地变成了新三板。“新三板给未盈利新药研发企业开了绿灯,带来了机会。”
“以前中国没机会,现在有机会了,当然首选在中国。”杨大俊说。
“五年不融资走过来,也不容易,这是中国特殊环境下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