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Japan’s Nightmare》(日本梦魇)的开场就在东京新宿街口,一张张相异却又相同的脸孔匆匆穿梭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影片中讲的是日本年轻人越来越难独立,他们从小在父母的保护下长大,加上社会疏离冷漠、景气低迷、工作难找压力又大,种种不利发展,所以在成年后也不想搬离家中,吃、住、用都倚靠父母。不仅日本,这一张张惶惑失焦的面容,在各国处处可见。
他们,到底是怎么了?
28岁、毕业于东京崎玉县国立大学文学系的铃木(化名),一天的生活就是在电脑前度过,画画漫画,上上Cosplay同人志网站,看看预录的电视节目。虽然和父母三人同住,但是吃晚餐却是妈妈煮好后,拿进房间自己吃,以避开和父母无话可说的尴尬;到了深夜,则是方便面当宵夜。这是日本纪录像片“NEET”的一幕。
“上原”是22岁的无业青年。他14岁时拒绝上课,在家里躲起来,之后没有上学也没有工作,完全断绝社会联系。8年来,除了每月一次母亲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以外,上原每天都在家里,打电玩、看电视、看杂志、吃披萨和蛋糕。他没有朋友,一点也不说话,直到22岁买电脑前,完全不愿意跟任何人沟通。计算机一下子改变了他的生活。其实,“上原”不是他的真名,而是网络上用的自称。在网络上,他认识一批跟他有共同兴趣的人,昵称“共生虫”。
将镜头转向中国大陆的上海。年届30、复旦大学毕业生“小胡”正窝在紧邻校园的出租屋,和学妹们挤住在一起,一边烦恼着要为明年的研究生考试作准备,还是找工作赚钱。看着许多昔日同窗早在毕业前就找好出路,她却仍然不知该走向何方。已经记不清寄出了多少封求职信,不过她总是“高不成、低不就”,就在挑挑捡捡中,反而无所事事,只好时常回到熟悉的校园四处游荡,藏匿在当学生没压力的生活中,假装自己逍遥自在。他(她)们自称为“漂一族”。
再将时空拉回历史。中国汉朝的大将军韩信年轻时游手好闲,以及归隐竹林、整天只知纵酒行乐,不愿工作营生、终至耗尽家产的“竹林七贤”;还有极度仰赖母亲,一生大半时间都在大观园里厮混的贾宝玉等等真实又虚幻的人物,是一批批走在潮流之前的“尼特”青年。
赖定父母的一群
这个族群在现代中国,被称为“漂一族”或是更传神的“啃老族”;日本的代称是“尼特族”(NEET),或者更甚者称为“隐笼青年”(有台湾译者戏称“家里蹲废材”或译为“茧居族”);在美国,他们则被称为“归巢族”(boomerang kids),这对习惯16岁就和父母割断脐带、离家自立的美国青年来说,是一个难堪的标签;在香港则称之为“双失青年”(失学兼失业的青年)或者“隐蔽青年”;最尖锐的用语,则是台湾的“溺拖族”或“溺途族”。
虽然各国不立族来势汹汹,但原因不尽相同。美国是因经济社会条件变迁所致,日本尼特族则还带有心理文化层面因素。在《NEET》纪录片中,记者问及铃木为什么不想出门,他表示:总觉得在他背后有着很不友善的眼光,别人总带着批判的眼光在背后说东说西,久而久之,逐渐不喜欢与人交往,而温暖的家就成了最终的堡垒。这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华人地区,越来越多青少年,喜欢自我隐藏,足不出户,恍如现代“隐士”,终日躲在家里上网,打游戏机,睡觉,无所事事。他们自知一事无成,自卑感重,成就动机也很差,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最后变成“隐蔽青年”。事实上,长年隐蔽的也不仅是青少年,中年、老年皆有。
香港对“隐蔽青年”的定义,就是持续3个月缺乏与外在系统的联系或参与,包括工作、学校、朋友、小区等,更严重者,甚至连和内在系统(即家庭系统)也缺乏连系。
随着出生率降低,越来越多父母选择只生一个小孩。但在宠溺之下,他们会成为得天独厚的天之骄子?抑或是扶不起的低能世代?他们不知道怎样交朋友,明明很简单的一个问候,在别人眼中都成为“怪怪的”的行为,加上他们没有可供社会认同的自我定位——他们不是学生、不是上班族,也很少是社团成员,日子久了,这些年轻人渐渐失去人际互动、失去生活方向、失去工作动机,甚至失去生存动力。和日本尼特族稍有不同的是,香港“隐蔽青年”往往学历低、技术低、动机低,被称作“三低”。
“因为小弟属于内向害羞型的人,而且反应又很迟钝,慢半拍,之前工作的时候就因为这样被钉的很惨了,现在因为这样我更没那个心去应征工作,因为害怕失败。可能是我想太多了,但我真的会怕,我想我的将来注定就是一个废人吧!虽说我也想振作……但我想那是遥遥无期的吧!”这是一位昵称“阿伦”的香港青年,在自己博客写下的文字。
治疗看法亦诸异
为什么会变成尼特?尼特是一种“病”吗?要怎样才能摆脱尼特状态?这类问题,对大多数根本拒绝承认自己有什么不对劲的尼特族来说,是完全使不上力的。
在《NEET》影片结尾,记者访问了一些家里有尼特族的父母,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回答:“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对日本家庭来说,家中有个尼特青年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多半采取家丑不欲外扬的掩饰态度;而近年来媒体广泛的报导与关注,非但不能让父母警觉、求助,反倒更耻于面对,也更延缓了为孩子寻求外界协助的时机。
剖析疼痛,对症下药。对于“治疗”这群“长不大孩子”的方式上,主要也分为日本观点和西方观点:日本学者一般建议以平常心对待,不要过份施加压力,要等待孩子自己想清楚后,再破茧而出、重回社会;而西方医生则会建议家长不要放任情况恶化,要主动要求孩子加入小区,甚至在必要时强逼他们。
过去数年,“隐青支持”以各自的形式和理念在日本蓬勃起来。除了正规的心理和精神医疗外,还在全国设立16座NEET支持中心,将这些隐青族群带离父母、聚集共住,以便自日常生活中学习独立与人际技巧。这个方法还可使他们明白不是只有自己是“隐青”,他们并不孤单。同时,溺爱孩子的父母也要学习放手,就像母鹰为了让小鹰能早点自立,必需无情地将小鹰加以驱逐离巢。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的确是有效的。
“如果你不去面对社会,那么社会也不会来面对你,”这是已故台湾导演杨德昌在描述青年蜕变心境的《独立时代》获奖后,接受访谈的想法。青年的成熟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生理成熟”,其二是“社会成熟”,而社会成熟才是一个人成熟的主要指标。或许现代年轻人可以大声地说,他们只是暂时停下脚步,找寻“自立的萌芽”,但无论选择何种生存方式,人生发球权都在自己手上,只有勇敢接招、奋力回击,才能此生无憾。
(责任编辑 唐 馨)
他们,到底是怎么了?
28岁、毕业于东京崎玉县国立大学文学系的铃木(化名),一天的生活就是在电脑前度过,画画漫画,上上Cosplay同人志网站,看看预录的电视节目。虽然和父母三人同住,但是吃晚餐却是妈妈煮好后,拿进房间自己吃,以避开和父母无话可说的尴尬;到了深夜,则是方便面当宵夜。这是日本纪录像片“NEET”的一幕。
“上原”是22岁的无业青年。他14岁时拒绝上课,在家里躲起来,之后没有上学也没有工作,完全断绝社会联系。8年来,除了每月一次母亲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以外,上原每天都在家里,打电玩、看电视、看杂志、吃披萨和蛋糕。他没有朋友,一点也不说话,直到22岁买电脑前,完全不愿意跟任何人沟通。计算机一下子改变了他的生活。其实,“上原”不是他的真名,而是网络上用的自称。在网络上,他认识一批跟他有共同兴趣的人,昵称“共生虫”。
将镜头转向中国大陆的上海。年届30、复旦大学毕业生“小胡”正窝在紧邻校园的出租屋,和学妹们挤住在一起,一边烦恼着要为明年的研究生考试作准备,还是找工作赚钱。看着许多昔日同窗早在毕业前就找好出路,她却仍然不知该走向何方。已经记不清寄出了多少封求职信,不过她总是“高不成、低不就”,就在挑挑捡捡中,反而无所事事,只好时常回到熟悉的校园四处游荡,藏匿在当学生没压力的生活中,假装自己逍遥自在。他(她)们自称为“漂一族”。
再将时空拉回历史。中国汉朝的大将军韩信年轻时游手好闲,以及归隐竹林、整天只知纵酒行乐,不愿工作营生、终至耗尽家产的“竹林七贤”;还有极度仰赖母亲,一生大半时间都在大观园里厮混的贾宝玉等等真实又虚幻的人物,是一批批走在潮流之前的“尼特”青年。
赖定父母的一群
这个族群在现代中国,被称为“漂一族”或是更传神的“啃老族”;日本的代称是“尼特族”(NEET),或者更甚者称为“隐笼青年”(有台湾译者戏称“家里蹲废材”或译为“茧居族”);在美国,他们则被称为“归巢族”(boomerang kids),这对习惯16岁就和父母割断脐带、离家自立的美国青年来说,是一个难堪的标签;在香港则称之为“双失青年”(失学兼失业的青年)或者“隐蔽青年”;最尖锐的用语,则是台湾的“溺拖族”或“溺途族”。
虽然各国不立族来势汹汹,但原因不尽相同。美国是因经济社会条件变迁所致,日本尼特族则还带有心理文化层面因素。在《NEET》纪录片中,记者问及铃木为什么不想出门,他表示:总觉得在他背后有着很不友善的眼光,别人总带着批判的眼光在背后说东说西,久而久之,逐渐不喜欢与人交往,而温暖的家就成了最终的堡垒。这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华人地区,越来越多青少年,喜欢自我隐藏,足不出户,恍如现代“隐士”,终日躲在家里上网,打游戏机,睡觉,无所事事。他们自知一事无成,自卑感重,成就动机也很差,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最后变成“隐蔽青年”。事实上,长年隐蔽的也不仅是青少年,中年、老年皆有。
香港对“隐蔽青年”的定义,就是持续3个月缺乏与外在系统的联系或参与,包括工作、学校、朋友、小区等,更严重者,甚至连和内在系统(即家庭系统)也缺乏连系。
随着出生率降低,越来越多父母选择只生一个小孩。但在宠溺之下,他们会成为得天独厚的天之骄子?抑或是扶不起的低能世代?他们不知道怎样交朋友,明明很简单的一个问候,在别人眼中都成为“怪怪的”的行为,加上他们没有可供社会认同的自我定位——他们不是学生、不是上班族,也很少是社团成员,日子久了,这些年轻人渐渐失去人际互动、失去生活方向、失去工作动机,甚至失去生存动力。和日本尼特族稍有不同的是,香港“隐蔽青年”往往学历低、技术低、动机低,被称作“三低”。
“因为小弟属于内向害羞型的人,而且反应又很迟钝,慢半拍,之前工作的时候就因为这样被钉的很惨了,现在因为这样我更没那个心去应征工作,因为害怕失败。可能是我想太多了,但我真的会怕,我想我的将来注定就是一个废人吧!虽说我也想振作……但我想那是遥遥无期的吧!”这是一位昵称“阿伦”的香港青年,在自己博客写下的文字。
治疗看法亦诸异
为什么会变成尼特?尼特是一种“病”吗?要怎样才能摆脱尼特状态?这类问题,对大多数根本拒绝承认自己有什么不对劲的尼特族来说,是完全使不上力的。
在《NEET》影片结尾,记者访问了一些家里有尼特族的父母,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回答:“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对日本家庭来说,家中有个尼特青年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多半采取家丑不欲外扬的掩饰态度;而近年来媒体广泛的报导与关注,非但不能让父母警觉、求助,反倒更耻于面对,也更延缓了为孩子寻求外界协助的时机。
剖析疼痛,对症下药。对于“治疗”这群“长不大孩子”的方式上,主要也分为日本观点和西方观点:日本学者一般建议以平常心对待,不要过份施加压力,要等待孩子自己想清楚后,再破茧而出、重回社会;而西方医生则会建议家长不要放任情况恶化,要主动要求孩子加入小区,甚至在必要时强逼他们。
过去数年,“隐青支持”以各自的形式和理念在日本蓬勃起来。除了正规的心理和精神医疗外,还在全国设立16座NEET支持中心,将这些隐青族群带离父母、聚集共住,以便自日常生活中学习独立与人际技巧。这个方法还可使他们明白不是只有自己是“隐青”,他们并不孤单。同时,溺爱孩子的父母也要学习放手,就像母鹰为了让小鹰能早点自立,必需无情地将小鹰加以驱逐离巢。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的确是有效的。
“如果你不去面对社会,那么社会也不会来面对你,”这是已故台湾导演杨德昌在描述青年蜕变心境的《独立时代》获奖后,接受访谈的想法。青年的成熟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生理成熟”,其二是“社会成熟”,而社会成熟才是一个人成熟的主要指标。或许现代年轻人可以大声地说,他们只是暂时停下脚步,找寻“自立的萌芽”,但无论选择何种生存方式,人生发球权都在自己手上,只有勇敢接招、奋力回击,才能此生无憾。
(责任编辑 唐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