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的评价 评价中的学术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龚晓婷所著《熟悉中的惊奇——陈怡混和室内乐创作研究》是一本独特的研究作曲家创作的专著。说它独特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选题独特;第二,写法独特;第三,观点独特。从选题来看,作者选的是一位作曲家的一种体裁的作品,这在同类研究中较少见到。近年来,研究陈怡创作的文章不少,这不仅由于陈怡作为华人作曲家在当今国际作曲领域中的影响,更主要的是由于陈怡的创作超越了传统的思维模式,用一种新颖的音乐语言创造了当代中国音乐的新风格。混合室内乐正是这种新风格的集中体现。龚晓婷选择混合室内乐作为研究对象,既抓住了陈怡创作风格的重要方面,也在无形中倡导一种自由结合式的混合性器乐思维。从写法上来看,这部专著式的创作研究用清晰的文体结构和多层次的阐述,全面地揭示出陈怡混合室内乐创作的形式特征和内在精神。陈怡的室内乐作品众多,本书只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部作品。作者从对作品的形式分析着手,再上升到对技术风格的研究,最后从艺术学、美学和文化学的高度做出总结。值得一提的是,全书行文既朴实严谨,又深入细致,同时不失语言表达上的流畅优美。
  从观点上看,这部著作抓住了三个要害问题。第一,中国音乐如何走向世界?作者正是从对陈怡混合室内乐作品的研究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认为,只有在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多元融合中才能创造出具有国际化的音乐作品。因为文化艺术既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基础,又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容纳各种外来因素和新思维带来的当代意识。陈怡的作品正是以这种开放的模式走向了世界。第二,如何保持文化传统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作者仍然从对陈怡混合室内乐作品的研究中找到答案。她认为“善于发现和利用自身文化传统中的宝贵资源”是保持文化传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陈怡的作品正是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汲取精华并发扬光大,以此延续了中国音乐传统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生命力。作者在结语中写道:“陈怡的音乐创作始终渗透着中国气息,但很难发现其‘中国制造’的标签,她的音乐是写给世界的听众的”。的确,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格局中,只有超越传统、面向世界,才能保持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民族器乐独特的表现力?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作者依然从陈怡的作品中找到答案。在对陈怡混和室内乐中兼有中西乐器运用的乐曲作听觉分析后,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民族乐器的音色不但没有被掩盖,反而以更鲜明的特色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表现力”。
  总之,这本专著的特色是鲜明的,它带给读者的不仅是清晰的音乐分析,还有强烈的文化观念和创作思想。本书的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分别是我的同事和同学,也都是我多年的好朋友。陈怡是我的同学,她在学生时代就显示出作曲才华,后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同时任两个乐团的驻团作曲家,三年后被约翰·霍普斯金大学皮博迪音乐学院聘为全职作曲教授,后又被密苏里大学聘为讲座教授。2006年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长江学者,也是国家教育部唯一聘任的艺术类专业的长江学者。关于陈怡的创作和艺术成就,本书已有详细介绍,不必再复述。想补充的是,陈怡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她的才华和勤奋,更重要的原因是她的思想观念和人格魅力。陈怡是一位有思想的作曲家,也是一位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创作观念的作曲家。因而,她的作品不仅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而且还蕴含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文化精神。陈怡是一位心胸开阔、热情善良和能为别人着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睿智谦和、循循善诱和富有亲和力的教授。她的艺术道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延伸,她的教学和学术活动能跨越中西并深入人心。龚晓婷是我院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生时代听过我的课,她的独立思考和富有创建性的考试文章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留校任教后,在复调教学领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曾担任复调教研室主任。在攻读作品分析博士学位,期间曾作为访问学者到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交流学习。龚晓婷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她在作曲、作曲理论研究和作曲教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并善于写诗撰文。作为一名作曲家,她的作品多次获奖;作为一名学者和教授,她多次获得教学和科研成果奖。由于成绩突出,她曾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鉴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学术成就,我对本书中所显示出的学术创新和艺术价值予以更明确的肯定和赞赏,深深地期待着每一位读者能够感悟到本书中的艺术品位和学术真谛,并用它来激励自己的创作和研究。
  王次炤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人民音乐》主编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一、展演评述    2008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上海展演周举行。六场音乐会把我们带入了深情的回眸与历史的记忆之中。曾记否,1929年,在日后成为上海国立音专教授并享有盛誉的华人作曲家黄自,将自己对已故女友的深情眷恋,写进了他在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校的毕业作品之中,殊不知,正是这首名为《怀旧曲》的管弦乐序曲,成就了一个开始:中国作曲家正式涉足交响乐这
我与周维民同志年龄相仿但素不识,此前对他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和歌唱艺术造诣亦毫无所知。在他艺50周年纪念演唱专辑《祖国的画》行将出版之际,我的老友和上音兄卞祖善先生专门来电对他做了热举荐,此后维民同志又将他演唱的1首歌曲CD及厚厚一摞文字资料(其包括他的艺术简历、发表的论文、——写在周维民从艺50周年纪念专辑出版之际作的诗歌作品及朋友、学生的来信等)寄给我,以帮助我对他做进一的了解。待我逐一聆听了他
我国传统的音乐学专业的建设通常以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音乐教育为建设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音乐学科建设开始出现了诸如音乐治疗、音乐新闻等跨学科专业方向,这种新情况是对音乐学科建设的一个考验。本文以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为例,从该专业开办的原因、培养计划、师资组成、学生就业,以及面临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来探讨音乐学的跨学科专业建设策略。  一、市场需求催生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 
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孩子们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多加关注,帮助小学生减少并解决心理问题,让孩子们开心快乐地成长。  家校共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晴朗心空  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教育教
读《阿镗乐论》后甚喜,人们的书架上又该增添一本好书了!身在台湾的作者阿镗(黄辅棠)是一位多产作曲家,写有大量声乐曲、室内乐和交响音乐,更写了一部歌剧《西施》,连演八场,博得好评;早年曾留学美国专攻小提琴,获硕士学位;返回台湾后投身音乐演奏和教育,创“黄钟教学法”,今已桃李满天下;他还是一位著述家,出书11种之多。《阿镗乐论》集作曲、演奏、教学、研究、欣赏等多方面的亲身音乐体验而成书,是理论与实践相
作为西方世界最为重要的音乐教育学术专著,由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组织编写的《新音乐教学研究手册》(The New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以下简称《手册》)①反映了西方音乐教育教学研究领域近年来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作为一本综述性文献,本书由理查德
我在电话中知道生茂走了,当夜失眠,一早起来就想写点什么,可是写什么呢?抗日战争末期,1945年,他17岁参军了,就在冀中军区九分区前哨剧社(后来的六十三军文工团)。他有很好的音乐天赋,很强的奋斗精神,但是没有接受系统音乐教育的条件。全国解放不久,部队保送他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上来就要考钢琴,这是正规作曲入门就该会的功课。可是他们这一批老区和部队来的,已经从事了多年音乐工作的人,却没有一个会的。然而
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全国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简称“黄石二中”)把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到制约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师生关注关心的焦点问题,坚持立德树人,推动主题教育联学联教联心。  联学,在原原本本中“追根溯源”  聚焦教育实际,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发展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
中国音乐家协会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在以吕骥同志为首的老一辈音乐家的领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发扬革命音乐的光荣传统,为我们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协的工作又有了新的进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蓬勃发展,快速增长,2005年GDP总量增长了9.9%,达到了18231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达到了8189亿美元,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繁荣,电影音乐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但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歌唱片,它的音乐却鲜有分析探讨,一是资料的缺乏,二是跨学科的研究有一定难度。本文试以早期中国歌唱片的“权威导演”——方沛霖的歌唱片为代表,来探讨中国早期歌唱片的音乐风格特色。  2005年,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之际,《南方都市报》策划的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大导演名单中,方沛霖(1908—1948)入选其中。尽管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