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培根的肖像画画面中,人物形象似人似兽,暧昧不清,封闭压迫的空间感让人感到窒息,画面中充满了舞台剧的氛围。在他的肖像画作品中这些人物形象变得面目可憎,焦虑与恐慌无助。人们在感受他画面的真实与悲剧感的同时,在里面得到了一种莫名的美的感受,这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肖像画 培根 悲剧感
[中图分类号]J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23-01
在培根肖像画的画面里人物已经不是镜子前的熟悉模样了,而是一张张被撕裂和扭曲的面孔在无声却有着强烈震撼力地呐喊。但是观众一点也不会觉得他在有意地变形,反而表现出真实的人性和接近虐待的无助与孤独的悲剧感。很奇怪的是虽然观众在他的作品前被那种真实的悲剧力量震慑住,浑身起鸡皮疙瘩,但观众的视线却无法从他的作品中移开,既然这种艺术效果呈现的是悲剧的氛围,那为什么还会让观众如此迷恋?
在培根的《三幅十字受刑架上的人物习作》中,培根故意将传统的宗教三联画的形式转换成一个毫无救赎的内容。在他的画中,培根将宗教上代表救赎的十字受刑架变成钢架上的肉俎,他的画面里犹如食尸鬼般的变形生物也摧毁了人们坚信不疑的信仰与真实。在他的肖像作品中表达了欧洲经历世界大战后,暴力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前那种看似坚如磐石般稳固的正常生活被如此轻易地打破,化为乌有。而怪异的类似超现实般的情节却经常发生在人们的生活周围。
培根在《根据委拉斯开兹的<教皇英诺森西奥十世>的习作》中,表达出战后人们对社会价值、存在价值的质疑,任何人都可能在一夕之间变得一无所有,也有可能成为毫无存在价值的牺牲品。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权力象征的教皇都逃不过那种黑暗力量的吞噬。一切都变得那么荒谬,没有什么是稳固的。在这幅作品中,他表达出了这样的悲剧感:象征权力的教皇形象在培根画中被一种暴力的笔触破坏殆尽,它撕裂人物的一袭长袍,痛苦挣扎的形象被吞噬;人物的肌理组织被分解、毁灭,像掉进万丈深渊里一样,永远消失在陌生恐怖的异次元空间里,只留下一片黑暗。
培根后期的绘画作品颜色变得鲜艳明亮,但画面中的人物仍然模糊、扭曲,甚至被浓缩成肉团。在这种绚丽的背景包围下,并没有缓减悲剧的氛围,画中的人物反而显得更为痛苦、焦虑以及无助。画面中的人物好像在舞台剧般强烈刺眼的灯光照射下,表现出来不及伪装的恐慌和做出条件反射般的尴尬的肢体动作与面孔。明亮绚丽的色彩和痛苦扭曲的人物,在视觉上更表现出了一种矛盾的激化,使画面的氛围变得更有感染力也更有悲剧感。
培根画面中对镜子和镜子前人物的描述是对画面悲剧感的一种诠释,镜子前人们的现实形象与人们构想的形象其实是有很大的差距,以至于在镜子前,人们的形象看起来是如此陌生。但是哪一种形象才是真实的?很多人选择的是逃避或者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绪。这也反射了现实与人们心中构想的世界的残酷差别,一旦这种构想的世界被现实打破后,人们就感到恐慌不安、不知所措,产生一种内心的抗拒,充满情绪暴力,造成人们的自我抗拒与自我迷失。但这并不是完结,人们需要去寻求一种新的解释或者解脱;去寻找存在的价值;去思考生命的真相与它的含义。这也是战后与工业文明历史背景下,人们以前坚信不疑的世界的毁灭,甚至信仰的丢失情况下的写照。
悲剧特质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下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艺术家培根用他充满悲剧感的作品表达了当时战后人们受伤的心灵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披露和讽刺。但它们最终还是殊途同归,都表现出了对社会和人性中阴暗面的批判和对人生价值与人性的反思,最终的目的也是对自由以及真、善、美的追求。
总的来说,表现悲剧感特质的艺术作品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这些作品往往是在压迫或无助的现实背景下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文明的来临与第二次大战后,那种“永恒的正义”或那种命运背后可以决定一切的神秘力量已经被客观现实打破,当人们失去那种“神圣的保护光环”之后,人们还能剩下一些什么?所以在培根的肖像画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的悲剧特质更为现实与强烈,艺术家通过对悲剧特质进行一定的艺术表现,让人们从那种已经惯常的思维模式中挣脱出来,更直接地去感受真实,更深刻地去思考,让人们重新去思考命运与人性以及人生价值的议题。例如培根的绘画作品就表现了工业文明、战后人们失去一切信仰的焦虑不安和恐慌感,失去安全感的人们在惊慌失措地去寻找一种合理的解释,渴望得到一种力量的救赎。但是,艺术作品中对悲剧特质的表现不能打破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因为它并不是在复制客观现实中的残酷事物,否则它就可能会使观众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这是在无端地挑战道德伦理的底线。培根肖像画艺术作品中对悲剧特质的艺术表现,表达了人类对自由和完美的追求,使人们对生命和人性本质问题等进行哲学氛围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何政广主编,黄舒屏等撰文.培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2]范明华.美学原理.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研室.
[3]周廷军.美的本质再认识.文艺副刊,2002年.
[关键词]肖像画 培根 悲剧感
[中图分类号]J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23-01
在培根肖像画的画面里人物已经不是镜子前的熟悉模样了,而是一张张被撕裂和扭曲的面孔在无声却有着强烈震撼力地呐喊。但是观众一点也不会觉得他在有意地变形,反而表现出真实的人性和接近虐待的无助与孤独的悲剧感。很奇怪的是虽然观众在他的作品前被那种真实的悲剧力量震慑住,浑身起鸡皮疙瘩,但观众的视线却无法从他的作品中移开,既然这种艺术效果呈现的是悲剧的氛围,那为什么还会让观众如此迷恋?
在培根的《三幅十字受刑架上的人物习作》中,培根故意将传统的宗教三联画的形式转换成一个毫无救赎的内容。在他的画中,培根将宗教上代表救赎的十字受刑架变成钢架上的肉俎,他的画面里犹如食尸鬼般的变形生物也摧毁了人们坚信不疑的信仰与真实。在他的肖像作品中表达了欧洲经历世界大战后,暴力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前那种看似坚如磐石般稳固的正常生活被如此轻易地打破,化为乌有。而怪异的类似超现实般的情节却经常发生在人们的生活周围。
培根在《根据委拉斯开兹的<教皇英诺森西奥十世>的习作》中,表达出战后人们对社会价值、存在价值的质疑,任何人都可能在一夕之间变得一无所有,也有可能成为毫无存在价值的牺牲品。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权力象征的教皇都逃不过那种黑暗力量的吞噬。一切都变得那么荒谬,没有什么是稳固的。在这幅作品中,他表达出了这样的悲剧感:象征权力的教皇形象在培根画中被一种暴力的笔触破坏殆尽,它撕裂人物的一袭长袍,痛苦挣扎的形象被吞噬;人物的肌理组织被分解、毁灭,像掉进万丈深渊里一样,永远消失在陌生恐怖的异次元空间里,只留下一片黑暗。
培根后期的绘画作品颜色变得鲜艳明亮,但画面中的人物仍然模糊、扭曲,甚至被浓缩成肉团。在这种绚丽的背景包围下,并没有缓减悲剧的氛围,画中的人物反而显得更为痛苦、焦虑以及无助。画面中的人物好像在舞台剧般强烈刺眼的灯光照射下,表现出来不及伪装的恐慌和做出条件反射般的尴尬的肢体动作与面孔。明亮绚丽的色彩和痛苦扭曲的人物,在视觉上更表现出了一种矛盾的激化,使画面的氛围变得更有感染力也更有悲剧感。
培根画面中对镜子和镜子前人物的描述是对画面悲剧感的一种诠释,镜子前人们的现实形象与人们构想的形象其实是有很大的差距,以至于在镜子前,人们的形象看起来是如此陌生。但是哪一种形象才是真实的?很多人选择的是逃避或者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绪。这也反射了现实与人们心中构想的世界的残酷差别,一旦这种构想的世界被现实打破后,人们就感到恐慌不安、不知所措,产生一种内心的抗拒,充满情绪暴力,造成人们的自我抗拒与自我迷失。但这并不是完结,人们需要去寻求一种新的解释或者解脱;去寻找存在的价值;去思考生命的真相与它的含义。这也是战后与工业文明历史背景下,人们以前坚信不疑的世界的毁灭,甚至信仰的丢失情况下的写照。
悲剧特质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下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艺术家培根用他充满悲剧感的作品表达了当时战后人们受伤的心灵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披露和讽刺。但它们最终还是殊途同归,都表现出了对社会和人性中阴暗面的批判和对人生价值与人性的反思,最终的目的也是对自由以及真、善、美的追求。
总的来说,表现悲剧感特质的艺术作品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这些作品往往是在压迫或无助的现实背景下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文明的来临与第二次大战后,那种“永恒的正义”或那种命运背后可以决定一切的神秘力量已经被客观现实打破,当人们失去那种“神圣的保护光环”之后,人们还能剩下一些什么?所以在培根的肖像画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的悲剧特质更为现实与强烈,艺术家通过对悲剧特质进行一定的艺术表现,让人们从那种已经惯常的思维模式中挣脱出来,更直接地去感受真实,更深刻地去思考,让人们重新去思考命运与人性以及人生价值的议题。例如培根的绘画作品就表现了工业文明、战后人们失去一切信仰的焦虑不安和恐慌感,失去安全感的人们在惊慌失措地去寻找一种合理的解释,渴望得到一种力量的救赎。但是,艺术作品中对悲剧特质的表现不能打破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因为它并不是在复制客观现实中的残酷事物,否则它就可能会使观众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这是在无端地挑战道德伦理的底线。培根肖像画艺术作品中对悲剧特质的艺术表现,表达了人类对自由和完美的追求,使人们对生命和人性本质问题等进行哲学氛围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何政广主编,黄舒屏等撰文.培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2]范明华.美学原理.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研室.
[3]周廷军.美的本质再认识.文艺副刊,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