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体育课考核,聚焦学生体质健康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bow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强则国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学生体质是学校、社会、家庭、个体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所致,为了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当前从国家到学校各个层面都非常重视。
  诚然,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是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体育课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持续十四年,但不少学生学不会一项运动技能[1],并且体质健康状况不佳,肥胖、近视、力量不足等在各年龄层学生中都比较普遍[2,3]。日前,《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发布,其中指出“加强学生体育课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再次聚焦体育课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
  众所周知,体育课考核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促进体育课程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过去的体育考试过度注重学生的技能考核,学生们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学习就可以获得不错的体育成绩,然而体育课“高分”的背后却是学生不堪的体质[4]。学生体质不合格的体育课,即使分数再高,也不是成功的。要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加强体育课考核是重中之重,不仅要考虑体育课关于增强体育认知,培养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能力的长期目标,也要适当调整考核内容,增加考核压力,促使学生在课外增加运动时间。
  一、加强体育课考核中体质测试内容比重
  过去体育课考核,一些学校的考核内容偏重于技能考核,主观性比较强,而对于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项目等体质测试内容,不少学校未纳入普通体育课考核体系,或者说体质测试内容比重还过低,导致体育课考核不够全面,学生往往以体育考试内容为标准,而忽视了包括身体素质在内的全面发展。
  将体质测试内容纳入到体育考核评价中,也有利于引起学生重视体质锻炼。目前,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项目中,学生最“怕”的两项运动是长跑(1000m或800m)和引体向上。据报道,大学一年级男生中,引体向上能达到合格的比例很低,半数左右一个都做不了[5]。正因如此,建议在常规体育课考核中增加耐力和力量素质考核比重,一方面促进学生增强耐力和力量锻炼比例,另一方面改善体育课内容结构,拓宽学生体育课堂知识面和丰富体育课运动形式。
  二、加强过程性考核
  过去体育课考核往往采用的是学期末的总结性考核,忽略了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觉锻炼,不利于调动起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锻炼要取得成效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适当加强学期中的体育课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有利于把握学生体质情况和身体机能状态,也有利于督促和提醒学生参加运动锻炼。
  运动兴趣因人而异,要通过引导兴趣激发学生运动热情。体育课毕竟有限,而课外体育锻炼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改善上应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但存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往往仅凭兴趣的情况,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实效性差,比较盲目。而通过学期中或阶段性的进行体质测试考核,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根据自身体质情况进行课外自主锻炼,解决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盲目的问题。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可鼓励大学生课余通过体育社团、俱乐部及运动队等形式展开体育竞赛、早操、“阳光长跑”等各类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的习惯。因此,注重过程性考核,探索多元化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积极锻炼,应该在体育课考核评定中增加课外体育过程评价的比重。
  三、加强系统性考核
  在体育课考核中,要积极探索系统性考核,尽可能强化考核的科学性和效果。特别是对于纳入课程考核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项目,要健全各年龄层考核方式,积极采用“教考分离”模式,做到教学和考试的教师不同。降低体育教师主观因素的干扰,避免打“人情牌”,也可以将考试结果信息公开,促进相互监督。
  从小学到大学,学生的体质是变化发展的系统过程。初中阶段是人体发育的高峰期,随着骨骼、肌肉、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的生长发育,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此时,由于体育中考考核中的大部分来自体质测试内容,所以,初中生加强身体锻炼是学校、家长、孩子共同达成的一致,造成很多学生体質最好的时候“大约在初三”[6]。而高中时期,随着高考应试的压力,文化学习加强了,体育课考核要求下降了,普通学生身体锻炼减少,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因此,构建从小到大系统一贯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丁轶建,王宗平.十四年体育课,为何学不会一项运动技能[J].中国学校体育,2018,7.
  [2]丁轶建,王宗平.学生体质不强,缺的不仅是运动时间[J].中国学校体育,2018,2.
  [3]丁轶建,王宗平.“健康第一”是教育理念,更是体育实践[J].中国学校体育,2019,1.
  [4]王成国.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导向的体育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29):48-49.
  [5]丁轶建.大学生为什么不“怕”测引体向上?动商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2019.11.15.
  [6]丁轶建.一个人体质的最佳时期——大约在初三,动商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2019.10.24.
其他文献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为教育部主管期刊,是唯一面向全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杂志,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本刊均不收取审理、编辑等任何费用,一经录用还将发放稿酬。  一、《中国学校体育》栏目设置及介绍  政策管理:宣传及解读党和国家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引领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理论争鸣:引导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得以正确进行,以期明确是
一、案例背景  体育运动中学生受伤的情况是我们体育教师经常遇到的,轻微的小伤一般不会对学生造成多大影响,但若是严重的伤害,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引起死亡,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我们也经常耳闻目睹在体育运动中一些严重的伤害事故,如长跑中的猝死事件等,体育课上也难以避免,这些事故给家庭、学校、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笔者曾经经历的一次体育课上的伤害事故,令人刻骨铭心。  二、案例描述  那是很多年
一、背景简介  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现有44个班级,近1800名学生。学校秉承“足球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把少儿足球确定为学校特色教育项目,以足球为载体,努力培养“合格 特长”的学生,要求人人有足球,人人会踢球。2017年6月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二、校园足球竞赛活动内容设计与实施  学校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
一、兼顾体育课堂教学趣味性与有效性的实施途径  (一)丰富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同时,应丰富教学内容的情境化设计,做到多样化、趣味性,既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又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课堂学练中,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江苏朱伟力提出,耐久跑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素质练习感到乏味,教师可利用障碍跑、自然地形跑、追逐跑、定向跑等多种教学内容的
2018年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8〕14号),其中规定,要在校考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教育部此举是贯彻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对较薄弱的体育在教育评价的正向“指挥棒”上进行了改革。虽未对自主招生高校的体育校考(权重、内容)设定条框,但这是教育部2003年自主招生改革制度以来首次对体育测试提
“伪病假”特指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假装生病而请假的一种行为,是学生用来逃避身体练习的一种手段。“伪病假”的存在给正常的体育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体育教师如何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减少或杜绝“伪病假”的产生,吸引这类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反思的。笔者以案例的形式,对改变这种现象提出了自己的四点见解,与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分享。  一、请假制度化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
这是一篇叙述关爱“学困生”,充满睿智的教育案例,说明王老师是一个“有温度的行者”。王老师通过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列反思3个部分,描述了自己将课堂中出现的“观众”——小杰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的过程。笔者虽没有现场参与,但是通过案例的描述,已深刻感受到王老师对教育的耐心、细心、睿智和执着。  一、教育行为睿智的“温度”  行为睿智的温度,表现在王老师教育的耐心。王老师没有因为小杰破坏比赛秩序,对他进
研讨背景:“运动能力”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体育学科三大核心素养之一,而体能是运动能力在身体活动中的重要表现之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通过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课程,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体能已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由于受雨、雪、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耐久跑”这项学习内容感到有些畏惧,主要是跑动距离较长,学生易感枯燥、疲劳,缺乏坚强的意志去战胜困难。如何才能做到不需教师过多说服动员,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学习愿望,并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呢?笔者以定向跑为灵感来源,从改变练习手段入手,用游戏创新教学,让“耐久跑”变为“轻松跑”。  一、蚂蚁搬家  练习目的:通过持续循环跑动,达成有一定速度的耐久跑练习,
一、中英学校教育部分领域的比较  (一)思维方式  我国绝大部分学生比较灵活、高效、形象;而英国学生思维特点是比较细致、注重逻辑性和创新。  (二)社会价值取向  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英国注重民主、法治、个人自由、互相尊重、包容不同宗教信仰。  (三)教育价值观  我国教育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