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以情激情,情感沟通的方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动探究、领会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本文本着一个“激”“引”“放”“活”的原则,培养并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是激发兴趣。"引"是放手引导,"放"是放开学生的手脚自由创新,"活"是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营造情景 激发兴趣 走出课本 再现生活 开展活动活跃思维 师生换位 拓宽空间
  “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兴趣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里因素。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味浓,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这主要靠老师的正确诱导和教法的改进。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機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做好一个“媒人”,介绍学生主动与课本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许有不少人赞成利用直观教具,当然我也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我认为直观教具也有它的局限性,繁琐的直观教具会过多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教具本身而不是知识本身。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除此以外,教师的正确诱导和教法的改进。
  一、抓住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内外联想,激发情感文学是再现的艺术。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生活中人物原型的艺术表现,散文中的人物更带有原型的明显痕迹。教学中教师利用艺术真实引发学生联想生活真实,再回头品味艺术真实,从而增强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学生的兴趣也随之调动起来。例如朱自清《背影》这篇散文,表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文章主要通过描写父亲的行动来刻画形象。我教这一课,就让学生带着对自己父亲真切感、亲昵感去体会父爱。我引导学生说,你们觉得文中哪些事情最能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文中的父爱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说,父爱往往用行动而不用语言,作为子女的一般不易感受的到。我接着引导,你们感受到过深沉的父爱吗?比如送你们上学,半夜送你们上医院等等?这一问,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了,纷纷谈论起自己的父亲如何如何爱自己,不怕累不怕苦等。我再问,那么你对自己的父亲是一种什么感情?学生又踊跃发言。然后我顺势转入课文,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在文中对父亲的感情是什么。
  二、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掌握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产生疲倦,没有欢心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造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巴金先生写的《鸟的天堂》以课时,新课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向一身西服着装的我,今天穿了一身运动装,脚蹬一双旅游鞋,头戴一顶太阳帽,手拿一幅中国地图,一进教室,就引起学生的骚动,还传来窃窃私语:“老师今天怎么了?”“是呀,怎么这身打扮”这一身打扮首先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我接着说:"今天我不当老师了,我当以次导游""导游?导什麽游?"此言一出,立即有学生发问。"游《鸟的天堂》呀".我说,"鸟的天堂就是一棵大榕树,它是全国的旅游胜地……"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课文讲完后,我还让学生当导游来解说。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
  三、师生换位
  同教同学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现在还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实质还是"应试教育""淘汰教育",与现行教育相悖而行。新课程改革,不仅对课程做出重大变革,对教育者受教育者都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者要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求受教育者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学习,达到师生互动。为了做到以上这些,每周拿出两至三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讲课,主要针对阅读课文。首先要求学生备课,写出教案,这样为了把课讲好,学生会不惜余力去吃透课文。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教师的辛苦,更进一步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通过学生自己讲课,让学生做到心到、口到,对整篇课文的结构、写作特点、思想内容,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听课的学生也会不自觉地站在讲课人的立场去评价讲得好与坏,而不是教师讲课时,那中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吸引他们去领略小说
  《孔乙己》刻画了一个心理变态和性格扭曲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针对孔乙己一生置身于人们笑声中的性格悲剧,上课伊始,利用学生都懂的生活常识导入对课文的讲析。我说,同学们,一个思维正常、精神健全的人一旦被人嘲弄时会恼羞成怒,当即还击。平时,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傻子、精神病人被人取笑逗乐时,他非但不恼怒,还说些令人发笑的话,这是他们生理上有毛病,性格变了型。今天我们所要认识的孔乙己,他生理没毛病,不疯也不傻,可是常被人耍笑戏弄,这是什么造成的?请大家看鲁迅是怎样揭示这一问题的,他笔下的孔乙己是个什么形象?这个新奇的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阅读,听讲,思考。课文讲析完,学生顺理成章的认识到,孔乙己这个品行端正、心地善良的读书人,落到被耍笑、被冷落、被侮辱的境地,完全是封建文化毒害了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观念毁灭了他,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了他。他的一生是充满笑声的悲剧。这样用学生熟知的常理与课文的情理相沟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实践证明,我这套方案的实施,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与发展有很大作用。不难看出,兴趣其实起到了透镜的作用,把人的精力与能力如光线一样集中到一个焦点上,从而引起燃烧。智慧的光芒也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成才的力量。
其他文献
当今中国正处在经济稳步较快发展的阶段,政府也不断完善和发展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以期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相适应,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各项基本
【摘 要】让学生写作时行云流水,思如泉涌,成为了我习作教学的一个探讨方向。实践证明,“停顿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生们的语言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不多造成的。因此,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用心“厚积”,储备丰富的素材库,才能使作文笔下有“料”。  【关键字】习作教学 停顿现象 基础薄弱 积累素材 笔下有料  一、在精心阅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  1、词汇积累。让学生用其中的词语写一段话,要求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当前的教学改革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在教学的课堂上推进教学上的改革,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不断地更新,只有对新的课程主旨有一定正确的认识,才会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到位。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改革 途径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应当处理好三个基本关系  (一)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兼具  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已经
2012年7月,我写过一篇文章《富士康向西》,描述了这样的工厂作业环境:胡萍的工作是把数据线放进包装盒里,5秒内完成一次动作,每天重复5000次,一共做2.5万秒,约7个小时.工人每
期刊
【摘要】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一提到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我认为写话教学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其次重视阅读、說话,加强积累,再次是加强指导与训练。  【关键词】听说读写能力 口头表达 培养 阅读  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所以从学生入学开学,我就进行说写训练。  一、指导学生正确、流利、
期刊
内容摘要: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语文课堂上时空和教学内容的封闭,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不再受到禁锢,使得语文教学真正融入生活之中,还语文的本来面目,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真正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的语文课堂。本文将对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的含义及意义、构建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语文课堂 开放式 构建  一、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  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是
期刊
传统的课堂被形象地称之为“圈养式”课程。学生被封闭和限制在一个固定的空间,教师扮演饲养员的角色来喂学生,把准备好的教案中的知识一五一十地告诉学生,学生聚精会神地聆听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师永远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只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内容;理想班级的突出特点就是安静。教师过分地强调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把传统式教学与信息技术参与其中的现代化教学相比较,发现后者的潜力与优势,得出了后者更受学生教师欢迎的结果。为此,我把“信息技术”这个高科技产儿也运用到了我的教学实践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从技术上实现现代教学模式,严重制约
期刊
夸美纽斯主张“课堂应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尽量挖掘教材中知识的趣味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们乐学。如: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如果上课单纯地讲解字音、字形、字义,学生听起来就会枯燥无味,学的生字也记不牢。在识字教学时,我们除了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还想了许多好办法帮助学生牢记字形。一是通过猜字谜的游戏活动来记住生字。二是编顺口溜来区分容易混淆的生字,比一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