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飞杰,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总监,负责风险投资和兼并收购工作。2004年加入上海贝尔。主持阿尔卡特朗讯集团在中国地区的战略投资运作。在IT、互联网和通信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市场、管理、和投资经验。
记者:请介绍一下上海贝尔投资的背景。以及目干管理基金的一些情况。
徐飞杰: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直属企业,是中国高科技领域的第一家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也是阿尔卡特朗讯的中国旗舰公司。公司拥有强大的本土实力和广泛的全球资源,是具有数十亿美元规模的电信技术领先厂商。公司提供端到端的电信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的服务,产品覆盖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宽带接入、智能光网络、多媒体解决方案和网络应用等领域。目前,国内市场三分之一的固网、三分之一的宽带接人和五分之一的移动网络是由上海贝尔提供的。上海贝尔风险投资是经公司董事会批准成立的战略型风险投资、旨在鼓励和扶植产业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和推动通信产业可持续发展。我们投资的领域涵盏电信,互联网、IT、数字媒体,以及应用通信和IT技术的相关行业,简单而言就是业界通常所说的TMT领域。
上海贝尔风险投资南公司的战略投资团队运作和管理。投资项目的甄选和决策严格依照公司的投资管理流程执行,并有专门的投资委员会负责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我们在投资项目的参股比例上一般不会超过20%。
记者:2010年的投资步调怎样,有哪些成绩可以躁大家分享?
徐飞杰:今年上半年,我们根据阿尔卡特朗讯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对战略投资的方向进行了新的部署。近期,我们将着重关注无线、电信,IT服务、和企业新业务的投资机会。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将会有很多新的突破值得投资期待。下半年将有针对性地加大项目搜寻力度。另外,我们最近刚刚帮助前期投资过的一个项目完成的新的一轮融资。
记者:对投资企业的阶段有哪些偏好?是否更偏重于早期?
徐飞杰:我们定位于投资早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因为战略投资在企业的这两个阶段最能贡献价值。举例来讲,一个技术产品研发类型的企业,在产品研发已基本完成之后,开始进入产品的市场引导或推广期。在这一阶段,企业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而且渴望获得具有强大产业背景的战略合作者帮助其实现产品完善和销售规模。有很多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虽然得到了财务型风险投资,但由于产业壁垒的存在而无法快速进入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企业逐渐失去了原先在产品创新上拥有的领跑优势,非常可惜。
记者:依托于上海贝尔在通信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产业背景,是否更侧重于电信领域的机会?徐飞杰:我们着眼于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电信领域目前仍有许多创新和投资的机会。创新的驱动力来源于用户对电信新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运营商对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的要求。电信新业务的发展使得用户对带宽资源的需求呈十倍甚至百倍的趋势增长,电信运营商需要不断地扩充网络能力和性能,提高网络运营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强新业务的后台服务和管理能力等;与此同时,降低各种成本将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一大挑战,其中就涉及到倡导节能减排的绿色通信。所有这些都将催化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的创新。
此外,我们对广义通信范畴和IT领域的创新也尤为关注。我们所说的广义通信目前除了电信还包括互联网、广电、以及物联网。电信、互联网、广电这三个以前相对独立的领域正在发生意义深远的融合,从基础网络到用户业务。之所以也对IT感兴趣,是因为广义通信所涉及的各种业务解决方案,越来越多地用到IT来实现。
记者:对目前移动互联网领域里涌现出的投资机会怎么看?
徐飞杰:移动互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出现的,当时的主要技术驱动是基于2.5G/GPRS的WAP浏览以及SMS交互。虽然这只能说是移动互联网的雏形,但却成就了像掌上灵通、空中网等无线应用公司。十年后的今天,3G网络支持的移动数据传输带宽提高了至少10倍以上,基本上可比家庭宽带上网使用的ADSL连接;智能手机或者说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已接近便携式电脑,功能配置上甚至已超越了普通电脑,更有开放式的操作系统支持,使应用开发更具灵活性。移动通信在技术上的这些飞跃已经为新一代无线应用的创新和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已不再是简单的手机上网。其深远意义在于它将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全新的变革,这种变革的影响力将远远超越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关于移动互联网,我们看中的投资机会在于应用。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实效性以及结合定位、RFID这样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随时随地方便地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和管理信息。我们比较看好的一些应用包括手机游戏、移动支付、移动视频监控、移动SNS等。另外,涉及个人信息存储、信息安全的解决方案将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记者:移动领域还没有诞生非常蠢出的公司及商业模式。您认为什么情况下将会有本质的飞跃。
徐飞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目前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移动互联网的商务模式比较特殊。以电脑终端进行对照,绝大多数互联网信息内容服务一般都是免费的,而应用软件一般都是要收费的。在移动终端上,用户通常不会去区分获取的服务是来自源于互联网内容还是软件应用,习惯性思维往往会决定他们愿不愿意为获取这些服务付费。苹果的AppStore模式在国外非常成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以iPhone的应用软件为切入点,用户会觉得付费是件顺理成章的事。而谷歌推广它的Android平台完全不需要关心应用软件是不是需要收费,应用开发者为了推广其应用软件的用户规模不得不采取免费的策略,这样的话,用户长此以往就被“宠坏”了。在这种情形下,商务模式创新的空间比较有限,突破的可能更多地寄希望于应用和服务创新,使用户愿意为获取服务埋单。
第二,带宽资费依旧偏高。带宽和应用双重收费对用户来说是件非常敏感的事,出现这种情况时,他们往往会偏向于选择定制服务与带宽打包包月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有可能使大多数应用开发者赚不到钱,AppStore的商务模式也就难以在中国规模化复制。要让更多的应用开发者能够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中分到一杯羹,带宽和应用的收入分成比例应当趋于合理。
如果以上这两个问题能得以很好地解决,相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一定会进一步加速。记者:早期投过互联网网站,目前是否会继续关注这一领域?怎样的模式更加青睐SNS,社医还是其他?
徐飞杰:互联网是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很多创新 的概念如Web2.0都是由互联网萌发的。事实上,阿尔卡特朗讯的应用使能(ApplicationEnablement)战略远景以及电信转型的许多想法就是借鉴了成功的互联网应用而得来的。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应用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电信、广电、乃至更多其他领域。互联网网站是实现互联网应用的载体,我们会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投资机会。关于模式,SNS和电子商务目前都具有非常不错的投资价值。
另外,在政府大力倡导和推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我们尤其关注互联网电视的发展走向。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里,预计其产业链上下游会发生许多深刻的变化,有可能出现不少新的投资机会。
记者:还有哪些行业比较有投资前景?
徐飞杰:除了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应用外,TMT领域有投资前景的行业还有很多。就拿与通信技术应用相关的来讲,交通运输、电力、医疗、教育等行业都应该有很多投资机会。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这些行业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目前正在日益兴起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会为行业的信息化打开新的纪元。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成熟会激发很多新的应用需求,帮助企业拓展信息化的深度,改进运营效率;云计算会推动应用更加快速和低成本的实施,甚至使以往一些非常高端的应用得到推广和普及。
目前中国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相对欧美还是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是,这便意味着信息化的需求巨大,为物联网和云计算这些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可以期待的是,国内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在今后几年中会加速并迅速缩短与国外的差距,相应会带来不错的投资机会。记者:上海贝尔属于企业直投,您怎么看待越来越多企业PE,对产业格局的影响。
徐飞杰:你这里说的企业PE我想是指企业对非上市公司的投资。
企业做投资也分战略型和财务型两种,他们的目标和运作方法都应该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企业应当专注于主业发展,因此,如要选择做财务型的投资应当“量力而行”,并注重风险管理。
战略型的企业投资可以帮助企业吸收和整合产业资源,是加速实现自身扩张或谋求战略转型的一种重要手段。世界500强企业一般都设有企业战略投资职能部门,从事兼并与收购等资本运作,以不断巩固企业在产业中的竞争优势。企业战略投资有利于产业链生态的优胜劣汰,吐故纳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型的投资一般通过在企业内设立部门来执行的比较多,也比较容易与企业的主业形成协同效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企业PE的活跃对于风险投资是一件好事。VC和PE在投资生态链中处于上下游的关系。企业PE有助于帮助相关产业VC投资的企业寻求再融资或被收购。对于VC投资者而言,也就多了一种合适的退出渠道。
记者:相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企业PE部门的投资优势在哪里?徐飞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绝大多数是以财务型投资为目标的,企业PE如果是也定位于财务型投资则相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差异化不大。财务型企业PE的另一种选择可以是企业以LP的方式参与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这样做的好处是,除了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帮助打理运作投资外,还有可能利用基金中其他IP的资源来支持和帮助投资项目的成长。
战略型的企业PE是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投资方向和项目的。凭借他们对自身所处行业的了解,在判断一个项目是不是值得投资,投资预期和策略应该是什么等方面,都有更专业的看法。另外,企业拥有的资源对被投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帮助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些都是企业PE独特的投资优势。
记者:最近关于全民PE的话题很热,仿佛一夜之间,从政府到地方,从企业到民间商人,都在做PE谈PE。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徐飞杰:前几年,VC和PE可以说还只是专业人士的话题,国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证券市场以及房地产等。中国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民间积累了大量资本。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在全球蔓延,不但证券市场进入调整周期,实体经济也受到很大的冲击。我们知道资本是需要寻求回报的,随着政府一系列产业振兴计划的出台和创业板的开启,有眼光的投资者已经认识到私募股权投资是未来寻求高额回报的新渠道。PE相对证券市场来说是一个新概念,而新概念总是容易受到追捧,况且目前众多民间资本参与其中,所以,就像你所说的,PE仿佛一下子成为了所有人的热门话题。
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的起步还是最近=三五年的事,与国外相比可以说尚处幼儿期阶段。所谓“全民PE"现象无疑对私募股权投资的成长和发展将会起到推动的作用。
当然,PE投资者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私募股权投资与证券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PE投资面对的是缺乏透明度的市场,项目的甄选、投资和管理都严重地依赖人脉关系,项目价值难以准确衡量,投资退出周期要经过若干年等,所以是风险非常大的投资。因此,投资者需要雄厚的财力和很高的风险耐受力。PE投资的从业者也具备行业经验、人际交往、价值判断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记者:现阶段影响国内PE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在哪里?有什么对策。
徐飞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钱多,追逐相对有限的项目,高估值水平。目前PE是个卖方市场,PE投资者经常为了争夺一个项目而煞费苦心和精力。有朋友比喻现在的PE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投资银行、证券投资机构、甚至连上游的VC们都乐此不疲地参与到PE阵营中鏖战。其结果是项目估值和投资成本的不断攀升。
目前创业版上市的公司发行价都到七八十倍,这种状况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所以PE的投资人需要保持理性和谨慎。另外,VC的发展会为PE培养更多的项目源,不过这需要相当的时间。
第二,投资者的心态急躁。很多PE投资者期待投资项目能尽快上市,于是大家扎堆Pre-IPO的项目。但PE仍然属于中长期投资,一般2-3年能上市都算顺利的。急功近利往往会驱使被投资企业选择业务发展以外的其他所谓捷径,被投资企业如果有了这种心态的话,就容易出问题。所以作为投资者,应当首先端正自己的心态去看待和影响投资项目。
第三,缺少有经验的专业管理团队。我国PE投资领域的专业人才还很缺乏,很多PE从业者从证券行业转过来的,还有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但这还远不够。相信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业的发展会培养出更多专业VC和PE从业者。
记者:请介绍一下上海贝尔投资的背景。以及目干管理基金的一些情况。
徐飞杰: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直属企业,是中国高科技领域的第一家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也是阿尔卡特朗讯的中国旗舰公司。公司拥有强大的本土实力和广泛的全球资源,是具有数十亿美元规模的电信技术领先厂商。公司提供端到端的电信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的服务,产品覆盖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宽带接入、智能光网络、多媒体解决方案和网络应用等领域。目前,国内市场三分之一的固网、三分之一的宽带接人和五分之一的移动网络是由上海贝尔提供的。上海贝尔风险投资是经公司董事会批准成立的战略型风险投资、旨在鼓励和扶植产业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和推动通信产业可持续发展。我们投资的领域涵盏电信,互联网、IT、数字媒体,以及应用通信和IT技术的相关行业,简单而言就是业界通常所说的TMT领域。
上海贝尔风险投资南公司的战略投资团队运作和管理。投资项目的甄选和决策严格依照公司的投资管理流程执行,并有专门的投资委员会负责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我们在投资项目的参股比例上一般不会超过20%。
记者:2010年的投资步调怎样,有哪些成绩可以躁大家分享?
徐飞杰:今年上半年,我们根据阿尔卡特朗讯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对战略投资的方向进行了新的部署。近期,我们将着重关注无线、电信,IT服务、和企业新业务的投资机会。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将会有很多新的突破值得投资期待。下半年将有针对性地加大项目搜寻力度。另外,我们最近刚刚帮助前期投资过的一个项目完成的新的一轮融资。
记者:对投资企业的阶段有哪些偏好?是否更偏重于早期?
徐飞杰:我们定位于投资早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因为战略投资在企业的这两个阶段最能贡献价值。举例来讲,一个技术产品研发类型的企业,在产品研发已基本完成之后,开始进入产品的市场引导或推广期。在这一阶段,企业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而且渴望获得具有强大产业背景的战略合作者帮助其实现产品完善和销售规模。有很多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虽然得到了财务型风险投资,但由于产业壁垒的存在而无法快速进入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企业逐渐失去了原先在产品创新上拥有的领跑优势,非常可惜。
记者:依托于上海贝尔在通信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产业背景,是否更侧重于电信领域的机会?徐飞杰:我们着眼于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电信领域目前仍有许多创新和投资的机会。创新的驱动力来源于用户对电信新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运营商对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的要求。电信新业务的发展使得用户对带宽资源的需求呈十倍甚至百倍的趋势增长,电信运营商需要不断地扩充网络能力和性能,提高网络运营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强新业务的后台服务和管理能力等;与此同时,降低各种成本将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一大挑战,其中就涉及到倡导节能减排的绿色通信。所有这些都将催化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的创新。
此外,我们对广义通信范畴和IT领域的创新也尤为关注。我们所说的广义通信目前除了电信还包括互联网、广电、以及物联网。电信、互联网、广电这三个以前相对独立的领域正在发生意义深远的融合,从基础网络到用户业务。之所以也对IT感兴趣,是因为广义通信所涉及的各种业务解决方案,越来越多地用到IT来实现。
记者:对目前移动互联网领域里涌现出的投资机会怎么看?
徐飞杰:移动互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出现的,当时的主要技术驱动是基于2.5G/GPRS的WAP浏览以及SMS交互。虽然这只能说是移动互联网的雏形,但却成就了像掌上灵通、空中网等无线应用公司。十年后的今天,3G网络支持的移动数据传输带宽提高了至少10倍以上,基本上可比家庭宽带上网使用的ADSL连接;智能手机或者说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已接近便携式电脑,功能配置上甚至已超越了普通电脑,更有开放式的操作系统支持,使应用开发更具灵活性。移动通信在技术上的这些飞跃已经为新一代无线应用的创新和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已不再是简单的手机上网。其深远意义在于它将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全新的变革,这种变革的影响力将远远超越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关于移动互联网,我们看中的投资机会在于应用。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实效性以及结合定位、RFID这样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随时随地方便地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和管理信息。我们比较看好的一些应用包括手机游戏、移动支付、移动视频监控、移动SNS等。另外,涉及个人信息存储、信息安全的解决方案将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记者:移动领域还没有诞生非常蠢出的公司及商业模式。您认为什么情况下将会有本质的飞跃。
徐飞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目前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移动互联网的商务模式比较特殊。以电脑终端进行对照,绝大多数互联网信息内容服务一般都是免费的,而应用软件一般都是要收费的。在移动终端上,用户通常不会去区分获取的服务是来自源于互联网内容还是软件应用,习惯性思维往往会决定他们愿不愿意为获取这些服务付费。苹果的AppStore模式在国外非常成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以iPhone的应用软件为切入点,用户会觉得付费是件顺理成章的事。而谷歌推广它的Android平台完全不需要关心应用软件是不是需要收费,应用开发者为了推广其应用软件的用户规模不得不采取免费的策略,这样的话,用户长此以往就被“宠坏”了。在这种情形下,商务模式创新的空间比较有限,突破的可能更多地寄希望于应用和服务创新,使用户愿意为获取服务埋单。
第二,带宽资费依旧偏高。带宽和应用双重收费对用户来说是件非常敏感的事,出现这种情况时,他们往往会偏向于选择定制服务与带宽打包包月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有可能使大多数应用开发者赚不到钱,AppStore的商务模式也就难以在中国规模化复制。要让更多的应用开发者能够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中分到一杯羹,带宽和应用的收入分成比例应当趋于合理。
如果以上这两个问题能得以很好地解决,相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一定会进一步加速。记者:早期投过互联网网站,目前是否会继续关注这一领域?怎样的模式更加青睐SNS,社医还是其他?
徐飞杰:互联网是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很多创新 的概念如Web2.0都是由互联网萌发的。事实上,阿尔卡特朗讯的应用使能(ApplicationEnablement)战略远景以及电信转型的许多想法就是借鉴了成功的互联网应用而得来的。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应用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电信、广电、乃至更多其他领域。互联网网站是实现互联网应用的载体,我们会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投资机会。关于模式,SNS和电子商务目前都具有非常不错的投资价值。
另外,在政府大力倡导和推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我们尤其关注互联网电视的发展走向。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里,预计其产业链上下游会发生许多深刻的变化,有可能出现不少新的投资机会。
记者:还有哪些行业比较有投资前景?
徐飞杰:除了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应用外,TMT领域有投资前景的行业还有很多。就拿与通信技术应用相关的来讲,交通运输、电力、医疗、教育等行业都应该有很多投资机会。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这些行业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目前正在日益兴起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会为行业的信息化打开新的纪元。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成熟会激发很多新的应用需求,帮助企业拓展信息化的深度,改进运营效率;云计算会推动应用更加快速和低成本的实施,甚至使以往一些非常高端的应用得到推广和普及。
目前中国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相对欧美还是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是,这便意味着信息化的需求巨大,为物联网和云计算这些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可以期待的是,国内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在今后几年中会加速并迅速缩短与国外的差距,相应会带来不错的投资机会。记者:上海贝尔属于企业直投,您怎么看待越来越多企业PE,对产业格局的影响。
徐飞杰:你这里说的企业PE我想是指企业对非上市公司的投资。
企业做投资也分战略型和财务型两种,他们的目标和运作方法都应该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企业应当专注于主业发展,因此,如要选择做财务型的投资应当“量力而行”,并注重风险管理。
战略型的企业投资可以帮助企业吸收和整合产业资源,是加速实现自身扩张或谋求战略转型的一种重要手段。世界500强企业一般都设有企业战略投资职能部门,从事兼并与收购等资本运作,以不断巩固企业在产业中的竞争优势。企业战略投资有利于产业链生态的优胜劣汰,吐故纳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型的投资一般通过在企业内设立部门来执行的比较多,也比较容易与企业的主业形成协同效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企业PE的活跃对于风险投资是一件好事。VC和PE在投资生态链中处于上下游的关系。企业PE有助于帮助相关产业VC投资的企业寻求再融资或被收购。对于VC投资者而言,也就多了一种合适的退出渠道。
记者:相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企业PE部门的投资优势在哪里?徐飞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绝大多数是以财务型投资为目标的,企业PE如果是也定位于财务型投资则相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差异化不大。财务型企业PE的另一种选择可以是企业以LP的方式参与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这样做的好处是,除了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帮助打理运作投资外,还有可能利用基金中其他IP的资源来支持和帮助投资项目的成长。
战略型的企业PE是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投资方向和项目的。凭借他们对自身所处行业的了解,在判断一个项目是不是值得投资,投资预期和策略应该是什么等方面,都有更专业的看法。另外,企业拥有的资源对被投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帮助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些都是企业PE独特的投资优势。
记者:最近关于全民PE的话题很热,仿佛一夜之间,从政府到地方,从企业到民间商人,都在做PE谈PE。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徐飞杰:前几年,VC和PE可以说还只是专业人士的话题,国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证券市场以及房地产等。中国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民间积累了大量资本。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在全球蔓延,不但证券市场进入调整周期,实体经济也受到很大的冲击。我们知道资本是需要寻求回报的,随着政府一系列产业振兴计划的出台和创业板的开启,有眼光的投资者已经认识到私募股权投资是未来寻求高额回报的新渠道。PE相对证券市场来说是一个新概念,而新概念总是容易受到追捧,况且目前众多民间资本参与其中,所以,就像你所说的,PE仿佛一下子成为了所有人的热门话题。
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的起步还是最近=三五年的事,与国外相比可以说尚处幼儿期阶段。所谓“全民PE"现象无疑对私募股权投资的成长和发展将会起到推动的作用。
当然,PE投资者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私募股权投资与证券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PE投资面对的是缺乏透明度的市场,项目的甄选、投资和管理都严重地依赖人脉关系,项目价值难以准确衡量,投资退出周期要经过若干年等,所以是风险非常大的投资。因此,投资者需要雄厚的财力和很高的风险耐受力。PE投资的从业者也具备行业经验、人际交往、价值判断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记者:现阶段影响国内PE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在哪里?有什么对策。
徐飞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钱多,追逐相对有限的项目,高估值水平。目前PE是个卖方市场,PE投资者经常为了争夺一个项目而煞费苦心和精力。有朋友比喻现在的PE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投资银行、证券投资机构、甚至连上游的VC们都乐此不疲地参与到PE阵营中鏖战。其结果是项目估值和投资成本的不断攀升。
目前创业版上市的公司发行价都到七八十倍,这种状况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所以PE的投资人需要保持理性和谨慎。另外,VC的发展会为PE培养更多的项目源,不过这需要相当的时间。
第二,投资者的心态急躁。很多PE投资者期待投资项目能尽快上市,于是大家扎堆Pre-IPO的项目。但PE仍然属于中长期投资,一般2-3年能上市都算顺利的。急功近利往往会驱使被投资企业选择业务发展以外的其他所谓捷径,被投资企业如果有了这种心态的话,就容易出问题。所以作为投资者,应当首先端正自己的心态去看待和影响投资项目。
第三,缺少有经验的专业管理团队。我国PE投资领域的专业人才还很缺乏,很多PE从业者从证券行业转过来的,还有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但这还远不够。相信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业的发展会培养出更多专业VC和PE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