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华不是第一个由公募转私募的基金经理,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上海朝阳永续公司洪燕MSN名字设为“寻找私募基金”,在一般投资者概念中,“私募”总与“神秘”联在一起,朝阳永续公司推出的私募基金风云榜却试图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此次活动公开召集私募基金参赛,通过公布其投资理念及实战绩效,评选出最具才华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洪燕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我们希望能够为私募基金做业绩见证,为私募基金经理交流搭建一个平台,辅助私募基金职业发展之路,让整个行业能共同走向辉煌。”
火爆与冷落
随着股市的持续走牛,2006年对公募基金来说,可谓爆发之年,根据央行发布的2006年四季度调查结果显示,基金已成为居民家庭除储蓄存款外拥有最多的金融资产。与此同时,私募基金的战绩同样辉煌,以私募基金风云榜推出的顾宝军为例,虽然他只管理几千万元的资产,但仅2006年上半年收益率就高达300%以上。
新旧交换之际,基金经理肖华的转身再次引发市场人士对私募基金的关注。
肖华在业界素有“金牌基金经理”的美誉,是国内连续掌管同一基金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之一。自2002年博时价值增长基金成立时起,肖华就开始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在离职前,连续任期已经超过4年。
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肖华抽身而退。肖华表示,他不考虑再进公募基金,正在物色合作伙伴,在深圳成立自己的公司进行私募基金运作。
无论公募还是私募,基金最终要靠业绩来说话,而业绩则由基金经理的水平决定,以高收益吸引投资者的私募基金必须有实力更强的资金管理者。
肖华不是第一个由公募转私募的基金经理,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事实上,索罗斯、巴菲特、罗杰斯,这些近似神话的大师级人物,都掌管着私募基金。
由于制度的缺失,私募基金在中国一直没有取得合法身份,由此伴随着行业内良莠不齐,“私募基金”与“非法集资”混在一起,甚至成为不法分子行骗的旗号。
不过就在这种“黑户”状态下,有着强烈的市场需求为带动,私募基金正在逐步壮大,多项调查与估计显示,目前活跃在股市的私募基金规模超过公募基金。可以预计,随着法制的健全,今后会有更多的公募基金经理及业内主流机构精英转向成立私募基金。
以往大券商推出的投资策略会上,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们是主流座上宾,而在2006年,原本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私募基金也成为重点邀请对象,例如来自北京的鼎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来自上海的道宏投资有限公司、邦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
然而,就在私募基金如此活跃的情况下,朝阳永续公司推出的私募基金风云榜却遭受冷遇。此次活动评选对象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包括信托资产、券商集合理财业务管理人等;B组主要为2000万元以下的个人及机构户管理人,该组参选人士在资格审查通过后,可以用至少100万元的账户参赛。
洪燕介绍,举办方设定了种种条件方便选手参加评选,但是A组的参赛选手只有18位,B组参赛选手有25位,“参选人数超出了我们的最低预期”。
一位掌管几十亿资金的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分析了评选受冷落的原因,目前很多的私募基金经理们满足现状,不愿意公开化,他们不在意是否可以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环境中,而更看重的是,如何在这个充满博弈的市场中“长生不死”。作为私募,他们能绕开诸多的法律限制,更具灵活性。其次,没有排名压力,他们在操作上更加追求实务、追求绝对收益。最后,私募基金的利润来源是盈利后的分成,报酬比较高,在上海地区,普遍能达到20%的绩效分红。监管层希望能给私募基金一个合法的名分,而不再从事“地下活动”,但是私募基金担心“招安”后,其“阳光下的活动”必将受到更严厉的监管,而不能“运转自如”。 洪燕说,在评选活动展开后,他们曾接到了A组一名选手的来电,提出一方面由于政治原因,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私募基金仍是一个敏感的词汇,政策并不明朗,希望能够暂时离开这个评选的舞台,以避免张扬。
最终,私募基金中一些新兴力量成为参赛主体,他们没有地位,没有品牌推广的渠道,没有第三方的业绩见证,所以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展身手,凭借骄人的投资业绩,引起社会的关注与信任。
改头换面的私募模式
目前,从已出台的各种法规中找不到对私募基金的规定,不过大家心照不宣的是,私募基金性质的机构已经很多了,他们以各类改头换面的形式存在。
投资者们经常听到的各类投资咨询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顾问公司等,它们大都以委托代理、高额回报的方式吸引客户,操纵着数目颇为庞大的私募基金。更多的是一些挂靠在咨询机构下的各种形式的工作室,依靠股评人士的名气吸引客户,进行股票二级市场的操作。
“私募必须业绩做得好,有了口碑,才能做得起来。一般都是由口碑来发展客户,圈子里面口口相传,互相介绍。”私募基金管理人“假语村言”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很多人知道“假语村言”,是源自他的博客。他的博客现在还顶着个桂冠——东方财富网“首届中国财经博客大赛”最佳财经博客总冠军,因在网的高点击率还获得了瑞星公司最高金额博客广告费收入。
通过博客这个平台,他传达自己的投资理念,赢得了相当一部分投资人的信任,在此基础上打造他的“阳光私募”。要加募他的私募基金,个人资金规模最少200万元,机构最低底线为500万元。1月15日,“假语村言”向记者详解了他与客户的合作模式。
“我是以个人身份与客户来签合同,如果以公司形式的话,不是很合乎法律要求。”
“钱是放在客户自己的账户上,由我来进行操作。赚了钱按照约定比例分成,如果发生亏损,我不负责,不过我们之间约定最大的亏损值,超过这个亏损值,就不再继续。”
“对于被代理人来讲,这种模式安全系数非常高,只有市场风险,操作不好亏钱,不可能有卷款逃跑的风险。但对于我来说,有一定风险,如果赚了钱,对方赖账,不按照合同付给我费用,追讨就比较麻烦。所以我更喜欢和机构来做,各方面比较健全,签了协议,履行起来比较诚信。”
对于目前这种模式,“假语村言”还是比较满意的:“我希望客户能对我充分信任,不能干扰我,即使一段时间持续亏损,他们都没说什么。”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的北京一家私募基金有不同的做法,他们把资金分为两类,一类保底,但是最高收益比较低,另外一类不保底,同时收益很高,由客户自己选择参加哪一类,两种资金搭配成一个投资组合。
由于私募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有 过污点,甚至有人这样区分私募基金与非法集资,“如果资金链没断,还能按时给投资者收益,那就是私募基金;一旦出问题了,就是非法集资了。”在这种情况下,私募基金经理们用各种方式避免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类似于这种账户所有权与操作权分离的做法,比较常见,结果就是只能一个个账户进行操作,而不能将这些资金集中到一起。
“谁不想和公募基金一样,有四五百亿放在那里做,这是一种梦想,现在只能踏踏实实去做。”很多私募基金经理们和“假语村言”一样,期待法律的出台,让他们大展身手。“就像索罗斯,他的投资影响一个地区外汇股市的走势,其实也是按照经济规律来办事,该跌的时候促使你加速下跌,该涨的时候推动高涨,这是一种成就感。”
“阳光化”进程
在与私募基金经理的接触中,洪燕发现,这是一个充满着困惑的群体,有人安于现状,极度低调;有人静待观望,对于当前的政策采取谨慎的态度,还有人热情激进,希望在合法合规而灵活的政策下,大展鸿图。 早在2005年底,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就呼吁应该让私募基金浮出水面。“据我所知,目前光深圳就有200家较大的私募基金,有些基金管理人就是原深交所的工作人员,管理资金都在亿元以上。”
到2006年岁末,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负责人祁斌表示,私募基金这几年出现了一些正面的变化,操作手法开始走向规范,同时,很多私募基金操作者现在已经意识到公开化和阳光化的好处。私募基金合法化的问题,证监会正在积极研究之中。
2007年年初,证监会召开的“两法”座谈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周正庆再次提起,随着资本市场的好转,私募基金又在复苏,对其如何监管现在要作为一个问题加以研究。“不要等他们成了气候,我们再去调查,那时候私募基金已经长到七八千亿了。”周正庆强调说。
一段时间以来,私募基金阳光化的论调频频出现,而且很多来自政府监管部门,这些消息使私募基金经理们非常振奋。
资深信托专家王连洲认为,从央行有关负责人近期的表态看,私募基金的启动似乎令人有了新的希望和预期。他认为,将私募基金合法化、阳光化,主要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也有助于管理层掌握私募基金的流动规律。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对这个市场都很重要,主流当然是公募,他们以发现价值为主导,买入股票后不会轻易卖,将市场稳定住,而私募作为对公募的补充,比较灵活,可以发现利润最高的品种去攻击,使市场活跃。”“假语村言”说。
不过,对于私募基金本身存在的道德风险及投资风险,“假语村言”并不避讳,做为一名专业投资者,他本人也曾经接到过一些所谓的私募基金的推销电话,“大多数都是骗子”。
到底哪些人可以投资私募基金呢,“公募基金是普通老百姓的基金,很少的钱就可以介入,私募基金一定是富人基金,高风险高收益,绝对要有进入门槛,只有经济承受能力比较强的人才可以介入。”对于自己设立的200万底线,“假语村言”认为是非常必要的。
在目前全球私募基金最活跃监管最完备的美国,对于投资者的资质有极为严苛的规定。比如,私募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必须拥有500万美元以上的证券资产,而且最近两年的平均收入最少在100万美元以上。另外,只有资产在2500万美元以上的机构投资者,才有资格投资私募基金。
这些标准也就说明,只有资产实力雄厚的个人或者机构,才能承受这种风险。都规定“不允许私募基金对公众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投资者只可能通过咨询会,个别面谈等等形式,了解并且投资私募基金。
无论能否阳光化,“假语村言”都认为2007年会是私募基金大发展的一年,“股指期货有望今年推出来,这必定是一次获得暴利的机会,但是因为风险太大,普通投资者对此只能望而却步,公募基金也不能来做,私募基金肯定会积极介入,有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上海朝阳永续公司洪燕MSN名字设为“寻找私募基金”,在一般投资者概念中,“私募”总与“神秘”联在一起,朝阳永续公司推出的私募基金风云榜却试图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此次活动公开召集私募基金参赛,通过公布其投资理念及实战绩效,评选出最具才华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洪燕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我们希望能够为私募基金做业绩见证,为私募基金经理交流搭建一个平台,辅助私募基金职业发展之路,让整个行业能共同走向辉煌。”
火爆与冷落
随着股市的持续走牛,2006年对公募基金来说,可谓爆发之年,根据央行发布的2006年四季度调查结果显示,基金已成为居民家庭除储蓄存款外拥有最多的金融资产。与此同时,私募基金的战绩同样辉煌,以私募基金风云榜推出的顾宝军为例,虽然他只管理几千万元的资产,但仅2006年上半年收益率就高达300%以上。
新旧交换之际,基金经理肖华的转身再次引发市场人士对私募基金的关注。
肖华在业界素有“金牌基金经理”的美誉,是国内连续掌管同一基金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之一。自2002年博时价值增长基金成立时起,肖华就开始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在离职前,连续任期已经超过4年。
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肖华抽身而退。肖华表示,他不考虑再进公募基金,正在物色合作伙伴,在深圳成立自己的公司进行私募基金运作。
无论公募还是私募,基金最终要靠业绩来说话,而业绩则由基金经理的水平决定,以高收益吸引投资者的私募基金必须有实力更强的资金管理者。
肖华不是第一个由公募转私募的基金经理,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事实上,索罗斯、巴菲特、罗杰斯,这些近似神话的大师级人物,都掌管着私募基金。
由于制度的缺失,私募基金在中国一直没有取得合法身份,由此伴随着行业内良莠不齐,“私募基金”与“非法集资”混在一起,甚至成为不法分子行骗的旗号。
不过就在这种“黑户”状态下,有着强烈的市场需求为带动,私募基金正在逐步壮大,多项调查与估计显示,目前活跃在股市的私募基金规模超过公募基金。可以预计,随着法制的健全,今后会有更多的公募基金经理及业内主流机构精英转向成立私募基金。
以往大券商推出的投资策略会上,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们是主流座上宾,而在2006年,原本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私募基金也成为重点邀请对象,例如来自北京的鼎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来自上海的道宏投资有限公司、邦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
然而,就在私募基金如此活跃的情况下,朝阳永续公司推出的私募基金风云榜却遭受冷遇。此次活动评选对象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包括信托资产、券商集合理财业务管理人等;B组主要为2000万元以下的个人及机构户管理人,该组参选人士在资格审查通过后,可以用至少100万元的账户参赛。
洪燕介绍,举办方设定了种种条件方便选手参加评选,但是A组的参赛选手只有18位,B组参赛选手有25位,“参选人数超出了我们的最低预期”。
一位掌管几十亿资金的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分析了评选受冷落的原因,目前很多的私募基金经理们满足现状,不愿意公开化,他们不在意是否可以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环境中,而更看重的是,如何在这个充满博弈的市场中“长生不死”。作为私募,他们能绕开诸多的法律限制,更具灵活性。其次,没有排名压力,他们在操作上更加追求实务、追求绝对收益。最后,私募基金的利润来源是盈利后的分成,报酬比较高,在上海地区,普遍能达到20%的绩效分红。监管层希望能给私募基金一个合法的名分,而不再从事“地下活动”,但是私募基金担心“招安”后,其“阳光下的活动”必将受到更严厉的监管,而不能“运转自如”。 洪燕说,在评选活动展开后,他们曾接到了A组一名选手的来电,提出一方面由于政治原因,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私募基金仍是一个敏感的词汇,政策并不明朗,希望能够暂时离开这个评选的舞台,以避免张扬。
最终,私募基金中一些新兴力量成为参赛主体,他们没有地位,没有品牌推广的渠道,没有第三方的业绩见证,所以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展身手,凭借骄人的投资业绩,引起社会的关注与信任。
改头换面的私募模式
目前,从已出台的各种法规中找不到对私募基金的规定,不过大家心照不宣的是,私募基金性质的机构已经很多了,他们以各类改头换面的形式存在。
投资者们经常听到的各类投资咨询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顾问公司等,它们大都以委托代理、高额回报的方式吸引客户,操纵着数目颇为庞大的私募基金。更多的是一些挂靠在咨询机构下的各种形式的工作室,依靠股评人士的名气吸引客户,进行股票二级市场的操作。
“私募必须业绩做得好,有了口碑,才能做得起来。一般都是由口碑来发展客户,圈子里面口口相传,互相介绍。”私募基金管理人“假语村言”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很多人知道“假语村言”,是源自他的博客。他的博客现在还顶着个桂冠——东方财富网“首届中国财经博客大赛”最佳财经博客总冠军,因在网的高点击率还获得了瑞星公司最高金额博客广告费收入。
通过博客这个平台,他传达自己的投资理念,赢得了相当一部分投资人的信任,在此基础上打造他的“阳光私募”。要加募他的私募基金,个人资金规模最少200万元,机构最低底线为500万元。1月15日,“假语村言”向记者详解了他与客户的合作模式。
“我是以个人身份与客户来签合同,如果以公司形式的话,不是很合乎法律要求。”
“钱是放在客户自己的账户上,由我来进行操作。赚了钱按照约定比例分成,如果发生亏损,我不负责,不过我们之间约定最大的亏损值,超过这个亏损值,就不再继续。”
“对于被代理人来讲,这种模式安全系数非常高,只有市场风险,操作不好亏钱,不可能有卷款逃跑的风险。但对于我来说,有一定风险,如果赚了钱,对方赖账,不按照合同付给我费用,追讨就比较麻烦。所以我更喜欢和机构来做,各方面比较健全,签了协议,履行起来比较诚信。”
对于目前这种模式,“假语村言”还是比较满意的:“我希望客户能对我充分信任,不能干扰我,即使一段时间持续亏损,他们都没说什么。”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的北京一家私募基金有不同的做法,他们把资金分为两类,一类保底,但是最高收益比较低,另外一类不保底,同时收益很高,由客户自己选择参加哪一类,两种资金搭配成一个投资组合。
由于私募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有 过污点,甚至有人这样区分私募基金与非法集资,“如果资金链没断,还能按时给投资者收益,那就是私募基金;一旦出问题了,就是非法集资了。”在这种情况下,私募基金经理们用各种方式避免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类似于这种账户所有权与操作权分离的做法,比较常见,结果就是只能一个个账户进行操作,而不能将这些资金集中到一起。
“谁不想和公募基金一样,有四五百亿放在那里做,这是一种梦想,现在只能踏踏实实去做。”很多私募基金经理们和“假语村言”一样,期待法律的出台,让他们大展身手。“就像索罗斯,他的投资影响一个地区外汇股市的走势,其实也是按照经济规律来办事,该跌的时候促使你加速下跌,该涨的时候推动高涨,这是一种成就感。”
“阳光化”进程
在与私募基金经理的接触中,洪燕发现,这是一个充满着困惑的群体,有人安于现状,极度低调;有人静待观望,对于当前的政策采取谨慎的态度,还有人热情激进,希望在合法合规而灵活的政策下,大展鸿图。 早在2005年底,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就呼吁应该让私募基金浮出水面。“据我所知,目前光深圳就有200家较大的私募基金,有些基金管理人就是原深交所的工作人员,管理资金都在亿元以上。”
到2006年岁末,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负责人祁斌表示,私募基金这几年出现了一些正面的变化,操作手法开始走向规范,同时,很多私募基金操作者现在已经意识到公开化和阳光化的好处。私募基金合法化的问题,证监会正在积极研究之中。
2007年年初,证监会召开的“两法”座谈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周正庆再次提起,随着资本市场的好转,私募基金又在复苏,对其如何监管现在要作为一个问题加以研究。“不要等他们成了气候,我们再去调查,那时候私募基金已经长到七八千亿了。”周正庆强调说。
一段时间以来,私募基金阳光化的论调频频出现,而且很多来自政府监管部门,这些消息使私募基金经理们非常振奋。
资深信托专家王连洲认为,从央行有关负责人近期的表态看,私募基金的启动似乎令人有了新的希望和预期。他认为,将私募基金合法化、阳光化,主要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也有助于管理层掌握私募基金的流动规律。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对这个市场都很重要,主流当然是公募,他们以发现价值为主导,买入股票后不会轻易卖,将市场稳定住,而私募作为对公募的补充,比较灵活,可以发现利润最高的品种去攻击,使市场活跃。”“假语村言”说。
不过,对于私募基金本身存在的道德风险及投资风险,“假语村言”并不避讳,做为一名专业投资者,他本人也曾经接到过一些所谓的私募基金的推销电话,“大多数都是骗子”。
到底哪些人可以投资私募基金呢,“公募基金是普通老百姓的基金,很少的钱就可以介入,私募基金一定是富人基金,高风险高收益,绝对要有进入门槛,只有经济承受能力比较强的人才可以介入。”对于自己设立的200万底线,“假语村言”认为是非常必要的。
在目前全球私募基金最活跃监管最完备的美国,对于投资者的资质有极为严苛的规定。比如,私募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必须拥有500万美元以上的证券资产,而且最近两年的平均收入最少在100万美元以上。另外,只有资产在2500万美元以上的机构投资者,才有资格投资私募基金。
这些标准也就说明,只有资产实力雄厚的个人或者机构,才能承受这种风险。都规定“不允许私募基金对公众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投资者只可能通过咨询会,个别面谈等等形式,了解并且投资私募基金。
无论能否阳光化,“假语村言”都认为2007年会是私募基金大发展的一年,“股指期货有望今年推出来,这必定是一次获得暴利的机会,但是因为风险太大,普通投资者对此只能望而却步,公募基金也不能来做,私募基金肯定会积极介入,有可能获得超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