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局长的声调艺术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sha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了局长后,黄四声如洪钟,未见其人,便闻其声,特别是在做报告时,更是慷慨激昂,威震全场,不需要扩音器,就能声播四方。黄四常告诫下属,从一个人的声调,就能看出这个人的中气和精气神。在他的影响下,局里练就了很多大嗓门。
  不过,黄四也不总是这么大嗓门。
  对此,感受最深的,是局里的副局长们。在向黄局长汇报或探讨工作时,每谈到关键处,一向声音洪亮的黄局长,声调忽然慢慢降了下来,而且越来越低沉,几近蚊子的哼哼声。副局长们竖着耳朵,极力捕捉黄局长的每一个字,可惜黄局长的声调压得太低了,無法听清。临了,黄局长突然干咳一声,提高声调,斩钉截铁地说,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们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这时的副局长们,往往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黄局长的话,他们根本没听清,他的态度,也就不甚了了。开始时,也有副职斗胆向黄局长提出,刚才他说的话一句也没听清,能不能再指示一遍?没想到黄局长勃然大怒,嗓门很大地骂道,我讲到现在,难道都是对牛弹琴?开会时,你们能不能用心一点?从此再没人敢让局长再讲一遍。
  黄局长的指示副局长们没听清,但工作还得照常进行。工作如果做好了,得到了上级的表扬,黄局长就会声调很高地向大家宣布,我的判断是准确的,对待工作,就是要敢做敢闯,大胆创新。一句话,成绩全是他黄四的英明决策。如果弄砸了,受到了上级的批评,黄四就会痛心疾首地说,当初讨论时,我是持反对意见的,也一再反复提醒你们了,这件事情很重要,要慎之又慎,不能操之过急,你们却当成了耳旁风。一句话,责任全是大家的。
  这就是黄四黄局长领导的艺术,声调的艺术。
  黄四所在的局,事事涉及民生,因而经常有群众来访,或反映问题,或哭诉困难,或寻求帮助。在黄四看来,件件都是棘手的问题,人人都是难缠的对象。但黄局长自有解决之道。每有群众来访,黄四都是声情并茂,先声调很高地大谈特谈国内国际形势,让来访者如入云雾,这才话锋一转,扯到正题上来。这时候,黄局长的声调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骤然降低,如和风,如细雨,亦如蚊哼。群众张开耳朵,将身子往黄局长身边凑,无奈宽大的办公桌挡住了身体,事关自身的关键部分,因而一个字也没听清。群众还想再说什么,黄局长就会站起来,拍拍群众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刚才我都跟你说了,放心,这事我们一定会尽快妥善地处理,我还有很多别的工作,今天是不是就这样了?群众虽然不明就里,但黄局长话说到这份上,也只好悻悻地起身告辞。
  群众的事情如果办成了,黄局长就会对前来感谢的群众说,我早说了,你们的事,我一定会尽力去办的嘛。如果没有办成,黄局长就会对不满的群众说,那天我不是跟你反复说了嘛,这事实在办不了,你当时不也认同了吗?群众打落的门牙,只好往自己肚里咽。
  这也是黄四黄局长领导的艺术,声调的艺术。
  黄局长喜欢和商人老板们打交道。平时,和老板们在一起,黄局长保持着他威严的大嗓门,而一旦谈到实质性问题时,黄局长就会将声调陡降八度,让对面的老板一个字也听不见,只能打哑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时候黄四降低声调,倒不是故意不表明态度,而是担心被别有用心的老板录了音,留下了证据。黄四黄局长清楚地明白,和老板们的每一次交易,都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他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可惜,黄四最终还是栽了,对方没有录到音,却偷拍了一次交易的全过程。对方倒没有举报,但对方在修电脑时,里面的视频材料,被人捅上了网。
  在交代过程中,黄四依然习惯性地保持着大嗓门。交代完了,黄四忽然降低声调,嘟囔了几句什么。办案人员厉声责问哼唧什么?黄四习惯性地正要发作,猛然意识到了处境,提高声调懊丧地说,我是说,我怎么单提防人家录音,没料到他会摄像呢?
  (摘自《北方新报》 图/和讯网)
其他文献
一个敏感的人天生就生活在苦难之中——曾有位诗人如是说。  有些羞辱是苦难——因为一个称呼,就平白落入永不翻身的地步,比如:农民、扫大街的,家长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的时候经常使用;无业闲杂人员,警察在街上查身份证的时候格外关注他们;还有如拆迁户之类的,总归是贪得无厌的或不安定因素——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就是那么认为的。这些事情,我们曾经以为离自己很远,也许你现在也觉得离自己很远,就算抱有同情之心,依然认为
期刊
在尼泊尔,泛舟费瓦湖前往夏克蒂女神庙的途中,一只黄蝴蝶不慎被湖水揽入怀中,在船一旁奋力挣扎,企图挣脱。船夫几下划桨,绕至蝴蝶旁,用手掌将它轻轻托起,小心翼翼地放至船板。身边的游客为其翩然美丽吸引,将它轻置于手腕上。蝴蝶缓缓爬行了一会儿,便试图重新振翅飞翔,却再一次落水。而船夫如同看着初学走路的孩童,默默注视着,在它摔倒后又将它再次扶起。  不知如今还有多少人可以如此珍视一只小小昆虫的生命?在这个快
期刊
他原本身体健康,有个美满的家。在他40岁那年,妻子忽然得了重病,尽管他竭尽全力四处举债,仍没能把妻子留住。家徒四壁,欠下一身的债,两个孩子还得上学,连债主进了他家的门,都不忍心开口。他反倒安慰人家,人不倒,债不亡,就算拼掉这身骨头,我也要把债还上。  他把孩子托付给父母,去外面打工。他去好几个矿山背过矿,工钱本来就少得可怜,还常常被拖欠克扣。他又去了河南,在一个小煤矿井下挖煤,才干了两个月,出事了
期刊
当生命无法挽回地走向尽头,你会选择“体面”地离开还是“插满管子”地活下去?因为看过太多经历“临终抢救”患者的痛苦与窘迫,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医生罗点点建立了“不插管”俱乐部,鼓励人们签署“不过度医疗”生前预嘱,倡导患者能够“有尊严地死去”。  5年前,一位身患重病27年并已丧失全部自理能力的28岁女孩,希望通过全国人大代表帮她提交一份《安乐死申请》议案,从而引发人们對安乐死合法性的争议。如今开国大
期刊
他是一个丰神俊朗的才子,从十七八岁开始,就凭借爱情诗只身闯文坛,十年流水光阴,他如今早已名满天下,有车有房有事业有地位,并且,依然那么英俊不凡。很多女子爱着他,而他,却分不清楚什么是爱,什么是喜欢。  他原来想过的,恋一辈子的爱,却绝不会作茧自缚。爱情走进围城就失去了本来浪漫的颜色,他这么优秀,是断不肯与一个女子厮守到老的。  28岁那年,他遭遇了人生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情,就是认识了其貌不扬的她。
期刊
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日本国内的大部分公共场所,包括许多城市街道都已经明文规定:禁止吸烟。不过,这个规定,却让许多烟瘾比较大的烟民颇为头疼:抽吧,既违反规定,又影响他人的健康;不抽吧,实在是憋得难受。  东京新桥地区有一位老板堀口忠史,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灵机一动,反其道而行,专门开了一家“烟草咖啡馆”。他在咖啡馆门口挂出“只准烟客进入”标志,规定只准烟民进入消费,其他人则禁止入内。同时,为了保
期刊
在西双版纳的候机厅里,一位中年妇女和白发苍苍的母亲发生了争执。  女儿抱着怀里的孩子,将脸转向一边。身旁,是偌大的行李箱和零碎的滇南纪念品。母亲继续对着她冷漠的后背唠叨。机场太吵,加上她们所说的是闽南话,我实在听不懂。女儿侧过脸去,朝母亲大吼了几句。原本在女儿怀里熟睡的孩子,被突如其来的咆哮瞬间惊醒,哇哇大哭。候机厅彻底变成了喧杂的菜市场。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又开始了若有似无的唠叨。母亲眼神闪烁
期刊
在非洲纳米比亚的沙漠深处,黄沙漫漫,寸草不生。说“寸草不生”,这其实是常识给我们带来的惯性认识,只要你停下来,仔细察看,就会发现这儿有一种草,就那么悄無声息地趴在沙面上,猛一看,让人以为是一种幻觉。  其实,这些草已在沙子上趴了几百年了,而这还是年轻的草,年长一些的,可活到千岁左右,甚至在1500岁以上。这就是纳米比亚草,一种只有纳米比亚才会有的草。  纳米比亚草的叶子比普通的草要长得多,拨开那长
期刊
朋友50大寿,大家替她庆生。酒酣耳热之际,她突然跳起来,拿出手机,拨了号码,悄声说:“乖囝,要起来了。”然后把电话挂断。看到我们惊讶的眼神,她不好意思地说:“孩子在美国读书,今天期末考试,打电话叫他起床,以免耽误考试。”我们忍不住问她:“买个闹钟比长途电话便宜多了。”她笑了笑说:“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  (摘自《特別文摘》)
期刊
马嘉鱼银肤燕尾,大大的眼睛,外表漂亮而且味道鲜美,算得上是鱼中的珍品。  马嘉鱼平时生活在深海中,人们难得一见,只在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这时,才是捕捉马嘉鱼的时机。其实,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准备好编孔的竹帘即可。竹帘下面系上铁坠,放入水中,用两只小船牵引着拦截鱼群。马嘉鱼就会接二连三地陷进竹帘的孔中,随着陷进的鱼数量增多,卡得也就越来越紧,最终成为渔民的猎获物。  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