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博士弃学回乡养猪开局不顺也不悔

来源 :金色年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us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声贵,1976年生于福建南平,199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化学系,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生态学硕士学位,同年到美国伯明翰大学留学,2003年弃学回国创业,在秦岭深处办起生态猪场。他的举动顿时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
  
  爱好的才是合适的
  
  问起陈声贵当初的选择,他说自己创业的想法早就有了,但是最后促使他中止美国的学业回国创业,和他爷爷生病有关。2003年,就在陈声贵去美国留学不久,得知他爷爷患了胃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我在美国攻读的专业是分子生物学,我有一个导师还发现了新的癌症基因,也就是说,癌症并非不可克服。但是,远在重洋掌握着高科技和最新医学信息的我对此却无能为力,因为家里没钱做那么大的手术。”陈声贵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声音有点哽咽。“我家在农村,家庭条件在当地还算可以,却仍然看不起病,我父亲身体也不太好,但他从来不去医院检查,总是自己扛着。所以我就想,如果一个社会光发展好的技术、制造好的药物,但是大部分人却享用不起,那么科学家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
  “其实,我在硕士毕业的那年寒假就想搞农业,但是家里不同意,他们想着好不容易让我离开土地,再回来搞农业就太没出息了。正好那时赴美的全额奖学金又申请下来了,所以就去留学。可以说,留学深造搞科研是别人给我的定位,因为他们觉得我挺有天赋,学业也优秀,适合搞科研。但是适合并不等于爱好。因为我对做科研不是非常痴迷。做实业就不同了,无论大小,只要成功了,至少能为身边一群人带来梦想与快乐,这种价值感、成就感,在我个人看来,远比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大得多。”
  “当然做出回来的决定家里照样不同意,但是这个时候,我的考虑已经很成熟了,不会轻易改变。”
  回国之前,陈声贵曾经把自己的想法和美国导师米切尔做了交流,米切尔对他的决定非常理解。没想到回国后,他的行为却招来了媒体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一片质疑声,有人认为他突然弃学从美国回来是因为混不下去了,或者根本就是炮制假新闻,这是他没有想到的。这个时候,他的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许木启站出来说:“我以人格担保,绝对不可能!”这给了陈声贵极大的支持与信任。
  陈声贵说自己从小在山里长大,对自然有着很深的感情。在家里他就很爱爬山,方圆几百里的山峰都被他一一“征服”过。在兰州大学读本科时,他曾沿黄河徒步1000多公里,一直走到银川。有一次从悬崖边失足,醒来时浑身是血,晚上缩在山洞里孤独无助,可最终还是瘸着腿走到了银川。在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他还曾独自在甘南大地上进行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有很多动物的习性是很有意思的,比如鸳鸯,大家都以为它们是一夫一妻制的,其实它们中也有不少很‘花心’。我跟踪这些动物的时候,发现它们都很可爱,因为只有接近它们,和它们朝夕相处,才能体会到人与动物在自然面前都一样平等。”
  
  猪倌难当
  
  陈声贵认为自己回国创业选择农业,选择养猪,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我现在养猪,扮演的不是饲养员的角色,而是一个策划者、创业者。我的专业特长在这方面不是能不能用,而是够不够用的问题。我掌握的动物生态学知识,让我能够紧紧把握生态农业的方向,因为发展生态农业已是世界潮流,中国自然不能落后。我养猪,就是要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
  他继续说:“我最终把目标锁定在野猪与家猪杂交这个项目,是因为考虑到野外放养成本低,猪肉市场潜力大。我们饲养的猪,无论从食品安全角度还是营养角度,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我经常想起自己年过半百的父亲,挑着劳碌一年收成的几百斤橘子进城,只能换来薄薄的几十元钱,变卖了家中所有财产,才凑足了我出国前交给国家的两万元培养费,中国的农业太缺乏技术与深度。”所以陈声贵还希望自己办的这个养猪场能够给周边的农户带来致富的机会。为了这个目标,他付出了很大的艰辛。在猪场工作时,为了省钱,盐水拌饭、水煮蒲公英是家常便饭;多年不曾干过体力活的他还经常自己背猪上山;为了刚开张的“森林菜园”饭馆,这个“留美博士”亲自举着招牌拿着传单走上街头,风吹雨淋中,大声吆喝招徕顾客。
  然而,陈声贵做这些事情仍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由于经验不足,2003年底秦岭遭遇数十年未遇的冷雨天气,陈声贵这年5月起分批购置的全部家底73头大母猪,已和野公猪交配正要产仔,转眼死了68头,500余只预计可售价7万元的仔猪也统统胎死腹中。此前一批产下的78头种猪,这时长到120斤重,已有人作价3000元一头愿意收购,也统统染上会遗传的气喘病,只能作商品猪最多卖到500元一头,十几万元投资就此打了水漂。为了尽快盘活资金,陈声贵费尽周折筹得3万元,投资开了一家叫森林菜园”的饭店,本指望快速回笼些资金,可没想到,这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战,还是败下阵来。
  看来成功并不因为他的执着而早早光临他和他的“森林家园”。陈声贵总结自己的创业体会说:“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创业都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就是经验不足。所以;在确定创业方案之前,一定要做市场调查。选择一些周期短、把握性大一点的项目可能更容易成功。另外还要事先考虑好资金和时间的问题,我选择的这个养猪项目周期较长,一般要八九个月,这就使市场成本非常高。但是我们不能轻易偏离既定的生产理念,绝对不走多快好省的道路二在困难中不轻易放弃,要做到这个很难,但是必须坚持。”
  
  创新就是成功
  
  对成功,陈声贵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不管自己在养猪这件事情上走多远,他的第一步是成功的。因为他是在按照自己多年的兴趣和爱好做事。陈声贵说这一点我们和国外的差距很大,“国外的人很小的时候就为社区服务,比如剪草坪、送外卖等等,在做这些事情中,他们会慢慢地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许多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很迷茫,因为他们从小到大,上学就是掌握知识,就是考好试。从重点高中到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成功的标准一直很单一。但是国外就不一样,很多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事着许多新鲜又有兴趣的职业。所以他们有着非常旺盛的创新精神,而我们的年轻人习惯了躲在传统思维下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没有勇气去突破一些条条框框。”
  “所以,我觉得社会要以宽容的心态尊重个人选择。说实话,当初对创业的困难考虑不够充分,可话说回来,什么事考虑得太多,肯定没有第一步。我目前遇到的困难都是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并不表明我会就此放弃。我养猪既不是浪费人才,也不是哗众取宠。我只不过踏踏实实地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这一步,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后悔。”
  
  (编辑:蒙令华)
其他文献
笑是人的本能,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越来越不容易发出笑声。工作、生活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不幸福的情感,整天为生存而奔忙,经常让我们忘记了自己还可以笑出声来。然而,你知道吗?在广州,有位留学生却靠“哈哈大笑”发了财!    艰难就业,留学归来的我进退两难    2000年,我从伦敦大学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后,本想以实习生(Trainee)的身份在英国工作一段时间,学一些工作经验后再回国发展。
期刊
这世上只有想不到的点子,没有做不到的事,不信,您瞧——    穷则养蝇,乡亲说他有“精神病”    今年34岁的李大勇是江西省大余县池江乡人。李大勇的家乡很穷,他想发家致富,2000年初,他看了很多报纸杂志,收集了很多各地的信息,最后决定:养苍蝇。  当李大勇把这个决定告诉妻子时,妻子被他吓呆了,说:“苍蝇是人人都讨厌的东西,大家都在想方设法消灭它,你还养它?想靠它发财?你是想发财想得走火入魔,得
期刊
一直以来,我们对“以貌取人”都是十分唾弃的。可是如今时代不同,老观念落伍了。在商言商,商家开始不断地打美女牌、算经济帐,美女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有辐射至各领域、渗透到各行业之趋势。无论是商场开业,还是车展、房展,或是兜售某种商品,如今的商家都热衷于请美女出台,借美女生财。其实,说白了,这就是美人计——“眼球经济”,因为美女吸引的就是人们的注意力。  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亚马逊采用以貌取人
期刊
大四女生晓魏的宿舍住了4个人,她们管这里叫“家”。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晚上,“家里人”君君和婷婷就挤在一张床上聊了个通宵,这次卧谈让彼此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从此,4个专业各不相同的“家庭成员”每天都坚持同吃、同睡、同学习。“和父母聊天还有一些顾虑呢,我们现在可是无话不谈了。”晓魏得意地说。  晓魏她们“一家子”在同学和朋友中人缘特别好,她们也经常收留一些其他宿舍的人一起卧谈,最多的时候4张床上躺了
期刊
只要工资    一个姑娘走进一家大公司的经理部,问:“你们要女秘书吗?”  “我们倒很愿意录用您,小姐,可是眼下经济危机,没活儿干。”  “有没有活干我倒不计较,只要有工资就行!”    缺钱    一个百货公司推销员对一位家庭主妇喋喋不休,把所有产品优点一一介绍,主妇毫无反应,推销员最后问道:“说了半天,府上究竟缺少什么?”主妇直截了当地说:“钱。”    冷    电器用品举办讲笑话大赛,规定
期刊
北京的地铁车厢里最近突然冒出了一家网站的广告,名曰“淘宝网”。这倒是让人意外,因为这种景象好像只有在4年前的网络热潮中出现过,但却如同绚丽的泡沫,一下就消散了。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家已经投下了4.5亿元巨资的个人交易网站,而它的创办者,则是在网络天地里驰骋风云、屡创佳绩的阿里巴巴网站创始入兼CEO——马云。难怪!  那么,马云又是谁?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
期刊
在广东江门市的大街小巷,有不少小书报摊,出售当地的报纸和各种流行杂志、书籍。这种书报摊大都处于微利状态,月盈利能达到千元的算是很不错了,为了增加盈利,有的便兼营公用电话、文具、饮料,通常盈利也不过2000元左右。但在江海路,却有一家名为“四海书报”的书报摊一枝独秀,月平均盈利额稳定地维持在8000元左右。它是怎么经营的呢?且听它老板的自述——  我吕文红,今年26岁,“四海书报”原来是我姐姐开的。
期刊
纵观过去10年,中国的互联网正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改变越来越多人生活、工作、娱乐的方式,中国的网民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去年7月出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30日,中国网民人数已达8700万,而北京的网站数目约为13.5万个,占到全国的21.5%,数量居全国之首,显示北京仍是中国互联网应用的中心。  CNNIC信息服务部副主任王恩海也曾表示,互联
期刊
2003年3月20日,在伊拉克战争打响之际,貌不惊人的洛阳小伙子在观看此次战事的电视时,意外地发现了商机,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轻松地挣了30余万……  坐落在洛阳市西工食府一条街内,有一家叫“亮亮派”的小餐馆,该餐馆营业面积不大,主营菜系也;没什么特色,生意一直平平。该餐馆的老板楼亮,是一位头脑灵活的小伙子。他平时就对枪炮、战争、天文、地理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以来,他每天都站在电视机前
期刊
清洗自动取套机带来灵感    2001年4月,毛友刚下岗后便到北京谋生。他先是在海淀区的巴沟村租了一间房子,然后就开始找工作。碰了两个月的壁后,毛友刚在职业中介市场找到了一份清洗和维护城市自动取套机的工作,工资每月300元。初接到这份工作的毛友刚,并不明白什么叫做“取套机”,经工作人员解释他才明白,原来是放在公共场合的靠投币来领取安全套的机器,那一刻他猛然觉得自己像是被羞辱了,脸涨得通红的他想若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