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选才的前世今生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008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汉学家顾立雅认为,中国科举制度的重要性要超过物质领域中的四大发明,堪称“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一年一度的高考,称得上是举国关注。对中国的高考制度,赞之者有,毁之者也不少。伴随着考试成绩的陆续出炉,不出例外,总会有些人跳出来,说这种制度扼杀了多少人才,云云。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科举制。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科举在中国废除已有百年,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科举制似乎是腐朽落后、扼杀人才的代名词。但如果听听西方学者对其的评价,我们可能会大吃一惊。
  1835年,侨居中国的英国人罗伯特•英格尔斯预言道:“中国人首创的这一原则,或许将来某一天,完全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的变革。”
  与英格尔斯同时代的英国传教士郭士立则在其著作《开放的中国》一书中说:“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一项能像科举那样,给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人人机会均等,这一原则出类拔萃,完全值得其他国家采纳”。
  美国学者柯睿格1947年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贡献之一。”而在中国京师同文馆担任教习的美国人丁韪良,在著作中表示,“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极为赏识“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的中国行政机构,认为“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一些杰出的思想家如狄德罗、卢梭、魁奈、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爱默生等,也都高度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
  西方有识之士对中国科举制的推荐,彻底冲涤改革了西方各国授官赐爵时任人唯亲、滥用职权的惯例,要求向中国学习、实行公开竞争、通过考试择优录用文职官员的呼声越来越高。1570年,英国规定凡要进入政府各部门工作,都必须经过竞争性考试,许多人称这一制度为中国制度。1883年,美国开始实行文官考试制度。尔后,西方各国步英、美等国后尘,以中国科举制为蓝本,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公职官员的制度。中国独创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全世界接受,“今天的文官制度雏形和考试制度都是受益于这个伟大的贡献。”
  1983年,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应邀来北京讲学时曾说:“当我被邀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可以说,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科举制是独一无二被西方学习的中国制度。不少西方人认为,这一制度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如何看待考试选才机制
   1905年,在中国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被清政府废除。13年后,社会学家潘光旦在谈到英国学者歇雷认为中华民族长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科举制度时,不忘挖苦一句:“也就是三十年前一班讲维新的学者们攻击得最厉害的一种制度,也就是梁任公先生以居然能够打倒引以自豪的一种制度。”然而,潘光旦不知道的是,梁启超并不因此自豪,科举制废除5年后,他后悔了,转而称赞“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一大发明”,说废除科举是大错特错的一件事。
  的确,在等级森严的封建专制时代,这是罕见的一项平等而又具有现代性的制度。与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几种选举制度相比,科举制开创了平民成为管理国家官吏的通道,不拘出身,无关财貌,人人都有盼头,基本实现了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保证国家能够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进入行政管理系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科举时代并不是一句空话。在实行科举制的1300多年内,中国最优秀的人才,多半都是科举选拔出来的,如朱熹、王安石、海瑞、林则徐、苏轼、文天祥等。
  当然,科举制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科举用僵化的理学统一思想,压制个性和创造力;只考死知识,忽略了能力和道德方面的素质等等。到了清末,科场操作上的腐败尤其引起社会反感,终至废除。
  在废除科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科举曾被唾骂为与缠足、鸦片、纳妾一样腐朽落后的东西,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实际上,科举制既没有19世纪以前一些西方人说的那么好,也没有20世纪许多中国人说的那么坏。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产生于等级森严的君主专制时代的科举制,从考试内容上说深含古代精神,具有某些过时的糟粕,然而从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形式上说,则具有一定的现代性,这种平等择优的竞争方式,具有超越帝制时代的生命力。科举时代多次废科举却行不通的史实、“文革”中推荐上大学导致“走后门”盛行,以及前些年保送上大学异化为“送官不送民”的现象,都证明了这一点。
  科举制虽然消失了,但它所昭示的精神和理念是有永恒价值的。它代表的是一种趋势和追求,包括对知识的追求、对人才的渴望和不问背景的公平竞争。可以说,人类迄今为止还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考试,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更适当的新办法,毕竟每个人在试卷面前还有相对的平等。所以,科举制虽然已经废止,但却没有完全作古,它还以不同的形态复活于现代社会。看今日社会,招生考试、招聘考试、托福考试、公务员考试、律师资格考试……到处飘荡着科举制的踪影。
其他文献
民营企业要真正进入石油天然气领域,最大的障碍不是政策,还是自身实力    三分天下与“新36条”  当《国企》记者还在讲述此次采访的意图时,电话那端的舟山金润石油转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舟山金润)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轻咳了两声,打断了记者的话:“我想你们是弄错了,我们虽然参与了此次招标,但并没有中标,不知道为什么,到处都是我们已经中标的假消息。”  声音不大,但着实令人惊愕,再三求证,该工作人员却一
期刊
信息化的大发展将会使辽阔的新疆真正感受到时空穿梭的奥妙,也会让一切真正便捷起来    什么能让2000公里“走”15天的“路程”,几秒钟之内走完?那就是信息化。  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一份红头文件,以往由首府乌鲁木齐下发到2000公里外的和田地区行政公署,从签发、打印到专车运送,往往需要5至7天才能到达。如果在地区翻译、印刷后再发送到县上,至少还需要10天时间。  几年前,中国移动旗下的新疆移动为
期刊
这个联盟看起来无所不包,其实并不完美——拥有全世界最大移动电话用户群体的中国移动并未参与其中    联合与单干  这一天,来上海看世博会的李小洋遇见了一点意外。  “當我拿着手机刷卡进入世博园时,一位大妈以为我没买票,还数落我呢。”衣着时尚的李小洋是上海某视频网站工作人员。他告诉《国企》杂志记者:“我的手机不仅可以直接刷卡进园,而且能在园内刷手机吃饭、买饮料,还能坐地铁!”  自诩时尚达人的李小洋
期刊
我国核电建设正迎来“井喷”时代,五大电力巨头争相进入    日前,中核公司有关人士透露,我国将江西彭泽、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列为我国首批推进的三座内陆核电站,核电布局已正在向內陆腹地深入推进。其中,由中电投主导的江西彭泽核电项目“两评”报告(厂址安全分析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已获得正式批复,国家核安全局已同意彭泽核电厂一期工程建设。随着审批工作进入尾声,彭泽核电站有望成为首个在内陆开工的核电项目。 
期刊
民以食为天。新疆农业的发展只有先“屯”然后才能“兴”    “移民屯田”在我国历史上是开发边疆、巩固国防的一项重要国策。新疆的屯田始于汉,兴于唐,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不仅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和繁荣,也对巩固边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中粮在新疆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粮集团及中粮屯河将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加大在新疆的投入。”中粮屯河总
期刊
面临国家使命,中央企业挺身而出,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这就是“国字头”的担当    历史的车轮,再次将新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拉开了新一轮新疆大发展的序幕。作为中国经济的脊梁和支柱,中央企业重任在肩,将引领和带动未来新疆经济的复兴。  古往今来,新疆的战略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新疆,166.5万平方公里,生活着2130.8万各族中华儿女,居住着47个民族,包括维吾尔、
期刊
鞍钢人依靠“四个转变”战略,在目前钢材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钢铁主业依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7年以来,鞍钢集团的决策者从全球视野和行业发展前景出发,提出了“到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钢铁集团”的目标,并为鞍钢发展制订了“四个转变”发展战略。“四个转变”是:在长大方式上,从以投资新建为主向投资新建与兼并重组并重转变;在产业布局上,从内陆发展向沿海发展和国际化经营
期刊
按照温家宝总理在去年北京科技界大会上的说法,中国已经4次错失世界科技革命的机遇:包括“康乾盛世”时期,“洋务运动”时期,20世纪上半叶军阀混战及外敌入侵时期,再加上“文化大革命”时期。  如果把这4次机遇都比作马拉松比赛的话,中国在每一次发令枪响起之时,几乎都是浑然无知。最近这一次落后的幅度较小,但是当中国人清醒过来开始追赶时,列强已经跑出去“几十公里”了——此次落后在起点,而非过程。  “百年不
期刊
企业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有效率    目前创建学习型组织已在中国企业界以及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热潮。以2004年2月全总等十部委下发“创争活动”文件为标志,创建学习型组织已由民间自发行动上升为政府推动。之后,涌现出许多有关学习型企业理论学习班、研讨会,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城市”等口号也此起彼伏。  借鉴“学习型组织”这种前沿的管理理
期刊
在距离上海世博会倒计时已不足100天时,我们的记者来到了位于黄浦江畔的世博园。此时的世博园,已经显露出洋洋大观的世博风采。红色的中国国家馆、巍峨的世博轴,规模庞大的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以及风格各异的国家馆、省市馆、企业馆,如繁星般,散落在5.28平方公里的园区。倒计时100天的数字显示,有192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国内31个省区市以及港澳台地区也将全部参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