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颊侧黏膜入路小型钛板下颌骨骨折整复术85例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y2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手术入路及固定方法。方法:采用唇颊侧黏膜入路小型钛板内固定下颌骨骨折。结果:全部病例均I/甲愈合,咬合关系恢复满意,面部形态无明显改变,无切口瘢痕形成。结论:唇颊侧黏膜入路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切开区解剖结构简单,损伤小,易于愈合,无副损伤及并发症发生;下颌骨骨折内固定具有准确的复位及良好的固定,避免了颌间结扎,有利于口腔卫生和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唇颊侧黏膜入路 坚固内固定
  
  资料与方法
  本组下颌骨骨折病例共85例,其中男71例,女14例,病因为车祸、工伤事故及打架斗殴等。年龄16~46岁,平均31岁。创伤分类:正中联合骨折16例,颏孔区骨折25例,下颌角区骨折18例,髁状突骨折7例,髁状突骨折合并正中联合骨折13例。髁状突并升支部骨折6例。
  手术材料:病例采用2.0mm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系统,包括1.0mm厚小钛板,2mm×7mm纯钛方孔螺钉,1.5mm的配套钻针,2.0mm×2.0mm方孔螺丝刀, 髁状突骨折应用微型钛板系列,临床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应用。
  麻醉:大多采用经鼻腔气管内插管全麻,部分采用局麻。
  切口入路:①下颌骨体部骨折切口入路: 对于下颌骨体部骨折均采用口内唇颊侧黏膜入路,即向下方牵开唇颊部黏膜, 于骨折处前庭沟上方唇颊侧5~10mm处,向下颌骨方向切开黏膜至骨膜,形成蒂于牙槽骨侧黏膜组织瓣。沿骨膜下钝性分离, 显露骨折区。②下颌角骨折切口入路:下颌角骨折采用口内翼下颌韧带外侧切口,即沿下颌骨升支下1/3向下,沿外斜线至下颌第一磨牙外侧颊黏膜,高度同前,必要时切口长度顺延。③髁状突及升支部骨折切口入路:髁狀突及升支部骨折口内切口不易显露骨折区,可采用位置较为隐蔽的耳屏前切口,必要时联合颌下切口。④多发性骨折切口入路:多发性骨折采用多个骨折区同时切开暴露。
  复位及固定:充分显露骨折部位,直视下手法复位,复位困难时静脉用肌松剂,确保咬颌关系恢复正常,依champy 应力曲线标出固定位置,将钛板塑形,使之与骨折区骨面相吻合,依钛板孔向骨体分别钻孔,镙钉固定,生理盐水及甲硝唑液反复冲洗术区,0号丝线褥式+间断严密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结 果
  术后抗生素治疗5天,进流食,每日清洁口腔,颏部弹性绷带固定3~5天,解除固定后进行开闭口活动,进软食,2周后渐进普食。全部病例均Ⅰ期愈合,咬颌关系恢复良好,无感染、钛板外露、瘘管形成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讨 论
  口内入路切开唇颊黏膜,该区域解剖结构单纯,不易发生副损伤,且形成了蒂于牙槽骨黏膜组织瓣,利于缝合及切口愈合。该手术入路整复下颌骨折尚未见明确报道,我们认为该手术入路避免面部切口,愈后不会形成皮肤瘢痕,不损伤牙龈、面神经下颌缘支及颌外动静脉。术野暴露好,缝合时不会发生切口周围黏膜撕裂。切口位置高,对合好,不受口腔液浸蚀污染而感染,防止了切口裂开、感染致固定体外露等并发症发生,可望成为颌骨手术入路的补充。
  根据Champy 等学者的研究,下颌骨折时咀嚼肌对下颌骨产生的张力曲线在牙槽突附近,压力曲线在下颌缘附近,对颏孔区间的作用为扭力[1],故双侧颏孔区间骨折时用2块钛板拮抗扭力。髁状突部骨折时于升支后方和升支外侧2个部位固定,才能拮抗肌肉对髁突的作用,其余部位均需1块钛板固定于应力曲线上以消除骨折两端的张力。应用小型钛板坚固系统治疗下颌骨骨折,在直视下复位固定,准确可靠,咬颌关系恢复良好,减少了血管神经的损伤及下颌关节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本手术方法无技术缺陷,适用范围广,但对于复杂骨折需要良好的麻醉条件。纯钛板固定体价格较高,口内切口存在易受污染而导致感染的可能,骨折断面存在应力遮挡作用[2,3]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
  2 张益,赵福运,章魁华,等.钛板颌骨重建及内固定系统在颌骨外科的应用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32:73.
  3 卢军,斯方杰,等.下颌骨坚强内固定应力遮挡作用的有限元力学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5,5(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隐匿阴茎的治疗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1998~2005年采用改良术式治疗隐匿阴茎23例的临床资料,年龄4~13岁,平均8.5岁,其中6例为肥胖患儿。结果:术后随访2例阴茎轻度偏斜,3例包皮内板水肿时间较长,其余阴茎外形良好,无复发。结论:该术式是治疗隐匿阴茎的较理想术式,手术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外观满意。  关键词 隐匿阴茎 外科手术 儿童    资料与方法  1998
期刊
资料与方法  面神经麻痹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龄16~62岁,左侧29例,右侧27例,病程3天~8个月。发病后直接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者30例。经中药、西药、针灸、理疗疗效不佳转来的26例。治疗过程中配合药物口服加星状神经节阻滞56例。  配方:2%利多卡因5ml,0.75%布比卡因5ml,维生素B1100mg(2ml),維生素B12500μg(1ml),地塞米松10mg,共15ml,儿童酌减
期刊
摘 要 目的:提高淋球菌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2446例成人淋球菌感染的诊治经验。结果:A组、B组治疗中途终止,性伴未治者23例,症状消失1~2个月复发,二次治愈。坚持规范治疗者全部复查淋球菌阴性。C、D两组2056例(84.3%),用头孢三嗪或大观霉素足量于尿道前列腺囊封闭,见效快,消灭淋菌彻底。结论:成人淋球菌感染好发年龄19~28岁,男性多,早期就诊少(7.5%)。所有感染者有不洁性交史
期刊
关键词 有机氟杀鼠剂 有机氟急性中毒    资料与方法  1992年10月~2003年9月我院共收治有机氟急性中毒27例,男17例,女10例;儿童5例;中毒至就诊时间20分钟~15小时。  临床特征:2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肢体麻木及神志改变,其中反复发作性肢体抽搐26例,昏迷13例,心悸、气急、胸闷、紫绀4例。  实验室检查:27例患者心肌酶谱(CK、CK-MB、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操作要点。方法:对120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结果:术中最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严重者引起晶体核下沉,人工晶体不能植入。结论:重点掌握环行撕囊术及乳花晶体核的方法,能尽快熟练掌握超声乳化术。  关键词 白内障 环行撕囊 乳化晶体核 人工晶体植入    对象与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的120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男76眼,女44眼;老年性白内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3~2006年梭形切除Z形成形治疗腋臭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6~27岁。  术前准备:剃除腋毛,将腋窝皮肤清洗干净。麻醉:局麻。  手术步骤:患者取平卧位,上举上肢,手掌枕于头后部,充分显露腋窝三角区。将有毛区皮肤、皮下组织及汗腺作梭形切除,彻底止血。再于切口两侧分别作2个侧切口,形成A、B兩个三角瓣,其顶角各约60°。充分游离三角瓣的皮下组织,易位缝合三角瓣。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本组30例均为口服有机磷中毒(AOPP),服药量为50~200ml,并发呼吸衰竭(ARF)。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14~60岁,平均35.5岁。毒物种类:1605农药8例,敌敌畏2例,乐果5例,氧化乐果10例,甲胺磷2例,混合中毒3例。  入院时间:服毒后20分钟~2小时9例,2~3小时18例,超过4小时3例。  确诊后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反复洗胃。②注射阿托品解毒,使其尽可能
期刊
关键词 脐疗 小儿汗证 五倍子    小儿汗证,在临床上甚为常见,但并无明显时间特征,乃因小儿肌肤嫩薄、腠理疏松、自我调节系统尚未成熟,汗液极易外泄,故而常常自汗盗汗并见,区分甚难。近年来,我科采用脐疗贴治疗小儿多汗证3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350例中,男219例,女131例,年龄2个月~12岁,病程5天~0.5年;自汗者142例,盗汗者79例,自盗汗均有者129例。
期刊
2003~2007年我院收治2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综合抢救治疗,效果良好。因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病,合并脑病的重症中毒也不少见。本文就并发脑病的20例患者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发病机制、治疗、预后。    资料与方法  本组合并脑病20例中男11例,女9例。其中入院昏迷15例,入院后逐渐昏迷4例,出院后20天出现智力下降、反应迟钝者1例。  临床表现:20例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患者均以神经系统障碍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88~2006年收治上颌骨骨折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8~42岁,平均28.5岁;其中车祸12例,打击伤4例,马踢伤2例,跌伤2例;陈旧性上颌骨LefortⅡ型骨折4例,上颌骨LefortⅠ型骨折9例,其他型骨折7例。  陈旧性上颌骨LefortⅡ型骨折4例:均是伤后并发颅脑损伤,当时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治疗局部服从于全身,上颌骨骨折未及时处理。来诊时已经是伤后20多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