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性道德特征”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好地对我国高校当代大学生在性知识、性道德评价和性道德选择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学术界应当而且已经在性道德领域的基本理论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为大学生正确性道德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学术界研究性道德特征已取得成果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归纳和梳理,并添加一些新认识,期盼有助于对性道德特征有一个更加清晰、确切的把握。
  关键词:性道德;多层次特征;大学生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80-03
  性道德特征同性道德本质一样,都属于一个比较复杂的基础理论问题。理论清楚性道德特征,不仅是对性道德的更深入研究,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性道德本质。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性道德特征研究成果回顾
  学界在研究性道德本质的同时,也在探讨性道德特征,并形成了一系列认识。第一,“性道德作为人类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具有人类道德的一般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性道德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性道德是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性道德是全民性和隐密性的统一,性道德是变更性与继承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1]第二,“性道德具有自然性……性道德具有社会性……性道德具有隐密性。”[2]第三,“性道德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这决定了它的许多与其他公民道德的不同特性。首先,是它的全民性……其次,是它的生理本能性……再次,是它特殊的社会性……最后,是它的隐密性。”[3]第四,还有学者认为,人类性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者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共性主要表现为,无论是道德还是性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本质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不可避免地受到上层建筑其他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任何社会的性道德规范都是来源于人和社会的需要,反过来又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所服务;性道德也有客观性、全民性、他律性和传承性等特点。然而,性道德在共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性本身的隐私性决定了性道德的个体性和隐密性。这种特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人们的性观念和性意识都是隐性存在,不公开交流,二是性道德规范难以具体细化、明文规定和公开宣传,三是性行为的隐密性决定了人们将个体的性行为视为极度隐私,而法律保护个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从上可知,学术界在性道德特征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也相信遇到了不少困难,甚至存在着一定的困惑。而且就上所述关于性道德特征的认识中,也尚存一些需要继续厘清的地方,主要是分析、把握性道德特征的角度、根据还需要进一步清晰和细化,以达到对性道德特征的精细化认识。
  二、分析、把握性道德特征的思路
  分析、把握性道德特征至少需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性道德与道德、社会意识的联系与区别。性道德与道德、社会意识存在着一定联系,性道德属于道德和社会意识范畴,因而性道德就有着与道德、社会意识相同的一些特征;性道德又与道德、社会意识不同,因而也存在着区别于道德、社会意识的独有特征。
  二是性道德的特征与性道德本质密切联系。分析、把握性道德的本质特征必须以性道德本质为基础。不能脱离性道德本质来谈论性道德特征。性道德本质有多方面内涵,研究其本质特征时需要考虑其本质几方面的内涵。从性道德内容来讲,如果性道德本质界定为“原则规范的总和”,那其特征仅是指向原则规范;如果性道德本质界定为“原则规范和与其相一致的品性的统一”,那其特征就是原则规范和品性统一体的特征。从性道德所涉对象来说,如果性道德所及仅是人们的性行为时,就有着相对简单的特征;如果所及对象除性行为之外还包括人们之间的其他性关系、性活动,那其特征就较为复杂。性道德的特征因性道德本质不同而不同。
  综合上述两条思路,本文将性道德特征梳理为这样三个层次:性道德与社会意识共有的特征即一般特征或普遍特征,性道德与道德共有的特征即基本特征,性道德与社会意识、道德、法律规范相区别或独有的特征即本质特征;并根据“性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维系的调整人们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的原则规范的总和,是人们所具有的与这些原则规范总和要求相一致的品性,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并随社会经济关系变化而变化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这样一种本质规定来说明其本质特征。
  三、性道德的多层次特征
  1.性道德的一般特征
  性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更广泛地说属于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意识范畴,因而性道德和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即一般特征,表现为:性道德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是变更性与继承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性道德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其主观性表现为:其一,性道德从其存在形式而言,不论是原则规范还是人们的一定品性,都属于主观形式;其二,就其存在根源而言,是对人们现实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及其发展客观必然性的主观反映。其客观性表现为:其一,人们客观存在的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是性道德产生的现实基础;其二,性道德的内容、性质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基础。性道德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体。
  其次,性道德是变更性与继承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其绝对性、继承性表现为:其一,只要人类作为有性物种存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就会有性道德存在,并形成人类社会共有的性道德原则规范与品性(美德),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其二,和人类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具有发展规律一样,性道德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性,特别是作为社会意识范畴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性道德的相对性、变更性也就是性道德的社会历史性,表现为:其一,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现实经济关系不同,人们之间的性关系、性行为及性活动会有不同,从而人们性道德的具体社会内容和性质会有不同;其二,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及其现实经济关系的变化,作为性道德存在客观基础的人们的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在变化发展,人们性道德的内容和性质也因此而变化发展。不同社会、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永恒不变的道德是不存在的。   2.性道德的基本特征
  性道德是社会道德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性道德当然和社会其他公民道德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基本特征,主要有:性道德是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是规范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是社会外在规范性和个体内在品性的统一。
  首先,性道德是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性道德的他律性指的是作为社会道德规范之一的性道德要求对于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主体而言是一种限制和规定,是一种外在的具有社会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但这种社会约束力不同于社会强制性)。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主体一般而言是无法抗拒、无法完全摆脱这种社会约束力的,只能学习、认识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性道德规范,认同、接受并遵守一定社会的性道德规范。自律性指的是外在的性道德规范无论它具有如何强大的约束力,要真正发挥其对人们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的调节功能,必须经过其主体的认同、接受,经过道德规范的内化,在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主体自身建构起一种与其认同规范相一致的自主自觉品性,从而使性道德规范成为性道德主体的一种自立、自主、自觉遵守的性道德律令。也就是说,性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一定的品性从而会对自己的行为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甚至主动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以顾全他人、集体或社会的利益。性道德是他律性与自律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道德和性道德是“一定社会原则规范总和和人们与其相一致的品性”这样的本质。
  其次,性道德是规范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性道德从其是“调整人们之间的性关系、性行为及性活动的原则规范的总和”角度看,性道德的重要职能就是规范人们之间的性关系、性行为及性活动,具有规范性特征。性道德和其他社会公民道德一样,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再次,性道德是社会外在规范性和个体内在品性的统一。性道德作为调整人们之间性关系、性行为和性活动的原则规范的总和,它和其他道德、社会法律规范一样,是社会对人们维持一定社会关系秩序的要求,对社会成员个人而言,具有外在规范性。但性道德和社会法律规范不同,社会法律规范是靠它的外在强制性来保证人们对法律规范的遵守;而性道德作为道德,它没有外在强制性,性道德原则规范虽然对个体具有社会约束力,但不同于社会法律规范的外在强制性,性道德原则规范和其他道德原则规范一样,是通过社会舆论尤其是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保证遵守。性道德原则规范和其他道德原则规范只有内化于人们自身而形成相应的品性,才能圆满地实现它的调节、规范职能。而且,性道德本质规定本身就蕴含了社会外在规范性和个体内在品性的统一特征。
  3.性道德的本质特征
  性道德虽然属于社会意识、社会道德等范畴,有着和社会意识共有的一般特征,有着和社会道德共有的基本特征,但毕竟性道德仅仅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是社会道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社会意识和道德子系统不同,与法律规范不同,有着自己独有的特征即性道德的本质特征,主要有:性道德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全民性与隐密性的统一,是人类性与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阶级性的统一。
  首先,性道德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是由于人类之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所决定的。唯物主义承认人类之性具有自然属性,认为人的性欲要求及其满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它不仅是人类求生存和种族繁衍的必要原动力,是人类“生命意志”的最高体现,而且是人类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必备要素,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唯物主义还认为,性禁锢、性压抑是违反人性的,坚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对人性的压制和剥夺。性道德就是因为人类之性的这种自然生理特征而具有了生理属性即自然性。反过来说,即便是宗教禁欲主义性道德也是建立在承认人类具有自然之性这个客观基础之上的。一切性道德的存在,皆因人类的性生理而起。人类之性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由于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人们的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都是在社会环境中,在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进行和实现;异性之间(包括同性之间)的性交往、性结合,不是以纯粹自然方式进行的,而是以丰富多彩的社会方式进行的;人类的性关系已不是单纯自然关系,而是属于并高度社会化了的一种社会关系。性的社会属性使得人类之性具有了规范性,也便是性道德的社会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才构成人类性道德的本质特征,即性道德(包括社会性道德原则规范和与之相一致的品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其次,性道德是全民性和隐密性的统一。性道德具有全民性。社会是由具有特定性角色的一个个个体所组成的,每个社会成员都要作为一个性角色——男人或女人而存在着,并成为一定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的主体,因而社会无处不有性道德的存在。不论社会成员个体自己有没有感知到,他们都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一定社会的性道德原则规范,并在一定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养成符合一定社会性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在品性。否则,他们的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会因不合社会性道德原则规范要求而必然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或因超出性道德而触犯法律被法律所制裁。性道德具有隐密性。这是因为人类性本身尤其是性行为的隐私性而产生。尽管性道德原则规范调节对象包括人们的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等多方面内容,但其中的人类性本身尤其是人们的性行为却被社会习惯上认为是性个体的私事,干预较少,因而性道德也随之隐秘地调整、规范着个体的性行为。道德一般可以是成文的规则,但性道德尤其是其中所涉人们性行为部分不是成文的规则而是以隐秘的形式存在着,并在民间隐性教育和传承。大家对性道德的要求基本上也是默默遵守。公民符合性道德要求的正常性行为都必须秘密进行,如果公开就违反性道德。同时,社会成员在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尤其是性行为方面的真实品性也不轻易流露显现,这就是性道德的隐密性。全民性和隐秘性的统一构成性道德的又一个本质特征。
  最后,性道德还是人类性与地域性、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的统一。由于人类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类群体,人们之间的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是普遍的社会关系和活动,因而性道德的人类性是指性道德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始终,并且已经形成而且仍然还会继续形成人类共同的社会性道德一般原则规范和与此相适应的一般的、普遍的品性、美德并日益发展完善。社会性道德一般原则规范是人类在长期的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有利于整个人类自身健康发展的习惯、习俗与原则规范。性道德的地域性、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是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甚至不同时代的人们调节其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的社会原则规范以及据此养成的相应的品性有所不同,各有自己的特点。其特点表征略述如下。   其一,在西方中世纪社会,人们认为由于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尤其是性行为的反社会性致使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衰败,便借助于宗教权威来调控、约束人们的性关系、性活动尤其是性行为,基督教的教义既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也是人们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的准则,以多种形式表现的禁欲主义成为西方中世纪社会人们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的主流意识、作风和品性;通过存在于基督教教义中的性道德原则规范控制、约束人们的性关系、性活动尤其是性行为,以克服人类祖先给后世带来的原罪,从而救赎后世人们的灵魂;但西方传统性道德特别强调夫妻间的忠诚,提倡一夫一妻制。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调节人们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的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从而以倡导、实施性压制性歧视为主的性道德伦理原则规范,并以此来教化人们的品性[4]。面对人们的性关系、性活动尤其是性行为危机为了维持封建统治秩序的礼仪,通过社会性道德原则规范对人们的性行为进行控制约束,以保证统治阶级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保护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中国封建性道德在对社会民众性关系、性活动、性行为进行压制、歧视的同时又充斥着浓厚的父权主义宗法传统,男性可以三妻四妾,但要求女性却必须纯洁和忠诚。新中国建立后,其性道德主流认同实现了以性和情相统一的高尚的、男女平等的婚内性新准则。在多元文化存在交互碰撞的今日中国社会,很多学者撰文认为,“90”后大学生在性道德方面存在着多元性、冷漠性、矛盾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其二,在中国回族社群中,人们性关系、性行为、性活动中所遵循的是伊斯兰性伦理道德规范。中国回族社群伊斯兰性伦理道德规范反对禁欲,鼓励和倡导人们通过婚姻来合法的满足性需要,禁止性乱,反对非婚性行为等。由于其性伦理道德规范融入了儒家文化从而多少具有要求人们节欲的色彩。伊斯兰性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伊斯兰教义的组成部分,通过要求所有信教男女自觉遵守来实现其功能和作用[4]。
  其三,不同的性道德因所受制的社会经济基础不同,从而其阶级性也有差异。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在统治阶级对广大人民实行性压制、性歧视的同时,统治阶级的成员依等级的不同而可以合法的占有为数不等的妻妾;作为封建礼教组成部分并束缚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三从四德”既是性道德男权主义的表现,也是性道德封建阶级性的体现。
  性道德的特征复杂多样,有待于学界深入研究挖掘。
  参考文献:
  [1]段少军.性道德概论[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8:14-16,315.
  [2]单淑萍.性道德教育——当代德育教育的新内容[J].中国性科学,2007(12):36.
  [3]雷行光.性道德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J].求索,2004(6):161-162.
  [4]哈玉红.回族社群文化视野下性道德的伦理价值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1):74-77.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劳动关系也发生了极大改变,更为法律上对于劳动关系认定带来新挑战,为此,对于劳动视野中的劳动关系认定问题有必要深入探究。本文主要从劳动
萨特曾说过"我们从来只不过把自己理解为正在进行中的选择"。在这样的一种语境中,萨特把人的存在等同于选择这一行为的发生。诚然,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形形色
山区县域由于独特的地缘因素,通常难以很好地发展工业,所以经济发展稍显落后,但山区县域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厚旅游资源。本文以湖北保康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为例,分析了山区县
文章借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通过个案访谈的研究方法,选取H城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或已经成婚的城市青年为调查对象,分析现阶段城市青年在结婚消费成本上的变化。文章认为,随着
劳动合同法》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保证,该法的实施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何判断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推进劳动关系的建设,需要
随着城市化浪潮的猛烈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进而要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华蓥市在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社会保险参保
查新是为科研立项、新产品开发、申请专利和鉴定科研成果而向用户提供论证材料的一种深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它首先要查找出大量的与用户项目有关的科技文献,把它们反映的技术
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课程的教与学及探与充。目前地方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旧传统,亟需转型。笔者基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反馈,借鉴海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入读阶段可说是大学生人生的蚕蜕期。在这个阶段,辅导员工作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关心和了解,都会影响他们蜕变后能否起飞、能飞得多远。文章通过列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主要是由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