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厌学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1a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学就是指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当做一件痛苦的事情。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上课不专心,坐不住;精力不集中,无法专注地思考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经常逃学或旷课,甚至会辍学。
  导致厌学的原因可以从主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主观原因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自制力较差;在学习中无法获得快乐,失去信心;懒惰,放纵等。而在这些主观原因中,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无法从学习中获得快樂,建立信心。就我接触过的学生中,有许多在中考的表现是非常好的。他们以非常优秀的成绩考入我们这所市里的重点中学。并且在高一的第一阶段(前三个月)表现非常好,对高中生活很感兴趣,也充满信心,课堂上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追着老师讨教解题的方法。但仅仅在三个月后,也就是期中考试后,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就有了细微的改变,原因很简单,成绩不如人意。高一的课程总共有8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课程多,时间紧(三年教材两年上完),负担重。许多学生是分身乏术,顾头不顾尾。一次大考下来,他们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这部分学生中的小部分,因为无法摆脱这种失败感,逐渐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最终对学习产生了厌恶的情绪。
  要解决厌学的问题,就得从学生厌学的原因入手,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何重建学生的信心,这才是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班上有一个学生,入学成绩非常的优秀,是以乡镇前十的成绩考入我校的。但期中考试后,无法接受排名大面积退步的惨状,引发了厌学情绪。而此时,如果要求这个学生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去顾及各个科目,对这个学生来说,难度太大,而且效果只会是适得其反。怎么办呢? 我当时是这样处理的。让这个学生找一门自己最棘手的学科,集中火力,用一定的时间去专攻这门学科。半个月后,该生该门学科的成绩直线上升,重建了这名学生丢失了的信心。而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而现实反映出来的独生子女最大的缺陷是缺乏面对失败的勇气。
  所以,要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我觉得首先,同时也是必须要解决的就是帮助学生重建学习的信心。
  而从客观原因上看,可以分为三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因字数原因,难以展开,不如重点谈谈我们可以努力的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主要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甚至可以说,学生的在校时间比在家时间要多得多。像我校高中部,有90个教学班,近6000的学生,外宿生占不到百分之十,内宿生占了绝大多数。内宿生长期与家庭脱离,家庭教育无法按时开展。此时,学校教育就更加地重要。
  一所高中的生存,又或一所高中的发展,主要取决于高考的升学率。这是当前中国教育无法规避的现实。于是,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设定、开展,紧紧围绕高考这个中心。于是,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就简单而直接:成绩好,你就是优秀的;成绩不好,你就是不优秀的。于是,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就会主动地对号入座,把自己放到失败者的位置上。慢慢地,他们就对学习失去兴趣,最后导致厌学。
  解决这个问题,学校要改变这种简单地、直接地评价学生的标准。什么样的学生才是优秀的学生?分高者居之吗?不是的。优秀的学生可以是孝顺的学生,会尊重他人的学生,遵守纪律的学生,有团队精神的学生,有合作意识的学生,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乐于助人的学生,画画画得好的学生,跑步跑得快得学生,歌唱得好的学生等等。一言以蔽之,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不能单看成绩,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他可能在这方面不优秀,但不代表他在其他方面不优秀。
  除了改变评价标准,我们还要把学生吸引回我们的课堂。说到底,学生厌学,是因为我们的课堂没有吸引力。我认为:我们的课堂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是课堂与生活严重脱节。课堂与生活脱节,学生就无法理解:既然这个内容和我的生活无关,我学它有什么意义。当年带高一新生的时候,我作为语文科的科任老师,在第一节课上,我问学生学习语文的意义,很直接,也很实际,问题是:语文有什么用?学生的答案很多,可谓丰富多彩。我告诉学生,语文的作用,其实就两个字"听""说"。其中"听"包括听别人说话的"听"和阅读文章的"读","说"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听"和"说"就是获取和表达的意思。语文的作用,就是怎样准确把握对方的意思以及准确表达你的内心。然后给学生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听""说"的重要性。这样的授课方法,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联系了生活,同时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你的课堂中。
  做好以上两点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现在我校正在实行的"生本教育",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长久以来困扰教师的问题。我们发现,学生的能力是超出我们的想象的。当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浓多了,积极性更高了,主动参与的愿望更强烈了,而他们的能力提升的空间也越大了。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感觉乏味?
  总体来说,要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要通力合作,光靠其中一方、两方,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而作为厌学的主体--学生,要做的也一样重要。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林业资源作为建筑、造船、柴炭、造纸、家具的材料被广泛利用,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木材市场的扩大,林业资源的利用程度虽然得到了高度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我国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在这种新经济形式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保证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国城管行政执法存在暴力执法和公然抗法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城管行政执法存在的法律依据滞后、执法困境、城管执法队伍需要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
我们要让图形创意的学生们培养开放性的思维模式,能够迅速的把自己要描绘的主题内容与生活周围的景物场景广泛的联系起来。创意者们应该能够从周围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传统
90后是21世纪国家发展主力军,尤其是近年来,90后青年员工在企业中占比越来越大.企业管理中,90后青年群体和其他群体有一定不协调,多方面原因导致90后青年群体和企业管理产生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实践性强、理论性强的学科,进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乏味、困难的学习情绪,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本文简单地介绍了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不可避免的产生很多问题.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养”,而不在于教.家长的心态首先放在哪,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孩子.家长更应该静下心来关注孩子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笔法记》“图真”论、“六要”论的理解与分析,及笔者读完之后的一些感受,梳理其山水画理论的主要观点.他所提倡的重笔势,主笔墨,求图真的理论,成了中国历代绘画
家庭条件的优越与否,对孩子思想、品格、心态及学习的方式、动力、目的等有很大影响,但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方式,有的能充分利用自己家庭的特点恰到好处地对孩子
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