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审美想象 点燃审美情感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ly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教育中,在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占有特殊的地位。审美教育所带来的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和规律而有秩序的社会韵律,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语文美育的实质就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遵循美的规律,通过各种美的形态所进行的师生和谐的语文教育活动。而其中的散文则是一切文体中最自由最活泼的一种文体,是自有文明以来生命力最盛、最长久的一种文学样式。那么,在小学阶段,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美的素质呢?
  
  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有人说开讲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更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赞可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积极的情感活动是学生认知活动的能源动机。
  教学中教师适时地采用设疑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审美愉悦,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然后再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将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与之情调相适应的音乐制造气氛渲染情境,让学生感知教材。这种“未入其文,先动其情”的导入方式,必将使教学别开生面,事半功倍。
  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品析词句,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很有品析价值的课文,文中有很多语句都非常优美,而且生动传神,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早晨……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品味这些优美的词句,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小兴安岭自然的美,还感受到这种传神的词语所带来的语言的美。
  现在小学生阅读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抓住矛盾,促进学生的审美思考
  
  抓住矛盾促使学生思考是使学生获得审美感悟,升华审美理解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使“读书无疑者”能“有疑”,有疑才生问,有问才积极思考,沿波讨源。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麻雀》一文时,在讲到小麻雀被猫咬伤后,“求生与求死的心情都流露在这两只眼睛里”时,他抓住“求生”与“求死”这一对矛盾,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回顾小麻雀伤上加伤的遭遇,分析当时的痛苦情状和企求摆脱痛苦的心情,使学生明白:小麻雀一再遭到不幸,它求生与求死都是为了摆脱痛苦。作者在这里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听凭命运摆布的弱小者的悲惨遭遇,“求生”与“求死”这一对矛盾在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小者的遭遇上得到了统一。这时,学生深深地领悟到文中写的是自然界的小麻雀,比喻的是人类社会的弱小者。
  
  找到“空白”,进行“填空”和“对话”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中存在着“隐含的读者”,读者的接受要受到文本内在的“召唤结构”的制约。“召唤结构”是指文本中的空白呼唤读者去完成文本的未尽之意。伊瑟尔说:“我们只能想见文中没有的部分。文中写出的部分给我们知识,但只有没有写出的部分才能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点,没有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这段话给阅读教学这样的启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补充、想象作品中的“空白”处,这样既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又能促使学生去领悟形象之间、形象与现实生活之间、形象与所包含的意义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文本的思想意蕴。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小珊迪》这些课文曾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在这些文章中就存在着许多“空白”,需要仔细体味。教师利用这些空白,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补充,往往会丰富课文的内涵,使学生更深刻地读懂文章的主题。笔者曾听一位教师教学《小珊迪》,她的课堂出现了一个亮点,正是运用了“空白”填补的方法。她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请学生想象一下小珊迪被马车轧了以后,在血泊中寻找散落在地的硬币的情景。与此同时,再请学生假设一下,如果小珊迪不退还那13个便士,那么他既可以用它们买吃的,和弟弟一起饱餐一顿;也可以用它们给自己买双鞋、买件棉衣,免得自己“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通红”,还要在寒冬里为卖火柴而四处奔波……通过这样的“空白”填补,学生便更深刻地感受到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品质,他的可怜、他的诚实深深地感染了他们,打动了他们幼小的心灵。
  
  配乐朗读,提升审美情操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散文教学,效果是明显的。比如《一株紫丁香》《纸船和风筝》等都可以预先剪辑一些经典的轻音乐,作为披文入情的触发点,要求学生用心去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进而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这样做,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散文教学中,笔者能有意识地把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诗歌、雕塑、戏曲、电视音乐片等)和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拓宽审美信息量的传递通道,加大审美信息容量,使审美信息的传递达到最优化,从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收这些信息,适应学生的审美需要。
  倡导散文审美式阅读教学,旨在吸收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优秀经验的同时,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化,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探讨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语文教改之路。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解读、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在努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让散文教学多一些审美情感,让语文课堂成为激荡、抒发学生情感的海洋。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介绍Photoshop的Web照片画廊功能。通过简单的4步——选择和调整图片、画廊设计、Photoshop批处理、上传文件,不仅可以轻松把图片做成网站式的电子相册,而且可以把相册传到网上进行共享。在介绍相应步骤时适当解释每一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使读者能够通过快速每一步的技巧,做出精美的照片画廊。  Photoshop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图片处理软件,除了具备强大的图片处理功能之外,还提供照片画廊的功能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作文难又是摆在学生面前的头痛问题。大部分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就犯愁,感到没什么可写,常常是找“优秀作文”来参考,或随意编造。这种缺乏生活基础、缺少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只能是空话、假话或套语。究其原因,一是不知写什么,学生头脑空空的,缺乏写作材料,缺乏观察的积累;二是不知怎样去写,尤其是对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动笔写作更是如此。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新课程标准指明了解决问
摘要 对河北省邯郸市县级高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存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足、教学资源有待丰富、教师培训需求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教师培训和资源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师培训;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2-0080-02  Application Survey of Secondary Sch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来解答关于  大熊猫的疑问。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会围绕一个问题,把答疑的话整合为一段文字来介绍大熊猫。  3.学习把几项信息组合成一段内容,把几段内容整合成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我问你答,交流信息  1.课前,你们已经查找了大熊猫的相关资料。现在,我来问,你来答。  (1)有人说,大熊猫从懂事起有两个愿望,一是治好黑眼圈,二是照张彩色照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探究作者对比写作的目的,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通过体悟“贬义词”的真正含义,联系原著,感受作者运用“明贬实褒”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联系插图与已有知识,在理解词语中初识鹅之“高傲”  1.师生共话,揭示课题《白鹅》,生齐读课题。  2.出示白鹅的课文插图,请学生联系插图,猜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  3.出示文中作者对白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应用意识,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1 青岛版数学教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青岛版数学教材创造性地巧构不同的情境串,将数学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融入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具体现实的生活场景中,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会应用数学思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在情境中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给教育带来诸多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形式等方面,网络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适应网络时代教育的需要,很多教师开始研究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基于网络的学习在我国开始得到重视并逐步普及。本文针对计算机学科,进行网络化学习的探索,以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    1 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现状分析    与其他学
1 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教师学员反映培训缺乏实用性培训初期,部分教师学员觉得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脱离实际,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尽管当时主讲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说服他,让其接受,但是很难真正地让其信服,因而难以让其从心理上接受培训。这种情绪很可能会影响其以后的培训学习,对于培训本身来说也无疑是一种障碍。  1.2 培训中教师学员认真投入,培训后实际应用情况不乐观
〔摘要〕浙江省教育厅专题立项,成立课题组,开展浙江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产业竞争力评估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本省行业企业管理体制与管理水平、企业规模与市场占有率、企业与产品聚集程度、龙头企业与品牌影响力、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知识产权的取得与保护、产品出口现状与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后,对浙江省行业企业在国内同行中的发展竞争力及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能力作出评估。同时,课题组在对
浙江教育装备事业已经顺利走过50年发展历程,时逢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卅年神州之巨变,经济快速之发展,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教育装备工作的人而言,感受尤为真切。  自1998年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我开始从事起镇海教育装备工作,三年后又走上管理岗位。10多年来,在学校教育装备领域,努力探索、学习,使得区域教育装备水平年年有升,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更使学校装备水平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回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