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时上英语阅读课,曾学过这样一篇文章--试验表明,当婴儿第一次被大人用双手高举起来,会因为感到恐惧而哭泣,而在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当婴儿意识到自己是安全的,就会对这种“高举游戏”表示喜欢,恐惧也由此转化成一种刺激的愉悦。恐惧的确具有超凡魅力,对“生理安全”保障全面而“心理安全”危机四伏的现代人而言,恐惧对于日益麻木的感觉器官的刺激、修复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在被告知安全的前提下,恐惧带来的触碰是那样明晰真实,激发的反应是如此敏锐尖利,令人们享受到无法言喻的快感。
享受也是要折合成本的,多数人都不可能想到就能做到。跟许多耗时费力花钱的恐怖体验游戏相比,看电影是一种高效安全而且成本低廉的方式。在两个小时内忘怀身边事,全情投入他人的人生,让心脏剧烈跳动起来,让呼吸急促起来,把包裹在神经外围的麻木外皮剥离下来,接受视听的刺激,感觉那叫一个美妙!关键一点不能少:在最害怕的时刻,理智会出来告诉自己--你是安全的,没人能伤害你,恐惧终将随着影片的结束而化身为饭后谈资。说到底,我们所爱的恐惧总是“有限”的恐惧,在有限时间内恐惧,在安全保障下恐惧,那是享受的基本条件。
年龄增长了,电影看多了,经验丰富了--很不幸,已经没有那么容易被吓到了,也就没那么容易“入戏”,从而顺利享受到恐惧了。哥斯拉、史前巨鳄、巨蜥这样的人造怪兽,还有造型古怪的鬼娃新娘,看起来惹人发笑。即便可能会被某些场景某种声响和血腥镜头刺激一下,但无论如何不能唤起真正的恐惧感。灰绿色调的《异形》系列是经典的,每逢重温也能让人体会后背发凉汗毛倒竖的感觉,但这种反应多来自那些令人反胃的粘稠液体--这是怪物杀人的必要武器,说这是恐惧还不如说是一种感观刺激带来的生理反应。真正的恐惧,离不开真切的感同身受,真实的发展脉络,必定要让我们差点相信同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符合以上条件的,就是那些真人上演的完美谋杀电影。
最近重温了经典之作《七宗罪》,对恐怖谋杀影片营造的“完美恐怖”有了一点个人的理性认识。大而话之:恐怖谋杀电影是有一定的模式和必备条件的,再有创见的佳作也脱不开这些“完美元素”,而只有那些元素齐备、利用恰当而且发挥充分的影片,才有“吓人”的资本。
一、 对立
经典的谋杀影片很多都设计有两个主要的正面角色,而两个人在性格上必定要形成足够的反差。有沉稳老辣的A,就一定要有大胆鲁莽的B与之搭配,这样才算得上完美。一方面,冷静与冲动能调和出一种特定的情感调子,它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适当地打乱固有的步调,重新安排一种动态的“谐调”,让影片远离单调乏味。另一方面,这种人物间性格上的冲突与互补,能够让观众感到真实和信服。
《七宗罪》就为我们设计出这样两个对立的角色。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第一男主角William Somerset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资深警官,给人的印象是彬彬有礼、心思缜密、沉着冷静,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犯罪克星。由于在物欲横流的城市里生活得太久,接触过太多人性的卑琐无情和城市文明的阴暗面,他显得冷漠、麻木并缺乏激情。与之配戏的是可爱的David Mills,跟William形成强烈反差,帅哥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年轻警官David容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脾气暴躁,缺乏办案经验,总是深感困顿,不得不需要William的协助。紧张的故事就是在这两个角色的拉扯碰撞中展开。
越来越多的导演意识到:没有绝对完美的性格和角色,观众对英雄人物的预期完全可以在两个人物身上得到实现,这样感觉是真实的,也是令人心满意足的--两个“完美度”只有60%到70%的角色携手上阵,比一个“完美度”100%的英雄单打独斗,更能够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更容易获得认同和好感。同时,两个角色的性格冲突、情感交流,也有助于给情绪“降压”,以便给下一波恐怖袭来造成足够的“压差”。
二、 痕迹
发现痕迹,进而掌握线索是揭开谜底的关键。因此,罪犯留在现场的痕迹,自然是每部凶杀电影最值得编剧花心思的地方。然而,在太多部侦探影片之后,一般的指纹、纤维、体液、血迹,已经让观众烂熟于心了,“推陈出新”变得越来越难。既要不保持线索的神秘感--太过容易发现的痕迹会让观众觉得罪犯和警察都很“弱智”;又要保证偶然性带来的真实感--发现的过程要符合一定的逻辑,要让观众相信线索是主人公自己发掘的,而非导演故意安排的。
说《七宗罪》是比较精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对于犯罪线索的独特的“明朗化”演绎。在这部片子里,罪犯为警方留下了很多线索,有明目张胆的示威--一目了然的死因、样貌可怖的死者、作案的手法以及故意留下的“贪婪”“暴食”“骄傲”等象征着七宗罪的字样;也有暗藏在表面现象之下的、需要侦探用经验换取的蛛丝马迹--藏在挂画后面的用手指书写的“救命”。从线索看来,罪犯根本没想掩藏什么,但实际上他却又没留下任何痕迹,惟一一个完整的指纹还是其中一个受害者的,后来证明罪犯为了不留下线索已经通过自残的方式把自己的指纹全部割除了。这种表面的“明朗”,更给影片增加了诡异的效果,提升了犯罪水平、也增加了破案难度。
既要创造“意外”,又要保证“合理”,这才是能够让编剧得意、让观众抓狂的“精彩线索”。借用《七宗罪》中老侦探的一句话来说:探案的过程就像是“在荒岛上寻找钻石”,罪犯留下的痕迹越是隐蔽,这种寻找愈是艰难,影片就越是显得诡异恐怖,观众也越是兴奋。
三、 压抑调子
少有恐怖谋杀片不带给人压抑感的,而调动一切元素营造压抑感,则是多数恐怖谋杀片导演力图做到的。拿《七宗罪》来说,影片一开始就领着观众融入了淅淅沥沥的阴雨,这样的开篇,准确地配合了第一宗杀人案件的曝光。跟某些以平静欢乐的调子开头、在随后的剧情发展中逐步加快节奏的影片相比,这样的开头更显得直接,给人的压抑感更急促,甚至不让你有充分的准备就被迫陷入了恐怖的情绪。
接下去,整个影片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调子--冷色调的背景、阴湿的环境、忽明忽暗的光线让人眩晕,图书馆里舒缓的音乐、昏暗的走廊以及旋转楼梯给人空间上的窒息感,在影片的每个角落,无不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味。摩根·弗里曼饰演的老侦探根据犯罪现场留下的线索专门查阅但丁的著作,里面有关地域的文字描写和狰狞的插图使人印象非常深刻。
打字幕的无声电影是不可能让人觉得恐怖的,音响的配合,能够渲染气氛,加重压抑感。凄厉的尖叫声、沉重的脚步声、利刃入肉时的特殊声响,这些恐怖谋杀电影中常听见的声响,都能够帮助我们闭紧双眼,绷直神经。但《七宗罪》这部片子与很多电影相比倒显得挺安静,很多恐怖的杀人镜头被以另类的方式处理了,甚至是淡化了。但从犯罪现场以及侦探的描述中,这种压抑的恐惧感会伴随着我们的想象力逐渐升级,这种搀杂了想象活动的恐惧,实际上比直接的耳濡目染更加刺激。
压抑,是爆发的前奏,对于观看恐怖电影来说,无处不在的压抑感就是酝酿恐惧的最好土壤。
四、 突袭
再沉稳的电影,也不会忘记在适当的时候搞点突然袭击。突袭的好处在于能打破影片原有的节奏,既能够避免影片流于沉闷,又能够创造新的注意力焦点。
在《七宗罪》进行到五十多分钟的时候,那个在律师被害现场留下指纹的嫌疑人被发现了,大批警察一拥而入,见到的却是一具呲牙咧嘴的僵尸横卧在床,浑身都是血迹与体液,在影片中的警官和影片外的观众都在为之错愕的时候,“尸体”却意外复活了!相信每个人看到这里都会浑身一哆嗦。这次突袭不可谓不成功。
在六十九分钟的时候,突袭再次发生。嫌疑人在警官面前现身了,枪声打破了静寂和压抑,接下去是一段发生在雨中的长达几分钟的紧张追逐,最后是年轻警官与嫌疑人的贴身搏斗,在嫌疑人用手枪顶着年轻警官的太阳穴、有机会一枪结果对手的那一刻,观众的心可谓提到了嗓子眼,但紧张却在瞬间转化了--嫌犯把警察放了,从容离去。一段突袭就此结束。观众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几个回合的刺激,可谓过瘾,同时又不由自主对案情下一步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兴趣。
好看的恐怖谋杀电影,总是会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给你“当头一棒”,不断给你继续探索案情的理由。当剧情的起伏与情绪产生碰撞,观众对恐惧的渴望才会得到满足。
五、 游戏
观赏电影的过程,是参与的过程,也是愉悦的过程,所以观赏者需要一种玩耍的心态。如今,古板的“警察与杀人犯”的故事想出其不意、有所突破已经太难了。杀人想杀出“花样”,想做到匪夷所思,还真不容易。与惩恶扬善的警察侦探相比,杀人犯似乎更需要得到观众的褒奖,手段是否有创新?能否轻易躲过追捕?更重要的是--是否能将破案的过程变成游戏的过程?
在电影迷面前,那些靠“凶狠”“残忍”杀天下的凶手,已经太老土、太过时了。连被定义为“变态”的杀手也不再使人颤栗。真正高级的凶手,必须具有“游戏”的心态和欲望,而且还要有“玩转”警察的资本。《七宗罪》中的杀手,能真正做到完全坦白自己的谋杀意图,能一步步引导警察和观众“欣赏”其犯罪杰作,关键是能自始至终保持一种游戏状态,在今天看来,他也还算得上是个厉害角色。在这部电影中,总让人感觉那个直到最后才露出真容的罪犯才是真正的主角,才是这场“游戏”的主宰。两个警探,不管是老谋深算还是勇往直前,只能被罪犯玩弄于股掌之间,其实是“面子全无”的失败者。罪犯最后的投案自首,让这一老一小连翻身的机会都丧失了。真是高手中的高手。
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让一部恐怖谋杀电影立起来;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让观众不觉得警探弱智,让观众对编剧和导演保有一丝钦佩之情--一个笨蛋的罪犯,会让警察也变成笨蛋,也会让观众觉得自己受到了愚弄。
六、 心理分析
当个心理学家或者心理医生,是很多人的职业梦想,在很多年轻人看来更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好看的恐怖谋杀电影,因变态的犯罪心理而精彩引人,这些影片中的心理分析,也因此成为最吸引观众的部分。大家对这个感兴趣,一是源于人类共有的“窥私”心理,二是这种分析往往是破案的关键。
在太过平淡的都市生活中,越是反常态的东西就越能刺激麻木的神经。在电影院里,变态杀人狂是最吸引人的明星。他们独特的身世、扭曲的童年、执拗的生活方式,通过心理分析的抽丝拨茧,逐步呈现在观众面前,再与案件结合进行分析,能够让观众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快感。同时,心理分析告诉我们:每个变态杀人狂的犯罪都有其必然性,也值得我们从中体悟某种人生哲理。有因必有果,心理分析帮我们剖析罪犯的同时,也帮我们重新审视人世间的种种现象。
《七宗罪》之所以受到推崇,除去精妙的表现手法之外,其背后的寓意也的确让人不得不进行反省。凶手John Doe是个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对其所在城市的社会黑暗面极为不满,自认是上帝的传道者,对世人进行惩罚。影片创作者凭借七宗罪来描绘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社会中日渐沉沦的人性,借凶手的行为来引起世人注意,这就是影片除“恐怖”之外的功用了。
七、 第N+1种结局
有个挺有名的电视节目叫做《周末探案》,主要的形式就是一帮业余侦探跟主持人和嘉宾一起,在几十分钟的时间内推断一宗案件。有关案件的录像播放一段,大家分析一段,现场气氛很热烈,业余侦探们的兴致也很高,大家都等待着谜底揭开的那一刻。其实看电影的过程就是一个等待结果的过程,也是一个猜谜的过程,这过程伴随着恐怖,更显得刺激和过瘾。
《七宗罪》的结局无疑是绝妙的。最后偷笑的应该是创作者一方,而观众即便输了也得心服口服。凶手投案自首之后还能继续作案,继续把警察玩得团团转,让年轻警探Mills在爱妻被割下头颅之后,不得不坠入凶手的圈套,开枪杀死凶手,帮助他完成早已计划好的为惩戒“七宗罪”而设计的最后一宗谋杀。
让凶犯成为最终的胜者,这结局实在够酷够另类。光是这个让人哑口无言的结局,就造就了《七宗罪》辉煌的一半。
最后几句
创作电影的过程,说到底也是创作者跟观众斗智斗勇的过程--观众一边看一边猜,如果“下一步”跟自己的分析吻合,就欣喜若狂,如果被吓倒,大呼过瘾同时还要感谢导演;编剧和导演则要千方百计制造意外,让观众发自内心感到恐惧,给观众的破案过程广布迷魂阵,为了制造完美的恐怖,为了结局真正“出人意料”,不知有多少电影人在银幕后面吐血。有愿意体验恐怖的,就有拼命制造恐怖的,这种供求关系是长期存在的,只是要双方都满意,真的是越来越难。
享受也是要折合成本的,多数人都不可能想到就能做到。跟许多耗时费力花钱的恐怖体验游戏相比,看电影是一种高效安全而且成本低廉的方式。在两个小时内忘怀身边事,全情投入他人的人生,让心脏剧烈跳动起来,让呼吸急促起来,把包裹在神经外围的麻木外皮剥离下来,接受视听的刺激,感觉那叫一个美妙!关键一点不能少:在最害怕的时刻,理智会出来告诉自己--你是安全的,没人能伤害你,恐惧终将随着影片的结束而化身为饭后谈资。说到底,我们所爱的恐惧总是“有限”的恐惧,在有限时间内恐惧,在安全保障下恐惧,那是享受的基本条件。
年龄增长了,电影看多了,经验丰富了--很不幸,已经没有那么容易被吓到了,也就没那么容易“入戏”,从而顺利享受到恐惧了。哥斯拉、史前巨鳄、巨蜥这样的人造怪兽,还有造型古怪的鬼娃新娘,看起来惹人发笑。即便可能会被某些场景某种声响和血腥镜头刺激一下,但无论如何不能唤起真正的恐惧感。灰绿色调的《异形》系列是经典的,每逢重温也能让人体会后背发凉汗毛倒竖的感觉,但这种反应多来自那些令人反胃的粘稠液体--这是怪物杀人的必要武器,说这是恐惧还不如说是一种感观刺激带来的生理反应。真正的恐惧,离不开真切的感同身受,真实的发展脉络,必定要让我们差点相信同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符合以上条件的,就是那些真人上演的完美谋杀电影。
最近重温了经典之作《七宗罪》,对恐怖谋杀影片营造的“完美恐怖”有了一点个人的理性认识。大而话之:恐怖谋杀电影是有一定的模式和必备条件的,再有创见的佳作也脱不开这些“完美元素”,而只有那些元素齐备、利用恰当而且发挥充分的影片,才有“吓人”的资本。
一、 对立
经典的谋杀影片很多都设计有两个主要的正面角色,而两个人在性格上必定要形成足够的反差。有沉稳老辣的A,就一定要有大胆鲁莽的B与之搭配,这样才算得上完美。一方面,冷静与冲动能调和出一种特定的情感调子,它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适当地打乱固有的步调,重新安排一种动态的“谐调”,让影片远离单调乏味。另一方面,这种人物间性格上的冲突与互补,能够让观众感到真实和信服。
《七宗罪》就为我们设计出这样两个对立的角色。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第一男主角William Somerset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资深警官,给人的印象是彬彬有礼、心思缜密、沉着冷静,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犯罪克星。由于在物欲横流的城市里生活得太久,接触过太多人性的卑琐无情和城市文明的阴暗面,他显得冷漠、麻木并缺乏激情。与之配戏的是可爱的David Mills,跟William形成强烈反差,帅哥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年轻警官David容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脾气暴躁,缺乏办案经验,总是深感困顿,不得不需要William的协助。紧张的故事就是在这两个角色的拉扯碰撞中展开。
越来越多的导演意识到:没有绝对完美的性格和角色,观众对英雄人物的预期完全可以在两个人物身上得到实现,这样感觉是真实的,也是令人心满意足的--两个“完美度”只有60%到70%的角色携手上阵,比一个“完美度”100%的英雄单打独斗,更能够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更容易获得认同和好感。同时,两个角色的性格冲突、情感交流,也有助于给情绪“降压”,以便给下一波恐怖袭来造成足够的“压差”。
二、 痕迹
发现痕迹,进而掌握线索是揭开谜底的关键。因此,罪犯留在现场的痕迹,自然是每部凶杀电影最值得编剧花心思的地方。然而,在太多部侦探影片之后,一般的指纹、纤维、体液、血迹,已经让观众烂熟于心了,“推陈出新”变得越来越难。既要不保持线索的神秘感--太过容易发现的痕迹会让观众觉得罪犯和警察都很“弱智”;又要保证偶然性带来的真实感--发现的过程要符合一定的逻辑,要让观众相信线索是主人公自己发掘的,而非导演故意安排的。
说《七宗罪》是比较精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对于犯罪线索的独特的“明朗化”演绎。在这部片子里,罪犯为警方留下了很多线索,有明目张胆的示威--一目了然的死因、样貌可怖的死者、作案的手法以及故意留下的“贪婪”“暴食”“骄傲”等象征着七宗罪的字样;也有暗藏在表面现象之下的、需要侦探用经验换取的蛛丝马迹--藏在挂画后面的用手指书写的“救命”。从线索看来,罪犯根本没想掩藏什么,但实际上他却又没留下任何痕迹,惟一一个完整的指纹还是其中一个受害者的,后来证明罪犯为了不留下线索已经通过自残的方式把自己的指纹全部割除了。这种表面的“明朗”,更给影片增加了诡异的效果,提升了犯罪水平、也增加了破案难度。
既要创造“意外”,又要保证“合理”,这才是能够让编剧得意、让观众抓狂的“精彩线索”。借用《七宗罪》中老侦探的一句话来说:探案的过程就像是“在荒岛上寻找钻石”,罪犯留下的痕迹越是隐蔽,这种寻找愈是艰难,影片就越是显得诡异恐怖,观众也越是兴奋。
三、 压抑调子
少有恐怖谋杀片不带给人压抑感的,而调动一切元素营造压抑感,则是多数恐怖谋杀片导演力图做到的。拿《七宗罪》来说,影片一开始就领着观众融入了淅淅沥沥的阴雨,这样的开篇,准确地配合了第一宗杀人案件的曝光。跟某些以平静欢乐的调子开头、在随后的剧情发展中逐步加快节奏的影片相比,这样的开头更显得直接,给人的压抑感更急促,甚至不让你有充分的准备就被迫陷入了恐怖的情绪。
接下去,整个影片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调子--冷色调的背景、阴湿的环境、忽明忽暗的光线让人眩晕,图书馆里舒缓的音乐、昏暗的走廊以及旋转楼梯给人空间上的窒息感,在影片的每个角落,无不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味。摩根·弗里曼饰演的老侦探根据犯罪现场留下的线索专门查阅但丁的著作,里面有关地域的文字描写和狰狞的插图使人印象非常深刻。
打字幕的无声电影是不可能让人觉得恐怖的,音响的配合,能够渲染气氛,加重压抑感。凄厉的尖叫声、沉重的脚步声、利刃入肉时的特殊声响,这些恐怖谋杀电影中常听见的声响,都能够帮助我们闭紧双眼,绷直神经。但《七宗罪》这部片子与很多电影相比倒显得挺安静,很多恐怖的杀人镜头被以另类的方式处理了,甚至是淡化了。但从犯罪现场以及侦探的描述中,这种压抑的恐惧感会伴随着我们的想象力逐渐升级,这种搀杂了想象活动的恐惧,实际上比直接的耳濡目染更加刺激。
压抑,是爆发的前奏,对于观看恐怖电影来说,无处不在的压抑感就是酝酿恐惧的最好土壤。
四、 突袭
再沉稳的电影,也不会忘记在适当的时候搞点突然袭击。突袭的好处在于能打破影片原有的节奏,既能够避免影片流于沉闷,又能够创造新的注意力焦点。
在《七宗罪》进行到五十多分钟的时候,那个在律师被害现场留下指纹的嫌疑人被发现了,大批警察一拥而入,见到的却是一具呲牙咧嘴的僵尸横卧在床,浑身都是血迹与体液,在影片中的警官和影片外的观众都在为之错愕的时候,“尸体”却意外复活了!相信每个人看到这里都会浑身一哆嗦。这次突袭不可谓不成功。
在六十九分钟的时候,突袭再次发生。嫌疑人在警官面前现身了,枪声打破了静寂和压抑,接下去是一段发生在雨中的长达几分钟的紧张追逐,最后是年轻警官与嫌疑人的贴身搏斗,在嫌疑人用手枪顶着年轻警官的太阳穴、有机会一枪结果对手的那一刻,观众的心可谓提到了嗓子眼,但紧张却在瞬间转化了--嫌犯把警察放了,从容离去。一段突袭就此结束。观众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几个回合的刺激,可谓过瘾,同时又不由自主对案情下一步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兴趣。
好看的恐怖谋杀电影,总是会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给你“当头一棒”,不断给你继续探索案情的理由。当剧情的起伏与情绪产生碰撞,观众对恐惧的渴望才会得到满足。
五、 游戏
观赏电影的过程,是参与的过程,也是愉悦的过程,所以观赏者需要一种玩耍的心态。如今,古板的“警察与杀人犯”的故事想出其不意、有所突破已经太难了。杀人想杀出“花样”,想做到匪夷所思,还真不容易。与惩恶扬善的警察侦探相比,杀人犯似乎更需要得到观众的褒奖,手段是否有创新?能否轻易躲过追捕?更重要的是--是否能将破案的过程变成游戏的过程?
在电影迷面前,那些靠“凶狠”“残忍”杀天下的凶手,已经太老土、太过时了。连被定义为“变态”的杀手也不再使人颤栗。真正高级的凶手,必须具有“游戏”的心态和欲望,而且还要有“玩转”警察的资本。《七宗罪》中的杀手,能真正做到完全坦白自己的谋杀意图,能一步步引导警察和观众“欣赏”其犯罪杰作,关键是能自始至终保持一种游戏状态,在今天看来,他也还算得上是个厉害角色。在这部电影中,总让人感觉那个直到最后才露出真容的罪犯才是真正的主角,才是这场“游戏”的主宰。两个警探,不管是老谋深算还是勇往直前,只能被罪犯玩弄于股掌之间,其实是“面子全无”的失败者。罪犯最后的投案自首,让这一老一小连翻身的机会都丧失了。真是高手中的高手。
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让一部恐怖谋杀电影立起来;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让观众不觉得警探弱智,让观众对编剧和导演保有一丝钦佩之情--一个笨蛋的罪犯,会让警察也变成笨蛋,也会让观众觉得自己受到了愚弄。
六、 心理分析
当个心理学家或者心理医生,是很多人的职业梦想,在很多年轻人看来更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好看的恐怖谋杀电影,因变态的犯罪心理而精彩引人,这些影片中的心理分析,也因此成为最吸引观众的部分。大家对这个感兴趣,一是源于人类共有的“窥私”心理,二是这种分析往往是破案的关键。
在太过平淡的都市生活中,越是反常态的东西就越能刺激麻木的神经。在电影院里,变态杀人狂是最吸引人的明星。他们独特的身世、扭曲的童年、执拗的生活方式,通过心理分析的抽丝拨茧,逐步呈现在观众面前,再与案件结合进行分析,能够让观众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快感。同时,心理分析告诉我们:每个变态杀人狂的犯罪都有其必然性,也值得我们从中体悟某种人生哲理。有因必有果,心理分析帮我们剖析罪犯的同时,也帮我们重新审视人世间的种种现象。
《七宗罪》之所以受到推崇,除去精妙的表现手法之外,其背后的寓意也的确让人不得不进行反省。凶手John Doe是个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对其所在城市的社会黑暗面极为不满,自认是上帝的传道者,对世人进行惩罚。影片创作者凭借七宗罪来描绘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社会中日渐沉沦的人性,借凶手的行为来引起世人注意,这就是影片除“恐怖”之外的功用了。
七、 第N+1种结局
有个挺有名的电视节目叫做《周末探案》,主要的形式就是一帮业余侦探跟主持人和嘉宾一起,在几十分钟的时间内推断一宗案件。有关案件的录像播放一段,大家分析一段,现场气氛很热烈,业余侦探们的兴致也很高,大家都等待着谜底揭开的那一刻。其实看电影的过程就是一个等待结果的过程,也是一个猜谜的过程,这过程伴随着恐怖,更显得刺激和过瘾。
《七宗罪》的结局无疑是绝妙的。最后偷笑的应该是创作者一方,而观众即便输了也得心服口服。凶手投案自首之后还能继续作案,继续把警察玩得团团转,让年轻警探Mills在爱妻被割下头颅之后,不得不坠入凶手的圈套,开枪杀死凶手,帮助他完成早已计划好的为惩戒“七宗罪”而设计的最后一宗谋杀。
让凶犯成为最终的胜者,这结局实在够酷够另类。光是这个让人哑口无言的结局,就造就了《七宗罪》辉煌的一半。
最后几句
创作电影的过程,说到底也是创作者跟观众斗智斗勇的过程--观众一边看一边猜,如果“下一步”跟自己的分析吻合,就欣喜若狂,如果被吓倒,大呼过瘾同时还要感谢导演;编剧和导演则要千方百计制造意外,让观众发自内心感到恐惧,给观众的破案过程广布迷魂阵,为了制造完美的恐怖,为了结局真正“出人意料”,不知有多少电影人在银幕后面吐血。有愿意体验恐怖的,就有拼命制造恐怖的,这种供求关系是长期存在的,只是要双方都满意,真的是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