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时吐出胸中墨”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y123tx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古至今,文人骚客总是离不开酒。因酒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功效,而醉中作画,可神思飞逸,浮想联翩,挥笔画去,一气呵成。酒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悦志悦神”,文人们常常在酣醉后“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醉酒吟诗,超然物外,寄情翰墨,亦是人生坎坷、仕途不利的文人生活写照。
  关键词:酒 中国文人 中国书画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从古至今,文人骚客总是离不开酒。他们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或“雅好山泽嗜杯酒”,或“醉时吐出胸中墨”,从而使“斗酒诗百篇”,“破笔秃颖放光彩”。
  据考有文字记载最早著名文人为秦汉间的“千岁翁”安期生,曾“以醉墨洒石上,皆成桃花”(《酉阳杂俎》)。后有魏晋王羲之、竹林七贤;唐之张旭、怀素、吴道子、王墨、张志和;五代时期的励归真;宋代苏轼、梁楷;元代高克恭、郭界、钱选、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赞);明代徐渭、吴伟、祝允明、唐伯虎、郑燮及明末的归庄;清代有朱耷、汪肇、“扬州八怪”;清末的海派画家蒲华……那么诗坛书苑画界的这些文人墨客,为什么会与酒有如此深的渊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和外来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以审美为目的的绘画和书法出现,佛教和老庄及玄学思想的影响,使美学思想实现了根本突破。这首先与对绘画的审美功能的自觉认识有关,哲学的意味、理性精神、文学修养也被文人士大夫融入了绘画。突破了春、秋战国以来,绘画用于“比德”的界限,提出自然美能影响人的精神作用——“畅神”作用。在“畅神”论的指导下,南朝的宗炳提出,山水画家应“含道应物”,就是说,画家在接触自然时,要用一个完整的、主观的、哲学的、审美的、意识的“道”,去理解和表现自然。他又说山水“以形媚道”,指出画中的自然景物要服从画家的主观哲学审美意识,这就用画家的主观“神”、“意”,代替了客观对象的“神”、“意”,而成为主宰,也就是“意”主宰了“形”。
  南朝陈代的姚最也强调“立万象于胸怀”,把主观的立意放到了首位。这种超出画外的“化象为意”,便是中国古典绘画艺术中最高的审美理想。中国书画艺术由重“法”而趋向尚“意”,画取意,诗写意,书法也要求通意。“意”,包含着心意、真意、率意、意趣等意思。尚意,旨在摆脱束缚。一是严峻法度的束缚,二是法帖的束缚,三是一些技法的束缚。核心是要自由表现人的心意和性灵。这无疑是符合艺术特性的,有助于艺术的发展。而酒,在书画家尚意的追求中,在自然的心性表达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 “醉则兴发”——酒酣能激发创作欲望和激情
  酒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功效,而醉中作画,可神思飞逸,浮想联翩,挥笔画去,一气呵成。
  唐和尚怀素,在诵经之余,爱好书法,特别是草书。他不喜欢用笔书写,把所有的笔都埋在山里,叫“笔冢”。他在家乡(湖南零陵)种了很多香蕉,他就用蕉叶沾墨一挥而就。他特别喜欢喝酒,喝到酒兴大发时,不管是寺庙里的墙上、衣服还是锅碗盆缸,到处都写满了字。他曾经一天之内喝醉过九次,人们就叫他“醉僧”。
  宋代的苏轼是一位集诗人、书画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师,其作品往往是乘酒醉发真兴而作,黄山谷题苏轼竹石诗说:“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
  梁楷是南宋时期的减笔人物画家,行为狂放,得了个梁疯子的绰号。平时嗜酒自乐,常常“醉来亦复成淋漓”。其画一改因袭模拟之旧习,喜用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匀染,水墨淋漓,不求形似求神似,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同时抒发“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悲愤情感,以及历劫不磨的旺盛生命力。
  元代画家钱选,“酒不醉,不能画”。明朝遗臣朱耷,往往于醉后挥毫。待“酒兴大发”,他便开始泼墨,或“攘笔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见《清朝艺苑》)。
  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善画人物、山水、花卉,草书亦精。清凉道人《昕雨轩笔记》中说他“性嗜酒,求画者具良酝款之,举爵无算,纵谈古今,旁若无人。酒酣捉笔,挥洒迅疾如风”。许齐卓《瘦瓢山人小传》中则说“一饮辄醉,醉则兴发,濡发献墨,顷刻飘飘可数十幅”。马荣祖在《蚊湖诗钞》序中说:黄慎“酒酣兴致,奋袖迅扫,至不知其所以然”。几条记载共同讲述黄慎的上乘佳作,多是酒酣耳热之际信笔挥洒而成,意足而神定。黄慎作画时运笔疾速如骤雨狂风,清凉道人见过黄慎作画时的情景,说黄慎的画“初视如草稿,寥寥数笔,形模难辨,及离丈余视之,则精神骨力出也”。
  可见酒可使人精神亢奋,才思敏捷,从而激发出珍贵的灵感,推助高质量艺术品的诞生。
  二 酒能为嗜酒的书画家调节良好的艺术创作状态
  古代文人画家气质与性格特征鲜明,多愁善感,醉酒吟诗,超然物外,寄情翰墨的生活是自然和内在精神追求的契合。
  唐张志和“喜酒,常在酣醉后,或击鼓吹笛,舐笔成画”(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唐王洽以善画泼墨山水被人称之为王墨,其人疯颠酒狂,放纵江湖之间,“每欲画必先饮到醺酣之际,先以墨泼洒在绢素之上,墨色或淡或浓,随其自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烟,变化万千,非一般画工所能企及。”这在某种意义上,又与魏晋尚韵追求冲淡神远、新鲜活泼,情趣盎然、自然天成有相通之处,是在上追晋人的神韵和真趣。
  宋代包鼎,为画虎专家,每画之前,“洒扫一室,屏人声,塞门涂牖,穴屋取明,一饮斗酒”,然后“脱衣,据地卧、起、行、顾”,感到自己真像老虎时,又“复饮斗酒,取笔一挥尽意而去”(见《后山谈丛》)。
  明周晖《金陵琐事》记载:有一次,吴伟到朋友家去做客,酒阑而雅兴大发,戏将吃过的莲蓬,蘸上墨在纸上大涂大抹,主人莫名其妙,不知他在干什么。吴伟对着自己的杰作思索片刻,抄起笔来又舞弄一番,画成一幅精美的《捕蟹图》,赢得在场人们的齐声喝采。姜绍书《无声诗史》记载:吴伟待诏仁智殿时,经常喝得烂醉如泥。一次,成化皇帝召他去画画,吴伟已经喝醉了。他蓬头垢面,被人扶着来到皇帝面前。皇帝见他这副模样,也不禁笑了,于是命他作松风图。他踉踉跄跄碰翻了墨汁,信手就在纸上涂抹起来,片刻,就画完了一幅笔简意赅、水墨淋漓的《松风图》,在场的人们都看呆了,皇帝也夸他真仙人之笔也。
  三 酒能“悦志悦神”
  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悦志悦神”,文人们常常在酣醉后“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物我两忘”是一种超功利、超感官、超心意的涤除了一切杂念的艺术境界。其一,“忘物”:对审美对象的超越。酒酣的人精神兴奋,头脑里一切理性化和规范化的藩篱统统被置之度外,心理上的各种压力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实现心灵与情感的深度满足和愉悦。酒的麻醉下,主体突出的感受是“悦志”,是大大超越了审美对象的心灵的愉悦,是离开对象之“形”的人格与精神的升华。这就是最高层次的审美体验与享受。其二,“忘我”:自我的超越。它由最初的“神与物游”,渐渐转为“离形”、“神与物合”,达到对对象“出乎其外”的最深层的理解与反思。这种理解与反思不依靠抽象的逻辑概念,而是建筑在整个心灵对“无形之象”的意境意味的直觉与体验上。主体的心灵也正是借此得以净化的。因此在酒酣状态的“物我两忘”境界下,创作欲望和信心的增强,使创作能力得到了升华。自己掌握的技法不再受意识的束缚,作起画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达到“相忘于江湖”、“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之境,水平得到了超常的发挥。这时,往往会有上乘的佳作产生。
  如:“书圣”王羲之流传千古的“兰亭序”,就是酒后之作。在不多的324个字当中,“之”字出现了20多次,但没有一个“之”字写得相同。写完后,所有的朋友都赞不绝口,王酒醒以后也大吃一惊,怀疑这不是自己写的。据说,他以后又照着原文反复写过很多次,却再也写不出那么好的字来了。“草圣”张旭的草书,与当时李白的诗歌、裴雯的剑舞并称三绝。其作品往往是酒后激情方起,醉后大呼狂走才索笔,有时甚至不用笔,而“以头濡墨,一甩而就”,“变化无穷,若有神助”,待酒醒后自己看了也感到神奇。再写,竟“不可复得”(《唐书·张旭传》)。
  这类酒神型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往往是本性的化身,是艺术家对真善美认识的具体反映。作品大多都痛快淋漓,自然天成,毫无娇柔造作之态,透出一种真情率意。从这个意义上讲,酒却能使艺术家“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不但易于促成书画艺术品的诞生,而且可提高作品的质量。
  四 醉酒吟诗,寄情翰墨——人生坎坷、仕途不利的文人生活写照
  明徐渭是著名的书画家、戏剧家、诗人,也以纵酒狂饮嗜酒如命著称。徐渭经常与一些文人雅士到酒肆聚饮狂欢。其画常为醉中所作,甚至被称为“醉画”,成为中国花鸟画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传,徐渭作画时杯不离手,手不停笔,边饮边画,酒醉画成。这正如清代著名学者、诗人朱彝尊评论徐渭画时说的那样,“小涂大抹”都具有一种潇洒高古的气势。蕴含着一股狂傲澎湃的激情。他的画集中,有许多“醉款”。如《初春未雷而笋有穿篱者,醉中狂扫大幅》、《大醉为道士抹画于卧龙山顶》等,可以想到当时徐渭乘酒兴醉意作画的情形。此外,还有一些题诗款,亦洋溢着浓郁的酒香。如“今日与君饮一斗,卧龙山下人屠狗……酒深耳热白日斜,笔饱心雄不停手。”“芭蕉叶下鸡冠花,一朵红莲不可遮。老夫烂醉抹此幅,雨后西天忽晚霞。”徐渭其画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能够强烈抒发内心情感的最高境界,被公认为青藤画派的鼻祖。
  此一类画家还有清初朱耷。明朝遗臣朱耷,国破家亡使其性格变得十分乖戾,佯狂避世,借酒消愁,往往于醉后挥毫。人们知其嗜酒,闻字、画“皆得其醉后”,便“置酒招之”,将纸、墨置于席边,待酒兴大发,他便开始泼墨,或“攘笔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觅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万镒于前不顾也!”(见《清朝艺苑》)。
  五 “醺醺然,手、心调和时是其画趣。”——酒后创作的佳境
  诚然“酒酣”能“兴发”,能“悦志悦神”、“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但是,酒喝到什么程度才是最佳呢?什么状态才是最理想的创作时刻?
  被誉为“画圣”的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画道释人物有“吴带当风”之妙,被称之为“吴家样”。吴道子作画时,一定要喝得“酣畅淋漓”才下笔。《历代名画记》中说他“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唐王洽“每欲画必先饮到醺酣”之际(《历代名画记》)。黄慎“酒酣捉笔”,(马荣祖《蚊湖诗钞》)徐渭“边饮边画,酒醉画成”。元朝画家马瑰“……酒酣落笔皆成趣……”(贝琼《清江诗集》)……可见,酒酣是喝酒的一种境界,此时下笔便思绪活跃,挥笔洒墨,酣畅淋漓。这种境界就是“惟将醉醺醺然,手、心调和时,是其画趣。”只因“……酒不醉不能画,然绝醉不可画矣”。这里的“醺醺然”将醉未醉、似清醒又糊涂时,“手、心调和”状态是“形醉意不醉”,“身醉心不醉。”这应该是每位嗜酒画家最理想的创作时刻。
  总之,中国古代文人、画作,有不少与酒有缘。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仰仗酒兴,走笔如飞,直抒心胸,把平日积累的艺术功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幅平淡、天真、得意之作成于顷刻之间。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艺术家的学识、修养、人生观,当然还有入“道”的高“技”,酒只是艺术家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一种催生剂。当然,这也是中国艺术史上,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 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 孔令伟:《中国美术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3] 杨欣:《青年美育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 杨思寰、梅宝树:《书法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李砥,男,1966—,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工作单位:燕山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帘”作为一个审美符号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文化心理积淀,有着独特空间功能特征和深厚的文化意义,是“沟通”与“封闭”的矛盾统一体,体现道家“天人合一,融合自然”和儒家“礼”的伦理精神。  关键词:帘 空间 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帘”作为一个空间审美符号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文化心理积淀,象征分隔、封闭、含蓄、沟通等等,有着独特丰富的文化意
期刊
摘要文学“商业化”成为当代文坛无法回避的一种文化现象。学术界对商业化写作现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着重分析商业化写作产生原因,从市场经济社会的影响、浮躁社会心态的诱导、急功近利的思想的侵蚀、文化消费观念的渗透和时下流行文学的冲击五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探索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当代文学 商业化写作 消费文学 流行文学 写作成因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商业化写作是
期刊
摘要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作为小说写作目的,被视为“史家小说观”的体现。而“史家小说观”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封闭、落后、迂腐,至少是不够全面的的小说观念。本文通过对中国历来神怪小说及其与当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比较分析,指出它们在以真诚的态度描述荒诞的故事这种共同创作观念及手法特点后面,还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共同特点,即这些人强调的真实既包括题材内容的真实,但同时也包括写作态度的真诚,而后者对于文学创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岑参为失意者送行的诗篇,其中有为落第者送行的、为仕途失意者送行的,也有为归隐者送行的,无论哪一类诗作都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勉励,从中也折射出诗人不甘失败、守节耿直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岑参 送行 失意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人生自古伤离别。处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个体由于离别的背景不同,所抒发的情感也是各不相同的。纵观历朝历代,许多文人志士
期刊
摘要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确立了语言本质的认识原则:话语建构具有操纵知识、建构社会关系、强化社会机构的重大功能。话语、权利与意识形态间的纠葛关系,对英美文学的阅读和理解极具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批判性话语分析 权力关系 社会语境 英美文学 乌托邦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发轫于西欧语言学界的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
期刊
摘要《风雪定陵》是一部成功的考古类报告文学,它真实系统地反映了定陵发掘的详细过程,令人读后回味无穷。同时,人类语言的移位性在《风雪定陵》中也有着充分的体现。本文试把文学语言、语言学理论和考古学知识融合在一起,深刻剖析语言的移位性在考古类报告文学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对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人类语言 移位性 报告文学 《风雪定陵》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一 考古巨著《风雪
期刊
摘要文章借助《红楼梦》中的言语描写,通过大量例证分析了现场语境的各种客观因素,具体地说,也就是时间、空间、自然景观等因素对红楼言语产生的影响,及其与言语得体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揭示了现场语境的客观因素对于言语交际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场语境 客观因素 红楼言语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语境对言语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现场语境的客观因素对红楼言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定程度
期刊
摘要《舞》是日本文坛巨匠森鸥外的一篇短篇力作,是作者以自己留学时期的真实体验为题材的抒情小说。作品以其独特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丰太郎这一角色,对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作品透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明确提出了日本近代“自我”觉醒的主题,揭示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可怜、可泣、软弱、苦闷的现实。  关键词:森鸥外 丰太郎 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森鸥
期刊
摘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结合,给传统翻译理论和实践观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翻译理论引入性别,使得翻译变得更加复杂。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三个方面。在翻译文本与性别的关系态度上,“性别歧视”不可取,过分强调女权主义的极端态度,也同样不该倡导。  关键词:翻译 性别 女性主义 冲击 影响 忠实原文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数字艺术以及图像模拟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是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必然结果。它们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基础,结合一定的艺术造型思维表现方法,通过数字化的表述方式最终体现。图像模拟技术的应用与当代体验经济的形势相适应,将有力地推动数字艺术领域艺术形式与艺术产业创新的大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数字艺术教育相关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构建图像模拟技术项目,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模式,是当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