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名军:奋斗是人生的主旋律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l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称“半汕半客”的徐名军先生,事业道路因先后涉足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而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事业,相同的成功,徐名军先生在概括自己的创业历程和收获时,只有感而发地说了两个字:奋斗!
  这么多年,是勤恳、敬业、不计付出的投入,为徐名军先生赢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也是勤奋、刻苦、无止境的努力,令他收获了充实而富足的人生。
  徐名军先生有八个兄弟姐妹,并育有六个子女,人丁兴旺家族兴旺的背后,是徐名军先生一家人不辞劳苦的付出。徐家人这种“勤力拚搏”的奋斗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创业者们的核心动力源,也是徐名军先生希望年轻一辈创业者们能够不断继承和发扬的精神瑰宝。
  在徐名军先生看来,成功的秘诀别无其它,惟有“勤奋”二字。如今以六十七岁之龄,徐名军先生坚持每日爬山,精神和身体状况俱佳,冲劲和闯劲丝毫不减当年。一个创业家的精神,一个企业家的风骨,在徐名军先生身上熠熠生辉!
  
  养殖业:创业的起点
  
  徐名军先生有着人丁兴旺的家族。当年父母及五个弟弟两个妹妹均定居于泰国,后来,徐名军先生带着妻子和六个小孩居于香港。提起泰国,徐名军先生有一股由衷地自豪感:“泰国地方很好,土地很肥沃,但是当年如果没有华人,就不会有今天的泰国,华人掌握着泰国的经济命脉。”
  徐名军先生事业的起点,是从送货员的身份开始的,初到香港九龙,徐名军先生踏踏实实在一家粮食公司送了两年的货。对此他回忆道:“我在香港给人送货,每个月工资六百块,第二年回老家,发现我一个月的工资,比老家教书先生一年的工资都多,当时在大陆做餐饮服务员,一个月工资也就二十多块。”因此,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工资足够养活留在大陆的妻儿,故徐名军先生虽只身在香港打拚,对艰难困苦却甘之如饴。
  一年多后,徐名军先生想将妻儿接去泰国与家人团聚。但1976年的内地形势影响到了护照的办理。经过一番努力,徐名军先生返回香港,与妻儿从此在香港团聚生根。
  在泰国逗留期间,徐名军先生在父亲开办的沙厂帮工,继续自己的送货员生涯。现在回忆起这些往事,徐名军先生依然记忆犹新:“那时泰国工厂经常罢工,很多人常常是用死去者的身份证。在那边会说泰语会写泰语别人就认你是泰国人,不会说不会写别人就不认。我父亲和弟弟都为我担心,我弟弟说我们不想你留在泰国,是为了让你更有发挥的余地和自由,怎么样你都是回香港更好。我大年二十七还在泰国,年二十八过来香港,后来就在香港留下来了。”就这样,1977年,徐名军先生返回到香港,与此同时,徐名军先生的太太也带着孩子们来到了香港,虽然不能带着妻儿与大家庭相聚泰国,但总算自己的小家庭在香港得以团圆,徐名军先生亦感到十分宽慰。
  徐名军先生笑着说道:“回来香港我还是送粮食。”耐得住寂寞,方能领受得成功。徐名军先生在送粮食这一工作岗位上做得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但是光靠打工是无法养活整个家庭的。有个声音一直在徐名军先生的脑海里回响:“我必须开创自己的事业!”
  父亲也帮着徐名军先生分析道:“你老这么打工也不是办法,做生意又不容易做,因为来香港时间不长不熟悉环境,你自己喜欢做什么?”徐名军先生提出想养猪,夫妻俩可以一起做,共同打拚。父亲欣然同意,当即为徐名军先生在香港买了一块地皮以作支持。由此,徐名军先生的财富大厦开始不断添砖加瓦逐步建立。
  “我这一养猪就养了二十多年,家里八个人,六个小孩,要吃住,要读书,所有的开销都是从养猪中得来。”徐名军先生的语气中饱含着奋斗历程中的酸甜苦辣,养猪为徐名军先生带来了财富,这只是表象;勤奋令徐名军先生取得了成功,这才是实质。
  徐名军先生自豪地说:“我养猪的时候很有名气,养中猪的时候,我自己一个多小时可以运一百多头猪,没有人比我多。后来我买了一辆货车,早上三点多钟就起床,喂完猪后自己赶出来,一车就拉六七十头,拉到市场去卖。有时候客户货不够,要求我多跑一趟,我都有本事再多跑一趟,价钱就又卖得高一点了。”
  这种奋斗精神,是贯穿徐名军先生一生的创业历程始末。他自己买母猪苗,养大了生猪仔,再卖给饮食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养猪场发展到拥有四百多头母猪和四千多头猪仔。这在当时,徐名军先生的养猪场规模虽然不是最大,但是名气却是响当当的,质优价胜,服务优良,在香港养猪业界享有盛名。
  及至上世纪80年代末,香港政府提倡环保,限制养殖业发展。徐名军先生敏锐地觉察到势头不对,遂于1998年,毅然关闭了自己的养猪厂,从此抽身养殖业。
  这一举动,博得了儿女们的一致拍手叫好。父亲多年来对养猪厂兢兢业业的付出,令儿女们也跟着丝毫不能懈怠,如今终于关闭,孩子们都觉得顿时松了一口气。可见徐名军先生的勤奋精神,对家人亦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地产业:奋斗的延续
  
  认清现实之后,徐名军先生毅然决定放弃如日中天的养猪事业,转身投入到房产大军中去。但是关闭养猪厂并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这一举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徐名军先生的大将之风,“为了处理养猪厂,那个时候四百多头母猪,我全部都卖掉了,每条母猪亏了三千块,亏了上百万,我不要了。”徐名军先生大手一挥语气决绝,这份当断则断的魄力,从一开始就预言了徐名军先生二次创业的成功。
  1998年,徐名军先生的人生正式转入到另一个职业轨道。因为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徐名军先生毅然转身投入房地产业,买地皮租地皮,建货仓,先后注册冠泰有限公司和冠丰工程有限公司,货仓越建越多,公司越做越大,印证了徐名军先生眼光的精准,也再次体现了徐名军先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徐名军先生的大儿子,在地产公司工作几年下来,总觉不得志。徐名军先生如当年自己的父亲那样,问大儿子想做什么,怕不怕辛苦,如果不怕辛苦,那就跟他一起做货仓。徐名军先生另一个儿子做消防工作,工作一天休息两天,时间很多,闲着十分浪费。徐名军先生遂拉起这两个儿子来帮手,说的话都是“不怕辛苦就来做”。
  到2003年,徐名军先生的事业再次遭遇政府规划,公司所开货仓被政府认为不可用作租赁,罚款十万元。徐名军先生这块地皮不能出租,就找另一块地皮来做,不抛弃不放弃。
  但是近年政府条例愈发严格,徐名军先生说:“这两年没做货仓了,但不是结束了。”他在等待时机出击。其实徐名军先生所建的货仓,消防工程和安全工作做得都是一流的。他所开的货仓,是全香港第一家做铁皮仓,做消防花洒的货仓,当时投资额高达六十多万。但是以后政府的消防条件又不断提高,令徐名军先生亦深感无力承担,渐渐地,徐名军先生开始涉足一些不同的行业,尝试走多样化发展道路。
  好在如今儿女们都已各自立业成家,笔者的采访地点就是徐名军先生儿子经营的喜雀会茶餐厅,儿子们也各自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徐名军先生终于可以放慢一下脚步,享享清福。
  徐名军先生语气轻快地说:“现在除了工作之外,平时没什么事,我会经常去旅游,哪里都去,内地也去了好多地方。”提及内地,徐名军先生感叹大陆的变化发展比香港快很多,并为中华民族的日渐强大和复兴,感到由衷喜悦。
  这些年来,徐名军先生更是不乏对大陆进行援助和支持的善举,他为2008年雪灾捐资,为家乡修桥铺路,给予家乡学校建设大力支持。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国家的繁荣昌盛更令人感到开心和兴奋的了。
  在潮人商会中,徐名军先生的职务是会董,他澹然说道:“会董就够了,我也不求什么。”有这样一个渠道令自己可以做一些回馈社会的事情,其它的名与利,徐名军先生置之度外。
  他只希望,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民族气节和精神也要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人物简介】
  徐名军先生,冠泰有限公司和冠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新界潮人商会董事。早年于香港开办养猪场,靠着自己的顽强奋斗将养猪场从无到有,办成业界颇负盛名的养猪大户。他是勤勤恳恳的实干家,同时也是市场嗅觉十分敏锐的创业者,后来二次创业进军房地产业,为他迎来事业人生的第二次高峰。
其他文献
从困难中走出来,何润生先生用知识改变命运,给人们讲述了一段自强不息的故事;当自己能力允许后,他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人,续写着人生的价值,只不过已经是站在了为他人谋福利的起点上;而如今,当选为澳门立法会议员,更是让他站在了新的高度,更能以全新的视角去服务澳门,服务民众,为发展为和谐,建言献策,奉献力量。    困难励志,感怀澳门发展    何润生先生是澳门本地人,也可以说,是澳门
期刊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家逐渐地老去,新一代的接班人从父辈那里得到事业的翅膀,开始了新一轮的翱翔。黄成艺先生也是一位有幸能得到事业翅膀的年轻的企业接班人。  见证过父辈艰辛创业的他,当真正担任董事总经理这一重任时,还是不免深吸一口气,因为接手的不仅仅是父亲所经营的事业,更是承担起一个企业的荣辱与兴衰。  他为人爽直、温和有礼、求真务实,历经社会和生意场上的磨炼而走向成熟与稳重,凭藉着新
期刊
提起澳门潮州同乡会、潮州同乡会青年委员会或是潮汕总商会时,就会联想到邱荣利先生。多年来,他热心致力于澳门青年与内地的学习交流,在各类社会服务组织活动中常常有他的身影……而作为商人的邱先生,在澳门数码冲印行业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业界具有很好的口碑。    满腔热情倾注青年       初见邱荣利先生时,不禁会以为他是外籍人士,或者误认为是混血儿。高大魁梧、长相颇像欧美人士的邱先生却是地道的广
期刊
为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实节目——《走进澳门》,于庆典来临之际,在多个电视台播出,受到了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其中,在展现澳门各行各业人士风采的一期中,澳门执业西医公会理事长何献瑞先生作为一位医生,在短短二十分钟内,深情感慨地讲述了在澳生活、治病救人、服务业界和社会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澳门,对祖国深深的眷顾和依恋之情。  影集里,何献瑞医生的故事,脉络清晰,语言朴实,然而,平凡中却孕育
期刊
如今说到动漫,相信大家都已不再陌生。日本的宫崎骏,美国的迪斯尼,都是耳熟能详,一部《阿凡达》更是狂扫全球票房,而由动漫衍生出的一系列动漫展及COSPLAY活动也都进行得如火如荼。  换在十年前,人们很难想象到动漫会达到今天这样的普及程度。印象中只是播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片,如今却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成人的世界。而这些,却都要归功于那些为了动漫产业奋斗的先行者——澳门的黄奕辉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将制作动画作为自
期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海无涯,学术之路永无止境,作为岩土工程师,殷建华教授在岩土工程领域造诣颇深,研究成果获多项专利,但他依然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孜孜前行。    逆境中长大      殷建华教授的人生经历了曲折、艰苦和成功的喜悦。殷建华教授出身于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白霓镇是鄂南因桥而兴的湖北古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邑商熊白霓为方便百姓,捐资建桥于高堤河上,
期刊
华人设计师吴季刚夺“时尚界奥斯卡”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有“时尚界奥斯卡奖”之称的CFDA(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奖)7日公布得奖名单,华人服装设计师吴季刚(Jason Wu)拿下施华洛世奇女装设计师奖,他曾因为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设计总统就职礼礼服而名声大噪。吴季刚的妈妈陈美云从记者口中得知儿子得奖的消息,开心地说:“Jason这么年轻就拿到CFDA奖,我只能说他很幸运,有这么多人鼓励他、支持他
期刊
出身于东莞、扎根于香港,多年来矢志不渝地发展国粹之一的中药产品。可贵的是,事业蒸蒸日上,他却始终抱着一颗悬壶济世的慈善心和弘扬国粹的信念,他和他所热心的中药商会屡屡做出系列慈善行为,令世人刮目相看。这些善举包括了捐助内地希望小学、援助四川大地震、青海大地震等等。这位善于搭建平台,团结同业的人士就是香港参茸药材宝寿堂商会有限公司理事长、万全昌燕窝参茸行董事长曾耀棠先生,他给我们诠释的不仅仅是一个勤奋
期刊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时,身处风口浪尖的金融行业,能不受其影响,并保持着理性思考的,能有几人?金融战场风谲云诡,置身其中,几经沉浮,仍能泰然自若,并始终保持着勇不言败精神的,又能有几人?在唯利是图的商业社会中,领导着属下多间上市公司,虽是百般繁忙,恨不得一天当做两天用,却仍要抽出大量时间参与社会服务,并积极奉献于公益与慈善事业中的,试问又有几人?  其实,这所有的答案都在同一个人的身上产生了交集,他就是
期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科医生是光明的使者,他们用无声的语言,灵巧的双手擦亮每一扇窗户。周伯展医生自1980年从事眼科专业以来,一直尽心尽力地为患者服务,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品德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在香港,他是著名的眼科专科医生,在眼科医学领域声誉卓著,深受眼疾患者的信任。  他不但在专业领域有如此高超的技艺,同时还不忘服务社会,他是令国际医学界瞩目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复明大使,为内地许多白内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