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启发诱导、适时点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小学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一定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是整个基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创设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良好氛围
  1.1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德国的戈特费里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使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情”,构建师生情感交融的合作场所。教师应由教学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着、参与者,学生由被动的受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融洽的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自由地舒展,进而为开发出创新的潜能创造有利的条件。
  1.2 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语文学科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自己能读书、会读书、读懂书为目标。这就求教师创设一个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索、体现学科特色,新颖而有创意的教学氛围,通过古诗、格言、名人读书的故事,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好文章介绍、美词佳句欣赏、引导学生广泛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举办读书汇报交流会等,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获。积极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见解,引导他们突破常规思维的禁锢,使学生“不惟师、不惟书”。
  2.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1 激发兴趣,点燃创新的火花。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你这门课很感兴趣,学习的欲望就强烈,那么对于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将会是事半功倍。可以说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饱含深情地介绍《美丽的小兴安岭》、《可爱的草塘》,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通过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如在讲《新型玻璃》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故事:一天深夜,在一个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传来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到,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展品的罪犯。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有的可以从课题入手,说一说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各个跃跃欲试。激发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去探索更新颖、更有趣的方法,扬起学生思维的风帆,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2.2 学会发问,使学生的思维中涌动创新的火花。“一切创造从疑问开始”,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出示观鱼的人说的话“鱼游到了纸上”和聋哑青年自己写的话“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两个句子一对比,促使学生提问:“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鱼游到了我的心里”又是什么意思?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讨论,让他们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会问”,教师既要以问引问,又要提供高质量的范例,使学生懂得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获得已存在的结论,而在于发现未解决的问题。质疑善思是学生自己能读书的重要表现,让学生敢问、会问,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充分挖掘思维的潜能,使学生思维中涌动创新的活水。
  2.3 自主、合作学习,提供创新思维的机会。“教是为了不教”。启发式教学不应只重视问题的结论,更应重视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疑问去思考、对比、分析、综合归纳,逐步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协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学习中,以学生的学习讨论为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然后进行小组交流,互相帮助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小组内,各组间的合作学习,要通过讨论提出的问题,交流学习的收获,探讨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为了求得准确、全面、完整的答案,学生会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分析问题,这就为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触发创造良机。其一,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为求得问题的全面理解,必然会灵活、多项地去思考、分析。尽管结果不一定正确,但久而久之会逐步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其二,小组内的交流使学生形成敢想、敢说、敢问的心理和习惯,培养了求异思维的能力。
  3.在创造性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1 联系想象、挖掘内涵。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学生了解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的几件事,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和所看的课外书,说一说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英雄形象,邱少云烈火中纹丝不动,英勇献身的画面使学生们深刻理解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内涵,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创造想象,体会蕴涵。如教学《开国大典》一课,学生理解“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国人民的心一起欢悦起来。”句子意思后,引导学生想象城市、农村、学校等地人民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欢乐的场面,学生思维异常活跃,通过他们生动的语言,一个个欢乐的场景再现,深刻地领会了课文内容。
  3.3 延伸想象,丰富蕴涵。如教学《白杨》一课,教师启发学生: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两个孩子在爸爸的教育影响下长大了,他们会怎样为边疆做贡献呢?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哥哥成了一位边防战士,戍守边疆,保卫了人民幸福安定的生活;妹妹成了一只出色的“百灵鸟”,给人民送去了欢乐。有的说:哥哥成了科学院院士,研制出许多优秀的耐旱树种,把戈壁滩变成了绿洲,妹妹成了“白衣天使”……
  丰富而大胆的想象源于敏捷的思维,敏捷的思维源于旺盛的求知欲。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他们的创造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学生自如地发挥想象,讲述自己创作的故事时,创新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4.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敢说、敢做、敢创新的精神。教师要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会摇尾巴的狼》后,组织学生把它改编成短小的课本剧,学生生动活泼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既深化了内容,又锻炼了能力。《五彩池》、《海滨小城》等课文,描绘的景色优美迷人,让学生把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用图画画出来,图与文相结合,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学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让学生饱含深情地唱一唱;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总是那么吸引人,我们也来写一写;未来总是那么令人向往,我们也来尽情地畅想一回。从语言表达到用歌、画展示,从课本延伸到课外,实践中饱含着学生的创意,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代新型人才就会健康地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一种在普通外圆磨床上高效磨削高精度、低粗糙度细长轴的新工艺,其特点是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低,在磨削过程中随时都可知道切削力、挤压力的大小,这种工艺非常适用于长径比L/D≥50的细长轴、难加工材料和较硬材质的超精磨削。  【关键词】细长轴,磨削工艺  在普通外圆磨床上超精磨削细长轴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当工件的长径比超过30(L/D>30)时,尤为困难。美国中小型
期刊
【摘要】采用多向通话或多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模式,其形式是允许学生间的议论、评论、肯定或修正各种见解,通过直观启发、学具操作、合作实验、实践测量、游戏竞赛等,为学生学习营造一种愉快、宽松的气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开拓思维、促进教学中认知信息的交流,而且也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思想品德  长期以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
期刊
【摘要】知识源于动作。《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大都可以理解题意;可是一到让学生独立完成时,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往往错误不断。这里,我深深感触到,学生只继承了老师的“鱼”,而非“渔”。这也说明了没有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期刊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意注意,无意注意  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形象地把注意比作一座“门”,认为凡是从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必须通过它。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  体育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注意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期刊
【摘要】在机械生产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因素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如何使工件的加工过程中达到质量要求,减少各种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就成为加工前必须考虑的事情,也就是要对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加工精度,误差  1.概述  1.1 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1.2 加工精度: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有很多因
期刊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同时,教学时还要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他人的合作,并在交流中密切同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乐趣,自主,合作,探究,实践  1.自主:要体现主体,也要体现主导  学生是学习
期刊
作为农村的小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学生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条件相对落后,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理应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我通过对PEP小学英语教材的三年教学探索与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我认为作为小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老师,学生总是喜欢知识渊博,关爱学生,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少批评和责骂,多赞扬的老师。知识渊博的教师会满足学生的期望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一般都能在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中提出问题,运用生活中经验分析问题,探索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再现数学问题产生的数学情景。而应用远教资源创设教
期刊
【摘要】自学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保证,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必须终生学习,不断提高,才能适应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对培养参与意识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参与,意识,培养,方法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的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有把生活引进课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