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部新生物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分析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ltt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周围型肺部新生物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以提高穿刺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肺脏周围型新生物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患者168例,男93例,女75例;年龄(60.8±10.7)岁,年龄范围为29~87岁。统计气胸、咯血、胸膜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并发症发生与年龄、性别、穿刺次数、穿刺深度、新生物性质、新生物直径、血供状态、有无坏死之间的关系。

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为11.31%(19/168),其中气胸为5.95%(10/168),咯血为4.17%(7/168),胸膜反应为1.19%(2/168)。无肿瘤细胞针道转移、胸腔感染、血胸、栓塞、心脏呼吸骤停等并发症发生。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穿刺次数、穿刺深度、新生物直径均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但不同性别、年龄、新生物性质、血供状态、坏死与并发症的发生无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新生物直径为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子(β=-1.225,OR=0.294)。穿刺次数(β=1.238,OR=3.449)和穿刺深度(β=1.548,OR=4.702)为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子。

结论

周围型肺部新生物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穿刺次数、穿刺深度及新生物直径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对基于微课的反转课堂在动物外科学授课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并与传统教学进行比较,为动物外科教学提供新思路。方法将120名海军军医大学本科学员随机分为两班,在清创术的教学中,分别采用翻转课堂(B班)与传统教学授课(A班),于教学结束后对两班进行问卷调查和课程考核,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8.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学员自评调查显示,A班填写"非常有帮助和有帮助"的学生分别为88.3%、7
卒中是中国人死亡、长期身体和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迎接挑战,卫生部于2011年4月成立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SPTPC)。2016年,SPTPC发布了卒中中心建设的工作计划。为缩短院前急救时间,SPTPC建立了卒中中心网络、卒中地图和卒中绿色通道,创建了"3个1小时黄金救援圈",构建了卒中分级诊疗体制。目前卒中中心建设包括两级四层。截至2018年12月31日,SPTPC共认证31
目的探究京尼平交联兔脱细胞气管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软骨再生情况,为京尼平交联脱细胞气管支架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去污剂-酶联合法制备脱细胞气管支架,通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比较原生气管与脱细胞气管的细胞含量,Masson三色染色比较原生气管、脱细胞气管和京尼平交联脱细胞气管的组织学结构完整情况。取9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气管移植组(阴性对照组)
肺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肺结节的及时检出和准确判断可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显著改善预后。CT影像是评估肺结节的重要手段,结节的CT影像特征与其性质密切相关,近年来较多的研究证实了CT影像特征在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新的影像学标志物。本文结合新近文献作如下综述。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18.4%)。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肺癌的病死率。呼吸分析是近年来肺癌早期诊断研究的热点,可以提供快速、无创、实时和敏感度高的疾病诊断和代谢状态监测。本综述分析了各种呼吸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采样方法,并总结了研究中生物标记物出现的次数。期望为呼吸分析在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L-27)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和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人员进行筛选,5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人员纳入研究。采集结核组、恶性组胸腔积液及血清标本,健康对照组血清标本,所有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27浓度,结核组和恶性组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MEC)的临床特点、支气管镜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急总医院确诊的28例气管支气管MEC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治疗方法、随访资料和预后回顾性分析总结。对于生存期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本研究共28例患者,1例失访,1例为多发病变,27例为单发病变,多发生于大气道,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目前临床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但总体治疗效果仍较差,5年生存率低,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疗方式来改变目前这一状况。近年来研究发现氧化应激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氢气作为一种选择性抗氧化剂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且氢气可明显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为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因此氢气
肺癌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病理,但肿瘤组织的获取具有风险和难重复。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无创、简捷和易重复的特点,连续监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及时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但血清肿瘤标志物单一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临床常选用2种或几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其阳性率和检出率。本文将对不同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提高早期诊断率、推测预后及指导治疗决策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注射液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FGFBP1)和ABC转运蛋白超家族跨膜蛋白2(ABCG2)的影响,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68例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对照组为EP方案(足叶乙甙联合顺铂)。在化疗前和化疗后收集2组外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