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黄金“五分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有饱满的精神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把握学生的兴奋点,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还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兴奋与抑制的规律,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有a利于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质量。
  一、抑制或减弱学生课间休息所形成的兴奋中心
  课始,学生常常还沉浸在课间活动或上一节课的情境中。因此要抑制或减弱学生课间休息所形成的兴奋中心,快速地将学生的兴奋点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笔者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游戏法。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体验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游戏更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音乐教学中的游戏不应是简陋、粗浅的“儿戏”,而应有较深的含义、明确的目的和丰富的内涵。
  1.热爱音乐的开始
  热爱音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音乐教育的任务归根结底是要发扬这一天性的作用,将原已点燃的热爱音乐的火苗,发展为熊熊的烈火。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兴奋、愉快地体验,将是真正热爱音乐的开始。
  2.感受音乐的开始
  音乐是一种感人至深的艺术,单凭理性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唯有通过切身感受,音乐才能内化为己有。学生在音乐游戏中,不仅通过口、手、耳的感受,更是通过自己整个身体的动作,去进一步地感受音乐,或者更形象地说:让音乐通过动作融入体内,这样的感受必然更生动、更深刻。
  3.倾听音乐的开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是被动地听,就是把音乐当做一种听觉的背景去进行无意识或下意识地接受,这样有助于潜移默化地提升一个人的乐感和音乐趣味,并促进其对音乐的喜爱。二是主动地、有选择、有鉴别、有判断能力地听音乐,这种听音乐的能力,只有通过长年累月地倾听好的音乐,才可能培养得起来。音乐游戏正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地、有选择、有鉴别、有判断能力地听音乐。
  二、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在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小事情》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师:同学们好!(多媒体出现小水滴形象)你们喜欢这可爱的小水滴朋友吗?为什么?
  ……
  师:可爱的小水滴具有神奇的“变身术”,不信我们就一起看看吧!(播放三组画面:淙淙的小溪、平静的湖面、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真神奇呀!它是怎么变的呢?还是让小水滴来告诉我们吧。(播放歌曲《小事情》)
  导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是教学教育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明显标志,教学过程中,各环节构成是通过导入这一环节联系的。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以“小水滴”的形象,又设计了两个导入方式。
  (1)听录音伴奏,想象“小水滴”滴落的样子,用自己喜欢的肢体动作来模仿,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学生可能会做出手肩肩、手腿腿、手指指等不同的动作。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动作归纳出音乐节拍的规律:强—弱—弱。
  (2)在完整学唱歌曲之后,组织学生们讨论:从歌曲“小水滴汇聚成大海洋”中,你明白什么道理?(积少成多)
  想一想可以用怎样的演唱方式来表现这种场景?请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按照四个乐句的顺序依次加入,在逐渐加强的音乐中,感受“小水滴汇聚成大海洋”的意境。
  三、抓好临近下课的几分钟
  临近下课的几分钟,教学目标已经基本达成,这是学生一节课中极易疲劳的时段。抓好临近下课的几分钟,设计一个新的兴奋点,可以起到“峰回路转”“眼前一亮”“回味无穷”的功效。在教学《小事情》一课的最后十分钟,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首歌让我们懂得许多生活中的道理,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处处充满着音乐。
  我们再来看看这三组画面:淙淙的小溪、平静的湖面、波涛汹涌的大海。你们曾在电视、广播或CD中,听到过与这三组画面感觉相似的艺术作品吗?(师生交流讨论)
  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最后,让我们在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乐片段《沃尔塔瓦河》中,尽情地感受水的魅力。
  一个球队要想赢球,需要球员们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学生的学习也同样如此。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其他文献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珍珠泉》吗?那珍珠泉里有珍珠吗?为什么?  生:没有。是因为珍珠里喷出的水珠,像珍珠一样美。  师:今天,我们来读一读《同步阅读》中关于我们安徽的珍珠泉。这里的珍珠泉怎么样呢?  (生读题《寿县的珍珠泉》)  师:请你们自由读文章。读的时候,希望能找出好词、佳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生:边读边画。  师: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寿县的珍珠
用明媚的色彩成就艺术的笔触,无论是淋漓尽致的挥洒铺陈,還是抽象或具象的描绘,都是新的灵感绘成的春之风尚。
观摩过多次《天鹅的故事》的公开教学,每堂课几乎都有这一幕:学生沉浸在老天鹅的壮举中,铿锵有力地读着,有的甚至还用双手模仿老天鹅在桌面上拍打,在“克噜——克哩——”的叫声中体验震撼。每当此时,我都会自问:孩子们的激情点燃了,声音抬高了,小手拍红了……这就算好课吗?《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习,令我醍醐灌顶,修订稿把语文课程的特质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凸显了“实践性”和“综合性”。像以上
【案例背景】  1.我校数学县级课题——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预习的习惯。学生通过预习,对书上的例题有所了解,初步感受了正比例。  2.正比例概念抽象难懂,大多数学生学完后,只是机械地模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书后练习出现这样一道习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能照葫芦画瓢,不能理解应用。  【案例描述】  (课件出示金字塔的图片)这是什么图片?  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这段文字:  众所周知,埃
“重视积累”已经成了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会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就学
纵观当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以组织游戏、歌曲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并使用大量的视频、动画等直观性的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都只是从学生外在的感官上吸引学生,却失去了许多从学生的内在思维过程中主动感受语言本身魅力的宝贵机会。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纪律差缺乏专注力、过度使用媒体使学生感官疲劳、课堂过分花哨实效性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英语课堂中的孩子表面看似活跃,却很少认
有句广告语说得好,“简约而不简单”。在当今的课堂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我们往往会考虑很多:情境如何别出心裁,手段如何新颖,环节如何合理紧凑,语言如何精雕细琢……在不断追求完美中,原本简单的数学课堂变得千头万绪。这样的课堂表面看来很完整,很丰满,但许多时候,往往是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不扎实。其教学效果并不比一节简单的、朴素的家常课效果好。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删繁就简
常常听到老师抱怨:“现在的教材真难教,总有一些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太远的话题。无论是课文还是作文,都是如此。”对此我总是微微一笑:“要是有电脑,能用多媒体,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儿童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将儿童引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当儿童的情感被激发,并产生愿意学习的愿望时,学习才能收到好效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就非常重视一课开始富有情感的导语激发,她以富
“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新一轮课改的春风吹拂而来,我有幸加入全区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整体推进改革实验之路,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我校根据学校的校情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了“乐学、会学”生本课堂实践研究的思路: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造学生乐学、会学的课堂情境
24种唇膏颜色囊括了各个实用色系。  Hermes即将推出美妆的消息并不新了,第一个美妆产品线是唇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说美妆是消费者接触奢侈品牌的起点,那么唇膏就是消费者接触美妆产品的起点.Hermes唇膏的定价也证明了品牌对于招揽新消费者的野心——62欧元,约人民币480元,和市面上大多数定位高端的唇膏产品持平。这个价格足以让Hermes粉丝们没有压力地出手,很多人还可以因此得到人生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