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江苏省医疗器械监管人才队伍培养模式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疗器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安全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简要介绍了江苏省医疗器械產业的发展情况,随后,着重分析了目前江苏省医疗器械监管人才队伍工作的现状,并指出了江苏省器械监管队伍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我们从队伍选拔、人才培养和人才考核三个方面提出了江苏省医疗器械监管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医疗器械 监管 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061-03
  所谓医疗器械,在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中有明确规定。与一般商品不同,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的高低实行分类管理。回顾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历史,在改革开放以前,根本没有涉及到上市前进行行政审批这个概念。直到1989年,我国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医疗器械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引入了医疗器械市场准入的概念。此后,于1996年发布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使我国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0年《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出台,使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真正进入了一个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的新时期。2014年,随着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及相关配套规章的相继出台和正式实施,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
  一、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情况
  江苏省作为医疗器械产业大省,截止2013年底,省内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340家、经营企业14061家,一、二类产品注册证1.2万多张。2013年全省医疗器械产业实现总产值近500亿元。从产品构成来看,在传统优势产品如眼科手术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骨科内植物等市场份额得到巩固和提升的同时,企业自主研发并投产的如肿瘤治疗仪、人工晶体、体外诊断试剂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也正在快速发展。另外,一批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如美国碧迪、贝克曼库尔特,瑞士罗氏,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日本日立、希森美康等纷纷前来兴办企业。同时,形成了一大批产业集群,如苏州以生物纳米园、科技城为核心的产业群;泰州中国医药城已初具规模;常州的国际医疗器械城等处于快速建设发展阶段[1]。
  二、江苏省医疗器械行政监管与技术监督人才队伍现状
  我们以江苏省医疗器械监管队伍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统计了截止2013年底江苏省所有从事医疗器械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督的省、市、县三级人员情况,并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目前江苏省从事医疗器械的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督的人员队伍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监管人员数量较少,与产业规模不相适应
  江苏省作为医疗器械产业大省,近年来,其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督的力量逐年加强。但同监管工作任务相比,我省医疗器械监管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监管的需要。截止到2013年年底,江苏全省从事医疗器械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督的人员共计333名,其中,行政监管人员为178人,技术监督人员为155人,仅占全省食品药品监管人员总数的不到8%。结合同期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的情况,这意味着,在江苏省每位从事医疗器械的行政监管人员平均要监管近50家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光依靠现有的监管队伍,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二)整体学历水平较高,但高层次学历太少
  从学历构成来看,总的表现是,队伍普遍受过高等教育,教育层次较高(图3)。目前,江苏省队伍的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比例为70%左右),其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研究生学历。大专以下学历层次所占比例较小(图4)。另外,我们在分析中发现,我省医疗器械监督和管理队伍中,绝大多数的研究生学历是通过工作过程中再教育获得的,而从本科直接攻读研究生并获得研究生学历的,从事医疗器械监督和管理的人员较少。
  (三)专业分布不均衡,与药品相关专业居主导
  从专业构成来看,队伍人员专业分布不均,覆盖面广。其中,专业构成比例中最大的为药学类专业。其次,在行政监管人员中,医学类专业位列第二位,医疗器械类相关专业排第三位,其它类、法律类、管理类依次减小(图5)。而在从事技术监督工作的人员队伍中,医疗器械类专业列第二位,医学类专业排第三位(图6)。这说明:第一、由于医疗器械行业在我国监督管理的历史较短,大多数人员都来自药品监督管理队伍中,因此,在目前从事医疗器械监管的队伍中,具有药品监管背景的人员较多;第二、考虑到医疗器械技术监督队伍的专业性,在医疗器械技术监督人员的配备方面更倾向于与医疗器械行业匹配度高的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化学等;第三,结合医疗器械产业强调医疗器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这一特点,这种以药学类专业为主、医疗器械相关专业、医学类、管理类、食品卫生类和其它类专业为辅的专业构成格局,也比较适应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医疗器械监管机构所履行的职能的要求。
  (四)不同地区、不同行政层级间人员学历差异较大
  从地区分布来看,不同地区、不同行政层级间人员学历差异较大。苏南地区(主要指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医疗器械监管队伍中,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占比达90%(图7)。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较快,产业集中度高,外资企业数量和类别众多,客观上对监管队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相比较而言,苏中和苏北地区主要以本科学历为主。这表明与苏南地区相比,苏中和苏北地区在吸引具有研究生学历等高层次人才方面,仍然有许多值得努力的地方。另外,从纵向来看,省、市、县三级行政级别之间,人员学历分布也明显不均衡。与地区分布的情况较为类似,目前,江苏省各级医疗器械监管部门人员中,仍然以本科学历人员为主。与市县两级相比,省级部门本科学历占主要(59.6%),但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33.9%)明显高于市级(16.1%)和县级(7.7%)部门(图8)。   (五)年龄结构较合理,呈现年轻化局面
  从年龄构成来看以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就行政监管人员而言,30-45岁这个年龄段人数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8%(图9),在技术监督人员中,30岁以下和30-35岁这两个年龄段人数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6.4%(图10),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这显示,医疗器械监管在经过前些年的摸索期和调整期后,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同志加入到了医疗器械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督队伍中来,进一步优化了年龄结构,充实了监管队伍。
  三、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及成因
  江苏省医疗器械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督人才队伍伴随着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在自身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值得改进之处:
  (一)监管人员数量比较薄弱。正如上文分析所讲,目前江苏全省从事医疗器械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督的人员占全省食品药品监管人员总数不到8%。正如前文所述,在江苏省平均1名行政监管人员要监管近50家企业。而在苏州、常州、无锡、泰州等医疗器械产业大市,平均1名行政监管人员要监管的企业数更多。因此,目前江苏省医疗器械监管人才队伍规模与完成监管任务不相适应,医疗器械监管人数远远不能满足监管需要。
  (二)监管人员专业水平不能适应我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众所周知,医疗器械涉及面广,学科交叉多,技术更新快。而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和人员负责医疗器械全过程监管中所有环节的行政监督检查,其监管水准是影响行政责任风险的重要因素。监管水平高,则其行政责任风险就低;反之,监管水平低,则其行政责任风险就高[2]。目前江苏全省从事医疗器械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督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食品和药品部门调入的,缺乏对医疗器械产业的深入了解和相关专业背景,缺少医疗器械专业技术知识,医疗器械监管质量难以保证。对于很多基层药品监管部门而言,没有专门的医疗器械监管科室,另外,很多基层药品监管部门没有专职的医疗器械监管人员,而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监管人员则更少[3]。
  (三)监管人员持续学习和培训工作亟待加强。就总体而言,江苏省医疗器械监管队伍年龄结构较为合理,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整体素质较高,高、中、低学历比例适中。但我们也发现队伍结构仍呈现出了学历、专业的级别差异,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特别是县级基层机构,低学历人员的比例较高,而事实上这些地方又往往是监管任务较重的区域,严重影响了我省医疗器械产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目前我省的医疗器械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还不健全,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人才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江苏省作为科技强省,拥有大量实力强的高效和科研院所这一优势没有得到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培训基地建设有待强化。另外,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专业协会和学会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由专业协会组织的培训较为稀少,有针对性的培训次数和培训力度少,基层人员更是缺少培训机会。
  四、加强监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根据江苏省目前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已有的基础,以及前期的探索和总结,现从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人才选拔,提高准入标准
  根据医疗器械监管专业性强的特点,要合理设置岗位要求,以岗选人,注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于新员工,一方面必须严把入口关,提高准入标准,严进宽出,吸纳更多的专业人员,既要重视其学历,更要考虑到专业性和资历,从源头上保证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的水准。另一方面,有必要建立一套任职资格培训制度。同时应该制定一套与绩效挂钩的继续教育制度,通过进一步的学習,提高自身素质,实现监管队伍的专业化。
  (二)人才培养
  一是建立并完善教育体系建设。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重使用,更重培养”的原则,建立人才培养规划和终身教育制度。我们应借鉴美国FDA 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强化全省医疗器械监管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强化教育培训的统一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对全系统监管队伍的教育培训加强指导,提供统一规范的培训教材,建立统一的培训与考核标准,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对课程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规划,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专业,分层次、分等级。另外,要加大医疗器械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加大经费投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队伍整体的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可采取定期轮换岗位、上挂学习、下派锻炼或地区间交流等形式,培养和锻炼执法人员[3]。要加强在岗培训和在职教育,以点带面,逐步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建立系统的医疗器械人才培养模块。目前的一些培训活动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的培训中心(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及商业机构举办,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对医疗器械监管人才的培训需求,尤其对高层次监管人才的培训及培养需求。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积极联合高校等力量,建立系统的医疗器械监管人才培养基地,联合举办各种专项培训班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以满足各种层次的人才培训需求。一方面,可与一些专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其在医疗器械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优势,积极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可借助于江苏省强大的高校资源,充分发挥各高校在某一(些)方面的优势,培养理论研究型执法人员,以多方面、多层次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积极鼓励和奖励广大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参加相关专业的自学考试,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的氛围。同时,打破监管部门和企业间的一些限制,充分利用外部人力资源,尽快改善医疗器械监管“专家库”的团队架构,积极邀请企业科研人员参与监管和技术审评。
  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目前我总体而言,我国对医疗器械监管和安全性评价的学术机构非常薄弱,且比较分散,各自单打独斗,而且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之间存在这巨大的理念差异和实施过程。因此,有必要争取在有关的一级学(协)会下设立我国的医疗器械监管二级专业学会,为医疗器械监管人员、企业法规专员,工程研发人员及医务人员建立医疗器械安全性监管和评价的交流平台,充分利用不同的职业背景,发挥各专业人士的特长,探讨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过程中,在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政策法规的应用,交流经验。   其次,行业协会必须要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提升行业协会参与医疗器械监管的能力。协会参与行业监管,一定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培养国际化的专业人才。一方面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国门,向医疗器械产业发达、监管理念超前、监管经验丰富、专业技术先进的国家考察学习。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TGA的做法,积极参加其他国家或组织的国际培训活动,加强与国际先进的药事监管培训机构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参与国际医疗器械品监管的理论研究、经验交流、讲学实习和国际合作,在国际环境下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监管人才。
  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相关专业人才,为专家型人才提供丰厚的待遇,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建立激励机制,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人才的成长创造好氛围。
  五、结语
  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医疗器械产业是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发展迅猛的产业,专业性很强,涉及面广,这就要求监管队伍是具备工程、临床、法律及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何提高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以打造一支规模适当、专业合理的高水平监管队伍,已成为当前监管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医疗器械监管队伍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目前江苏省医疗器械监管人才队伍工作的现状,其次,通过分析,发现在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最后,在分析了现有的江苏省医疗器械监管队伍培养模式的情况后,对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医疗器械监管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期望通过在本研究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的一些思考,能够对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器械监管工作能力和水平具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新華日报A6版,科学监管助力医疗器械安全[OL].http://newspaper.hwebook.cn/detail.html?id=xinhuancm/xhrb/20140605/03cab908-a285-4289-a6da-8028d9936.
  [2]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杨浦分局课题组.基于风险管理的医疗器械监管行政责任研究[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13(01).
  [3] 史静杰.浅析基层医疗器械监管现状及对策[J].中国药事,2009(1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得到了大力发展,本文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的类别和施工风险的控制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以便对施工风险进行更好的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 风险 施工 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TL3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167-01  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在设计、筹划、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可能遭到的风险。建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运用PDCA循环理论,“掌握业主需求”、“资料收集及复核”、“周边建筑协调处理”、“结构复核及选定”、“反馈式设计补充”的处理方式在实践中被确定为是可行的,为以后改建类项目提供一种设计思路方法。  [关键词]PDCA 旧建筑 改造 设计  中图分类号:F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164-01  1 工程概况  本改造工程位于
期刊
[摘 要]智能建筑發展方向,如何运用以及实施,现代建筑在这方面的一些不足及建议。  [关键词]建筑 设计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174-01  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业更新换代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电子技术与人类古老行业的结合,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一个国家拥有多少数量的智能建筑,及建筑物智能化程度的高低,显示
期刊
[摘 要]我国历来比较重视建筑工程质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的不断发展,很多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只是为了追求利益,忽视建筑工程质量,导致许多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同时,房地产作为人民拥有时间比较长的私有物品,这就使得人民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加强建筑责任立法、完善建筑领域相关的法律法
期刊
[摘 要]本文依据菏泽市路网改建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与碾压施工工艺现状,从施工机械设备角度分析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与碾压质量的提高途径和技术措施进行全面探讨与分析,提出了从施工机械设备角度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与碾压质量的因素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机械组合; 优化 ;浅析  中图分类号:TV544+.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171
期刊
[摘 要]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的增多,现在建筑不仅仅要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建筑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为了满足不同建筑在形状上的不同,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新的结构模式在不断的出现,这使得建筑结构设计要不断进行创新,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入手,通过对建设项目降低工程造价的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例,提出在投资控制中利用政策、法规、经济、技术、管理等小技巧,切实降低工程造价,对提高投资效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设项目 投资 控制 技巧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178-01  1 引言  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贯
期刊
[摘 要]滑坡作为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地质自然现象,一旦发生往往就会对周围的建设工程、经济、居民生活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本文首先对滑坡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然后又提出来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后列举一些滑坡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互救,并进行了全面的總结。  [关键词]滑坡 形成机理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
期刊
[摘 要]目前,农网结构得到初步优化,无功规划得到加强,节能降损技术新设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低压线损管理是衡量和考核基层供电所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技术指标,也是体现一个供电所实行经济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谈及低压线损管理,供电所管理人员总是想到用电检查、防偷窃电,通过改造“卡脖子”线、迂回线、淘汰高耗配变等技术管理措施,思想上没有产生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概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而其中水利水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一方城市的生活水平以及经济的发展,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施工技术与管理的要求十分严格,每一个施工的实施都有与其相对应的技术支持,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文本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技术以及其管理作出分析。  [关键词]建筑技术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0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