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总结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一是遵循幼儿年龄段特点,适时确立规矩;二是始终如一地坚持训练,培养良好习惯;三是以儿童化的语言讲解,进行正确示范;四是开展“家园共建”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策略
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曾经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因此,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幼儿教师作为启蒙老师,要高度关注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本文结合教育实践,总结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策略,并进行了详细探讨。
一、遵循幼儿年龄段特点,适时确立规矩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抓住时机为他们确立相应的规矩。如对于小班幼儿,在第一次参与游戏活动时,我们就要鼓励他们学习整理、科学摆放玩具。虽然他们刚上幼儿园,对于怎样进行整理与摆放还不太了解,但仍然给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目的是要增强他们整理与摆放玩具的意识。为了提高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质量,我们在不同年龄段确立相应规则的基础上,还要采取适宜的方法让孩子们接受规则。如小班的孩子年龄小,每次游戏结束他们都容易忘记整理玩具,教师经常使用命令的方式,让他们去收拾玩具,孩子们总是不情愿,但是如果使用“让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方式,孩子们就会欢天喜地地去收拾玩具,方法不同,效果总是出人意料,给人带来惊喜。在孩子们按照教师的要求收拾好玩具后,对于那些积极参与的孩子给予小贴画、点赞等奖励,进一步强化游戏结束收拾玩具的规则意识。
二、始终如一地坚持训练,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因此,那些想要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为此,从孩子們入园第一天开始,我们从一日作息制度上就要让孩子们接受规律的学习与生活节奏,通过有效地组织一日活动,使孩子们在了无痕迹中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以及应该如何去做。如从孩子们入园第一天起,教师就跟孩子们讲,当什么音乐响起就要抓紧时间排队,大家拉火车去操场;当什么音乐响起大家要原地休息;而当什么音乐响起时,大家就要准备参与集体活动了……对于刚刚入园的孩子来讲,这种训练必须早点起步,起初他们会不太习惯,但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通过教师的不断检查与督促,孩子们肯定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并认识到良好的习惯给他们的一日生活带来的便利,进而乐于贯彻执行教师提出的各项行为习惯要求。
三、以儿童化的语言讲解,进行正确示范
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无数的实践都证明,那些强制与“说教”的方式,都无法激发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的兴趣。这里的“说教”是指教师用成人般的语言,说一些孩子们无法理解的事情,导致孩子们不能接受,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平时,我们总能听到孩子们说“老师就是这样说的”,因此教师的语言其实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教师应该努力用孩子能听得懂的“儿童化”的语言,对行为习惯进行通俗易懂的、趣味性地讲解,并给孩子们做出正确示范,一方面加深孩子们对行为习惯要求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孩子们有具体的形象可以进行模仿。由此出发,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凡事给孩子们做个表率,而要求幼儿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不让幼儿做的,自己也不能违反,如果自己做错了,要及时向孩子们承认自己的错误。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四、开展“家园共建”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为孩子们除了幼儿园环境以外,给他们最大影响的就是家庭教育环境。孩子们会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幼儿教师应该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加强家园共建工作,促使家长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如幼儿园正在实施以“生活自理能力”为主题的课程,幼儿教师就要及时将幼儿园课程内容告诉家长,把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然后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园的教育进行巩固,以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效果。同时家长也要把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表现反馈给教师,然后和教师一起制定幼儿在园学习的支持性策略,以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地发展。
现在,当你走进我们的班级体时,你会发现,孩子们在不同的信号出现时,他们就会自主地进行某项活动与游戏;当听到某种音乐响起时,他们就会迅速安静下来进入休息状态……幼儿园一日活动,就在良好行为习惯支撑下变得有序、有规律、有节奏。本文结合近年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总结了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期待着能为教育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朱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1):115.
[2]纪亚梅.浅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278-280.
关键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策略
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曾经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因此,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幼儿教师作为启蒙老师,要高度关注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本文结合教育实践,总结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策略,并进行了详细探讨。
一、遵循幼儿年龄段特点,适时确立规矩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抓住时机为他们确立相应的规矩。如对于小班幼儿,在第一次参与游戏活动时,我们就要鼓励他们学习整理、科学摆放玩具。虽然他们刚上幼儿园,对于怎样进行整理与摆放还不太了解,但仍然给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目的是要增强他们整理与摆放玩具的意识。为了提高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质量,我们在不同年龄段确立相应规则的基础上,还要采取适宜的方法让孩子们接受规则。如小班的孩子年龄小,每次游戏结束他们都容易忘记整理玩具,教师经常使用命令的方式,让他们去收拾玩具,孩子们总是不情愿,但是如果使用“让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方式,孩子们就会欢天喜地地去收拾玩具,方法不同,效果总是出人意料,给人带来惊喜。在孩子们按照教师的要求收拾好玩具后,对于那些积极参与的孩子给予小贴画、点赞等奖励,进一步强化游戏结束收拾玩具的规则意识。
二、始终如一地坚持训练,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因此,那些想要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为此,从孩子們入园第一天开始,我们从一日作息制度上就要让孩子们接受规律的学习与生活节奏,通过有效地组织一日活动,使孩子们在了无痕迹中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以及应该如何去做。如从孩子们入园第一天起,教师就跟孩子们讲,当什么音乐响起就要抓紧时间排队,大家拉火车去操场;当什么音乐响起大家要原地休息;而当什么音乐响起时,大家就要准备参与集体活动了……对于刚刚入园的孩子来讲,这种训练必须早点起步,起初他们会不太习惯,但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通过教师的不断检查与督促,孩子们肯定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并认识到良好的习惯给他们的一日生活带来的便利,进而乐于贯彻执行教师提出的各项行为习惯要求。
三、以儿童化的语言讲解,进行正确示范
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无数的实践都证明,那些强制与“说教”的方式,都无法激发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的兴趣。这里的“说教”是指教师用成人般的语言,说一些孩子们无法理解的事情,导致孩子们不能接受,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平时,我们总能听到孩子们说“老师就是这样说的”,因此教师的语言其实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教师应该努力用孩子能听得懂的“儿童化”的语言,对行为习惯进行通俗易懂的、趣味性地讲解,并给孩子们做出正确示范,一方面加深孩子们对行为习惯要求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孩子们有具体的形象可以进行模仿。由此出发,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凡事给孩子们做个表率,而要求幼儿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不让幼儿做的,自己也不能违反,如果自己做错了,要及时向孩子们承认自己的错误。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四、开展“家园共建”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为孩子们除了幼儿园环境以外,给他们最大影响的就是家庭教育环境。孩子们会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幼儿教师应该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加强家园共建工作,促使家长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如幼儿园正在实施以“生活自理能力”为主题的课程,幼儿教师就要及时将幼儿园课程内容告诉家长,把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然后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园的教育进行巩固,以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效果。同时家长也要把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表现反馈给教师,然后和教师一起制定幼儿在园学习的支持性策略,以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地发展。
现在,当你走进我们的班级体时,你会发现,孩子们在不同的信号出现时,他们就会自主地进行某项活动与游戏;当听到某种音乐响起时,他们就会迅速安静下来进入休息状态……幼儿园一日活动,就在良好行为习惯支撑下变得有序、有规律、有节奏。本文结合近年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总结了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期待着能为教育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朱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1):115.
[2]纪亚梅.浅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