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中国沿海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内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现象。本文将从社会大环境的背景下和中国企业自身的特点去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从三个方面分别提出解决的对策,即从企业层面解决,从政府层面解决,从劳动者个人层面解决。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区域资源;用工紧张;影响因素;完善途径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61-01
一、如何看待“用工荒”现象及研究背景
2009年下半年特别是2010年春节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的日渐式微,沿海地区一些以来料加工、贴牌生产为主的外向型企业订单开始大幅增加,企业用工需求也相应急剧增长。然而,许多用工企业焦虑地发现,那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传统用工方式已不再灵验,不仅本地劳动力市场上可招的普通工人屈指可数,通过劳务机构到经济落后地区招工时也依然是应者寥寥。从“等米下锅”到“等人开工”,“不忧市场忧用工”的连锁效应开始成为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感到颇为头疼的难题之一。
二、我国用工荒的现象的主要成因分析
1.人力资源需求持续扩张
近年来,我国的皮革、电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量产值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在产量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企业的持续投资直接拉动了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在企业自身建设和政府对企业人权高度关注的双重作用之下,劳工工作状况得到逐步改善。因此,即使企业生产规模保持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也有较大的增长。
2.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从绝对数量来讲,劳工资源是能够保证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大面积的“工荒”局面呢?如果深入分析一下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答案将变得比较清晰:七十年代是我国的人口出生高峰期,那个时期出生的人有很多在沿海地区,也正好是在皮革制品行业、电子行业的几大生产基地务工。目前,这一拨人大多已经处在成家育子的阶段,由于家庭的需要,出现了大量的劳工回流现象。我国的西部开发进程也为劳工回流带来了契机,因此,在沿海地区,七十年代出生的“蓝领”工人数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八十年代以后,我国新生人口数量逐步回落,而恰好这一批人赶上了我国的高校扩招,高校扩招从客观上延缓了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几年来的工人供给状况。同时高校毕业生普遍对自己有一个比较高的薪资定位和社会地位期望,从而几乎不可能成为企业的生产操作员工。
3.劳动力资源服务机构“缺位”
在我国有着为数不少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但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本市、本省范围内为企业提供劳动力服务。跨省际的劳务输出机构由于其输送成本较高等原因而为数很少,以致“工荒”出现后,当前的职介机构很难满足企业需要。另一方面是劳务机构在服务时,承诺不能兑现,服务不到位等情况常有发生,务工者对服务中介的信任度相对降低,从而使劳动力服务机构的触角难以延伸,形成“缺位”。
4.劳工需求结构矛盾
对具体某个企业来说,“招工难”的最直接原因却仍然是技术性的,即供求双方能力结构矛盾。在招工的现实中,招工告示贴出来以后,应征者往往也是人山人海,然而最终被企业确认,进入工厂大门的却又寥寥无几。这是因为应聘者存在“生手”和“熟手”。“生手”指缺乏工作经验,不懂相应工种技术的普通求职者;对应的“熟手”当然就是有相关工作岗位一定时间工作经验的务工者了。“熟手”在劳务市场上很是抢手,但从“生手”走向“熟手”的技术门槛却难倒了一大批求职者,也令很多企业感到无可奈何。一是企业本身原来应具备相当数量的熟练工人,生手只有在熟练工人的耐心指导下才有可能获得较快的进步。而且生手的比率不能太大,否则如果相应的管理细节不能到位的话,就会出现产品质量和交货期两个方面的严重考验;其二是员工的忠诚度问题,如果老员工流动性过大,内部培训将无法保证,而一旦新手培训后又反复跳槽,进行培训的企业也确实会得不偿失。然而,市场上企业相互挖角等现象正在加剧这种流动性。所以可以预见“大量生手找不到工作,许多企业招不到工人”的矛盾现象还将会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继续存在。
三、 完善我国用工荒的意义及应对措施
1.正确理解用工荒的潜在意义
第一,“用工荒”对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是一个内生动力。转变增长方式是近年来政府和社会的一个共识,对金融危机和庞大外储的热议使人们更加意识到其紧迫性。此时出现的“用工荒”充分显示,增长方式转变不仅是政府提出的一个高屋建瓴的发展战略,也是要素市场提出的一个发展要求。
第二,农民工市场价格的上涨对促进城镇化是一个市场推力。农民工市场价格的上升将有助于防止“城市病”的发生和克服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失调,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对城镇的融人和“市民化”进程,有利于社会凝聚和社会融合,以促进城镇化的步伐跟上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促进由“国强民富”向“民富国强”转型。
第三,“用工荒”对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上升拉力。“用工荒”作为一个拉力,可以促使企业主转变观念,顺应潮流,服从市场,超越自我,迫使其从廉价成本型的产品竞争力向自主创新型的企业竞争力转变,拉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拉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和不断升级。
2.用工荒是农民工工资的一个增长机制
第一,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势在必行,提高农民工平均工资的有效手段将仍是采取市场的办法。尽快实行增长方式转变在客观上会促进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可将之视为一个有效的市场手段。企业向内看的结果自然会提高企业门槛,提高用工成本。所以,就“用工荒”对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而言,转变增长方式是一个福音,也是一个市场结果。
第二,年复一年的“春节民工潮”的“轮回”,其作用相当于一年一次的集体协商谈判。年复一年的“春节民工潮”的“轮回”和“用工荒”的偶然出现,是一个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自发的农民工价格集体协商的有效形式和工资调节机制,既有利于农民工工资的提高,又有利于农民工失业率的降低。
3.积极应对“用工荒”的举措
第一,近期内,做好用工价格市场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的服务引导工作。例如,为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型企业做好向内看的转型服务工作,提供从金融市场到信息市场的良好服务等。
第二,中期内,继续做好农民工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工作,加大社保新政出台力度。在所有劳动就业群体中,农民工是社保制度覆盖率最低的群体,参保率仅为17%左右,因此,农民工群体也是其福利成本占比最低的群体(即“裸工资”)。农民工工资的提高不应成为减少其福利成本的一个借口或替代,相反,要继续做好农民工的各项社保制度改革与完善工作,扩大制度覆盖面,尽快将福利成本纳入到用工成本之中,并将其提高到一个适当的程度,促使企业从廉价用工成本型向产品自主创新型转变,以逐渐适应廉价劳动时代终结的到来。
第三,长期内,做好人口变化预测和人口政策的调整工作。未来几十年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将超乎寻常。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具有较大影响,中国人口优势在未来几十年内将逐渐丧失。认真评估和及时调整人口政策、做好人口变化预测、积极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仅仅是应对未来企业“用工荒”的一个措施,也是保持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条件。
参考文献
[1] 蔡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3)
[2] 杨晓天.“民工荒”成因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0)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区域资源;用工紧张;影响因素;完善途径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61-01
一、如何看待“用工荒”现象及研究背景
2009年下半年特别是2010年春节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的日渐式微,沿海地区一些以来料加工、贴牌生产为主的外向型企业订单开始大幅增加,企业用工需求也相应急剧增长。然而,许多用工企业焦虑地发现,那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传统用工方式已不再灵验,不仅本地劳动力市场上可招的普通工人屈指可数,通过劳务机构到经济落后地区招工时也依然是应者寥寥。从“等米下锅”到“等人开工”,“不忧市场忧用工”的连锁效应开始成为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感到颇为头疼的难题之一。
二、我国用工荒的现象的主要成因分析
1.人力资源需求持续扩张
近年来,我国的皮革、电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量产值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在产量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企业的持续投资直接拉动了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在企业自身建设和政府对企业人权高度关注的双重作用之下,劳工工作状况得到逐步改善。因此,即使企业生产规模保持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也有较大的增长。
2.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从绝对数量来讲,劳工资源是能够保证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大面积的“工荒”局面呢?如果深入分析一下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答案将变得比较清晰:七十年代是我国的人口出生高峰期,那个时期出生的人有很多在沿海地区,也正好是在皮革制品行业、电子行业的几大生产基地务工。目前,这一拨人大多已经处在成家育子的阶段,由于家庭的需要,出现了大量的劳工回流现象。我国的西部开发进程也为劳工回流带来了契机,因此,在沿海地区,七十年代出生的“蓝领”工人数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八十年代以后,我国新生人口数量逐步回落,而恰好这一批人赶上了我国的高校扩招,高校扩招从客观上延缓了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几年来的工人供给状况。同时高校毕业生普遍对自己有一个比较高的薪资定位和社会地位期望,从而几乎不可能成为企业的生产操作员工。
3.劳动力资源服务机构“缺位”
在我国有着为数不少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但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本市、本省范围内为企业提供劳动力服务。跨省际的劳务输出机构由于其输送成本较高等原因而为数很少,以致“工荒”出现后,当前的职介机构很难满足企业需要。另一方面是劳务机构在服务时,承诺不能兑现,服务不到位等情况常有发生,务工者对服务中介的信任度相对降低,从而使劳动力服务机构的触角难以延伸,形成“缺位”。
4.劳工需求结构矛盾
对具体某个企业来说,“招工难”的最直接原因却仍然是技术性的,即供求双方能力结构矛盾。在招工的现实中,招工告示贴出来以后,应征者往往也是人山人海,然而最终被企业确认,进入工厂大门的却又寥寥无几。这是因为应聘者存在“生手”和“熟手”。“生手”指缺乏工作经验,不懂相应工种技术的普通求职者;对应的“熟手”当然就是有相关工作岗位一定时间工作经验的务工者了。“熟手”在劳务市场上很是抢手,但从“生手”走向“熟手”的技术门槛却难倒了一大批求职者,也令很多企业感到无可奈何。一是企业本身原来应具备相当数量的熟练工人,生手只有在熟练工人的耐心指导下才有可能获得较快的进步。而且生手的比率不能太大,否则如果相应的管理细节不能到位的话,就会出现产品质量和交货期两个方面的严重考验;其二是员工的忠诚度问题,如果老员工流动性过大,内部培训将无法保证,而一旦新手培训后又反复跳槽,进行培训的企业也确实会得不偿失。然而,市场上企业相互挖角等现象正在加剧这种流动性。所以可以预见“大量生手找不到工作,许多企业招不到工人”的矛盾现象还将会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继续存在。
三、 完善我国用工荒的意义及应对措施
1.正确理解用工荒的潜在意义
第一,“用工荒”对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是一个内生动力。转变增长方式是近年来政府和社会的一个共识,对金融危机和庞大外储的热议使人们更加意识到其紧迫性。此时出现的“用工荒”充分显示,增长方式转变不仅是政府提出的一个高屋建瓴的发展战略,也是要素市场提出的一个发展要求。
第二,农民工市场价格的上涨对促进城镇化是一个市场推力。农民工市场价格的上升将有助于防止“城市病”的发生和克服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失调,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对城镇的融人和“市民化”进程,有利于社会凝聚和社会融合,以促进城镇化的步伐跟上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促进由“国强民富”向“民富国强”转型。
第三,“用工荒”对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上升拉力。“用工荒”作为一个拉力,可以促使企业主转变观念,顺应潮流,服从市场,超越自我,迫使其从廉价成本型的产品竞争力向自主创新型的企业竞争力转变,拉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拉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和不断升级。
2.用工荒是农民工工资的一个增长机制
第一,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势在必行,提高农民工平均工资的有效手段将仍是采取市场的办法。尽快实行增长方式转变在客观上会促进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可将之视为一个有效的市场手段。企业向内看的结果自然会提高企业门槛,提高用工成本。所以,就“用工荒”对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而言,转变增长方式是一个福音,也是一个市场结果。
第二,年复一年的“春节民工潮”的“轮回”,其作用相当于一年一次的集体协商谈判。年复一年的“春节民工潮”的“轮回”和“用工荒”的偶然出现,是一个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自发的农民工价格集体协商的有效形式和工资调节机制,既有利于农民工工资的提高,又有利于农民工失业率的降低。
3.积极应对“用工荒”的举措
第一,近期内,做好用工价格市场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的服务引导工作。例如,为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型企业做好向内看的转型服务工作,提供从金融市场到信息市场的良好服务等。
第二,中期内,继续做好农民工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工作,加大社保新政出台力度。在所有劳动就业群体中,农民工是社保制度覆盖率最低的群体,参保率仅为17%左右,因此,农民工群体也是其福利成本占比最低的群体(即“裸工资”)。农民工工资的提高不应成为减少其福利成本的一个借口或替代,相反,要继续做好农民工的各项社保制度改革与完善工作,扩大制度覆盖面,尽快将福利成本纳入到用工成本之中,并将其提高到一个适当的程度,促使企业从廉价用工成本型向产品自主创新型转变,以逐渐适应廉价劳动时代终结的到来。
第三,长期内,做好人口变化预测和人口政策的调整工作。未来几十年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将超乎寻常。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具有较大影响,中国人口优势在未来几十年内将逐渐丧失。认真评估和及时调整人口政策、做好人口变化预测、积极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仅仅是应对未来企业“用工荒”的一个措施,也是保持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条件。
参考文献
[1] 蔡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3)
[2] 杨晓天.“民工荒”成因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