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对藏族社会的影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mon3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印度文化从印度周边及各个地方传播,越过喜马拉雅山麓传入到西藏使得印度从此文化有了一片生长的沃土,也让藏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藏民族成了一个人人信教,代代信教的民族。印度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统治阶级的大力推行与执政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涉及到经济,直到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都都有宗教的参与。
  【关键词】:印度; 藏族;文化 影响
  印度佛教简介
  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前6世紀,印度出现了纷争和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活跃,争鸣激烈,宗派林立,好像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一样。主要出现了16个强国。伴随着列国的争战和婆罗门教的发展,削弱了之前简朴的吠陀信仰,宗教信仰复杂化,宗教仪式日益繁琐,种姓歧视进一步加重。从而引起了广大人民的不满,强烈要求改变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各种哲学思想,社会理论和宗教体系纷纷出现于是佛教应运而生。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月出生于公元前563年,诞生于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的酋长,他舍弃王位,离妻别子,修行苦练七年后在一棵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七天七夜终于悟道成佛。通过三转法轮,广收弟子,传授佛法教义。他教提倡非暴力,主张泛爱众生,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歧视。四十几年云游各地,带着弟子进行传教活动,八十岁与世长辞。佛陀死后不久,他的主要弟子在王舍举行过第二次佛教大结集,就佛陀的教义作了一次完整地编集。第三次大结集有阿育王主持,对佛经进行了最后的定性。第四次大结集也是最后一次,是由迦腻色伽王主持召开,这次为佛经的经典做了权威性的注释。佛陀死后的一百年左右,在吠舍举行过第二次佛教大结集,修订了佛教经文。于是佛教的出现,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对印度乃至世界的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印度历史上一度作为国教而备受重视,尤其孔雀王朝的阿育王、贵霜王朝的迦腻色等帝王也皈依了佛教,并把佛教当国教加以宣传。佛教传播了印度文化。印度文明与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佛教。
  佛教对藏政治的影响
  正如唯物史观所认为的一定的社会意识应该服务于它的上层建筑,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在很大的意义上服务于它所属的上层建筑。历史上很多有宗教的国家都最后使宗教沦为政治的附庸品。统治者根据统治的需要,用宗教的圣神性来拴住民心,达到从思想上奴役人民。而藏民族也是从对自然的原始信仰到慢慢有了土著的苯教信仰,最后佛教的传入都在统治者对其的有意的掌控之中。
  前宏期,是佛教以赞布和王室的力量逐步与政治产生联系的时期。佛教传入西藏应追溯到吐蕃王朝时期的赞布拉托托日年赞,之后到松赞干布时他的两位妃子——尼泊尔赤尊公主和汉文成公主都来自信佛国度,传说和史料都有两位入吐蕃时带有佛典和佛像等语,故而将此说成是西藏佛教的开始。松赞干布首先让译师吞米桑布扎创制我们至今使用的藏文。经过三次佛苯斗争中,佛教从一个外教逐渐成为能左右政治的宗教。佛教和苯教之间的第一次斗争,有藏文史书记载,松赞干布因嫉恨苯教,在世仅活了三十四年,由于苯教每年要用大量牲畜做血肉供,故松赞干布禁止苯教。第二次,因赤松德赞年幼无力执政,尤其娘舅大臣妈香掌握一切权力,而妈香只信苯教,他宣布来世可以脱生之说是妄语,禳解今世受鬼神危害的办法是信奉苯教,谁做佛教法事即没收其财产,驱逐至边境。今后只准信苯教,不准信佛教,人死后不准上供养。引来了信佛大臣管赤桑等与他的一场你死我活之争,表面是一场佛苯之争,实质上是一场政治斗争,为信仰问题作为争端开展臣子间的政治争端。第三次,赤松德赞为了弘扬佛法,彻底驱逐苯教,让佛教和苯教徒来一场辩论,佛教徒和苯教徒进行了辩论,结果苯教失败,赞布将苯教徒驱逐到阿里香雄地方,将所有苯教经典收集起来,一部分弃于水中。一部分压在桑耶寺的黑色佛塔下面。制定了关于给活人和死人念经时不得宰杀牲畜做血肉供,除佛教外,不得信奉苯教的法律。而这场辩论也是赞布为了掩人耳目,用这样的方法彻底打到信封苯教者,使佛教能为自己服务。赞布任命巴益西旺布为堪布,宗教的会议安排在小型政务会议之上,给宗教的堪布以大金子的职衔。将他的席位安排在全体大臣之上。赞布赤热巴金时,对佛教僧侣的敬仰更是写进了法律,谁若恶指视僧人就被挖眼睛,谁若恶指僧人即被剁掉手指,把僧侣众列为全社会最高的等级。恶以桑耶寺的建立为标志,佛教正式立足吐蕃,在赞普和王室的支持下,使之在短短一段时间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藏族文化的流向也自此更向,从而造就了藏人千余年来的信佛、崇佛状态。
  佛教对经济的影响
  吐蕃时期藏区尚处在奴隶制社会,社会制度决定经济基础。而松赞干布时期之所以佛教能传入西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在当时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中适应了阶级在政治方面的对于新宗教思想的需要,并不是佛教依靠它自身的力量突然间发展起来的。到赤热巴金时,他是极为崇奉佛教的,故又给每僧人赐七户属民。又是给一些寺院和佛堂拨了土地、牲畜和奴隶,作为寺院和佛堂的固定经济收入。然而从赤熱巴金开始拨供养庄园给寺庙和佛堂的规矩,是从这时起开始的,因此这时的神职人员不仅是出家人也是占有寺庙庄园的地主阶级了,这又是这个社会的经济的一种新形式。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趋势下,赞布朗达玛才决心灭佛。当时吐蕃农区发生了空前的未有的瘟疫、霜雹、旱灾、洪水,给自然灾害一个接着一个,不信佛教的大臣和许多群众都认为,就是因为信奉佛教,才发生了这些自然灾害。这是由于科学不发达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人们把这些自然灾害归之于超自然力量的一种认识。尽管它是不科学的,但在人们看到了佛教之不能抵御自然灾害的情况后,产生了这种心理,是有道理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那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信了佛教以后能抵御自然灾害。这种思想流传至今,目前在一些工业和科学很发达的国家,也还有许多人信奉宗教,并且也有另一部分人认为,这些自然灾害是信教所致。这两种思想都认为,世上的一切自然灾害是来自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在认识论上是一致的。朗达玛赞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利用当时社会上部分群众对佛教的反感和疑惑心理,大造舆论之后,才极其猛烈而又迅速地完成了消灭佛教的工作。那时古国没有群众的这种思想基础可资利用,仅仅从政治和法律上下道命令,不太可能贯彻实行的。
  佛教对文化的影响
  佛教传入藏区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初创时期(佛教传入藏区与苯教殊死搏斗时期)。时间大概约在七世纪至九世纪之间。佛教一驻足吐蕃,即渗入思想领域向政治领域化。而当佛教再度兴起后,小邦的统治者们无不利用、尊奉佛教、使佛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兴盛时期,藏传佛教在这一时期日趋丰满。从制度文化层面,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在经济方面强化了封建农奴制;在文化方面,藏传佛教文化已成为藏人的文化核心和主导文化。当然,这都是在寺院进行的,寺院在藏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寺院首先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它寄托了教民对藏传佛教的全部情感和向往;也是社会矛盾和个人痛苦用宗教这一良药得以“完满”调节、平衡的“神圣”地方。每一座寺院基本上都是这一地区的宗教中心,它负担着教民完成信仰所需的繁杂的全部仪式过程,从而和教民建立起相依为命的深厚关系,起着很重要的社会调控作用。由于没有别的教育补充形式,寺院教育成为藏区传统教育的唯一形式,一地区的寺院也是这一地区的教育中心。一座寺院是一个地区的巍峨恩华中心,起着文化书院和博物馆的作用。丰富的藏书,是经院成为这一地区的图书馆,有着重要的同样是伟大的文化储存作用。藏传佛脚时期的藏族文化精神以佛教哲学和佛教宇宙观为特点。由于佛教的民间化和生活化,藏传佛教文化以其巨大的凝聚力、推动力,使藏族文化有了独具风格的特色。自印度佛教流传至藏区,与西藏土著的本教文化融合使得印度佛教的智慧结晶与藏文化的智慧结晶有了最好的结合,虽然历程中有过很多不合时宜,不和人文的曲折性的进程和矛盾,但终究还在发展,继续向前,为人类的文化留下璀璨的篇章!
  参考书目:
  《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
  《丹珠文存》
  《印度文化史略》
其他文献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种形式的考试制度,这些制度对当时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研究中国司法制度的内容、本质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实事求是地总结其历史经验,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形成及影响,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司法经验。本文主要讲述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科举制度;功能;影响 
期刊
(蓬莱阁景区管理处,山东 蓬莱 265600)  【摘要】:世人皆知晚清名人袁世凯,不全知宋庆者不足为奇,宋庆当年和袁世凯当年同在軍中效力,官阶相同。宋庆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赫赫有名一位名将,74岁高龄依旧上阵杀敌。本文除了介绍这位蓬莱籍名将宋庆镇压捻军、防守边疆、抗击日俄的,通过蓬莱阁相关记载,重点还原名将宋庆对蓬莱家乡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后世人对他的高度评价。  【关键词】:宋庆;蓬莱阁;晚清名将 
期刊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掀起一股海外深造的热潮。在留学热的潮流中,对于异国文化的适应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洋葱理论,奥伯格的跨文化适应阶段理论及约翰·贝里的文化适应策略划分理论为基础,结合对44名留德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并借助数据分析工具SPSS试着探讨中国留德学生跨文化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期刊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1000)  【摘要】:贵州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它比较古朴、自然的民族风情,也创造了有且仅有的人文文化,而在古建筑中,青岩古镇就是一个代表。从明至今,它拥有着许多璀璨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建筑地域特征很强,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民居物质形态,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先民们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特殊文化形态,它具有不可磨灭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青岩古镇;民族工艺;民间
期刊
(齐鲁理工学院,山东 曲阜 273100)  【摘要】:传统居民装饰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宗教特色,有着高度凝练的象征传承和特殊的美学意义。将传统民居装饰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的设计中,一方面有利于传统民居装饰的传承,另一方面为现代民居艺术设计领域提供了更多的元素和灵感。本文应用列举法,从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价值,以及传统民居装饰
期刊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苏北”作为一个地名,污名化的历史始自19世纪上海话中对苏北移民的蔑称,而后在以《风景》为首的众多文学作品的描绘、强调下,苏北便成为了负面文化的符号。  【关键词】:苏北;污名;《风景》;上海话  1.引言  苏北地区作为江苏北部地区的总称,传统上指江苏省境内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泰州、扬州、宿迁、徐州、连云港等地。但是,自晚清以
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生活在川滇交界地带的摩梭人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及独特的生活方式,走婚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风俗之一,随着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逐渐被外界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研究这样一种独特的婚姻方式。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走婚是否会受到冲击也逐渐成为外界所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宁蒗;摩梭人;婚俗;走婚;演变  一、引言  地处我国川滇交界地区
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摘要】: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深入,中国室内设计风格也越来越趋于国际化,这也成为国内室内设计的业内趋势。虽然国际化的室内设计风格为中国的室内设计引入了新的血液,但其严重的同化现象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室内设计行业的民族化和区域化的设计风格,导致了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文化急剧消失,甚至存在完全失去传承的危险,如今,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到
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婚姻文化是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时世的更迭中,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和自身的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对牧区婚姻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着持续而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牧区;婚姻  久治县位于州境东南部,地处青、甘、川三省交界,东南与四川阿坝县毗邻,东北与甘肃玛曲县相接。全县总面积8757.25平方公里,属于纯牧业区,主要牲畜是以藏绵羊、牦
期刊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一下日本纳豆活性成分及保健价值,通过日本纳豆的四种作用阐述出其价值。之后分析了中国豆豉中的营养与活性成分,同样也提出了中国豆豉的几点优势与价值。通过对两者的分析阐述,其所含的酶成分以及氨基酸、维生素等等成分,两者所具有的价值,都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  【关键词】:豆鼓;纳豆;成分;价值  前言:现如今在日本风行的健康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