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寻幽,意韵犹存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ri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西方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的到来不慌不忙,它的离去同样也不紧不慢。这跨越十五、十六世纪两百年左右的时间恰恰像是预先已计算好的,它的存在不仅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显露出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良好的势头。在这时期,“人文主义”思潮迅猛发展,世俗音乐也空前繁荣,一系列多形式的新体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复调音乐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处于全盛时期,宗教音乐的创作形式更具多样性,并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复调音乐在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主调风格音乐的形成,也为古典乃至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发展埋下了伏笔。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追求综合诗歌、音乐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人的真实情感,歌剧也因此应运而生。



  在这个不可或缺的历史时期,相对于音乐体裁的多样和内容的丰富,人们也许更应该关注到这一批批杰出作曲家的涌现,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推动音乐走向多元化。其中包括意大利的音乐大师帕莱斯特里那、法国多才多艺的音乐家拉索(Orlando di Lasso)等。若提及这一时期的英国,威廉·伯德(William Byrd)则无疑是公众浮现于脑海的第一人。由于年代的久远以及当时资料记录的匮乏,作为英國最后一位杰出的天主教音乐作曲家,关于伯德的出生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他是伊丽莎白时代最伟大的作曲家,大约在 1539年至1540年间出生于伦敦,是爱德华六世与玛丽一世的多铎王朝王室音乐家托马斯·伯德(Thomas Byrd)之子。作为音乐家的后代,威廉·伯德从小就展露出卓越的音乐才华,还未成年之时,便已师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托马斯·塔利斯(Thomas Tallis)。
  威廉·伯德一生中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第一个便是1563年,他被任命为林肯大教堂的管风琴师,这也使伯德的名字首次正式出现在文献记录里。1572年,伯德前往伦敦担任皇家圣堂管风琴师。1593年,他移居至埃塞克斯郡的斯通登·梅西(Stondon Massey)以半退休的方式安享晚年。1563年至1572年这将近十年的时间被称为“林肯时期”,这一时期的伯德已渐渐施展其音乐才能,创作了不少作品,大部分为英国教堂音乐作品。1572年至1593年这二十多年的时间被称为“伦敦时期”。此时的伯德在创作上不仅数量呈直线上升式增长,而且在技术方面也显得更为成熟,如1575年出版的《歌集》、1589年和1591年分两集出版的《圣歌集》等都是很好的印证。伯德一生共创作了四百七十多首作品,体裁涉猎范围很广,基本涵盖了当时所有的体裁,结构体系宏大,极具人文主义情怀。
  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写道:“伯德不但是无与伦比的歌唱音乐创作家,还是键盘音乐创作的守护神。他在键盘音乐方面的大量作品都因其非凡的洞察力而出类拔萃,达到了人类双手最有效地使用琴键的程度。”在本期拿索斯发行的唱片中,就收录了伯德十六首羽管键琴幻想曲。这些曲目基本都是由琉特琴和康索特音乐改编成的键盘曲,并深深地扎根于英国的世俗音乐之中。在对位大师伯德的手里,它们成为键盘乐器的最高表现形式。在伯德的这十六首羽管键琴幻想曲中,第一、三、五、十、十二、十四共六首被命名为“前奏曲”,它们结构短小,基本以柱式和弦开始,继而以分解和弦等方式在左右手声部交替进行。英国音乐学家们一致认为第十二首是展现伯德超高对位技术的两首前奏曲之一。
  此外,以“幻想曲”命名的有第二、四、六、七、十一、十五和十六首。其中第二首与第十五首为《G大调幻想曲》,据推测,这两首幻想曲可能是威廉·伯德最早的两首幻想曲,与第四首《A小调幻想曲》相比,虽然在作曲技术上尚不完全成熟,但却充满了创造力与活力。从技术上看,最为精湛的是第十六首幻想曲,这首作品是伯德最为华丽的对位作品之一,作曲家巧妙地将前面两个部分的四度音程的卡农形式进行隐藏在另外三个部分之中,它随着乐曲主题的发展以及中间部分张力的上升才逐渐被显露出来。在这些幻想曲中,最别具一格的要数第八、九和十三首了。这三首作品的创作手法略有不同,均以六声音阶为主题,并将六声音阶作为一个固定旋律不断上下行穿梭在整个乐段之中,继而进行相应的变奏。在第八首《G大调哆来咪法嗦拉》(Ut re mi fa sol la in G Major)中,这个六声音阶的主题出现了十七次,因此这首作品也被一些人认为是为庆祝伊丽莎白统治第十七年而作。
  在英国早期的键盘乐曲中,前奏曲与幻想曲两者基本为同义词,几乎无法区分,都以复调性和即兴性呈现。追溯到伯德的这些作品中,这些特征均在其作品中得以印证,同时这些曲目也无一不显示出伯德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对位高手。对于一个忠诚的罗马天主教徒来说,在那个反对天主教的时期,正是伯德卓越的音乐才华以及作曲家的声誉与威望,使他获得了了女王的保护,让其在宗教迫害期间免受侵扰。伯德备受女王器重还不仅体现于此,1575年,他与塔利斯一同得到女王的授权,允许他们印刷发售一些乐谱,这也许成为伯德作品广为流传并得以保存下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朱晓玫在塞纳河边感受毕加索与伏尔泰的气息  朱晓玫,1949年出生于上海,从小就显示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八岁已经在电台和电视上演奏了。虽然“文革”中断了朱晓玫的学业,但即便身在农村劳动,她也总是找各种机会偷偷练习钢琴。“文革”结束后,朱晓玫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生。1979年,她在周广仁和潘一鸣的帮助下去美国留学。1985年,朱晓玫又从美国前往巴黎深造。1994年,时年四十五岁的朱晓玫终于在巴黎举
期刊
2019天赋钢琴家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圆满举办  2019年1月11日,由天赋钢琴家国际组委会、法国尼斯当代艺术中心、法国Zodiac国际音乐节和北京璐玛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9天赋钢琴家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前门永新华韵传统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  天赋钢琴家系列活动是由天赋钢琴家国际组委会整合国内外一流的钢琴教育资源,携手世界各地政府官方机构、文化教育部门,联合世界著名的音乐节、
期刊
国家大剧院每年都有开年的歌剧盛宴,今年也不例外。作为2018年的“闪亮之作”,法国作曲家马斯内的《泰伊斯》被有幸选中。其实,对于国家大剧院来讲,法国歌剧一直都有着很高的上演率,从早期上演的《卡门》《伊斯国王》,到后来的《霍夫曼的故事》《参孙与达丽拉》,每一部法兰西经典都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留下过深深的印记。而此次《泰伊斯》的上演,更是具有另外的特殊意义。其一,这是十九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
期刊
声景,即“Soundscape”一词,在近些年来的世界音乐领域可以说高频度地出现。它在维基百科里的官方定义是“某种人们能够察觉的声学环境的构件”。它与广义的声学环境(acoustic environment)的区别,在于后者是某一区域内所有的,不讨论明确察觉方向的声学元素的集合。  这册图书名为《大自然声景:一个野地录音师的探索之旅》,作者范钦慧身为台湾田野录音师之一,给出了从城市到野生环境的种种
期刊
说起洛杉矶,除了好莱坞和西区(Westside),多数未曾来过这里的人想到的第一个地方应该就是洛杉矶市中心了。这座有着自我意识的复兴城市,正是洛杉矶爱乐乐团和当代艺术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在过去的十年中也一直发挥着其不断增长的文化吸引力。西蒙斯罗塞尔霍尔表演艺术中心  某一个周日下午,在轻轨南行线纪念公园站台上聚集的人群似乎说明了这一点。他们与那些在北行线站台上等车的零星人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期刊
在世界音乐史上,一个作曲家在短短数月间连续创作六十二首无伴奏小提琴作品,且每首都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技巧和音乐性,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然而,有一位名叫林戈尔的作曲家就完成了这一壮举。2018年3月28、29日,在四川音乐学院聂耳音乐厅,一套连续四场、耗时十一个小时的“马拉松”式原创无伴奏小提琴独奏音乐会成功举行了。  这是一套非常规的音乐会,林戈尔所作的《六十二首无伴奏小提琴独奏曲》由四川音乐学
期刊
助力音乐文化产业,共筑音乐生活方式——2018国际音乐生活展在京举行  第四届国际音乐生活展于2018年7月6日至7月8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  国际音乐生活展紧跟文化市场风向标,以音乐为核心,以创造美好生活为理念,甄选各类乐器、音乐文化及生活跨界类精选品牌,通过跨领域文化产品的展示,打造沉浸式文化场景体验与互动,为行业及消费终端引入全新的音乐生活生态圈和现代音乐生活方式指南。在十九大推进
期刊
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引入中国的新兴乐器,电子管风琴发展至欣欣向荣的今天,仅用了短短三十余年,仿佛經历了一场中国式的神奇冒险。  1985年,电子管风琴首次登陆中国。在日本雅马哈音乐振兴会和雅马哈乐器公司的支持下,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相继开设了电子管风琴的教师培训课程。电子管风琴特殊的演奏形式和广泛的实用性,使得它很顺利地在独奏与各类器乐协奏中得到了充分应用。自1990年起,以
期刊
“悦”,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愉快,喜悦。简单的解释就是:快乐的,让人心情愉悦的。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不仅让自己享受在愉悦中,也可以给别人带来乐趣和启发。  “乐”,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此句选自《礼记·乐记》,这是我国汉学音乐理论中最早的对音乐的诠释。在这本书中还有对“乐”的进一步说明:“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里的物,
期刊
时隔七年,2018年7月4日,曾于2011年到访的“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乐团,再次来到上海大剧院演出。这支形式独树一帜,又来自古典乐界“第一天团”柏林爱乐的“大提琴小分队”,自成立以来就颇受国际乐界的关注。演出当天下午,乐团首席路德维希·匡特(Ludwig Quandt)以及另外三位演奏家索莱娜·克玛瑞克(Solène Kermarrec)、布鲁诺·德勒佩拉埃尔(Bruno Delepelai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