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毛效:领语文教学前行的双翼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_624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和目标。小学语文的有效性,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有效性就是教师的教促进了学生的学,这种促进可以分为短效的和长效的。
  短效,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这种教学效果往往是立竿见影的,是能够短时间内显现的。长效是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提升了语文学习能力。这种效果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培养,效果也可能是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的。短效为长效的基础,长效为短效的积累。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短效、长效不能兼顾的现象。主要体现为:注重接受,漠视能力;机械记背,不讲方法;随听随考,弱化习惯等。这些都是片面的做法,只有“长”“短”兼顾,才是引领小学语文教学前行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一、长效立足于短效,“长”任务化为“短”任务
  
  学生学习语文形成短效积累较易,而形成长效积累则相当困难。这是因为语文知识繁多,并且必须与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扩大知识面结合进行。
  根据语言学习的特性,学生掌握书面语言的能力需要经历一个长效积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落实在一个个的教学短期任务中。具体说来,就是要制定好自己教学的长效目标,再将长效的教学目标化为一个个短效的教学目标,通过落实一个个短效目标来实现长效的教学目标。比如,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是需要时间的,教师可以把这个长任务(语言表达能力)化为短任务,先要求小学生通过从说到写,写好片段,逐步达到能写简单的纪实和想象作文的长效教学目标。可以说长任务孕伏积累,是一种隐性的言语积淀;短任务相机渗透,随机练笔,是显性的,是“趁热打铁”式的小练笔。
  
  二、长效与短效并行
  
  语文教学的长效和短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并行不悖的。追求语文教学长期效果和短期效果应该是同时进行的。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方法、技能都是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的教学效果,而这些长效是贯穿、融合于平时的一篇篇课文教学当中。只有达到了平时教学短期效果,语文教学的长期效果才有可能实现。
  如果教师注重语文教学长效短效兼顾,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让他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和体验,将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片段:
  师:司马迁年纪轻轻怎么就有了写《史记》的志向呢?今天我们把课文作为文献好好地研读研读,然后小组讨论,有条理地概括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这是针对课文设计的问题,表面上看仅仅是语文教学的短效,但让学生讨论并概括出自己的观点,却是时学生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长效体现)
  生1:原因之一是司马迁从小听了乡亲们讲的英雄故事,受到感染。
  生2:(马上补充)那是司马迁从小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
  生3:原因之二是司马迁的父亲要立志编史书。
  生4:(立刻纠正)我们认为原因之二是司马迁受到父亲大志的影响。
  师:大家的观点很有见地,老师也受到不少启发。那你们认为其中哪个原因对司马迁的影响最大呢?请把有关的语段读一读。
  (这一追问并无标准答案,目的在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行知识的拓展与语言训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课文进行个性化地、富有创造性地阅读,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师:(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同学们,这是鲁迅先生对司马迁所著《史记》的评价,要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课后大家可以读一读这部司马迁用毕生的生命与心血写成的辉煌巨著。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
  
  三、长效与短效交叉进行
  
  小学语文教学中追求短效与长效教学,还可以交叉进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需要、教学情况有所取舍,有所侧重:有时一节课或者一段时间可能专门用来进行长效的教学,另一段时间专门用来短效的教学。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惯”篇的教学,教师就要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习惯”篇的时候就要追求教学长效和短效交叉进行。
  以教材三年级下册“习惯”篇为例,两个主题:一是“自主预习复习”;二是“认真完成作业”。“习惯”篇以图说话,就要专门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仔细观察,读“清”、读“懂”图,达到短效。良好习惯的养成即达到长效,绝非一日之功。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所以,还要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之中,从小处入手,每天坚持布置学生预习新课、复习旧知,教师坚持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检查完成的情况。通过多次的强化训练、运用。再加上家长的配合,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和复习的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实验教材正由编者的案头进入课堂,接受实践的检验。实验教材到底怎么样?当前的教学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了搞清这些问题,自2004年下半年至今,我们坚持在学期末组织区域实验教材试用情况调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我们对一年级教材试用情况的调查感受。二年级的调查分别在三、四册期末进行,涉及257个实验班,回收书面问卷调查表514张。通过对调查表的阅读、统计和分析,初步明确了二年级教
编者按  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以来,实施劳动教育不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更是体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靠谁培养人”等教育根本性问题的重要领域。因此,在新时代深入探索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具迫切性和针对性。  劳动教育不仅是助力和增强其他几育的路径和手段,更是育人目标的内在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独特性在于其
身为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科研负责人的费伦猛刚从学校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又在为下一次“教科研”讲座奔忙。近一年,费伦猛为辅导中小学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已进行近50场辅导讲座,面授培训5 100余人,远程培训21 000余人。  “小课题研究”这一诞生于中小学,以教师短期内解决自身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采用适宜方法进行实践改进的研究形式,因其非凡的意义广受中小学重视。当下,“小课题研究”的热度正在持
编者按:  “如何在21世纪培养教师”(How to Prepare Teachers in the 21st Century)是东西方教师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话题,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同样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和挑战。为了探讨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之路,促进教师教育领域学者及同仁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成功承办了第一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本刊特设专栏,推出了几篇关于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峰
《苏格拉底之死》这篇课文,节选自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斐多》(phaedo),用的是杨绛先生九旬之际由英文转译的译本。柏拉图的对话,多以主要对话人的名字作为篇名,斐多是众多追随苏格拉底的青年当中的一个,和朋友们陪伴老师到最后一刻。当一个叫伊奇的人向他打听苏氏赴死的详情时,斐多便讲述了他的老师饮鸩服刑当天,在雅典监狱里和一帮朋友的谈话,谈的是生与死的问题,主要谈灵魂。所以《斐多》的题记是“论灵魂”,伦理
从结构上看,文言文的注文多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提示部分,如“〔子犯请击之〕子犯请求袭击秦军……”中的“〔子犯请击之〕”,用括号作了标记;二是注释部分,如“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文言文注释有两个方式,一是同义注释,二是非同义注释。同义注释是采用同义语言单位对被注释语言单位进行字面的解释,非同义注释是采用非同义语言单位对被注释语言单位进行字外的解释。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也存在着同义和非同义两种注
教学片断    生:读“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师:从这里你能看出洪教头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我从歪戴着头巾可以看出他不是个好人。  生:从挺、歪戴着可以看出洪教头是个蛮横之人。  师:就是这样一个人,林冲是连忙站起采躬身施礼……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到上首坐了。上首是什么地方?想想,这句话该怎样读?  (学生练读。)  师:一个是让。一个是上,这是什么让?  生:“礼让”。 
我的手指曾被纸划破过,于是我很想试试,纸在快速划割的瞬间,能不能切断香蕉?  答案是,不能!  于是,我換了一种方式。  正常情况下,水果刀轻轻一割,纸张就会破,但如果将纸张对折裹在刀刃上再去切香蕉,香蕉可被切成好几段,纸张却依然完好无损!  即使换成切土豆、切苹果,纸张依然不会破!  这是为什么?  原来,裹在刀刃上的纸不仅受到刀刃的作用力,还受到香蕉自身的作用力。这两个力在切香蕉的过程中,使纸
笔者有幸采访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教授,与其畅谈治学之道,分享其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感受一位思想深刻的教育学者的魅力。  问:石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教育理论研究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学者之一。丰硕成果的取得必定有一个长期积累和探索的过程。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教育问题并决定坚决走教育研究这条道路的
编者按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急需在新方向、新定位、新内容、新手段等方面作前瞻性探索。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體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山东省出台相关政策,行政推进初见成效。2017年5月,山东省召开学校自主变革论坛暨义务教育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此次论坛围绕课程建设与改革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