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杯清茶,一本好书,知识的芳香沁入心扉……世界各地有各种各样的乡村图书馆, 每个人也都有对图书馆的温馨记忆。在很多地方,图书馆曾经是地标性建筑,不少人甚至还因而改变了命运。
比利时:书村雷都
夏日清晨,比利时阿登森林里的小村雷都如同往日般寂静,只听得见鸟叫蝉鸣,闻得到花草香与旧书味。这个不足500人的小村庄已有1100年历史,原本名不见经传,如今作为欧洲的第一个书村,已拥有20多家书店,每年吸引20万游客到访。
20世纪50年代以前,当地村民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开始过剩,雷都一度经济萧条,了无生气。
后来,当地的古文物收藏家安斯洛特,受英国海怡书镇的启发,将废弃的马厩和谷仓改造成书店,并在1984年的复活节周末举办盛大仪式,1万余名游客和书商闻声而来,书村由此诞生,雷都得以“复活”,也鼓励了周边国家,陆续发展图书小镇。
一年一度的“书香夜”,是小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当地的书店和餐馆会一直营业到凌晨。从中午开始,游人渐多,一些村民在路边摆起了蛋糕铺、奶酪铺和烤肠铺,树荫下凉风习习,书店里的“书虫”们则沉浸在阅读乐趣中。
比利时有法语、荷兰语和德语三种官方语言,与周边的法国、卢森堡、荷兰、德国等地语言相通,因此当地书店的多语言、多文化特征,也是这个小书村的魅力所在。
有意思的是,村庄里的书店老板也有相似之处,其中一半左右是神采奕奕的退休老人;另一半是只有周末才营业的兼职老板,书店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乡村休闲与爱好的方式。
73岁的吉贝尔斯退休前是比利时空军飞行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雷都经营书店,并很快在此定居,只因为“生活安静、空气新鲜” 。在他的书店里,还有一位82岁的书法老先生德贝斯,他用雅致的英文字体给游客制作名片,并加盖冷杉树叶形状的彩色印章。老先生每月在雷都工作一天,用他的话说,“干活就像在度假”。
小书村的生活多有不便。比如,最近的银行和邮局在10公里以外的城市,最近的医生住在8公里以外的地方,最近的消防车开到村里至少需要30分钟。但村庄贴近自然,远离城市的尘嚣,数不尽的精神食粮,让许多人乐在其中。
尽管如此,在整个书村里,没有一家书店能够将经营作为全部经济来源,书店的主人都需要依赖养老金或者第二份职业。雪上加霜的是,近几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致使雷都的游客数量明显下滑。
目前村里的所有书店都只收现金,因为银行刷卡系统收费不菲。在一家名为“疯狂城堡”的书店里,老板娘范道恩还在使用一台非常老旧而笨重的台式电脑。她提议说:“要尽快走出危机,就应该引进更多语种的书籍,不断想办法,让小书村越来越国际化。”
印度尼西亚:集装箱图书馆
从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城市泗水驱车3小时,便可到达坐落在群山之中的巴都镇,“巴都”在印尼语中意为“石头”。小镇一半以上人口种植苹果,还保存着浓厚的乡村气息。在质朴得甚至有些简陋的小镇上,名叫“阿明”的图书馆,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家喻户晓。即便是在1500公里以外的首都雅加达,许多人对这个名字也不陌生:“就是那个集装箱垒起来的图书馆!”
7个海运集装箱被漆成红、黄、蓝、绿、紫5色,看似随意地堆叠、延伸,构成图书馆的主体。整座建筑由金属、玻璃和混凝土构成,箱式设计工业感十足,与周边的田园民宅形成鲜明对比,丝毫没有不协调之感。在图书馆附近摆摊的兰巴赫说:“我经常看到有人在图书馆下面拍照留念,它已经成为我们镇的地标了。”
负责设计图书馆的工程师乌马拉解释,之所以选择集装箱作为图书馆主体,是有意打破人们对图书馆的刻板印象,尝试以新颖的造型吸引读者入内一探究竟。此外,印尼港口囤积了大量废弃集装箱,回收价格十分便宜,经过整修、喷漆、组合后二次利用,既经济又环保。
“我们还想借助图书馆传达一个理念”,乌马拉说,“这些集装箱曾经载着货物远渡重洋,而阅读也能将人的精神带到更广阔的空间。通过阅读,小镇居民足不出户就能环游世界。”
和外部造型一样,图书馆内部也是以色彩划分区域:二楼绿色集装箱为登记处及随身物品寄存区,椭圆形的白色房间是儿童阅读区;从紫色集装箱拾级而上,便可来到三楼,红色集装箱提供科技及教辅类书籍,黄色集装箱陈列时尚、家居等杂志,蓝色集装箱则为畅销、娱乐书刊阅读室。
管理员迪安·柏蒂薇介绍说,图书涉及教育、休闲、人文、科技等类别,大多为印尼语书刊,也有英语读物。现有馆藏约1万册,馆员定期前往泗水、玛琅等周边城市购买书籍。集装箱图书馆,架上书籍虽然不太多,但排放有序、一尘不染,许多书更是被管理员细心地套上了透明封套。
柏蒂薇说,自2008年底正式开放以来,图书馆每天接待50~80名读者,其中镇里的中小学生占七成以上,周末和考试前夕读者时常破百,来不及“占座”的读者只能席地而坐。
除提供日常借阅以外,图书馆还时常举办主题讲座、讨论、展览等活动,同样十分受读者欢迎。“图书馆不应该只是一个埋头读书的地方,还应该是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意见的公共平台,我们希望更多人组织和参与活动。”柏蒂薇说。
作为公共图书馆,“阿明”向所有民众免费开放,读者不需要办理专门证件,只需登记基本信息即可借阅书籍。此外,图书馆还附带牙科诊所,向当地居民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图书馆馆长伊拉·叶妮塔表示,小镇居民生活并不富裕,设立社区图书馆的目的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雅加达、泗水这样的大城市已经有许多平台,但在我们这样的以农业为主的小镇上,类似的设施并不多。我们希望做些实事,给人们一个阅读、思考、讨论的空间,享受书籍带来的快乐。”
肯尼亚:骆驼背上的“图书馆”
在肯尼亚东北部以游牧部落为主的村落,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通讯和交通十分不便,当地曾有近一半适龄儿童没有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高达85.3%的文盲率远超肯尼亚全国31%的平均数。落后的教育水平极大地制约了东北部的经济文化发展,肯尼亚政府和教育机构一直在思索如何改善这一状况。 当地牧民逐水而生、居无定所的生活使,建立固定图书馆显得不切实际,面对此地半沙漠化的地理特点,肯尼亚国家图书馆加里萨分部的负责人奥洛奇和他的同事,创意性地想到用骆驼送书进村的点子,在1996年创办了骆驼图书馆。从最开始的两头骆驼200本书,发展到现在拥有一套完备的借阅制度、颇具规模的流动图书馆。
每周一到周四,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会准备好骆驼队,为孩子们送去精神食粮。骆驼图书馆以东北部的加里萨和瓦吉尔两个地区作为大本营,9头骆驼分成3队进村送书。队伍中,一头骆驼驮两个盒子,每个盒子装有200本书,另外两只骆驼驮着帐篷和各种生活用品,方便工作人员在沙漠中休息。骆驼图书馆清晨出发,一天之内穿行11公里,为12个定点村落送书。所到之处,无论大人还是孩子,纷纷蜂拥而上,把书拿在手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图书馆为孩子准备的多半是故事书和文化课本,而为大人提供的则是实用的,比如关于农业耕作技巧等等的书,都是最新出版的读物,获得了肯尼亚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每人可以借阅2本书,借阅期限为14天,如果借阅人没有如期归还书籍,整个村落的人都不能再借阅图书。
骆驼队停靠在刺槐树下时,已接近正午。骄阳似火,拂过脸颊的风夹带着沙粒,图书管理员雷士德·法拉将骆驼背上的箱子卸下,取出书本,分发给早已等候在此的孩子们。14岁的露琪亚是个孤儿,她就读的学校位于加里萨的一片松林中,已破旧不堪,尤其缺乏图书。听到骆驼队的清脆铃铛声后,她立刻跑过来,激动地在一堆图书里挑来挑去。“我想成为医生,帮助那些生病的人。”露琪亚的父母在她6岁时死于结核病。露琪亚知道,读写能力是自己实现梦想的基础,更何况,“没有任何事情比阅读更有趣了”。
法拉介绍,像露琪亚这样热爱读书的孩子,每个村落都有许多,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图书馆多年辛勤不辍的耕耘结出了硕果——骆驼图书馆目的学校的教育水准有了显著提升,学生们在国家级的考试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法拉说:“人们的反映很好,现在我们有3500个注册会员,这比许多固定图书馆的会员都多。这里人们的生活很贫困,家长有了钱首先会买食物和帐篷,书籍成了奢侈品。我们为他们送去的正是他们需要而不可得的东西。”
接替退休的奥洛奇之后,法拉成为骆驼图书馆的新任负责人,他和同事们一起,继续实践着骆驼图书馆自创建以来的理念,每周带领骆驼队在村落间巡游,一个村子停留一天。即使是气温超过40℃的旱季,也从不间断。
比利时:书村雷都
夏日清晨,比利时阿登森林里的小村雷都如同往日般寂静,只听得见鸟叫蝉鸣,闻得到花草香与旧书味。这个不足500人的小村庄已有1100年历史,原本名不见经传,如今作为欧洲的第一个书村,已拥有20多家书店,每年吸引20万游客到访。
20世纪50年代以前,当地村民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开始过剩,雷都一度经济萧条,了无生气。
后来,当地的古文物收藏家安斯洛特,受英国海怡书镇的启发,将废弃的马厩和谷仓改造成书店,并在1984年的复活节周末举办盛大仪式,1万余名游客和书商闻声而来,书村由此诞生,雷都得以“复活”,也鼓励了周边国家,陆续发展图书小镇。
一年一度的“书香夜”,是小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当地的书店和餐馆会一直营业到凌晨。从中午开始,游人渐多,一些村民在路边摆起了蛋糕铺、奶酪铺和烤肠铺,树荫下凉风习习,书店里的“书虫”们则沉浸在阅读乐趣中。
比利时有法语、荷兰语和德语三种官方语言,与周边的法国、卢森堡、荷兰、德国等地语言相通,因此当地书店的多语言、多文化特征,也是这个小书村的魅力所在。
有意思的是,村庄里的书店老板也有相似之处,其中一半左右是神采奕奕的退休老人;另一半是只有周末才营业的兼职老板,书店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乡村休闲与爱好的方式。
73岁的吉贝尔斯退休前是比利时空军飞行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雷都经营书店,并很快在此定居,只因为“生活安静、空气新鲜” 。在他的书店里,还有一位82岁的书法老先生德贝斯,他用雅致的英文字体给游客制作名片,并加盖冷杉树叶形状的彩色印章。老先生每月在雷都工作一天,用他的话说,“干活就像在度假”。
小书村的生活多有不便。比如,最近的银行和邮局在10公里以外的城市,最近的医生住在8公里以外的地方,最近的消防车开到村里至少需要30分钟。但村庄贴近自然,远离城市的尘嚣,数不尽的精神食粮,让许多人乐在其中。
尽管如此,在整个书村里,没有一家书店能够将经营作为全部经济来源,书店的主人都需要依赖养老金或者第二份职业。雪上加霜的是,近几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致使雷都的游客数量明显下滑。
目前村里的所有书店都只收现金,因为银行刷卡系统收费不菲。在一家名为“疯狂城堡”的书店里,老板娘范道恩还在使用一台非常老旧而笨重的台式电脑。她提议说:“要尽快走出危机,就应该引进更多语种的书籍,不断想办法,让小书村越来越国际化。”
印度尼西亚:集装箱图书馆
从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城市泗水驱车3小时,便可到达坐落在群山之中的巴都镇,“巴都”在印尼语中意为“石头”。小镇一半以上人口种植苹果,还保存着浓厚的乡村气息。在质朴得甚至有些简陋的小镇上,名叫“阿明”的图书馆,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家喻户晓。即便是在1500公里以外的首都雅加达,许多人对这个名字也不陌生:“就是那个集装箱垒起来的图书馆!”
7个海运集装箱被漆成红、黄、蓝、绿、紫5色,看似随意地堆叠、延伸,构成图书馆的主体。整座建筑由金属、玻璃和混凝土构成,箱式设计工业感十足,与周边的田园民宅形成鲜明对比,丝毫没有不协调之感。在图书馆附近摆摊的兰巴赫说:“我经常看到有人在图书馆下面拍照留念,它已经成为我们镇的地标了。”
负责设计图书馆的工程师乌马拉解释,之所以选择集装箱作为图书馆主体,是有意打破人们对图书馆的刻板印象,尝试以新颖的造型吸引读者入内一探究竟。此外,印尼港口囤积了大量废弃集装箱,回收价格十分便宜,经过整修、喷漆、组合后二次利用,既经济又环保。
“我们还想借助图书馆传达一个理念”,乌马拉说,“这些集装箱曾经载着货物远渡重洋,而阅读也能将人的精神带到更广阔的空间。通过阅读,小镇居民足不出户就能环游世界。”
和外部造型一样,图书馆内部也是以色彩划分区域:二楼绿色集装箱为登记处及随身物品寄存区,椭圆形的白色房间是儿童阅读区;从紫色集装箱拾级而上,便可来到三楼,红色集装箱提供科技及教辅类书籍,黄色集装箱陈列时尚、家居等杂志,蓝色集装箱则为畅销、娱乐书刊阅读室。
管理员迪安·柏蒂薇介绍说,图书涉及教育、休闲、人文、科技等类别,大多为印尼语书刊,也有英语读物。现有馆藏约1万册,馆员定期前往泗水、玛琅等周边城市购买书籍。集装箱图书馆,架上书籍虽然不太多,但排放有序、一尘不染,许多书更是被管理员细心地套上了透明封套。
柏蒂薇说,自2008年底正式开放以来,图书馆每天接待50~80名读者,其中镇里的中小学生占七成以上,周末和考试前夕读者时常破百,来不及“占座”的读者只能席地而坐。
除提供日常借阅以外,图书馆还时常举办主题讲座、讨论、展览等活动,同样十分受读者欢迎。“图书馆不应该只是一个埋头读书的地方,还应该是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意见的公共平台,我们希望更多人组织和参与活动。”柏蒂薇说。
作为公共图书馆,“阿明”向所有民众免费开放,读者不需要办理专门证件,只需登记基本信息即可借阅书籍。此外,图书馆还附带牙科诊所,向当地居民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图书馆馆长伊拉·叶妮塔表示,小镇居民生活并不富裕,设立社区图书馆的目的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雅加达、泗水这样的大城市已经有许多平台,但在我们这样的以农业为主的小镇上,类似的设施并不多。我们希望做些实事,给人们一个阅读、思考、讨论的空间,享受书籍带来的快乐。”
肯尼亚:骆驼背上的“图书馆”
在肯尼亚东北部以游牧部落为主的村落,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通讯和交通十分不便,当地曾有近一半适龄儿童没有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高达85.3%的文盲率远超肯尼亚全国31%的平均数。落后的教育水平极大地制约了东北部的经济文化发展,肯尼亚政府和教育机构一直在思索如何改善这一状况。 当地牧民逐水而生、居无定所的生活使,建立固定图书馆显得不切实际,面对此地半沙漠化的地理特点,肯尼亚国家图书馆加里萨分部的负责人奥洛奇和他的同事,创意性地想到用骆驼送书进村的点子,在1996年创办了骆驼图书馆。从最开始的两头骆驼200本书,发展到现在拥有一套完备的借阅制度、颇具规模的流动图书馆。
每周一到周四,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会准备好骆驼队,为孩子们送去精神食粮。骆驼图书馆以东北部的加里萨和瓦吉尔两个地区作为大本营,9头骆驼分成3队进村送书。队伍中,一头骆驼驮两个盒子,每个盒子装有200本书,另外两只骆驼驮着帐篷和各种生活用品,方便工作人员在沙漠中休息。骆驼图书馆清晨出发,一天之内穿行11公里,为12个定点村落送书。所到之处,无论大人还是孩子,纷纷蜂拥而上,把书拿在手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图书馆为孩子准备的多半是故事书和文化课本,而为大人提供的则是实用的,比如关于农业耕作技巧等等的书,都是最新出版的读物,获得了肯尼亚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每人可以借阅2本书,借阅期限为14天,如果借阅人没有如期归还书籍,整个村落的人都不能再借阅图书。
骆驼队停靠在刺槐树下时,已接近正午。骄阳似火,拂过脸颊的风夹带着沙粒,图书管理员雷士德·法拉将骆驼背上的箱子卸下,取出书本,分发给早已等候在此的孩子们。14岁的露琪亚是个孤儿,她就读的学校位于加里萨的一片松林中,已破旧不堪,尤其缺乏图书。听到骆驼队的清脆铃铛声后,她立刻跑过来,激动地在一堆图书里挑来挑去。“我想成为医生,帮助那些生病的人。”露琪亚的父母在她6岁时死于结核病。露琪亚知道,读写能力是自己实现梦想的基础,更何况,“没有任何事情比阅读更有趣了”。
法拉介绍,像露琪亚这样热爱读书的孩子,每个村落都有许多,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图书馆多年辛勤不辍的耕耘结出了硕果——骆驼图书馆目的学校的教育水准有了显著提升,学生们在国家级的考试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法拉说:“人们的反映很好,现在我们有3500个注册会员,这比许多固定图书馆的会员都多。这里人们的生活很贫困,家长有了钱首先会买食物和帐篷,书籍成了奢侈品。我们为他们送去的正是他们需要而不可得的东西。”
接替退休的奥洛奇之后,法拉成为骆驼图书馆的新任负责人,他和同事们一起,继续实践着骆驼图书馆自创建以来的理念,每周带领骆驼队在村落间巡游,一个村子停留一天。即使是气温超过40℃的旱季,也从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