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管理的中国文化认同教育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国力的飞跃增长, “留学中国”正成为海外留学新热点。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生源之一,来华留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留学生的教学与日常管理,尤其是提升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成为许多教育者关切的问题。
  [关    键   词]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跨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6-0016-02
   随着汉语在世界传播的愈加广泛,许多国外留学生慕名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感受中国文化。另外,也有受到电影电视等影响喜爱武术的各国青年。不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他们都抱着友好交流的心态,从汉语开始学习,逐渐了解中华历史与传统习俗。但在实际教学与日常管理中,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并不高,其直接影响了国外学生留学的动机及动力。因此,剖析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理解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的内涵,分析文化认同的积极影响,提出相关优化策略,对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教育背景
   文化认同的本义为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过程,也就是在文化影响的过程中逐渐认同的事实。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文化认同的定义,首先是对自己形象的认识,其次是差异文化直接的碰撞与融合。而本文所讲的文化认同为后者,是留学生对我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熟悉、区分、接受的过程。例如亚洲国家的留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中华文化,首先在自己国家时亚洲国家的学生会在历史或者平常生活中接触到中华文化;其次在过去亚洲国家拥有相差不大的风俗习惯等等,在来到中国后,能够很快适应彼此的差异。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有将近50万名来华留学生在我国大陆高校进行学习,他们来自196个国家,排名靠前的分别是韩国、泰国、巴基斯坦、印度和美国。虽然大多还是亚洲国家,但美国、法国等其他国家的留学人数也在逐年递增,依照国家颁布的法规,高校应对来华留学生在中华文化和各地风俗等方面进行教学,以此来促进其尽快融入环境、完成学业。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高等学校的来华留学生日益增长,国家对来华留学也是非常支持的,留学生的往来有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使国家之间更加理解,增大在国际平台的影响力。因此,应重视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其文化认同感,有助于提升国际形象和增强全球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二、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教育困境
   (一)文化传播不足
   来华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在来之前对中国基本陌生,对我国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大多都不了解,不一样的文化差异让许多留学生感到为难和不舒适,这种不舒适对他们的留学事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我国文化对他们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特别是汉语为表意文字,需要学习拼音和字形,在不同语境下同一汉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语言是来华留学生的基础,大多学生在留学之前都不了解中国,更不要说掌握汉语,来到中国后中国文化与自己国家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在学习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阻碍。
   (二)文化认同度不高
   从上述情况可知,大多来华留学生对我国的文化认识较低,而语言不畅也会导致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较低。在实际留学中,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留学生和普通学生的住宿不会分在一起,课程也不会在一起进行,基本都是单独宿舍和单独进行课程,刚到中国的外国学生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不易顺利地直接交到中国朋友,也无从得知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无人讲解的情况下,对中国的许多习俗存在認知偏差。长此以往就会出现留学生旷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汉语内驱力不足等现象,即使这样的情况是极为少数的,但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反思,考虑使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华大家庭。
   (三)文化认识较为浅显
   现如今,留学生还是从课堂中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开始阶段的课程需要学习汉语拼音、书写等知识,基本不会涉及中华文化,而接下来的阶段才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习俗,但这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部分学生并不是长期学员,他们在短暂接触汉语学习后就离开,缺乏继续了解文化知识的途径。因此,大多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较为浅显,需要加大文化知识的传播力度。
   (四)文化冲突阻碍认同
   在留学生的实际学习中,文化冲突的产生是很普遍的。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点:(1)他国文化与我国文化之间的冲突,这是必然的,文化习俗差异较大的国家在面临冲突时所产生的误解也会更大;(2)教师面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如果教师对某一文化带有一定的偏见,那么也必然会产生冲突;(3)留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如果都以自己国家的风俗习惯看待他国学生,冲突的产生也是不可避免的。上述几种冲突都会影响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吸收和文化认同。
   三、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的积极影响
   (一)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来华留学生在学成回国后,已经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认同。在其回国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及时渗透我国“和平”的外交理念,使更多人正确看待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将我国“以和为贵”的声音传播得更加广泛,为我国在国际上的发展营造更加友好的氛围,在塑造和平友爱的大国形象的同时,提高中国的国际名声。
   (二)改善留学生文化冲突带来的不适
   通过之前的描述可知,留学生来到异国他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只是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大小不同,亚洲国家的留学生相对来说较小,西方国家的相对较大。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可以积极引导留学生参与到富有中国特色的风俗活动中,尽量与中国学生多接触多沟通,在和中国学生的交往交流中消除陌生环境的紧张、抑郁等消极状态,避免对留学事业带来不好的影响。    (三)提升国际化高校的软实力
   随着全球化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相互合作,高等教育的交流也属于其中之一,高等教育开始国际化。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留学氛围,形成良性循环,加大了国际人才的往来和互通,可以提高高等院校的国际影响。因此,拥有来华留学生的高校应注意营造浓郁的中华文化氛围,使留学生从课堂到课外都身处中华文化中,将优秀的文化知识贯彻至课内课外,加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四、影响文化认同的措施
   (一)提升留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来华留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一道门槛,只有留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才能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专业学习。许多来华留学生在来之前并未掌握汉语,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对学生文化认同有着重要作用,是其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能力,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讲解拼音、字形、语法等基础知识,还要把课堂当成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途径。在留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感到疲乏时,教师可以趁机引入相关联的字意、词意和有关故事。例如,在讲解成语时,许多留学生会感到莫名其妙和不理解,教师可以为其讲解成语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做法,既能使留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意思,也能提升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自然而然地传播中华文化。
   (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来华留学生在我国留学时所待环境时间最多的还是校园,因而营造充满中华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必要的。各个高校可以多举行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例如品茶、赏月、赛龙舟等,使来华留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在留学生的积极体会中消除不适感,学到一些与课本上不同的人文知识。
   (三)学习其他国家的留学管理经验
   不同国家与学校,面对如何使留学生尽快开始文化认同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我国的留学管理虽已逐渐成形,但在其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需要向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国家学习。在我国,大多的留学生由教师统一管理,是住在留学生公寓的,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会为刚到的留学生提供生活导向册子和当地人住宿。这种住到当地人家中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留学生了解我国人民的真实生活,体会到真正的风俗习惯以及在语境中快速提升语言能力。因此,我国在面对留学生的认同冲突时,也可采用这种办法幫助其缓解前期的不适感。
   五、结语
   我国千年的文化精髓传承为我们留下了最为优秀的软实力,在进行文化传播时离不开深厚的文化背景。我国自古流传“以和为贵”的外交观念,现在的内在本质为核心价值体系,在世界平台上拥有非同一般的特色。来华留学生学业有成后,从我国所学的文化知识、感染的价值观等都会给他们今后的生活、思想带来变化,也会改变更多人对中国的态度。因此,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是提高国家文化输出的重要路径之一。
   在对来华留学生实施教育时,应更加注意教学质量和教学形象,营造浓郁的中华文化校园氛围,举办富有民俗特点的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积极影响,提升我国留学服务管理者的业务能力,使留学生拥有更加美好的体验,促进留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使其成为对外传播我国文化的最好宣传员。
   参考文献:
   [1]任一弘,施广东.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变化的现状研究[J].智库时代,2017(14):245-246.
   [2]洪子杰,黄之静,罗欢,等.来华留学生管理中文化冲突问题与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19(9):86-88.
   [3]黄慧.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研究[J].教育评论,2017(12):40-43.
  编辑 曾彦慧
其他文献
国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可以以高校国防教育作为推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与此同时,还应该明确思想政治
[摘 要]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特殊场域中,讲好中国故事有着极为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新时代,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前,需要回归到什么是“好”的标准这一根本问题上。高校思政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评价标准包括:理论与实践的同频联动;情感与价值的耦合统一;形式与内涵的互彰共进。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理论课;中国故事;评价标准;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
[摘 要] 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资助”思想逐步进入大众视野。这些理念的施行具有积极的育人价值。“精准教育”作为“精准资助”相关理念的延伸,将其纳入思政育人的视野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具体化。由此,对精准教育理念的研究以及对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探索,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意义重大。  [关 键 词] 精准教育;精准思政;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在高职院校餐饮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餐饮服务课程属于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教学内容.在高职餐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训环节属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
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提升,对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进行论述,首先指出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而后给出应对策略,包括改革传统思政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广泛开展,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抓手。我国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也步入新时代。在新时代,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为此,高校要在重视创业教育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将思想教育融入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中更好地
高职院校学生选择商务日语专业的内在动机主要是喜欢日语和对英语学习感到倦怠,外在动机主要是日语人才就业的前景广阔,种种原因致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颇为消极.对商务日
[摘 要]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大学生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承担着国家建设重任,对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促进作用。而民族精神作为新时期高校教育中重要的培养内容,对促进大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主要围绕大学生民族精神进行探讨,阐述中华民族精神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分析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当代大学生;
当前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教育理念与实效、教育目标与方式等方面互相背离的现象,使思政课优秀课堂文化的营造成为必要的解决
教学名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地方院校要积极发挥教学名师的作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可以从师德师风职业操守、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交流分享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