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大学生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承担着国家建设重任,对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促进作用。而民族精神作为新时期高校教育中重要的培养内容,对促进大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主要围绕大学生民族精神进行探讨,阐述中华民族精神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分析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6-0012-02
   民族精神指的是文化传统、心理特征和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国家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大学生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任,为更好地发挥其力量,应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但现阶段,我国高校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中依旧存在一定问题,尚未达到理想效果,应及早采用有效措施改进培养方式,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水平。
   一、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经过长期历史实践逐渐发展而来的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思想内涵,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和动力。而在五千多年的长期历史发展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民族精神,已经成为支撑我国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培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族精神培育是提升大学生民族素质的客观要求
   通过加大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力度,可提升其民族情感、自豪感、气节和自信心,提升其内在涵养,能够帮助大学生逐渐形成理性认知。
   (二)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是实现民族复兴和祖国建设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希望,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可提升其建设国家的决心,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促进作用[1]。
   (三)民族精神培养能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高校通过各种相关课程和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利于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和问题
   现阶段,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中,依旧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时代性
   當下很多高校在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中,未对具体教育内容进行梳理与合理安排,安排的活动较为零散,民族精神培育实践活动缺乏深度,具体教学中主要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2]。
   (二)民族精神培育方式落后,培养路径少
   对民族精神培育课程相关内容重视程度不足,主要以说教和硬性知识灌输方式为主,新时期课堂中推荐应用的探究性学习法、情景教育法和实践学习法等方式使用较少,甚至不使用。在具体教学中,通常思想政治理论课才会涉及民族精神方面的内容,其他课程涉及较少。此外,思想政治教学中关于民族精神培育实践活动较少,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
   (三)民族精神培育效果较差
   即便近年来很多高校已经提升了对民族精神培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总体而言培养效果欠佳,部分学生在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后依旧存在社会责任感不强,诚信品质、艰苦奋斗精神和竞争协作精神缺失现象。
   (四)培育机制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进行民族精神培养对学生发展和高校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性,甚至部分高校已经建立民族精神培育小组。但由于人员、经费不足,导致难以建立完善的民族精神培育机制和考评体系,影响了民族精神培育工作开展的系统性和长效性。[3]
   (五)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
   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活、教育和社会生产等方面受到严重冲击,高校学生对社会冲击接受能力较弱,受西方国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文化渗透,以及外来新鲜文化事物影响,在东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融合中,大学生精神意识受到一定影响,导致民族精神培育工作受到一定冲击。
   (六)受网络文化影响较为严重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条件下,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文化和思想的冲击,网络平台给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提供更多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七)尚未形成教育合力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中,为保证教育效果不能仅依靠学校,应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提升教育水平。但我国现阶段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中,主要教育依旧停留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相应的教育内容重视程度不足。[4]
   (八)受大学生特点和教育现状影响
   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精神状态尚不稳定,对社会充满好奇,易受各种思想、文化和负面意识影响。同时受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内容与时代要求脱节影响,导致教育实效性不足,实际培养效果不理想。    四、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对策
   民族精神指的是在历史长期发展中一个民族孕育形成的精神状态,是民族绵延发展的重要纽带,要想实现国家发展必须重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而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承担着实现民族复兴和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责任与使命。同时民族精神是综合素养培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对实现国家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关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加大教育力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5]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
   当代大学生具有精力充沛、思想活跃、上进心和求知欲强烈的特征,但他们本身思想尚未成熟,缺乏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易受外界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影响,在处理问题时,通常从个人经验和个人习惯出发,对社会环境缺乏理性和客观判断,做事缺乏意志力和恒心,遇事易冲动,易走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但同时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适合的教育方式,可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和思想。而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高校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在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中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养成高尚品质和健康心态。进行具体授课中,可适当以民族精神相关事件为案例,并使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适当进行解说,改变以往全程理论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应提升对社会热点和实事的关注度,将时事政治等信息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升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关注度,并通过与学生探讨,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民族精神。
   (二)利用网络拓展民族精神培育新渠道
   大学生是互联网主要用户群,其课余生活多数与互联網相关,因此,应发挥互联网作用,为民族精神培育拓宽新渠道。这就需要高校做好网站建设工作,向学生推送或建立质量高、容量大和吸引力强的“红色网站”或“红色论坛”,利用网络加强爱国主义等思想宣传。同时可设置专家在线问题解答论坛,为学生心理方面问题的解决提供渠道,及时解决学生问题,防止其走向歧途。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实现民族精神培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应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首先,应及时对宣传栏内容进行更新,确保与时俱进,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其次,发挥校园文化广播站作用,适时播放与民族精神相关的故事。再次,采用挂文明标志牌的方法,营造民族精神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最后,定期播放爱国主义影片,提升学生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程度,增强其爱国主义精神。[6]
   (四)发挥社会实践活动作用
   适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中,应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力量,提升民族精神对学生的影响力,进而实现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如利用周末时间到敬老院和福利院进行公益服务,这对培养学生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具有良好效果。
   (五)健全民族精神培育机制
   在完善民族机制指导下,可明确民族精神培育工作开展的责任,促使不同部门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利于加大教育力度。因此,在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中,应发挥完善培养机制作用,通过建立完善领导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教育力度。[7]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对教育进行优化升级,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发展需求。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培养内容,为发挥其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促进作用,应掌握民族精神培育现状,以及具体开展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早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发挥社会实践作用等方式,提升教育水平,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韩献珍.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7(11):96-97.
   [2]邵蓉蓉,蔡普民.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6):20-21,80.
   [3]卢佳明玥.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8(1):106-107.
   [4]许伟,冯君伸,王梦涵.新形势下全球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3(1):86-87.
   [5]张翠平.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8):224-225.
   [6]许伟,冯君伸,王梦涵.新形势下全球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科教导刊旬刊,2017,25(36):251-252.
   [7]张慧双.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机遇与挑战[J].法制博览,2016(11):276-277.
  编辑 曾彦慧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参与式教学中,因为学生必须共同努力解决难题,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兴奋度,提高了他们的合作与协作水平。学生表现出了更多的兴趣,并且非常渴望学习,他们学习的动力也在增加。他们很高兴在小组中讨论任务,直到他们找到解决方案。课程也变得更加有趣,从而减轻了学生学习的恐惧和压力。  [关 键 词] 教育改革;高等院校;学习参与度;课堂参与感;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今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日。在6月15日上午召开的纪念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受党中央委托,发表了重要讲话,向人民日报的全
[摘 要] 面对珠三角轨道交通和智能装备高端制造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具有高职业素养和精湛技能复合人才现状,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了通过职教云搭建多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校企共建双师工作室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构建基于多专业师生项目团队,以机电产品售后服务、职业技能竞赛、企业产品研发、创新创业项目为团队工作任务。基于双师工作室多专业协同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取得系列成果和
国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可以以高校国防教育作为推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与此同时,还应该明确思想政治
[摘 要]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特殊场域中,讲好中国故事有着极为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新时代,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前,需要回归到什么是“好”的标准这一根本问题上。高校思政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评价标准包括:理论与实践的同频联动;情感与价值的耦合统一;形式与内涵的互彰共进。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理论课;中国故事;评价标准;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
[摘 要] 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资助”思想逐步进入大众视野。这些理念的施行具有积极的育人价值。“精准教育”作为“精准资助”相关理念的延伸,将其纳入思政育人的视野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具体化。由此,对精准教育理念的研究以及对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探索,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意义重大。  [关 键 词] 精准教育;精准思政;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在高职院校餐饮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餐饮服务课程属于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教学内容.在高职餐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训环节属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
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提升,对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进行论述,首先指出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而后给出应对策略,包括改革传统思政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广泛开展,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抓手。我国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也步入新时代。在新时代,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为此,高校要在重视创业教育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将思想教育融入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中更好地
高职院校学生选择商务日语专业的内在动机主要是喜欢日语和对英语学习感到倦怠,外在动机主要是日语人才就业的前景广阔,种种原因致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颇为消极.对商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