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是检验学生对文本解读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老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古人曰: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有效的提问和理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提问呢?
一、把握提问的“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发明千千万,关键是一问。一个好的问题会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萌芽,达到培养学生好问善思的目的。老师要使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有思考性,就必须对文本进行细细地解读,弄清文章的要旨。因此,课堂提问时要把握好提问的“点”。
所谓提问的“点”,就是教师应该在什么地方设计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问题。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应当选择以下的“点”。
1、在课文题目处提问。别小看一篇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表情达意、揭示主题的突出作用。对于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应设计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2、在关键字词处提问。一篇文章、一段文章一般都有一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在阅读理解时,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词语,设计恰当的问题,采取层层剥茧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懂文本的要点。如果老师问题设计得巧,学生往往会对这样的段落印象深刻,重难点会迎刃而解。
3、在情节的拓展处提问。一些课文的故事情节本该结束了,但是我们老觉得学生学完后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对情节进行拓展,会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老师要抓住情节拓展这一契机,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教完了《穷人》一文,老师可设计桑娜拉开了帐子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大家在讨论中逐步明白桑娜关心他人美好的心灵。同学们争先恐后到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4、在课文的重难点处提问。围绕课文的重难点,设计课堂提问,这对突破文章的中难点作用巨大。如果问题提得得当,文章的重难点极易突破,学生学习起来就不感到困难重重。我们老师要紧紧抓住文章的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为学生理解文本铺平道路。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课文的重点是通过文本的朗读,了解陈赓和小红军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根据这一重点,我在设计问题时,围绕小红军与陈赓的对话段落,分别找出两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然后问:你认为小红军说的是真是假?他为什么要骗陈赓?这一问,就把小红军那种勇于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崇高品质体现出来。
5、在重要标点处提问。重要的标点,是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引起我们思考和注意的标点,如:?!……等,在文本中遇到这样的标点符号,我们千万不可视而不见,他往往蕴涵了语文教学的许多要素,要加以重视。《海底世界》一文中有两处使用了省略号,这样的教学资源不能浪费,在阅读理解时可问: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把它再补充一两句吗?学生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明白了省略其它的声音,可以补充“有的像青蛙一样呱呱,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有的像小鸡一样叽叽”等。
二、把握提问的“度”
课堂提问是老师的一种教学行为,它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叫答(教师叫某个学生或学生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这几个环节。课堂提问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故意问倒学生。老师提问时,要站在孩子的高度,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特点,恰当把握提问的“度”,做到张弛有度,难易适度。
1、注意提问的密度。过去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满堂灌的倾向。我们的一些老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一味地讲,往学生的头脑中填塞知识,而不去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倾向,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合作探究的教学,课堂上因此也出现了满堂问的情况,老师一个接一个地问,学生一个接一个到答,看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其实也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疲于应付。
课堂教学一定要注意提问的密度,做到有张有弛,张弛有度。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老师根据文章的特点,采取了问、读、讲、诵、问的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老师问:这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采用了怎样的构段方式?学生初步明白从总起到分述再到总结的典型的段落结构后,接着让学生动手划一划写了南沙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在学生理解熟读后,老师又问:文章是怎样写出景物特点的?引导学生得出作者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运用打比方等办法来写景物的特点。最后,让学生熟读成诵后质疑。这样,问题的密度适宜,有思考性,避免了那种一问一答,问问不休的毛病。
2、注意提问的坡度。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入求知的高度。学生认识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遵循这一认知规律,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有效实施。提问当然也不例外。《争论的故事》一文,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问:兄弟俩争论什么?他们是怎样争论的?当学生弄明白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到读,再问:兄弟俩争论的结果怎样?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初步能说出不能只说不做,一味地争论只能丧失机会的道理后,我又问: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这样的提问由易到难,学生的思维就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3、注意提问的难度。课堂提问归根到底是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弄懂课文的写作方法,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老师课堂提问既不可让学生不假思索,也不能使学生面面相觑。这就要把好问题的难度。老师对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要有思考性,启发性,真正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三峡之秋》一文中,当学生读到三峡不同时间的景色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找一找描写景色的词语,想一想每一处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学生通过朗读,通过思考,逐步感受三峡之美。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是《学记》中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应努力的方向。我们的课堂提问应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在合理的、关键的地方问,注意问题的难易度,使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一、把握提问的“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发明千千万,关键是一问。一个好的问题会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萌芽,达到培养学生好问善思的目的。老师要使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有思考性,就必须对文本进行细细地解读,弄清文章的要旨。因此,课堂提问时要把握好提问的“点”。
所谓提问的“点”,就是教师应该在什么地方设计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问题。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应当选择以下的“点”。
1、在课文题目处提问。别小看一篇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表情达意、揭示主题的突出作用。对于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应设计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2、在关键字词处提问。一篇文章、一段文章一般都有一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在阅读理解时,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词语,设计恰当的问题,采取层层剥茧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懂文本的要点。如果老师问题设计得巧,学生往往会对这样的段落印象深刻,重难点会迎刃而解。
3、在情节的拓展处提问。一些课文的故事情节本该结束了,但是我们老觉得学生学完后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对情节进行拓展,会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老师要抓住情节拓展这一契机,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教完了《穷人》一文,老师可设计桑娜拉开了帐子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大家在讨论中逐步明白桑娜关心他人美好的心灵。同学们争先恐后到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4、在课文的重难点处提问。围绕课文的重难点,设计课堂提问,这对突破文章的中难点作用巨大。如果问题提得得当,文章的重难点极易突破,学生学习起来就不感到困难重重。我们老师要紧紧抓住文章的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为学生理解文本铺平道路。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课文的重点是通过文本的朗读,了解陈赓和小红军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根据这一重点,我在设计问题时,围绕小红军与陈赓的对话段落,分别找出两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然后问:你认为小红军说的是真是假?他为什么要骗陈赓?这一问,就把小红军那种勇于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崇高品质体现出来。
5、在重要标点处提问。重要的标点,是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引起我们思考和注意的标点,如:?!……等,在文本中遇到这样的标点符号,我们千万不可视而不见,他往往蕴涵了语文教学的许多要素,要加以重视。《海底世界》一文中有两处使用了省略号,这样的教学资源不能浪费,在阅读理解时可问: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把它再补充一两句吗?学生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明白了省略其它的声音,可以补充“有的像青蛙一样呱呱,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有的像小鸡一样叽叽”等。
二、把握提问的“度”
课堂提问是老师的一种教学行为,它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叫答(教师叫某个学生或学生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这几个环节。课堂提问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故意问倒学生。老师提问时,要站在孩子的高度,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特点,恰当把握提问的“度”,做到张弛有度,难易适度。
1、注意提问的密度。过去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满堂灌的倾向。我们的一些老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一味地讲,往学生的头脑中填塞知识,而不去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倾向,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合作探究的教学,课堂上因此也出现了满堂问的情况,老师一个接一个地问,学生一个接一个到答,看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其实也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疲于应付。
课堂教学一定要注意提问的密度,做到有张有弛,张弛有度。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老师根据文章的特点,采取了问、读、讲、诵、问的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老师问:这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采用了怎样的构段方式?学生初步明白从总起到分述再到总结的典型的段落结构后,接着让学生动手划一划写了南沙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在学生理解熟读后,老师又问:文章是怎样写出景物特点的?引导学生得出作者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运用打比方等办法来写景物的特点。最后,让学生熟读成诵后质疑。这样,问题的密度适宜,有思考性,避免了那种一问一答,问问不休的毛病。
2、注意提问的坡度。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入求知的高度。学生认识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遵循这一认知规律,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有效实施。提问当然也不例外。《争论的故事》一文,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问:兄弟俩争论什么?他们是怎样争论的?当学生弄明白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到读,再问:兄弟俩争论的结果怎样?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初步能说出不能只说不做,一味地争论只能丧失机会的道理后,我又问: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这样的提问由易到难,学生的思维就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3、注意提问的难度。课堂提问归根到底是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弄懂课文的写作方法,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老师课堂提问既不可让学生不假思索,也不能使学生面面相觑。这就要把好问题的难度。老师对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要有思考性,启发性,真正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三峡之秋》一文中,当学生读到三峡不同时间的景色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找一找描写景色的词语,想一想每一处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学生通过朗读,通过思考,逐步感受三峡之美。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是《学记》中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应努力的方向。我们的课堂提问应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在合理的、关键的地方问,注意问题的难易度,使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