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士林 百年西餐的前世今生

来源 :餐饮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72559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起士林坐落在南河沿大街上,相比旁边的东来顺,它的门脸让人无法想象这是一家经历百年沧桑的老店的分店,拾级而上,翻开军绿色的棉布帘,思绪似乎随着眼前的景色一起回到了80年代甚至更久的年代。昏暗的灯光下,桌椅整齐的排列,正中间的椭圆形吧台让人想起了旧时的俄罗斯水兵——身着制服的水兵在吧台上点一杯鸡尾酒,然后陪着姑娘跳起那个年代的舞蹈。
  起士林是张爱玲笔下最爱的天津味道。让她不思量却难忘的是“姨奶奶不喜欢我弟弟,因此一力抬举我,每天晚上带我到起士林去看跳舞。我坐在桌子边。面前的蛋糕上的白奶油高齐眉毛,然而我把那一块全吃了,在那微红的黄昏里渐渐盹着,照例到三四点钟,趴在佣人背上回家。”让她每每在睡梦中闻到都会忍不住食指大动的是“在上海我家隔壁就是战时天津新搬来的起士林咖啡馆,每天黎明制作面包,拉起嗅觉的警报,一股喷香的浩然之气破空而来,有长风万里之势,且又是最软性的闹钟,无如闹得不是时候,白吵醒了人,像恼人春色一样使人没奈何。有了这位芳邻,实在是一种骚扰。”起士林的面包和咖啡似乎是张爱玲浓得化不开的念想。而同样有着这份浓情的还有跟随起士林一起成长的那一批人。
  一个军礼一家店
  说起起士林,就不得不从天津起士林说起。1901年,德国人起士林在天津解放北路青年宫对面开了一家小餐馆,起士林能够在天津开餐厅,还跟袁世凯颇有些渊源。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之后,各国士兵分头驻扎在天津各处。在德国兵营的伙房中,二等兵阿尔伯特·起士林做出的饭菜美味可口,深得官兵喜爱,兵营中上上下下都知道他的能耐和来历:参军前,阿尔伯特·起士林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御用厨师,据说1896年李鸿章访问德国时,起士林亲手为他做过西餐。
  袁世凯督直后,为了与各国驻津外交官搞好关系,经常在天津举行酒会。中餐吃过几轮后,袁世凯想到了请洋人吃西餐,于是阿尔伯特·起士林应袁的邀请出山。为了这在中国做的第一次宴席,起士林做了很多准备。他在各国菜系中精选了法、德、俄等国的几个拿手菜,冷菜、热菜互相补充口味,又精心调配了开胃的红菜汤,这顿饭让袁世凯和各位政要吃的“赏心悦目”。兴致之余,袁世凯想见一见为他做菜的洋厨师:一来表示对他菜品的满意,二来让在座的洋人看一看袁总督待人接物的礼数。
  起士林不但菜品做得好,而且礼仪掌握得很有分寸,再加上他在中国几年学的比较流利的汉语,让袁世凯非常高兴,于是袁世凯让人拿出100两银子赏给他。受宠若惊的阿尔伯特没有顾上自己还穿着厨师服,双脚一碰,抬手向袁世凯行了一个军礼表示感谢,标准的军姿和雪白的厨师服形成的反差,逗得在场人一阵大笑。第二天,这件事就在天津城流传开了,一时间,对于起士林做饭的技术越传越神,许多天津有钱人都恨不得也亲口尝尝西餐是个什么味。
  传承百年的生意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被法国人逼迁,起士林搬到了今天的位置——浙江路33号。现在的起士林拥有一座四层楼高的欧式建筑,始建于1940年。整个建筑的石料全部是用轮船从欧洲运送到天津的。这座由英国建筑师设计建造的四层欧式洋楼,从天空俯瞰像一个硕大的元宝,最初它面向五条马路,每逢下雨天,雨水都会倒流进起士林,取招财进宝之意。
  元宝形只是一个寓意,要真正做到招财进宝还要靠辛勤的努力。起士林西餐厅创办之后,阿尔伯特·起士林每天都是店里上班最早的人,5点钟起床去烤房指挥雇员干活。晚上商店关门以后,他是最晚上床的人。他做得辛苦又会经营,在天津的事业很快就发展起来。
  那时候起士林店里的中国雇员多达60人,阿尔伯特·起士林对员工秉承着聪明肯干就有嘉奖的经营之道,在起士林工作的员工工资比在别的店要高,甚至中国雇员中的高级厨师和主管起士林还会给他们买房子。
  在起士林看来,餐厅的声誉比什么都重要,顾客到起士林西餐厅就餐或者买糕点,首先是买卖双方的感情,这才是维系双方的纽带。而且,他还坚持起士林餐厅决不能做偷工减料的事。这个宗旨贯穿百年,至今仍然是起士林西餐厅信奉的宗旨。在北京起士林西餐厅坐定之后,老板便让我们品尝他们自家的拿破仑和苹果派,拿破仑中厚重的黄油味道丰满,苹果派中片片大块苹果足见真材实料。
  百年起士林靠的就是经典的口味,靠的就是父一辈子一辈原汁原味的技术传承。很多食客都说,吃了起士林这么多年,味道始终如一。如今,起士林更以“中国驰名商标”的身份走在更加辉煌的路上。
  风雨飘摇中一路走来
  历经111年,从清末一直走到今天,起士林面临过动荡的社会、面临过残酷的战争、面临过老板战亡的噩耗,但这一切都没有成为阻挡起士林前进的动力。现在的起士林,有天津店、北京店、北戴河店三家店,但无论是老店还是新店都遵循着自己的百年传统,为那些钟爱它的顾客敞开着大门。
  历史上,孙中山曾对这里情有独钟;解放后,周总理点名扶植,使其能够胜任接待外交活动;1997年,起士林为邓小平同志做了最后一个生日蛋糕。据说在起士林刚刚来到京城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头发花白的老人在这里用餐,他们说年轻时到天津就常去起士林,在这儿可以追寻逝去的青春。
  北京起士林以德式和俄式菜肴为主,走着低调简朴的路线。这是为了迎合当年那些留学俄国的知识青年,也是为那些支援北京时来到北京的天津老饕。起士林西餐厅推出的外焦里嫩的黄油炸鸡卷、奶汁和芝士做成的特色金牌菜奶汁烤鱼都是家喻户晓的俄式名菜;酸猪蹄、啤酒烩牛肉则是德式代表菜;而像罐焖牛肉、蔬菜烤鱼、奶油栗子粉等也都是在国内外获过大奖值得向食客特别推荐的。
  就在采访结束之时,一对青年走进餐厅准备就餐。北京店的经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虽然我们的食客已经逐渐老去,但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新一代的食客又回到了这里。起士林的精神在传承,起士林的食客也在传承。”
  时间的齿轮可以摧枯拉朽,但是在时间的洗礼之后,留下的是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如北京店墙上相片上起士林亲手制作的蛋糕,虽然经历百年,现在看来依旧无法超越。
  编辑 刘金金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的今天,有没有一个具体化的自然的概念?在互联网、物联网时代,有没有一个能满足人类接近自然并与之融合的愿望的地方?如果你在寻找答案,有一本书,你一定要看一看。  羌族女作家杨素筠在她最新出版的作品《原乡》里,向读者展示了她的故乡——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传递了来自这片土地上的乡音:自然、亲切、浪漫,让人难忘。  嘉绒,意思是“农耕的山谷”。这是一片从成都平原向西北方、由平原向山脉的过渡带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个角落为那些逝去的似水流年所保留,也许是某个车站,也许是某座校园,也许只是一条宁静的小路,连接着让你心动的一段故事……而本期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们,在时间坐标的远端,因为某种机缘见证了一家饭馆的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并在无数次的一粥一饭之间,与这些餐馆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从某种意义上说,餐馆也是一个小舞台,上演着人生的相聚分离、悲欢沉浮,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能与餐馆发生联系:满月酒、高考
期刊
我对面的王清一头微卷的及肩短发,皮肤白皙,身材修长。她戴着眼镜,说话声音轻而温婉,偶尔还会为自己的不善言辞流露出一丝拘束和歉意。这个女老板既不像阿庆嫂,也不像佟湘玉,更像是一位斯文的老师或学者。就是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用了10年的时间把一家陕西风味的饭馆在京城经营得风生水起。  2004年初,王清在一位陕西朋友的鼓励下,在京城朝内南小街开了一家名为“秦唐府”的陕西小馆子。10年前,陕西小吃在北京还
期刊
本文标题中支离破碎的几个毫不相干的概念和景物,只有集中到一个名叫花雷的北京爷们的身上,才会活灵活现地播映出一位餐饮人筚路蓝缕、艰难创业到势如破竹、成功登顶的原生态的“生活连续剧”。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位于北京东直门海运仓胡同的一家全国性日报担任编辑工作。那时候,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社长、总编辑及资历较深的部门主任的工资也就百元上下,比我们这些普通的编辑、记者所挣的六七十元
期刊
“我喜欢大地的栅栏,它是构筑在我童年生活中最温暖的家园。”文友杨素筠曾经和我去若尔盖巴西片区采访民间艺人的途中,看到半山腰用柳枝和荆棘搭建的牛圈深情地说。她久久停留在初夏绚丽的阳光下,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令她心旌摇荡的椭圆形栅栏。至此,我记住了她心中最柔软的记忆源自儿时的梦想。那一天,我们满载而归,不仅邂逅美景、野猪、森林和水磨,还得到了求吉嘎哇寨老支书泽旺仁真的热情接待。他用一整天的时间给我们讲述
期刊
铁棍山药烧鲍鱼  主料:鲍鱼10只。  配料:铁棍山药50克、西班牙火腿20克。  调料:精盐2克、蚝油5克、鲍鱼酱5克、鲍鱼汁5克、老汤50克、大葱20克。  点缀:蓝绣球化、茴香。  做法:  1 将活鲍鱼浣净去壳,然后放在鲍鱼汤里煲制2个小时备用;  2 将铁棍山药上锅蒸熟取出,然后去皮备用,大葱炸制备用;  3 将煲制好的鲍鱼放入调好的汤中,加山药炸大葱,小火慢炖烧制汤汁浓时即可;  4
期刊
2016年12月我跟素筠去汶川参加阿坝州重点作品改稿会,路过梭磨马塘村时素筠说,走,我带你去看看马塘村。于是我跟着她在那个名叫马塘的美丽村庄里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山坡、灌木、草坪、车辙,溪水、薄霜、浅雪、凌花,还有阳光初照的菜地、栅栏、牛羊、建筑都让我们流连。素筠说,什么时候我们休假到村上來住上几晚,听雪,听雨,听风吹过村子的声音……  那次改稿会上我就杨素筠的散文集《行走在嘉绒羌地》作了题为《乡村
期刊
说到北京的西餐,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三里屯、国贸这些西餐店集聚的地方。但有这样一家店,别出心裁地把店开到了天通苑,在那里站稳了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用这家店董事长王爱强的话说:“别人的鸡肋,就是我的商机。”这家店就是艾尚香浓。  走进艾尚香浓,你会被一阵香浓的气息包围,轻柔的音乐飘荡在广阔的用餐大厅。艾尚香浓的就餐环境像极了在美剧中的餐厅,长长的方正的用餐大厅中,巴洛克式的水晶灯吊顶,排列有序的座位
期刊
也许对于许多现代人来说,毛泽东三个字已经成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符号,而毛家饭店则把人们对于这位历史伟人丰功伟绩的怀念和敬仰,用另外一种方式纪念和传承了下来。毛家饭店和毛家菜,正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通过餐饮的形式,牢牢地将消费者吸引。  毛家饭店与毛家文化  毛家饭店原处毛泽东同志故居对面,由曾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的汤瑞仁女士于1987年创办。韶山毛家饭店总店的店名由原中央领导王首道同志亲笔题
期刊
走进黄记煌董事长黄耕的办公室,衣着随意的黄耕正在与八个人喝茶聊天。在采访开始后,才知道这八个人都是黄记煌的高层,当时正在开会。相对于餐饮业从业人员大都衣装笔挺,这样的会议是个异数;相对于中餐“白菜百味,一菜一格”,黄记煌菜品的标准化和可复制性是个异数;相比其他同龄人,黄耕也是个异数。  在生活中,黄耕是个时尚达人,52岁的他喜欢接触和探索新鲜事物。当微博盛行时,黄耕是最先那批玩微博的人,现在玩美食
期刊